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同新冠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①充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一步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大力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必将为推进全球最终战胜疫情、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第一节 命运与共精神的科学内涵
命运与共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作为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严密的理论逻辑;作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厚重的历史逻辑;作为伟大抗疫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光彩的实践逻辑。命运与共精神,就是人类精神、当代中国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的辩证统一,就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一、命运与共精神的理论逻辑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断絶与其他人的任何联系而孤立地存在,不可能彻底离开他必须立足于其之上的自然界,不可能完全脱离于他必须生活在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人,因为拥有他人,拥有社会,拥有自然而获得人的意义、人的生活,展现人的价值。所以说,命运与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在、之所以能够发展、之所以能够形成厚重的人的历史的内在必然。命运与共精神,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与他人共存
人的存在的现实性,决定了他不能真正孤立地存在,他必须依赖、依附于其他人而获得存在的形式与内容,通过他人而认识自己,确定自己,证实自己的现实性存在,获得自己的历史性价值。人需要他者作为对象,同时又被需要成为他者的对象。当你把他者作为对象时,你就是相对于对象的主体,你以主体的姿态去认识对象、把握对象,甚至改造对象。当你成为他者对象时,你就是相对于对象的客体,以客体的站位被认识、被把握,甚至被改造。而这实际上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两个方向交错的辩证的现实运动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能够实现,就在于当你把他者作为对象时,你正被他者作为对象,同样,当他者把你作为对象时,他者也正是你的对象。只有当这两个方向不同的过程顺利进行时,他者才能成为你的对象,你也才能成为他的对象。也就是说,这个过程是双向发生的,是双向生成的,仅有一个方向,都不能成为对方的对象。这种你与他者共存的对象性关系,决定了你只有与他者共存,你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性,而他者,也只有与你共存,才能成为有别于你的现实的存在者。你与他者是共同生成的,是同时生成的。这个生成的过程及其演进,就构成了你与他者现实的命运。你与他者的命运并不是先天注定的,而是在后天在不同时期由多种复杂因素参加进来形成综合力量的运动所构成的。“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联系和观念联系的全面性。”①真正具有先天意义的,是你与他者的命运必须与共,只有与共才有命运,只有积极有效的与共,才会有真正有价值的命运。正因为有了一个又一个你与他者的与共,才形成了人类,才有了人类的命运;没有了一个又一个你与他者的与共,便没有了建立在与共基础上的人类,更谈不上所谓的人类命运。这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命运是在人与人的对象性互动过程中共生共存的,共始共终的。
(二)人与社会共建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能组成人的社会、人的世界,之所以能创造并延续人的历史,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在人的社会中生存,又在人的社会生存过程中创造人的社会,使人的社会具有了延绵不断的历史性特征,从而使每个人既是社会的创造物,又是社会的创造者;既是社会的主体,又是社会的对象性存在。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人,都是具体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又是创造一定具体社会关系的人。任何脱离具体社会关系的人,都不可能是具有社会性特征的人。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每一个孤独的人,要么是天使,要么是魔鬼。任何现实的人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被社会系统所塑造,同时又在社会系统中做出自己或大或小的贡献。如果他要完全离开社会系统,不能融入社会系统,那他就不可能被这社会系统所接受,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系统运演的现实力量。他要交流,他有思想,他有心理活动;他要生存,他要生活资料,他需要健康维护;他有情感,他需要家庭,他要养育孩子;如此等等的社会性活动,都是他作为社会一分子的具体存在特征。他要实现这些活动,展现自己的社会性存在,就不可能离开他人、离开家庭、离开社会的支持帮助,同样,他人也需要他的支持帮助。人们通过生产活动谋取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①。人是社会的人,而社会是人的社会。人与人的互动,共建了人的社会;也正是在人与人共建的社会中,人与人才实现了现实的互动。社会是人活动的平台、舞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就是在这个平台、舞台上表演的演员;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的活动,就是人在社会大舞台上展现出来的精彩作品。人与人之间的现实区别,不仅体现在你在舞台上展现出什么样的作品、作品的精彩程度如何,更在于你是如何与他人团结合作充分利用舞台一起表演出什么样的精彩作品。也就是说,你的社会性存在价值,取决于你在社会系统中与他人的友好合作,取决于你将自己的命运与他人命运的连接程度、连接方式和实际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由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所组成的现实社会要实现协调和谐发展,同样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命运连接程度、连接方式和实际的连接效果。所谓的社会文明,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命运连接。只有人与人之间真正做到、做好了命运与共,携手并进,社会才会有真正的文明,社会文明才会真正进步发展。这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命运是在社会系统中共建共享的,共始共终的。
(三)人与自然共生
人是在自然界漫长进化历史中的产物。有一种假说,人类是从一种3亿多年前漫游在海洋中的史前鲨鱼演化而来的。这种棘鱼属的原始鲨鱼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瞭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絶的古猿演化而来的。1876年,恩格斯写作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是劳动”①。劳动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其无与伦比的社会性。人的伟大,正在于通过劳动,使其越来越远离动物界,成为创造社会文明的人类。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人类社会,延绵了人类历史。在劳动实践中,人以人的社会性力量面对自然,开发利用自然,与自然互动,要努力成为自然的主人;同时,人必须以人的自然性属性面对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向而行,要努力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然的一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各种与人的社会性活动相关的自然资源,都是相对于人的社会性生活的在先存在、客观存在、必然存在。在自然界面前,单个人的力量极其渺小,微不足道;只有充分发挥人的社会性属性,并在社会性的基础上很好地利用自然界的自然属性,才能在自然界中构建人的生活,形成人的社会,创造人的历史。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能够很好发挥人作为人的社会性的本质属性,过分凸显自己的个体性、单纯性,其结果只能在自然界面前显得更加渺小,无能为力,甚至无法生存。
不仅如此,人还必须遵照自然的规律实现自己的社会性生存和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膨胀了人的私欲,过度开采、消耗、污染自然,其结果只会意味着死亡和消失,不仅是自己命运的消亡,必然还会影响其他人命运的正常演进。比如地球的自转又公转,月球的环绕地球运行,形成了我们人类社会所称的年与月、日与夜,而正是在长期的顺应自然、遵从自然规律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形成了自己的作息规律、劳动规律,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有的人违背正常的作息规律、劳动规律,形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健康,影响了家人的生活,还因为减少了对社会应有的贡献,消耗了社会的健康资源而影响了他人的命运。所以说,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要创造、维持和推进这种共生关系,人与人之间就必须合作,充分发挥社会性的特征,以社会整体的力量与自然形成和谐共生关系,从而在伟大的自然面前,维护人的生存,维护人的尊严。这就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命运是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创造过程中共生共存的,共始共终的。
二、命运与共精神的历史逻辑
