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道1原2无名3,朴4虽5小6 ,天下7不敢8逞9。侯王10 若11能12守13,天下14将15自16彬17。天地18 相合19,以20 降21甘露22,夫23莫24之25令26 而27自16 均28。制29始30有31名32, 名32也33 既34有35,夫23也33将36知止37, 知止37所以38不39殆40。譬如41道1之42在43天下44,犹45川46谷47之48与49江50海51。
【注释】
1.道:物名。“道”字的本义,《说文解字》这样表述:“道,所行道也。”即人们行走的路。后世引申为途径、方法、道理,是万事万物据以产生、存在、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法则。此处,“道“字表示存在于先天宇宙中并演化生成天体的先天形态物质,即宇宙本源。例—,《庄子·大宗师》:“夫道……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生天生地。”例二,《庄子·渔父》:“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由:来源,开头。参看汉·王充《论衡》:“善行动于心,善言出于意,同由共体,一气不异。” 2.原:起初,本来。例,《左传·隐公三年》:“今孟州市,原为孟县,秦时为河雍县。” 3.无名:没有名称。例,《汉书·扬雄传下》:“无主无名,要合《五经》;苟非其事,文不虚生。” 4.朴:未加工的原木。例,《说文解字译述(全本)》:“朴,木素也。”例二,《论衡·量知》:“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 5.虽:连词,虽然。例,《庄子·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6.小:低微,低等。例,《后汉书·杜诗传》:“愿退大郡,受小职。” 7.天下:天下人,世人。例,《庄子·骈拇》:“曲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 8.不敢:没有胆量做某些事情。例,《庄子·骈拇》:“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9.逞:显示,放纵。例一,《庄子·山木》:“处势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例二,《国语·周上》:“今虢公动匮百姓,以逞其能。” 10.侯王: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例,唐·柳宗元《封建论》:“不制其侯王。” 11.若:连词,如果。例,《庄子·人间世》:“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 12.能:能够。例,《庄子·天地》:“能有所艺者,技也。” 13.守:保持。例,《庄子·达生》:“是纯气之守也。” 14.天下:天下人,世人;泛指万事万物。例一,《庄子·骈拇》:“曲折礼乐,呴俞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例二,《庄子·大宗师》:“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守:保持清静本性;参:三;外:把……置之度外。 15.将:副词,会,一定。例,《庄子·德充符》:“夫子,圣人也……丘将以为师……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夫子:指鲁国大智者王骀。 16.自:副词,自然地。例,《庄子·在宥》:“汝徒处无为,而物自化。” 17.彬:兴盛,美好。例,唐·柳宗元《答问》:“文墨之彬,足以舒吾愁兮。” 18.天地:指大自然,也指上层统治者与下层民众(即全社会的人)。例一,《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例二,《庄子·天地》:“故通于天地者,德也。” 19.相合:互相融合。例,《儒林外史》二十:“先生如此谈诗,若与我家苇萧相见,一定相合。” 20.以:连词,表示先后相承,因而。例,《庄子·大宗师》:“伏羲得之,以袭气母。” 21.降:莅临,给予。例一,晋·潘岳《借田赋》:“我皇乃降灵坛,抚御耦。”例二,《书·大禹谟》:“民弃不保,天降之咎。” 22.甘露:甘甜的露水,比喻恩泽。例一,《后汉书》:“明府政未能致甘露。”例二,芳玉庭《追忆随待,耕芸恩师的日子》:“普洒甘露,成熟众生。” 23.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例,《庄子·天运》:“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 24.莫:不定代词,没有谁,没有哪一个人。例,《诗·小雅·采薇》:“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25.之:助词,用于修饰语与被修饰语之间,相当于“的”字。例,《庄子·德充符》:“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26.令:发出命令。例,《诗经·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27.而:连词,表示顺接,相当于“就”字。例,《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28.均:公平,普遍,均匀。例一,《说文解字》:“均,平,遍也。”例二,《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例三,《庄子·胠箧》:“分均,仁也。” 29.制:指分封诸侯、任人唯亲的封建特权制度、法规,统治者的命令等。例一,《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挢制以令天下。”例二,《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大都(都市)不过参国之一:最大城邑规模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 30.始:开始。例,《庄子·大宗师》:“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31.有:具有。例,《庄子·大宗师》:“夫卜梁奇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 32.名:名分,名义,做某些事情时用来作为依据的名称。例,《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慎器与名。” 33.也:副词,表示强调。例,《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崖,而知也无崖。” 34.既:既然。例,《庄子·天地》:“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35.有:表示存在,存在着。例,《庄子 · 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天池也,有鱼焉。”天池:天然水域。 36.将(qiānɡ):愿、请,表示希望。例,《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恕,秋以为期。” 37.