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基础
(一)权威的考古证明,台湾史前文化渊源于祖国大陆
1968年至1971年,台湾考古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发掘出长滨文化遗址,被命名为“长滨文化”,大约距今15000-5000年前,作为台湾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的代表,长滨文化的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等。据考证,这些石器在制法上与祖国大陆华南地区发现的旧石器十分相似。尤其与同期的湖北大冶石龙头、广西百色上宋村出土的石器,在基本类型与制作技术上没有什么差别。
台湾新石器时期的遗存,以大坌坑文化、凤鼻头文化、圆山文化等作为代表,它们都和祖国大陆东南、华南地区新石器文化有很大的相似性。大坌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与金门富国墩、平潭殻丘山出土的陶器在纹饰和器型上都十分相似,同属于一种文化。以凤鼻头文化为代表的黑陶和彩陶与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出土的遗物最为相像;圆山文化也与大陆有密切的联系,其中的有肩石斧和有段石锛分别起源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滨文化。
此外,台湾台东麒麟的巨石文化可能受到浙江南部瑞安、东阳巨石遗址的文化影响。鹅銮鼻发现的史前遗址,与祖国大陆东部或东南部一些文化有关。在台东县成功镇发现的马武窟“海蚀洞人”,采用“蹲踞葬”,这种葬式广见于广东、广西史前文化遗址。
从目前台湾出土的旧石器、新石器文化遗址来看,其特征皆与同期的祖国大陆文化遗址相像,证明台湾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出一脉,其基础是祖国大陆的文化。对这一点,岛内学者和研究台湾史前文化的外国学者也都表示肯定与认同。如主持长滨文化发掘的宋文熏教授就指出:“这种石器的组合与在菲律宾及日本等地所发现的旧石器文化不相类似,而显然属于大陆系统旧石器时代的砾石砍器文化”。对台湾史前文化深有研究的日本著名学者金关丈夫博士也曾着文《台湾先史时代之北方文化的影响》,其中指出:“台湾史前文化中,不但有浓厚的大陆北方文化要素,而且所谓‘南方要素’,也有许多是经由中国大陆沿海地方传入台湾的”。
(二)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成功地扺御了各种外来文化的侵袭,保持了中华文化的传统和属性
与台湾史前文化一脉相承的是,现代台湾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延伸和扩展。公元三世纪,台湾就开始与祖国大陆有了历史文化联系。三国时期吴国沈滢的《临海水土志》就留下了祖国大陆对台湾的最早记载。而从公元七世纪唐朝以后,祖国大陆文化开始有规模地进入台湾。此后数百年,历经宋、元、明、清,祖国大陆汉文化渐渐植根于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之中,并成为台湾文化的主流。
中华文化的主体是大陆文化。从台湾文化的形成与变迁过程来看,大陆汉文化进入台湾主要有二种途径,一是居民迁徙,带来了祖国大陆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方式;二是官方推动,以宣扬儒学、主办官学和科举考试为主。
十七世纪,郑成功收复台湾并在岛内进行文化教育建设,是汉文化有组织、系统进入台湾的主要标志。1665年,郑成功儿子郑经采纳先主谘议参军陈永华发展文教事业的建议,在台南宁南坊修建了儒学讲学所“明伦堂”。1666年1月,又在府治台南建立了第一座孔庙,后人称之为“全台首学”。在郑氏父子治台时期,岛内逐渐出现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仅包括学院、府学、州学和社学等各类学校,还开办了科举制度,以儒学为主干的大陆汉文化自此开始全面、系统地在全台湾传播。
1683年,清朝政府统一台湾后,台湾的教育和文化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清政府统治台湾200余年,成为台湾汉文化的发展期和成熟期。清政府在台湾各府、州的孔庙内设立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并设置各级学校即“社学”;当时的初级教育机构则有民间开办的“义学”、“民学”和专门接收原住民儿童的“土番义学”;而直接来源于大陆的书院,到光绪年间全台湾达到44所。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台湾当时也成为全国经济和文化最先进的省区之一。
虽然在近代史上,台湾受到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入侵,特别是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台湾文化也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并有了新的特点,但台湾同胞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台湾社会的发展也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特性,并扺御了诸如“皇民化运动”等外来文化的侵袭。日本殖民当局也不得不承认:“本岛人的民族意识问题,关键在于汉民族系统。汉民族向来以五千年的传统民族文化为荣,民族意识牢不可破。属于此一民族系统的本岛人,虽已改隶40余年,至今风俗、习惯、语言、信仰等各方面却仍沿袭旧貌。由此可见,其不轻易抛除汉民族意识。因其故乡福建、广东二省又与本岛只有一衣带水之隔,双方交通频繁,且本岛人又视之为父祖坟茔所在,深具思念之情,故其以支部为祖国的情感难于拂拭,乃是不争的事实”。