命运与共精神,一直伴随着人类精神的成长历史,在人类文明提升和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中展现其内在逻辑。尤其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5000多年,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书写了和衷共济、命运与共的辉煌历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扛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旗,为命运与共精神谱写了壮丽的新篇。
(一)和衷共济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尚和合、求大同;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重视慎独慎微、慎终如始,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强调以“和”为核心的共存、共有、共建、共享,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的历史非常悠久,也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和”字,从“口”,“禾”声,其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吃,天下就乱了。《中孚卦》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周易·兑卦》初九爻辞为“和兑,吉”,意思是和谐互助,大家都很愉悦吉祥。《尚书·尧典》说:“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帝尧能使自己的家族亲密团结,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也就友善和睦起来了。《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礼运》还提出了命运与共的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谓大同。”
孔子对“和”发挥得淋漓尽致。孔子在《论语·颜渊》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强调做人做事都要顾及他人,而不可自以为是,以自己为中心,因为,大家共处于一个集体中。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在矛盾调适和冲突化解中实现和谐。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进一步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目的是可以促进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为贵”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影响久远。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中辩证地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指出万物背阴而向阳,但都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中形成新的和谐体。北宋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调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雠恨,都可以通过“和”来化解。①
在5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强调“家和万事兴”,讲究“和气致祥”“和气生财”,追求“和衷共济”“和平共处”,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一路七次下西洋直达非洲,历时28年,足迹遍及36个国家和地区,但与100多年后血腥的欧洲海洋殖民历史不同的是,郑和一直是以和平的方式下西洋,为世界各国的和平交流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在当代世界大变局中,传承和发展“和”的文化传统,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只有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断促进各国人民之间加深彼此瞭解,人类才能不断汇聚团结合作之力,应对全球挑战,共创美好未来。
(二)相互依存的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名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成为世界历史。②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因此,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了鋭不可挡的时代潮流。任何国家的历史,都成为了世界历史;任何国家的现实,都成为了世界历史的当下存在。只有秉持命运与共精神,才能共同应对人类的挑战,攻克人类的敌人,维护人类的利益,促进人类的发展。
比如,全球著名企业华为公司。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努力让消费者在家居、办公、出行等全场景获得极致的个性化体验。员工19.4万人,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人口30多亿。华为终端全球月活跃用户已达5.7亿+,全球注册开发者数量超过120万。截至2019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85,000多件。可见,世界离不开华为。但另一方面,华为有92家核心供应商,其中中国厂商占据32家(包含大陆22家,台湾10家),而国外有60家,33家来自美国、11家来自日本有。可见,华为也离不开世界。在抗击疫情期间,华为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启动全球抗疫行动,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说,华为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华为与全世界,彼此依存,命运与共。
特朗普总统执政时,尽力打压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企图要与中国“脱钩”,尽管怪招频频,但效果并不理想,华为等科技企业依然在健康发展。事实表明,从硬件到软件,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研发,中美两国科技发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优化巩固推进。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马可·波罗”智库2020年发布报告显示,美国科研机构近1/3的研究人员有中国教育背景,美国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与来自中国的人才关系密切。显而易见,中美科技交流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断不得,也不会断。 ①
习近平形象地说: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逥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②在这样的世界背景中,谁想脱离大家,独自发展,其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只有相互团结,共进共退,才能勇敢面对、共同战胜世界经济大海中的汹涌波涛,只有高举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旗帜,才能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健康发展。
(三)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彼此不能分开;大家共处地球村,地球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家园,各国人民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①
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 年 3 月 23日,习近平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首次向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先后创造性地提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具体理念,以及中巴、中柬、中越等20余个区域和双边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明确指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后,习近平又提出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等具体理念,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日臻丰富完善。2017年1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为何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大基本问题。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指引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划时代意义。②
