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73章 相反相成2

  【经文】

  天下1皆2知3美4之5为6美7,忮8恶9矣10;皆2知3善11之5为6善12,忮8不善13矣10。夫14有15无16相生17,难18易19相成20, 长21短22相形23, 高24下25相倾26, 声27音28相和29,  前30后31相随32。 是以33圣人34以35无为36行事37, 仿38若39道40行41。 夫14不42言43自44皦45:万物46作47而48不49辞50,生51而48不49有52,为53而48不49恃54,功成55而48不49居56。夫 14唯57不58居56,是以33不59去60。

  【注释】

  1.天下:天下人,世人。例,《庄子·骈拇》:“曲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2.皆:副词,全,都。 例,《庄子·在宥》:“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3.知:知道。例,《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之:这。   4.美:美好的事物。例,《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尽为在己。”   5.之: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庄子·在宥》:“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乐其性。”性:本性。   6.为:是,就是。例,《庄子·大宗师》:“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   7.美:赞美。例,《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毛嫱:古代美女;丽姬:晋献公夫人。   8.忮:憎恨,怨恨。例,《诗·邶风·雄雉》:“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9.恶(è):丑恶。例,《庄子·盗跖》:“贵贱之分,在行之恶、美。”   10.矣:语气词。例,《庄子·应帝王》:“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1.善:指善良的人。例,《庄子·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   12.善:赞许。例,《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3.不善:不好,坏。例,《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神:神态;王:旺。   14.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例,《庄子·天运》:“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15.有:泛指一切有色有声有形的实体。例,《庄子·在宥》:“睹‘有’者,昔之君子,睹‘无’者,天地之友。”   16.无:泛指一切无色无声无形的东西,诸如形态物质(能量)、力、场、虚空、信息、理念、法则等。例,《庄子·齐物论》:“有‘有’也者,有‘无’也者。”   17.相生:互相生发。例,《礼记·孔子闲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   18.难:困难。例,《庄子·山木》:“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   19.易:容易。例,《庄子·天运》:“苟简,易养也(养:教育,教养)。”   20.相成:互相促成。例,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21.长(cháng):距离大,指空间或时间间隔大。例,《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   22.短:空间、时间距离小。例一,《庄子·至乐》:“绠短者不可以吸深。”例二,《尚书·尧典》:“日短星昂,以正仲冬。”   23.相形:互相比较。例,清·李緑园《歧路灯》:“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拙。”   24.高:高的位置,上面。例,《庄子·则阳》:“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卑:低。   25.下:低的位置,下面。例,《庄子·应帝王》:“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   26.相倾:互相倾向、相合。例,宋·张孝祥《与虞并父书》:“然意气相倾,殆若朝夕与游处者。”   27.声:一般的声音。例,《庄子·天地》:“故金石有声。”  28.音:乐,音乐,即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的一种艺术。例,《韩非子·说林下》:“吾尝好音,此人遗(wèi给予)我鸣琴。”   29.相和:互相应和、调谐。例,《晋书·乐志》:“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丝,指弦乐器;竹,指竹制管乐器。   30.前:时间顺序或空间方位在前面的。例,《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31.后:表示时间顺序、空间方位在后面。例,《庄子·大宗师》:“不知就先,不知就后。”   32.相随:互相跟随。例,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夫说贵抚会,弛张相随。”   33.是以:连词,因此,所以。例,《庄子·盗跖》:“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是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   34.圣人:“圣”字的意义,《说文解字》表述为:“圣,通也。”《古今汉语词典》对“圣”字表述为:“才能非凡,无所不通。”而对“圣人”则表述为:“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三者综合起来,“圣人”可以表述为:“德才高超,事事通达的人。”例,《庄子·人间世》:“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成:实现;生:出现。   35.以:介词,按照。例,《庄子·人间世》:“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36.无为:指“道法自然”,即按自然法则存在、变化、发展。例,《庄子·至乐》:“天无为以清,地无为以宁。”“无为可以定是非。”   37.行事:做事,办事。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   38.仿:模仿,效法。例,《淮南子·要略》:“故言道而不明终始,则不知所仿依。”   39.若:好像,如。例,《庄子·大宗师》:“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40.道:存在于先天宇宙中并演化生成天体万物的先天形态物质,即宇宙本源。 例—,《庄子·大宗师》:“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例二,《庄子·渔父》:“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例三,《庄子·天地》:“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故深而又深而能物焉。”能物:形态物质。能(tài):形态。参见《素问·厥论》:“愿闻六经脉之厥状病能也。”   41.行:运行,运动,运化。例,《庄子·天运》:“日月星辰行其纪。”纪:自然规律。   42.不:副词,表示一般性否定。例:《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   43.言:说。例,《庄子·人间世》:“密!若无言!”密:保密;若:你。   44.自:副词,自然地。例,《庄子·在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   45.皦:清楚,明白。例,《论语·八佾》:“纯如也,皦如也。”   46.万物:指天体万物,包括星体、无生命和有生命的物种。例,《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   47.作:产生,出现。例,《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48.而:连词 ,表示转折,却。例,《庄子·天道》:“天不产物而万物化,地不长物而万物育。”   49.不:副词,不曾,没有。例,《庄子·齐物论》:“终身疫疫而不见其成功。”   50.辞:推托,不接受。例,《庄子·天地》:“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51.生:生存,存在。例,《孙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52.有:领有,占有。例,《庄子·渔父》:“有土之君与?”   53.为(wèi):指有所作为(有成就),如做奉献。例,《庄子·至乐》:“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   54.恃:自负,自以为了不起。例,《庄子·达生》:“方虚憍而恃气。”   55.功成:功业成就。例,《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56.居:停息。例,《吕氏春秋·慎人》:“编蒲苇,结罘网,手足胼胝不居。”   57.唯:副词,只因为,正因为。例,《庄子·德充符》:“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58.不:副词,不要,勿。例,《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漠士。”   59.不:副词,不会。例,《庄子·盗跖》:“是以足而不争。”   60.去:去掉,消去。例,《庄子·外物》:“去汝躬矜与容知,斯为君子矣。”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值得赞美的,因为人们憎恨丑恶的东西;天下人都知道善良的人是值得赞许的,因为人们憎恨坏人。有色有声有形的东西与无色无声无形的东西相对相生,困难的事情与容易的事情相对相成,长的东西与短的东西相对比较、相互衬托,高位的事物与低位的事物相对倾向、相互倾覆,声音的产生与抑扬顿挫相对协调、相互和谐,先前的事件与后继的事件相对依顺、相互跟随。因此,圣人按照自然法则办事,就好像道的运化一样。不用说就自然明白了:天体万物出现了而道没有不接受,天体万物存在着而道未曾占为己有,道有所作为而不曾自负,功业成就了却不停息。正因为不停息,所以道的功德不会消去。