知止:认识到适可而止。例,《唐玄宗注老子》:“知止者,不多藏。” 38.所以:用在下半句,表示结果。例,《庄子·齐物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39.不:副词,一般性否定。例,《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 40.殆:危险。例,《庄子·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41.譬如:比如,如。例,《圆觉经》卷上:“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 42.之:助词,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例,《庄子·在宥》:“昔尧之治天下也,使天下欣欣然焉人乐其性。”性:本性。 43.在:介词,引进行为所涉及的处所、对象。例,《庄子·田子方》:“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 44.天下:泛指宇宙万物。例,《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 45.犹:如同,好像。例,《庄子·逍遥游》:“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46.川:河流,泛指江、河。例,《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47.谷:山间泉水小溪流经两山之间而通于河川的沟壑地段。例一,《说文·解字》:“谷,泉出通川为谷。”例二,《淮南子·地形训》:“东方,川谷之所注……西方,高土川谷出焉。”例三,《庄子·胠箧》:“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谷”字, 常用以比喻甘居低下, 心胸宽宏, 能容纳万物。 48.之:助词,用在介词前,起强调作用。例:《庄子·在宥》:“大人之教,若形之于影、声之于响。” 49.与:介词,跟,同。例,《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50.江:大的河流,指长江。例,《说文解字译述(全本)》:“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岷山,入海。”江,即长江,发源于蜀郡湔氐道境外的岷山,东流入海。亦作江河的通称,一般指大的河流。例,《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 51.海: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大水域,能容纳所有江河的流水,后指海洋中邻接大陆的水域。例一,《说文解字译述(全本)》:“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例二,《庄子·秋水》:“天下之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海,一些特别大的湖泊也称为海,如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里海,是内陆最大咸水湖;位于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面积比里海大,是内陆淡水湖。经文中的“江海”,宜理解为“江河湖海”。
【译文】
道本来没有名称,原木虽然如此低微,世人却不敢对道和原木逞强。统治者如果能保持道和原木那种大公无私的品格,则世上人与人及万物的生存、发展将自然而然地兴盛、美好。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相互融合,因而给百姓所带来的恩泽,没有任何人的命令而自然而然地公平、普遍、均匀。国家制订分封诸侯、任人唯亲的特权制度和法规从一开始时就有它产生的名义,名义既然有了,希望能适可而止,能适可而止所以没有危险。比如道与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如同山沟溪流与江河湖海之间的关系。
【评说】
本章是以“制”作为中心议题来讨论的。制,是指国家政治体制、规章、法则,而在夏、商、周三个朝代,制是指《礼》制,如《商君书·更法》中指出“因事而制礼”。朱熹注《论语》时指出:“礼,谓制度品节也。”从相承相袭的情况分析,《礼》始于夏朝,而殷(商)袭夏礼,周(西周)犹袭殷礼而制订《周礼》,其主导思想是“仁义”,而“仁”以“亲亲为大”,“义”则以“尊贤为大”。施“仁”则“亲亲之杀”,行“义”则“尊贤之等”,这是典型的等级、阶级制度,各级统治者的权力、地位的分配,其制度的理论基础就是“仁义”。可以说,“仁义”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特权制度“正名”的,有“仁义”作为理论基础,拥有特权者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享受并世袭其既得的利益。在《论语·子路》中,孔子对子路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从孔子的这段话,可知《礼》、《乐》制度之“正名”,有着特别的含义。
孔子在鲁国推行《礼》制,不能持久,行不通而周游列国继续推行《礼》制,列国也不采纳,便到洛阳找老子问《礼》,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指夏启)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对孔子说:你所说的人(如夏启)早已腐朽了,只有他的《礼》制还在。孔子回到鲁国,不再从政,埋头读书,并写成六经。对于《礼》,在第71章中老子一针见血指出“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又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因为《礼》的本质是“仁义”,是等级、阶级制度,是违背天道那种万物平等、一视同仁的品格的。由于《礼》是封建统治者以人道代替天道,以人为代替无为,以强横代替自然,所以老子说“大道废,尤仁义”。显然,天道是本,人道是末,本末倒置,天下才昏乱。
为了说明本章的根本意义,经文从无形的“道”和有形的“朴”谈起。关于“道”,老子曾说“天下莫能知”,因为“道原无名”,而老子也是“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以“道”而“恃之以生”。这个观点,从宇宙演化、生物进化、人类社会的形成、变化、发展进程以及任何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应用……无不遵循其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即天道)的事实来看,万物以“道”而“恃之以生”是毫无疑义的。人类行为如果不遵循自然法则,将会怎么样呢?老子说“违者败之,恣者失之”。要想不败和不失,唯一的办法是对天道“不敢逞”。
对于“朴”,老子说“朴嬗则为器,人拥之若为官长,则大治不革(jí)”。朴嬗为器,是献身为人而无我无私的天道品格。三皇五帝,特别是人所共知的尧、舜二帝具有这种品格;为救伍子胥的渔翁和浣纱女具有这种品格;雷锋、焦裕禄具有这种品格。这些人虽然已经千古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垂不朽!
