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梁启超先生诞辰130周。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学术家。他,一代宗师,一生功烈。在政治上,他追求宪政、改革社会的理想始终不变;在思想上,他毕生以新民为己任,只开风气,不以为师;在学木上,他是一位成就非凡的通家,在诸多领域开辟先河,既博又精,无人能比。他把毕生精力都用在振兴中华的爱国事业上,其主要功绩简述于斯:
一、参与组织“公车上书”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举国震惊,引起进京会试举人的强烈抗争。他四出活动,发动1300多名举人在康有为撰写的万言书上签名,上书都察院,向光绪帝提出“拒和”、“变法"的主张,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集会上书、参与政事的先河。
二、宣传维新变法
“公车上书”之后,变法维新呼声日益高涨,但北京仍沉寂一片,风气未开。他便通过《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60篇文章,系统地宣传变法思想,详尽地阐明变法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实行变法的途径,在开启风气、启迪民智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积极支持妇女解放的社会活动
1897年6月,他同汪康年、康广仁、麦孟华、谭嗣同等人成立不缠足会,提倡妇女放足,革除缠足陋习。他支持经元善在上海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女学堂,大力倡办女学。
四、为维新运动培养人才
1897 年11月以后,他出任湖南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 ,向学生阐释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维新运动培养了一批像蔡锷那样的人才。
五、参加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实施百日维新
1898年4月,他与康有为一同组织成立全国性的学会——“保国会",为“百日维新”作组织准备。7月3日,他以六品衔专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参加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的名义实施新政,史称“百日维新”。他特别强调“变”的思想,尤有见地,影响巨大。
六、创办或主笔进步报刊,抨击清政府腐败和西太后专政,宣传维新思想,先是主张君主立完、后是拥护共和,热情介绍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政治历史、科学知识、人文地理包括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以及一系列新道德、新理想、新观念
除《时务报》外,当时的《万国公报》(即后来的《中外纪闻》)《清议报》《新民丛报》《政论》《国风报》等报刊,都成了他反映民众呼声,抨击守旧时政,宣传变法维新的舆论阵地,受到国人的青睐,“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他也被称为“舆论骄子”和“启蒙大师”。
七、公开打出反帝制、反复辟的旗号,同袁世凯彻底决裂,与蔡锷一道策划、领导护国战争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申令承受帝位。在此前后,梁启超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等文章,吹响反帝制、反复辟的号角;又周密安排蔡锷从天津出走,潜回云南,接而致电蔡锷发动起义,揭开了护国战争的序幕。
八、在法国发动扺制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的活动,间接推动国内的"五四”运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期间,他以中国在野名人的身份在法国会见各国代表,呼吁支持中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19年4月3O日,当他得知英美法等协约国已议定将原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条款,而中国代表又准备签字时,他立即致电北京国民外交协会, 建议发动不签字运动,进行扺制。 5月2日,消息传开,震惊全国,由此爆发“五四”运动。随后,他将此事通报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使留学生、工人得以在6月28日包围中国代表的驻地,迫使中国代表拒絶在和约上签字。
九、脱离政坛后,致力于办学术组织、办学、办报、办图书馆等社会事业,幷且著述宏富,建树卓越,贡献极大,成为当时新文化的旗手
他的教书育人活动取得巨大的成功。他把传授知识与砥砺人格结合起来,把治学方法与修养方法结合起来,把传统的教育精神和现代的教育精神结合起来,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使很多人后来成为一代名家。
他潜心治学,在诸多领域很有建树,为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法学、文学、新闻学、宗教学、金融学、国际关系等等,都留下颇具水平的论著。在史学领域,他抨击旧史学,提倡新史学;在文学领域,他提倡白话文,文字改革以及新小说、新体诗。他的著述达2000多万字,编为《饮冰室合集》,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发起组织共学社和讲学社,组织翻译出版西方学术著作,主持筹办司法储才馆,在1923年积极创办纪念蔡锷的松坡图书馆,筹办北京图书馆,幷亲任馆长,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极大贡献。
十、在婚姻家族上丝毫没有中国传统的那种家长制作风,幷且把九个儿女培养成才,报效国家
他家庭观念很重,爱心和责任心都很强。他同妻子相敬如宾,患难与共;对儿女一往情深,教育有方。他的九个儿女在他的教导下,都成为国家栋梁,学术泰斗。其中最有成就的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们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30周年,是因为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开拓者,不仅无愧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而且影响着他之后的当今社会。他那开风气、求变革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景仰。
(本文载于《江门日报》2003年12月21日,并在“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