面对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这场疫情再次说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赢得全球抗疫最终胜利,还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社会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应对危机考验。各国要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弘扬伙伴精神,密切政策沟通和协调,全面深化抗疫国际合作,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争取尽早战胜疫情,努力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③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共同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表示中方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疫苗、公共卫生、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助力抗疫合作和经济复苏。①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落地生根的伟大实践。2013年秋,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至今已经得到了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的国际担当,是与世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的发展倡议和建设方案。中国跟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受到愈来愈多沿线国家的欢迎,沿线国家的产品、服务、技术、资本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这表明,“一带一路”促进了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其中,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的欧洲国家有20多个。据2021年2月12日央广网消息,目前国内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百列的城市增加到30个,通达欧洲21个国家106个城市,覆盖大部分中东欧国家,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中欧贸易发展、促进国际抗疫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②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意义和其所藴含的重要机遇。可以说,“一带一路”走的是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互学互鉴的国与国之间交往新路,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团结协作共同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一带一路”战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命运与共精神的实践逻辑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不怕牺牲,坚韧奉献,团结协作,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命运与共精神的实践逻辑;同时,中国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责任担当,为全球抗疫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以实际行动帮助挽救了全球无数人的生命,诠释了命运与共精神的伟大价值。
(一)不怕牺牲
2019年12月27日,武汉首先报告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3日开始,中国有关方面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截至2020年1月22日19时30分,全国已有26省(市、区)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各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为473例,其中,湖北确诊375例,死亡9例。当日,美国、日本、韩国各确诊1例,泰国确诊4例。值此疫情事关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采取了人类社会防控历史上最严厉、最坚决、最有效的“壮士断臂”的果断措施。从2020年1月23日起,对具有1000万以上人口的副省级中心城市武汉采取了“封城”措施,暂停武汉市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2020年1月23日至29日,全国各省份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一级应急响应,发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防疫行动,以遏制疫情蔓延,切断了疫情向世界传播的可能。作出这一决策,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需要果敢的历史担当。习近平说: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①
在这场极其严峻的伟大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一个1000万以上人口的副省级中心城市,从2020年1月23日“封城”到4月8日解封,76天的严格管控,整个城市的生产都处于停摆状态,路上不见匆匆行人,都宅在家里,都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直面肆虐的疫情,1000万武汉人民忍受了巨大痛苦和压力,做出了巨大牺牲。仅以武汉天河机场为例。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武汉天河机场已开通定期国内外客运航线215条,可通达92个国内城市、26个国家和3个地区,每周进出港航班密度达554班,日均客流量7.44万人次,其中国际(含地区)客流量8510人次。2020年1月23日封航,到9月16日起复航,时隔237天。要论损失和牺牲,当然巨大。但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全力将疫情消灭在早期阶段,全力将疫情消灭在国门之内,防止疫情向世界蔓延,承担了泱泱大国的责任和担当,践行了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
环视世界,有的国家采取所谓的“群体免疫”措施,放任自流,结果是疫情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回头来采取严格的限制人群交流措施;有的国家在十分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所谓的“封城”措施,但由于不彻底、不坚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一波又一波的、越来越严重的疫情,不得不采取一次又一次的所谓“封城”措施。就其根由,就是害怕牺牲,害怕牺牲自己的所谓自由,害怕牺牲眼前的利益,害怕牺牲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对经济和物质利益的考虑重于对民众生命价值的重视,没有真正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没有为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我们深知:没有局部的牺牲就保护不了整体的利益,没有部分人的牺牲就保护不了大家的生命,没有暂时的牺牲就保证不了长久的发展;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但遗憾的是,不是每一个人、每个国家、每位领导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并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尖鋭地指出:“我们跟有些国家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命最重要!人的生命是第一宝贵的,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①
(二)坚韧奉献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武汉和湖北人民不怕牺牲,积极开辟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统一指挥、统一组织领导下,全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用坚韧奉献的行动筑构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54万名湖北省和武汉市医务人员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遭遇战。346支国家医疗队、4.3万多名医务人员毅然奔赴前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了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崇高称赞。
与此同时,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海关关员、基层干部、下沉干部,都不辞辛苦,日夜值守岗位,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甘愿牺牲奉献;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服务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不惧风雨,敬业坚守,保证信息和物资畅通。全国各地的广大民众,都服从大局、扛起责任、众志成城,自觉参与抗击疫情的具体活动。在严重疫情面前,各行各业、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了坚韧奉献的精神。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①
令全世界广为称赞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中国积极主动同世界有关组织和各国携手合作、共克时艰,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主动通报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资金、派出专家、运送防疫物资等,积极倡导疫苗研发和分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命运与共伟大精神的大国担当和人类情怀。
(三)团结协作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面对这样一场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天灾疫情,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协调,全国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用众志成城、坚韧不拔书写了团结协作的宏伟抗疫史诗。