(三)海峡两岸文化民族形式完全相同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单单是因为两岸文化具有共同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台湾文化与大陆文化在民族形式的表现上几无差别,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两岸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汉语是中华民族藉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社会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除了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外,还包括北方话、吴语、粤语、闽语、客家话等七大方言。在台湾,普通话广为流行,即使在落后的偏僻山区也是如此,这在现今祖国大陆南方语言复杂的各省也属罕见,而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闽南话、客家话则是由大陆居民迁徙台湾时带人的。
两岸民俗文化传统相同。台湾现有人口絶大部分是汉族人。在经历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后,台湾同胞的风俗习惯与祖国大陆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台湾同胞视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为传统节日;将龙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连日常起居、饮食结构、服装样式、审美情趣、消费心理与方式、房屋建筑样式,均与大陆无异。而民间的礼数待客之道、茶文化、食文化与酒文化也与大陆毫无二致。台湾同胞的姓氏更是深深地打上了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烙印。
两岸民间信仰的主流是一致的。传自于祖国大陆的佛教、道教是絶大多数台湾同胞的主要信仰,信徒达800万之多。而台湾民间信仰中的妈祖、关帝、保生大帝等都是中国民间传统神扺,而且其祖庙大多在福建。如台湾现今近千座妈祖庙都是福建莆田妈祖的分支分系,台湾有“拜妈祖、怀故国”的民谚。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探亲至今,到湄州朝圣的妈祖信徒已达百万之众,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不仅实现了岛内妈祖朝圣“直航”,而每年的湄洲始祖巡游台湾和台湾同胞到湄洲朝圣大典已成为两岸始祖交流的重要品牌。
二、“文化台独”是两岸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障碍
“文化台独”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中华文化对维护两岸同胞感情的巨大作用,磨灭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认同,彻底割裂两岸的历史文化联系,构建台湾所谓的“主体性认同”。“文化台独”始于李登辉主政时期的政治分离主义,到民进党前后两次执政时达到顶峰。台湾学者江宜桦将之称为“台湾社会文化主体性建构运动”,目标是“彻底建立一个与中华文化传统互不涵摄的台湾文化传统”,以“形成一个台湾民族独立建国的文化基础”。这场运动从李登辉开始到蔡英文上台,内容不断翻新,但大致脱离不了以下几个层面:
(一)鼓吹“台湾文化主体性”
1995年李登辉提出了“经营大台湾,建立新中原”的文化政策主张,公开称“所谓的‘新中原’,是指多元文化重新融合,绽放新文明之地”,赤裸裸地指出“台湾岛内存在有本省人、外省人与原住民等不同族群,使认同倍增困难。但也因为如此,而使台湾可以融合不同历史背景的族群文化,形成一个和大陆完全不同的新族群。这才是‘大中华’与‘新中原’的意义所在”。陈水扁也继承了李登辉的分裂思想,公开强调“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区隔,称“台湾因为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缘故,藴含了最丰美多样的文化元素,但是文化建设无法一蹴可几,而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让立足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华人文化、世界文化自然接轨,创造‘文化台湾、世纪维新’的新格局”。在李、扁先后主政二十年的推动下,“台独”分子宣扬的所谓“中华文化低级论”、“两岸文化不同论”、“台湾文化多元论”、“台湾文化主体论”、“台湾文化共同体论”等谬论大行其道。在这种社会氛围下,从李登辉到蔡英文,均利用政权的力量持续推动“社区总体营造计划”、解构呈现中华文化意涵的节日、建立台湾特色的文化记忆,从制度上培植“台湾文化的主体性”。所谓“台湾本土文化运动”严重冲击了原有的中华文化认同,图谋建立一种剥离于、甚至否定是中国文化的“台湾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完全对立,以否定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体性和“中华一体”、“大一统”的中华文化精髓。其后果是使得台湾社会的文化认同逐渐与过去的大中国文化认同疏离,而转变为藴含着强烈“台湾主体意识”的台湾文化认同。