  【评说】

  本章从各个层面说明自然法则。仅以“前后相随”来说,宇宙中最伟大的“前后相随”事件是第9章所叙述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万物”是指众生万物的滋生繁衍,从海底微生物演变、进化成为种类繁多的植物、动物、人类以及人类创造的新生命物种。这是循序渐进地演化,是后生的继着先生的,这是自然法则。人类社会的演化,从原始公社制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一直到更高等级的政治经济、更美好的人类社会,也是循序渐进地演化,是后生的继承幷发展了先生的,不可以超前跨越发展。如果硬要超前跨越,就如同《庄子·齐物论》说的:“是今适(往)越(国)而昔至也。”这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所以一定会失败。

  本章谈到“以无为行事,仿若道行”。这里的“无为”也可以理解为“无”的行为。“无”是道(先天形态物质),道的行为是“法自然”的,所以“无为”就是指“按照自然法则办事”。又“道行”是指“道的运动变化”。如第2章中的“道法自然”,在这里可理解为“道按自然法则运化”。所以,“以无为行事,仿若道行”就是说要按照自然法则办事,就如道的运动变化一样。道的运动变化是“周行而不怠”,本章有“功成而不居”。“不居”与“不怠”都有不停留、不停息、不固守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创造新的业绩,新的业绩继承幷发展了旧的业绩,新而又新,永无止境(现代社会,有所谓“可持续发展”论)。这样子的发展,也是“前后相随”。任何人能这样做,就是按自然法则办事,是对人类“善骀且诚”,其事迹将永留青史(即“不去”)。

  【思考】

  1.如何理解“有无相生”的论述?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有无相生”这类现象。

  2.说说圣人是如何“仿若道行”的。你知道几位“仿若道行”的工人、农民、艺术家、文人和科学家吗?

  3.举例说明历史上哪些个社会变迁正如庄子所言“是今适(往)越(国)而昔至也。”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