中国的抗疫实践表明,团结协作,统筹协调,是我们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性成果的重要经验,也是命运与共精神的闪光展现。我们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斗争实践中,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体现了共产党具有非凡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的独特优势,积极有效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世界的抗疫实践表明,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置之度外。在这样的紧要历史时刻,世界各国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应对疫情,共同克服困难,共同维系发展。事实证明,拒絶共克时艰,单打独斗,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不仅战胜不了疫情,克服不了困难,结果只会使疫情更加蔓延,使矛盾更加激烈,使困难叠加出现,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只有世界各国携起手来,统筹协调,有效配合,推进国际联防联控,才能打赢全球疫情阻击战,战胜新冠肺炎疫情这个人类的共同敌人。
2021年2月22日,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2817万例,累计死亡病例正式超过50万例。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说,政治分歧是导致美国新冠死亡人数“令人震惊”的重要原因。美国因政治分歧而分裂,戴口罩成了一种政治表态,而不是公共卫生措施。福奇说:“我认为,这本不该发生。”①从2021年3月1日开始担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的奥孔乔·伊韦阿拉针对有关国家囤积疫苗表示,疫苗“民族主义”将拖延疫情结束的进程。如果贫穷国家的人群无法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全球将蒙受9万亿美元潜在的经济损失,而且其中一半的经济损失将由富裕国家承担。只有所有人都安全了,才是真正的安全。②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③在这极其不平凡的2020年里,习近平同国际上新老朋友进行了多次通话,出席了多场“云会议”,谈得最多的就是和衷共济、团结抗疫,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措施,全力促进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争取早日驱散新冠疫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第二节 命运与共精神的现实建构
弘扬命运与共精神,重点是要在“共”字上做文章。要有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行动、共同的治理和共同的分享,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要本着命运与共的精神,努力建构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三位一体,相互促进,为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一、大力建构健康共同体
要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构健康共同体。以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健康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建设健康的人类家园、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贡献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彰显中国精神。
(一)共同面对健康挑战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地可通过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轻松交往旅行以及开展货物贸易,互联互通,相互交融,但随之而来的一些高度传染性疾病,包括非典型肺炎、禽流感、西尼罗病毒以及埃博拉病毒和感染性病毒等传染病,对全球乃至整个卫生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国家都构成了巨大的健康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果高度先进的、有传染性的和耐药性的疾病传播到全球,这种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全球性的,成为全人类的公害。同时,随着全球财富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们从贫困中走出来,但健康状况反而令人堪忧。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癌症,心脏病和精神疾病等等,越来越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最大的因素,成为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疾病。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疾病。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20全球艾滋病防治进展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约有170万新发艾滋病感染者,69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有近32万名青少年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约有11万名青少年儿童死于艾滋病;38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仍有1260万人无法获得拯救生命的治疗。①尽管我们的社会有了进步,但有将近一半的人口无法进入厕所、使用清洁的水,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这同样也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挑战。2019年底发现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快变成了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至2021年2月底,感染人数超过了1.14亿人,死亡超过了253.9万人,对全球健康构成最大挑战。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封城”等应急措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导致絶大多数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
面对如此严峻的健康挑战,全球各国必须共同承担健康责任,并肩作战,共克时艰。没有合作,就无法保证共同健康;没有真诚有效的合作,就无法战胜共同的敌人。
(二)共同建健康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2020年3月,习近平在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时首次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习近平指出:中法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共同负有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的重要责任。中方愿同法方共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2020年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呼吁各国团结合作战胜疫情,提出了共同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6点建议: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尽快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态势,尽力阻止疫情跨境传播;要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支持国际抗疫合作;要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复学;要加强国际合作,这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为了表达中国的诚意,习近平还提出了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等5项举措。①这就回答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及主要对策和举措,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推动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信心和实际行动,充分表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情怀,充分彰显了命运与共精神。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习近平从人类命运发展的历史高度,以中国为世界发展担当责任的崇高情怀,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为国际社会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共同战胜疫情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价值遵循。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新倡议,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展现了中国对全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的生命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尊重,增进了各国民众的健康福祉,也是中国对推进全球多元和文明发展贡献的最新中国方案。①
(三)共同促进健康合作