(二)确立“台独史观”
“台独史观”在岛内的建构与传播始于上世纪80、90年代,但以1995年《认识台湾》的编写为开端,正式向教科书渗透。该教材第一次把台湾史从本国史中割裂出来,将历史教学分为“认识台湾(历史篇)”、本国史、世界史三个部分,而许多与大陆密切相关的历史事实被删除,排除“中国的台湾”、“中国人”、“中华民族”字眼的使用,尤其是美化日本殖民统治,有学者指出《认识台湾》的要害是鼓吹“台独意识”和“皇民史观”。陈水扁上台后,2003年将中国史中的明代中期以后、清史、民国史全部放入“世界史”,2004年推出的“九五暂纲”又把“台湾史”完全与“中国史”分割,将历史教学的必修课程规划改为台湾史一册、中国史一册、世界史二册,2008年制定的“九八课纲”在精神上与“九五暂纲”接近,核心仍是坚持“同心圆史观”,反对把台湾纳入中国,“台湾史才是国史”。马英九2008年上台后不仅无力去对“台独史观”进行拨乱反正,相反却替民进党当局完成了“九八课纲”的法制化作业,虽然曾在后期对课纲进行过微调,但在轰轰烈烈的“反课纲微调”运动反扑下,终究难有结果。
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迅速废除了“课纲微调方案”,公布了“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程纲要草案”,将高中历史的分域再修改为台湾史、世界史、东亚史,将以往专论呈现的“中国史”删除,将其隐身于东亚史的脉络。民进党赤裸裸地完成了以“台独史观”改造台湾地区下一代对台湾的自我认知,至此,“台独史观”已经基本建成,幷且已经在台湾历史教育中确立了主导地位。不仅如此,蔡英文当局还大肆宣扬“原民史观”,公开在“总统府”向台湾“原住民”举行道歉仪式,致辞时只字不提日本对原住民血腥统治,相反指称中国中央政权对台湾的治理是“外来政权”,将之与荷兰殖民主义者对台湾的占领和日本侵略者对台湾的占领等同。显然,蔡推动的“台独史观”不再是简单的在历史领域“去中国化”,而是标榜尊重台湾社会的每一种文化,力图建构以“原住民历史文化”为起点的新的历史文化体系。
(三)推动“台独化教育”
从1990年代开始,台湾的官方教科书基本清除了中国历史、中华文化,只讲台湾历史、台湾文化。自1993年度起,台湾教育当局公布修订的“国民中小学课程标准”,规定国小课程自三年级起增列“乡土教学活动”,“国中”一年级增列“认识台湾”、“乡土艺术活动”课。1994年10月,台“教育部”修订发布“国民中学认识台湾课程标准”,“台湾本土历史”列入“国中”正式教学科目。1997年,台“教育部”决定在中学开设《认识台湾》新课程,并于同年2月编辑出版了《认识台湾》教科书——《地理篇》、《历史篇》、《社会篇》,这“使国民教育往前跨进一步,尤其打破了中华民族神话大一统的观念,并建立台湾为中心的特点”。
民进党上台后,台湾当局推动“乡土教育”更加全面而深入,将《认识台湾》作为教学范本,从中学推广至小学;决定2004学年正式实施的新的课程纲要中,“乡土文学”修改成“台湾文学”、“闽南文化”改成“台湾文化”,而通称的“汉字”将改成中性的“文字”,《认识台湾》等相关教材应纳入国中课程等等。同时,通过所谓“通用拼音法”,摒弃汉语拼音为基础的译音方案,以“建立台湾独立运用的拼音系统”;决定在中小学开设“乡土语言”课,规定中小学生必须在闽南语、客家话和原住民语中选修一种,强行推动“台语”教学。与之相配套,台当局还推出具体措施,鼓励公立大学增加设立“台湾文学系”或台湾文学研究所,培养“乡土教学”师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完成学校教育的“台独化”后,民进党当局从社会教育机构的建立和改革着手,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本土化和台独化”。早在2000年,陈水扁当局就接管了“台湾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代表台湾,犹如故宫代表中华文化一般的同等角色”进行设立和布展。同年,“故宫博物院”院长杜正胜表示要重新调整馆藏文物布展方式,将“台湾历史”部分独立出来。2018年前“文建会”副主委陈其南出任“台北故宫”院长后,公开宣布“故宫文物南迁”,明确提出未来“故宫”要突出台湾特色的建馆目标。
“文化台独”活动加剧了台湾青少年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扭曲,削弱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正面效应,增加了两岸文化交流的障碍,给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最重要途径是扩大两岸文化交流
数十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经历了从隔絶到开放,极大地激发和加深了两岸同胞心底潜藏的天然文化联系龢民族血缘纽带。尤其是两岸文化交流更是契合了两岸同胞的精神需求,促使两岸文化交流从秘密走向公开,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内容增多、领域拓宽、影响扩大,成为两岸交流中最活跃的方面。
