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09年)6月,是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二周年,值得纪念,应该庆贺!
两年来,凡看到过开平碉楼的人们会有这样发自肺腑的称誉: 申遗人员经过8年艰辛努力,取得申遗成功,是多么不容易而又功勋卓著呵!碉楼主人数百年来代代相传,不遗余力,塑造了这么宏伟的历史遗产,是多么坚毅无畏而又功德无量呵!两年来乃至今后漫长的日子里, 日夜守护这绚烂的侨乡文脉,是多么光荣而又任重道远呵!
人们并没有忘怀从2000年起展开的申遗工作。关心和参与申遗工作的人们包括海内外各界热心人士和日夜忙碌的公务人员,尤为值得一说的是第一个提出将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人,她就是当时在开平挂职的国务院信访局李玫女士,是她首先率领有关人员走访国家文物局,反映开平碉楼情况,取得各方的重视和支持。随后,开平市委市政府、江门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启动具有历史意义的申遗工作。他们成立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开展普查、托管、整治、宣传工作,争取楼主亲属、海外亲友和附近乡亲的谅解与合作,筹集经费,确保申遗工程如期竣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讨论证、考察指导、现场评审。历史已表明,人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乡亲的祈盼没有落空,终于2007年6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开平碉楼与村落”列入《世界遗产名録》。这是各级领导、专家学者、海内外乡亲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永远铭记这令人兴奋、称羡的日子。
人们更没有忘却碉楼缔造者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据调查,开平现存最早的碉楼是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于明代嘉靖年间出资兴建的“迎龙楼”。此后440多年间,开平兴建的碉楼达3000多座,现存1833座,蔚为大观地点缀在开平广袤的緑野上,其中出类拔萃的有赤坎镇三门里村落、塘口镇自力村村落与方氏灯楼、蚬冈镇锦江里村落和百合镇马降龙村落群。事实上,碉楼的存在已超出了避免盗匪侵袭和洪涝灾害的效用,不仅见证了开平社会形态的变迁,还烙存了中西文化交融的时代印记,展现了华侨文化的独特标志,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人文景观的瑰宝,具有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建筑的杰出价值。
今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我们要值此开展一次《文物保护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通过审视思考,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方针,正确处理保护龢利用的关系,切实守护好侨乡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开平碉楼与村落,为民族文化的复兴、人类普遍价值的实现贡献力量。这是对8年申遗工作的最好纪念。倘或,对祖宗留给的文化遗产,只管使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保护,不考虑社会效益,则令人扼腕,应该废止;至于对她不屑一顾,以“改造”为由施于毁坏,更是不能容忍。当然,只为保护,不合理利用,也是不对的。过去的失误,别人的教训,必须记取。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子孙后代。
(本文载于《炎黄天地》杂志2009年第3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