在给比尔·盖茨的回信中,习近平强调指出:“我一直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我也期待国际社会加强协调,为维护人类健康福祉而一起努力。” ②
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所取得的重要经验,就是加强国际社会之间的团结合作。从中国参与全球健康治理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共同促进全球健康合作十分重要。我国与世卫组织积极磋商“一带一路”卫生健康领域合作,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点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促进我国及沿线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维护各国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疫情还在世界蔓延,病毒不分国界,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全力挽救生命是全世界的当务之急。建构卫生健康共同体,反映了各国人民团结抗疫、同舟共济的心声,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将有力推动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战胜疫情。中国在疫情防控和推动国际抗疫合作方面积极作为,支持各国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体现了中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践行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坚定了各国战胜疫情的信心,为维护地区和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二、大力建构安全共同体
要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构安全共同体。要以安全为维护命运的保证,以安全为发展的基础,以共同安全、普遍安全,作为彼此合作、共创共赢的重要目标。
(一)共同面对安全挑战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没有絶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任何一国的安全,都离不开周边和世界的安全。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全之上,因为,别国面临的危险和威胁,也可能正成为本国的现实挑战,威胁本国的安全和发展。当前,世界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新冠肺炎疫情、性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与传统安全热点问题交织叠加,成为影响国际安全和稳定的突出因素。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尤其给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
所以,要弘扬命运与共的精神,就要大力建构安全共同体,提高安全系数,为推动各国命运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证。
(二)共同建安全共同体
2018年6月10日,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习近平呼吁各方齐心协力建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019年6月14日,在上合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要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安危共担的典范。
2020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维护安全和稳定,建构安全共同体”①的重大倡议,指出我们要遵循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有效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营造良好地区安全环境;要坚定支持有关国家依法平稳推进重大国内政治议程,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坚决反对外部势力以任何藉口干涉成员国内政;要深化团结互信,坚持通过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和分歧;要严防“三股势力”借疫生乱,遏制毒品泛滥趋势,打击极端主义思想通过互联网传播,提升成员国执法安全合作水平;要重视维护生物安全、数据安全、外空安全,积极开展沟通和对话;中方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旨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要用好“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联络组”平台,帮助阿富汗实现和平重建。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清晰的回答了构建安全共同体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目标,丰富了上合组织安全合作内涵,为上合组织发展、也为全球安全发展指引了共同行动方向。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主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共同促进安全合作
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安全和稳定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关乎各国核心利益。各国之间携手建构安全共同体,弘扬命运与共精神,有利于不断深化团结协作,有利于切实维护好得之不易的地区和国际稳定大局,为地区和国际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比如,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反恐是各国共同义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加强各国之间的团结协调,建立全球反恐统一战线,才能为各国人民撑起安全伞,为各国人民提升安全感。习近平建构安全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发展极为重要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三、大力建构发展共同体
要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要大力建构发展共同体。要以发展为导向,以携手合作为抓手,推动区域和世界实现新的发展。习近平强调指出: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我们要秉持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拓展务实合作空间,助力经济复苏、民生改善。①
(一)共同面对发展挑战
发展是解决国家兴旺龢民族进步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所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复杂,不确定性更大,风险挑战也更加多样。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变暖、区域发展不平衡、局部冲突此起彼伏、生育率下降和老龄化加速等人口问题、民族矛盾和宗教文化冲突、毒品泛滥和艾滋病流行等等,都是全球性的问题,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全面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这些都是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当前全球疫情特别严重的时刻,发展是战胜疫情的动力,也是战胜疫情的保证。要在与疫情不懈斗争和坚持发展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既不要因为与疫情斗争而中断了发展,也不能因为要急于发展而忽略了与疫情斗争,顾此失彼,摇摆不定,最后反而伤害了发展,也不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美洲、欧洲、亚洲等一大批国家,第一波疫情还没有彻底战胜,就急于要发展经济,放松了与疫情的斗争,其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出现了更大规模的疫情反弹,教训深刻。
所以,要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抗疫之间的辩证关系,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本国发展、本国抗疫与世界发展、世界抗疫的辩证关系,牢固树立发展共同体理念,站在发展共同体的高度来认识问题、思考对策、深入实践。
(二)共同建发展共同体
世界各国经济体利益交融,命运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弘扬命运与共精神,以自身发展带动他人发展,以协调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传导正能量,形成各经济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格局。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我们要秉持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拓展务实合作空间,助力经济复苏、民生改善。要挖掘新增长点,进一步促进地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财富。各国之间国情千差万别,有分歧并不奇怪,关键是要坚持共谋发展这个公约数,发扬伙伴精神,协商处理分歧,探索解决共同挑战。我们应该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也不能阻挡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应该致力于加强发展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抗击疫情,让所有国家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大的公平,也是国际社会的道义责任。①