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阶段的8年期间,两岸文化交流更是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规模扩大,每年举办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达数千项,参与人数达数万人次;二是几乎涵盖了文化的各个领域;三是交流合作的方式更加多样;四是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领域的交流趋于常态化、机制化,诸如祭祀黄帝陵等成为年度盛典;五是两岸文化产业合作逐渐开展;六是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继续蓬勃开展,影响深远。总的来看,两岸文化交流呈现出较强的民间性、自发性和自觉性特点,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拉近了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推进器和最重要稳定力。因此,即便是民进党2016年重新执政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政治关系僵持对抗的情况下,两岸经济往来和各项交流仍然稳步发展,充分体现了两岸文化的纽带作用和粘合剂作用。
随着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束,岛内朝野地方执政版图的重划,台湾政局出现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某种积极变化,倡导两岸交流合作、坚持中间路线的候选人胜选,将对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文化往来,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并以此为引领,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
个人认为,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是要在两岸文化交流已经取得长足进展、获得宝贵成果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主线,以实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为目标,以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为归宿。要达成这样的目标,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仍有待加强。
其一,既要有文化自信,也要坚决反对“台独”尤其是扭转和削弱“文化台独”的负面影响。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历史学者葛兆光说: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分裂,但……政治、文化与传统却一直延续,所以既无所谓传统“文艺的复兴”,也无所谓“民族国家”的重建。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25页。在文化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相当稳定的“文化共同体”,它作为“中国”这个“国家”的基础,尤其在汉族中国的中心区域,是相对清晰和稳定的,经过“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文明推进之后的中国,具有文化上的认同,也具有相对清晰的同一性。同上,第32页。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源自于自身未曾中断的过的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它留给我们一项举世无比的遗产即历史悠久的统一,葛剑雄:《统一与分裂国历史的启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页。统一的国家、文字、纪年,甚至思想,成为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建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文化的强大基础。
虽然建立在强大文化自信下,“文化台独”最终会徒劳无功,但“台独”势力在文化领域的分离活动仍会对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乃至国家认同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高举中华文化大旗,鲜明地批驳各种“台独”论调,特别是要对“台独”分裂势力推动的各种“文化台独”活动进行揭露和批判,以正视听,导正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
其二,既要保持两岸文化交流的既有成果和方向,又要大胆创新、推陈出新。在继续保持两岸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入势头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尤其是两岸隔絶数十年而形成的某种差异性,在两岸文化交流领域特别是共同弘扬中华文化方面,既应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也宜提倡大胆创新,以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既要将台湾文化的地方特色和各种外来积极因素兼容并蓄地融入中华文化的主体之中,同时也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与两岸现实文化之间的相融相通,从而创造出富有传统中国特色、且为两岸同胞共同接受的文化精品和成果,使台湾同胞成为推动中国文化复兴的参与者和中国特色文化的建设者。
刘佳雁: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