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值得一读的好书

  近日,江海区委宣传部俊球同志怀着喜悦的心情,给我送来了刚刚出炉的、由林惠国同志主编、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书籍《陈少白的故事》 (以下简称《陈》书),并要我写篇感想文章。老实说,这并非是我的专长。但出于工作的需要,我还是花点时间把它读完,聊写几笔。我以为,这是一本好书,有特别的品味,值得一读。这个特别, “特”在哪里?从以下三点作粗浅的分析:

  一、关于主题特征

  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思想。所谓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社会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陈》书是一本写真集,所描写的是陈少白充满人生况味,传奇色彩的真实事迹。它的主题的确定,既不同于小说文字,也区别于其他类型的散文文学。它是一种传记式的故事文学,是通过一系列的真实故事,生动地再现陈少白的形象,深刻地反映社会历史的原貌。

  陈少白,是江门市外海镇人,是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是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结义兄弟。“中山三友,外海一人",概括了他们之间的友好情谊。在历史上,孙中山曾享有“国父”之誉,而陈少白则有“国叔”之称。他历经沧桑,功绩彪炳,逸事颇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碎事中捕捉到这个主人公的典型特征,使《陈》书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更有意义,这是摆在编写人员面前首先要解决的课题。由于《陈》书的编写人员指导思想明确,又有广泛挖掘主人公的生活细节,深入探寻主人公的思想火花作基础,能较好地提炼和把握《陈》书的主题思想。现在,已经问世的《陈》书,通过编写人员的笔端展现给人们的主题就是:陈少白的一生,是忠诚于民主革命,热衷于爱国爱乡事业,勤力于德政善行的坚强战士的一生。

  《陈》书中每一个故事尽管内容迥异,形式独自,写法有别,但紧靠这一主题而展开都是共同的。因此, 只要人们认真加以阅读,便可以从《陈》书中领略到陈少白与众不同的精神品质,看到陈少白的高风亮节的精神面貌,从而受到一次生动的、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关于艺术特色

  文学与其他艺术有明显的区别。其他艺术如电影、电视、戏剧、音乐、雕像、画作等,可以通过它们塑造的立面或平面、动态或静态、有声或无声的艺术形象,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而文学则不然,只能通过语言的中介去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因此,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具有形象的间接性和展示社会生活的多面性两个特点。

  《陈》书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依靠史实又不囿于史实,较好地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魅力,使读者对陈少白的认识,不仅是生活的真实,尤其是艺术的真实。这也是衡量一本故事集艺术价值的标志。《陈》书刻意追求艺术的真实,充分显示艺术的特色,主要表现有:

  以史料为基础,辅以艺术修饰。陈一峰是陈少白家乡的人,又是陈少白纪念馆馆长,对陈少白的史料瞭解得较多、较细、较深,因而他笔下的两篇作品《笔陈千军》和《身后哀荣》,有史料翔实、史感强烈的特征。文中的每一个人物,有真名实姓,呼之欲出;每一件事情,又凿凿有据,脉络分明。但作为故事,他不拘泥于史料,经过巧妙构思、艺术修饰,也不乏传奇色彩。如《身后哀荣》中,北京法源寺主持即当年在广州海幢寺中帮助陈少白粥锅脱险的小和尚梵月梦会陈少白一节,可称神来之笔,也表现了陈一峰创作的深厚功力。

  以史料为线索,强化艺术渲染。叶杜生的两篇故事《龙蛇汇香江》、《庚子风雷》,具有特别的艺术风格。他以陈少白经历的事件为线索,进行大刀阔斧的艺术加工,以通俗文学的创作方法,布局行文,设置人物,架构矛盾,衬托环境,铺展情节。两篇故事都写得有声有色,曲折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把陈少白这一风流倜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的艺术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以史料为素材,再造艺术篇章。潘关才的《悠悠知己》写陈少白与他的未婚妻史憬然的爱情故事,就是最好的一例。作者没有把它作为一段悱恻缠绵的才子佳人罗曼史来描写,而是着重刻划了他们两人在革命斗争中相识、相恋、相爱的过程。虽然,这是一个以今人悲伤的开头和令人遗憾的结尾的故事,但作者在洋洋三万言的篇幅中,写得情真意切,丝丝入扣,逥肠荡气,使读者感到:纵然悲剧,却不悲哀,而是悲壮。作为一个革命者,陈少白如此对待革命事业和儿女私情,读了这篇故事,不会不为之感动。潘关才的这篇故事,从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陈少白的为人。这也是一篇艺术佳作。

  三、关于谋篇特点

  影响故事集的谋篇,因素很多,主要有:一是编写人员写作的指导思想以及所要编写的故事集的主题思想;二是编写人员的写作素质和组织工作。

  《陈》书共收入三十篇故事,计有23万字。它从构思到出版,只有半年时间,这对于第一次出书的江海区委宣传部来讲,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从这件事可以看到, 《陈》书的全体编写人员不仅有强劲的工作魄力,而且采取了有效的组织措施。他们对谋篇的各种因素,努力做到:

  领导者指导和编写者构思结合。江海区党委、政府领导除了作出出书的决策外,还对编书的指导思想、组织实施提出具体思路。为了确定《陈》书的总体架构,领导者和编写者又汇成合力,进行了反复的研讨,使总体架构更能体现《陈》书的主题思想。

  广泛征稿和特别约稿结合。他们在《江门日报》上刊登“征稿启事”,仅半个月就收到15件来稿;对一些重大题材和重点作者,则采取双向预约办法,以确保文章的质量,确保编书的进度。

  零星收集和系统整理结合。因为历史的原因,内地掌握陈少白完整的文史资料甚少,大都星散在各种书刊之中。编写人员便分头到各地的图书馆、文史馆、博物馆,查阅大量的报刊、史料,把零星的资料收集起来,并加以系统整理。

  重点描述和一般描述结合。全书中,最长的一篇达3.2万字,最短的一篇只有500多字,做到须长则长、能短勿滥,质量第一。

  总之,《陈》书是一部成功之作,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当然,由于主客观原因,该书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这对于促进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本文载于《江门日报》1995年9月13日,后收入本书笔者主编的、珠海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的《江门文艺评论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