在亚太命运共同体中,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加强互联互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畅通区域经济循环;要通过人员往来“快捷通道”和货物运输“緑色通道”,加快实现复工复产;要为各国企业营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扩大相互投资规模;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实施更多民生工程。中方将于明年在重庆举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为各方开展创新合作搭建平台;中方还支持设立本组织减贫联合工作组,愿同各方分享减贫成功经验。①
全世界相互联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的发展。我们要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各国发展战略及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倡议深入对接,这将促进成员国之间加强互联互通,畅通区域经济循环。各成员国应利用区位优势,做好发展战略对接,抓住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造的巨大机遇,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发展繁荣。
(三)共同促进发展合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秉持创新、协调、緑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絶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接下来的发展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国发展了,但不会骄傲自满;中国进步了,更不会关上对外开放、加强全球合作的大门。2020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吸引了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参会。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交额进一步提升,达到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②充分展示了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和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据《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超过17%。①经济恢复走在世界前列,走出了一条令世界惊叹的V型曲线,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显示了中国的强大修复能力和旺盛生机活力。
中国的发展也是全世界的发展,中国是推动全世界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沉重打击。各国要继续加强合作,拓展务实合作空间,助力经济复苏、民生改善,挖掘新的增长点,推动全世界战胜疫情、恢复常态、进入正轨,加速实现新的发展。只要我们坚持风雨同舟,弘扬命运与共精神,我们就能携手战胜疫情,实现共同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第三节 命运与共精神的实践担当
在伟大的抗疫实践中,中国政府和人民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勇敢地承担起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实践担当,果断决策,英勇奉献,“始终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②,尽其所能向世界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立体、生动、全方位地展示了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命运与共精神。
一、展现团结合作态度
习近平强调,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③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国际社会更要坚持团结合作,弘扬命运与共精神。
(一)坚定团结合作信心
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要携手合作,而不是彼此孤立、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拆台。在国际大家庭里面,各国之间具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共同的敌人。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敌人。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一定要跳出小圈子,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树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赢理念,摒弃意识形态争论,跨越文明冲突陷阱。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够集中智慧和力量,迎接挑战,战胜病毒,维护各国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事实证明,拒絶携手合作,自以为聪明,自高自大,不把别人当朋友,总以一种邻人亡斧的心态怀疑别人,其结果非但没有维护好自己的健康利益,反而会让自己的健康利益受到更大的伤害,同时还会殃及他国人民,害己害人,得不偿失。
习近平在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时强调,要直面疫情挑战,坚定共克时艰的合作信心。加强联防联控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经验交流,探讨开展传统医药合作,提升卫生医疗合作水平,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①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认识到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认为中俄疫苗是打赢抗击新冠疫情“世界大战”所必需的,“我们必须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②
(二)分享重要疫情信息
针对外媒记者关于中国是否未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的提问,世卫组织官员表示,疫情发生后,中国相关机构立即与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联系,并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证实了信息。③此后又第一时间分享了基因组序列信息,还第一时间分享了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
清晰的时间线是对各种疑问、刁难的最好问答。2019年12月27日,武汉市报告了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了疫情应对处置领导小组。1月3日开始,中国就定期向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国家和地区组织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及时主动通报疫情信息。1月9日,中国将病原学鉴定取得的初步进展分享给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一项显着成就。1月13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中国共享了基因组序列结果,使更多国家能够快速诊断患者。1月23日,中国武汉“封城”。1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到北京访问。习近平在会见他时指出: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中方愿意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支持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48年6月正式成立,是联合国下属的、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在全世界高高扬起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旗帜,与世界卫生组织及时联系,密切配合,用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应对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呼吁全世界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最为紧迫的全球卫生挑战。2020年3月,中方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4月又向世卫组织捐款3000万美元,两批共5000万美元。同时还积极协助世卫组织在中国采购个人防护用品和建立物资储备库。
但美国的特朗普政府却在关键时刻正式开始了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程序,还拖欠2亿美元会费,严重打击了全世界抗击疫情的信心,严重干扰了全世界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2021年2月,美国的拜登政府称美方将重返世界卫生组织,但要求世卫组织坚持美方认定的“最高标准”,还要求各国保持透明度,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声明对世卫组织正在进行的相关工作表示质疑。中方欢迎美方重返世界卫生组织,但强调指出,世卫组织不是游乐场。希望美方能以最高标准自律,切实展现严肃、认真、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承担起相应责任,以实际行动支持世卫组织工作,为国际抗疫合作作出应有贡献。世人将拭目以待。①
