客家传统山歌,是闽西民间口传文学中数量最多、思想性艺术性最强、影响最大、最精华、最主要的部分。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诗,是来自最草根的正能量。尤其客家情歌,在中国民间文艺、甚至世界民间文艺宝库中,都占有突出的地位。
土楼客家山歌,是土楼民众在劳动、生活、斗争中的即兴创作,是他们为抒发情感、表达心意、自娱娱人而在田野、山岗随兴而发、现编现唱的一种歌词。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文人创作的山歌。因为是土楼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然后在相互传唱中,再由千百传唱者的增删修饰、逐步加工提高而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许多是见什么唱什么的即兴口头创作,所以形成了土楼客家山歌高超的艺术性和形式风格的多样性,成为一种精妙絶伦的民间艺术精品。
首先,这些山歌歌词有严格的句式。一般都是一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押韵。尽管有时一句中出现八、九个甚至十余个字,但其仍是七字句的节奏,即二、二、三式的结构。
其次,它很好地继承幷发展了我国古代民歌的传统,物中寓意,景中寄情,大量运用了赋、比、兴和直叙、白描、设问、对比、反复、烘托、反衬、双关、谐音、对偶、夸张等手法,尤其运用了大量比喻中的明比、暗比、正比、反比手法,使土楼客家山歌具有异常清新优美的意境、鲜明丰满的形象。这些山歌的语言,多来自日常生活的群众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异常的丰富多彩。
这些山歌又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它的题材,都是当时当地的社会现实,尤其是劳动民众的爱情生活,是土楼劳动民众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最普遍的艺术形式之一。故这些山歌,既唱出了劳动民众的心声,又展示了劳动者的智慧和才华,充分体现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真实面貌和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大体上,土楼客家山歌可分为歌头山歌、爱情山歌、苦情山歌和教喻山歌等四种。
歌头山歌没有太多的思想内涵,只是歌颂山歌的丰富和精彩,说明唱山歌的因由等。一般是作为歌唱时的“歌头”或“引歌”、“序歌”出现的。
爱情山歌,是土楼传统民间文艺的精华,总数多达千首。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那个时代土楼青年男女的思想感情、婚姻观念、民情风俗和自然状貌。有的表达对爱情的祈求,对心仪对象的向往;有的反映对爱情的坚贞;有的反映对嫌贫爱富、门第观念的叛逆;有的反映热恋中男女的智慧和面对封建社会习惯势力的无奈;有的反映恋人的离情别绪、无限相思;有的又反映了女子对追求男子的巧妙婉拒。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对美好爱情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诉和反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
由于旧社会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公、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社会经济的不发达等原因,生活在土楼的人们,不少人生活穷困,他们便唱出了许多苦情歌,倾诉生活的痛苦,控诉社会的不公。这些山歌,有的反映他们田少收成少,有的反映衣食无着,有的控诉童养媳、等郎妹陋习的残忍,有的反映各种各样的“长工苦”、“挑担苦”、“看牛苦”,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教喻山歌,是以说理、教诲为内容的山歌。土楼客家人向来重视耕读传家,进行儒家、甚至佛家、道家的思想教育。因而也运用山歌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日常娱乐中来传播客家传统精神,如为人处世的说理、教化,劝人要忠实爱情,劝人莫赌莫嫖,劝人勤劳致富、学文化、团结和睦等等。
土楼客家山歌的曲调虽然风格较一致,但因地域的不同,在具体曲调上,多有大同之下的小异,形成异常的丰富多采。
2005年10月,“龙岩永定客家山歌”被首批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録,为客家山歌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弘扬,展示了光辉的前程。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