二、树立责任担当精神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峻考验。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全球性威胁和挑战需要强有力的全球性应对,无论大国、强国、富国,还是小国、弱国、穷国,都承担着全球发展的责任,都要对人类命运和发展前途负起责任,真正树立责任担当精神。
(一)确立“国之大者”站位
对人类长远未来,各国都承担着一份责任,都要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大国、发达国家承担的道义责任,应该要更大一些。因为大国关系事关全球战略稳定,大国肩上都承担着特殊责任。大国要有“国之大者”的格局,大国就要有大国的样子。大国、发达国家,在全球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在全球利益分配上站有优先地位,往往成为全球利益的最多最大受益者。面对深刻影响全球发展的重大疫情,大国、发达国家就要拿出自己的气派,直面疫情,勇敢坦然地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包括领导责任、组织责任、支援帮助的责任,而不是当缩头乌龟,还有鸵鸟心态,东躲西藏,推卸责任,甚至给真正的责任担当者抹黑。尤其是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指责他人,也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团结合作战胜困难。团结就是力量。事实证明,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搞“甩锅”、推责任,干扰的是全球合作抗疫大局。我们弘扬命运与共精神,就是要“推动以团结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见,扫除‘政治病毒’,凝聚起各国携手抗疫的最大合力”。①俄罗斯总统普京说:中国向全世界证明,新冠病毒是可以被战胜的。“中国的抗疫成就,确实非常卓著和有目共睹。这是值得其他国家效仿的典范。”②
(二)提出系列合作倡议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新冠疫情,我国始终同国际社会保持及时联系,开展多层次交流合作,加强高层广泛沟通,主动提出并积极响应一系列全球合作倡议,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力量,充分发扬了命运与共精神,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
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发表致辞,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中国支持全球抗疫的6点建议并作出5大承诺。6点建议包括: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力度、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5项重大举措包括: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与联合国合作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同20国集团成员一道落实“暂缓最穷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等。①
一直以来,我国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已经加入了世卫组织“全球合作加速开发、生产、公平获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议和“团结计划”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我国还加入了“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承诺提供1000万剂国产疫苗,用于满足发展中国家的急需,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支持“实施计划”,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中国贡献。
我国积极参与并落实20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还倡议”,在2020年6月初就已经宣布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帮助这些国家集中力量抗击疫情,渡过难关。我国进一步加大援助非洲抗击疫情的力度,继续向50多个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帮助,包括援助急需的医疗物资,多形式开展医疗技术合作,继续派遣更多医疗专家组和工作组,帮助非洲国家提升疫情防控的技术能力和综合水平。我国倡议召开传统医药研讨会,分享中医中药在中国抗击疫情实践中的经验,探索传统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还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欢迎各方积极参与,展现出了推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的大国担当。
(三)开展病毒溯源调研
面对新冠疫情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最为重要的是团结合作,发扬命运与共精神,但遗憾的是,个别国家无视中国的努力,自私自利,“甩锅”推责,坚持偏见和傲慢,不断操作污名化和政治化手段,掩人耳目,扰乱国际视听,还组织滥诉,提出无理的索赔要求。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同时,我们胸襟坦荡,积极配合世界卫生组织开展病毒溯源的科学调研工作,让科学家和医学专家基于事实和证据作出科学结论。
2020年2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的新型冠状病毒国际专家组先遣队扺达中国。2月16日开始,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尼日利亚、俄罗斯、新加坡和美国等25名专家组成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利用9天时间,与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相关成员单位举行座谈,赴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武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全方位、深入瞭解全国和相关省市疫情形势、防控措施、医疗救治、社区(农村)防控、科研攻关等情况。联合专家考察组2月24日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认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的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为各国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①钟南山院士曾指出:武汉封城76天,1824个小时,换来中国至少减少感染70万人!②
虽然结论已经很清楚了,但是随着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尤其是一些西方大国防控不力,疫情日益严重。为了推卸责任,转嫁矛盾,他们更加猖狂,肆无忌惮指责中国,干扰国际社会共同抗疫。为指导全球疫情防控,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中国积极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开展新冠病毒全球溯源工作。按照中国与世卫组织2020年7月商定的工作任务书(TOR),世卫组织派出国际专家组2021年1月14日扺达武汉,与中方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并分为流行病学、分子溯源、动物与环境三个小组,共同开展全球溯源中国部分工作。联合专家组共同研究了大量的疫情相关数据资料,现场考察了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在内的9家单位,与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及商户、社区工作者、康复患者、牺牲医务人员家属、居民等进行广泛交流,不断凝聚科学共识。联合专家组2月9日在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指出:华南海鲜市场只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其中一个暴发点,并不是发源地;认为新冠病毒“比较可能”是经中间宿主引入人类,也“可能”是直接传播或者通过冷链食品引入人类,“极不可能”是通过武汉的实验室引入人类。③
但令人惊讶的是,2021年2月12日,《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开始炒作起“中国阻挠调查”“中国拒絶分享数据”等论调。然而报导发出后,文章中援引的多位专家却陆续发文辟謡,称“我们说的话被严重扭曲”,指出“我感到中国同行们坦率并值得信任”,指责《纽约时报》的行为“太无耻”。①2月13日,美国官员公然提出质疑,并呼吁中方公布疫情早期数据。2月14日,英国官员对能否得到所有需要的全部数据表达了所谓“担忧”。美媒记者逼问世卫官员“中方对最终报告的话语权”。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发布会,披露此次调查专家组中有10人分别来自10个机构,代表10个不同国家,从而进一步重申了调查的权威性、独立性。
对于美方等的不断抹黑,我国给予强烈反击,指出有不少线索、报导和研究表明,疫情早在2019年下半年就已在世界多地多点出现,其中就有关于新冠病毒在美国出现的时间可能早于美国官方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时间的报导;表示中方将继续坚持开放、透明的态度,同世卫组织就全球病毒溯源保持密切沟通合作。
三、提供力所能及援助
作为最早控制住疫情的人口大国,中国一直高扬命运与共精神,从分享实践经验、援助防疫物资、加强疫苗合作等多方面,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一)真诚分享实践经验
中国是最先暴发疫情的国家,也是最先取得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实现经济正向增长的国家。我们秉持命运与共理念,肩负大国担当,对严重疫情给各国人民带来的苦难感同身受,所以,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截止到2020年5月,就已经先后同许多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70多次;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种语言,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开设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并向所有国家开放。②至2020年3月3日,我国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被多个国家借鉴和采用。8月19日,在总结前期新冠肺炎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又修订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持续不断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重大疫情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受到广泛好评。
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到2020年8月,我国已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帮助他们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和水平。“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院士,在一线指导救治的同时,始终坚守在国际医学研究一线,第一时间分享中国的抗疫做法经验。截至2020年6月,他与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医学同行进行了30多场连线。他认为,传染病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有一个国家不作干预,全球新冠疫情就不会消失。钟南山表示,要加强和国外的沟通,中国的经验能够让其他国家少走一些弯路。要相互支持。他提出:人的生命,就是最大的人权。①
(二)全力提供防疫物资
在自身疫情防控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彰显了命运与共的伟大精神。
疫情发生以来,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携手各方一道加强国际抗疫的合作。我们充分发挥了率先全面复工复产、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的优势,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时,对全球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出口了疫情防控物资,有力支援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据海关的数据,2020年3月至12月底,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4385亿元。其中,出口口罩2242亿只,价值3400亿元,相当于为中国以外的全球每个人提供了近40个口罩;出口防护服23.1亿件,包括医用防护服7.73亿件;护目镜2.89亿副,外科手套29.2亿双;呼吸机27.1万台,其中无创呼吸机21.2万台;病员监护仪66.3万台,红外测温仪1.19亿件,病毒检测试剂盒10.8亿人份。②
美国是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我们尽己所能向美国人民抗疫提供支持和帮助。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医药材及药品增长30.7%。据有关部门的初步统计,从2020年3月1日到2021年1月10日,通过出口和捐助等渠道,我国已经向美方累计提供了口罩约超过420亿只,手套9亿多双,防护服7.8亿套,护目镜5066万副,呼吸机15648台,另外还有创呼吸机257台。另外,我国国内的有关省市和友好的团体、民间机构、企业等也向美方捐赠了不少各类医疗物资。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接着指出:当前疫情仍在蔓延,我们也注意到美国国内疫情的这种严峻的形势,我们想只有当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战胜了疫情,人类才算真正彻底战胜了疫情。中方愿意继续同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一道加强合作,我们也愿意为美国抗疫,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①
(三)积极开展疫苗合作
疫苗是扺御新冠病毒的有力武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充分发挥科学家的智慧,第一时间布局了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五条技术路线,规范有序开展疫苗研发工作,加班加点,只争朝夕,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赛跑。同时高度重视疫苗研发的国际合作,在多个国家开展疫苗试验。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建设,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推进金砖五国疫苗联合研发和试验、合作建厂、授权生产、标准互认等工作。实践证明,“合作抗疫是金砖国家积极合作精神的一个絶佳体现。”②
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信守承诺,向世界提供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自己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大国担当,以实际行动坚定了各国战胜疫情的信心,充分展现了命运与共精神的超强魅力。
中国目前已经附条件上市了四款新冠疫苗,其中三款灭活疫苗,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截至2021年2月26日,国际上已有几十个国家认可中国疫苗在当地使用,中方目前已经或正在向53个国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经和正向27个国家出口疫苗。目前,已经有至少8位外国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已经公开接种了中国疫苗,这是对中国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投下的信任票。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争先恐后抢购囤积疫苗。美国疫苗分配不均,“种族歧视”“富人插队”“疫苗旅行”乱象丛生。占世界人口16%的富裕国家购买了全球70%的疫苗,有近130个国家的25亿人尚未获得任何一剂疫苗。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开展新冠疫苗国际合作,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从不谋求任何地缘政治目标,从不盘算获取任何经济利益,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2月17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出席联合国安理会新冠疫苗问题部长级公开会时表示:“我们想得最多的,就是让疫苗成为各国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产品,真正成为‘人民的疫苗’。”①中国对全人类负责任的做法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有外媒指出,中国可以藉助其疫苗变成全球“确保公平获得疫苗”的领导者,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这无疑也会提升中国在这些国家心目中的形象地位。②
虽然全球已经开展注射疫苗,但依旧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全世界已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异病毒。目前,在巴西、英国、南非等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在欧洲多国持续蔓延传播。在法国,感染在英国发现的变异毒株的病例已达到全部确诊病例的53%。③印度研究人员从印度国内收集的病例样本中,发现了7684种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变异。④这就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或将成为全球或局部地区长期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我们要有与新冠疫情做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
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世界蔓延肆虐。到2021年3月1日,全球累计感染人数已经达到11466.32万人,现有确诊病例2562.23万人,已经死亡253.89万人。累计感染人数超过1000万人的国家,有美国、印度和巴西。其中,美国累计感染人数2925.54万人,死亡52.58万人。累计感染人数超过200万的国家还有:俄罗斯、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德国、哥伦比亚、阿根廷和墨西哥等10个国家。⑤
本章是在前面论述的中国抗疫精神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的基础上,专就命运与共这一重点,分别对命运与共精神科学内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这种精神现实建构的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对这种精神实践担当的团体合作态度、责任担当精神和力所能及援助等,均作了初步的探讨。这于我们准确认知中国抗疫精神的主体内涵及这一主体内涵的延伸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2020年6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求是,2021(1).
[6]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20年5月18日,北京)[N].人民日报,2020-05-19(02).
[7]习近平.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发言(2020年11月20日)[N].人民日报,2020-11-21(02).
[8]范英等.钟南山精神研究[M].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16.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