对“道”和“朴”,老子说“天下不敢逞”。如果天下人敢逞,又会怎样呢?例如从夏朝起,封建制度社会形成了,私有制建立了,仁、义、礼作为私有制社会强化阶级特权利益的本体意识形态确定了,这就是对“道”和“朴”敢逞了,就是否定了原始社会的公有无私,否定没有阶级特权利益的意识形态,即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所体现的天道已经被仁、义、礼所体现的人道否定了,其结果怎样呢?唐朝著名历史学家李百药在评论以《礼》制维系诸侯统治时指出:“诸侯的子孙承袭祖先余荫,常常会忘记祖先创业的艰苦,一代比一代荒淫暴虐,政治混乱。列国时,大臣杀死国君,父亲杀死儿子,儿子杀死父亲,父亲强娶儿媳,儿子奸淫父妾……”真是乱七八糟!历代的昏君、奸臣都为非作歹。进入封建社会,也复如此。首先是秦始皇的生身父亲吕不韦,是利己主义的典型;而隋朝末代皇帝弑父杀兄纳父妾……如此种种,其仁、义、礼之虚伪使国家昏乱,不亦一清二楚么?这就是对“道”和“朴”敢逞的结果。可见“亲亲为大”的意识形态,其所造就的“天子”、“宠臣”必然为己、为私,这就是人道所表现的末性。
《墨子·耕柱》中记述巫马子与墨子的一段对话,可以清楚地表现怀抱人道末性者必然自取灭亡的下场:
巫马子对墨子说:“我和你不同。我爱邻国的邹人,就超过爱遥远的越国人;爱我的鲁国人,就超过邻国的邹人;爱我的同乡人,就超过爱鲁国人;爱我的家人,就超过爱同乡人;爱我的父母,又超过爱家里人;爱我自己,又超过爱父母,因为越切近我,我就越爱。有人打了我,我就疼;打别人,我就不疼。我为什么不抚揉自己的痛处,反而去抚揉并不使我疼痛的别人呢?所以,我可以为自己的利益而杀别人,絶不为别人的利益而杀害我自己。”
墨子说:“你的这种主张,是将隐藏在自己心中呢?还是想告诉别人呢?”巫马子说:“我为什么隐藏自己的观点呢?我将公开告诉别人。”
墨子说:“那么,如果有一个人喜欢并赞同你的主张,就有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你;有十个人喜欢并赞同你的主张,就有十个人为了利己而杀你;天下人都喜欢并赞同你的主张,那么天下人就都要为了利己而杀你。反之,一个人不喜欢并反对你的主张,也就会有一个人要杀掉你,因为你是散布不良言论的人;十个人不喜欢并反对你的主张,就有十个人要杀你,因为你是散布不良言论的人;天下人都不喜欢并反对你的主张,那么天下人都要杀掉你,因为你是散布不良言论的人。喜欢并赞同你的人要杀掉你,不喜欢并反对你的人也要杀掉你。”
这段对话,巫马子的思想属于另一类典型的“亲亲为大”的意识形态,是絶对的利己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奴隶主与封建主以强权推行和维护这种意识形态,近、现代那些贪婪的奴隶主、唯利是图的有钱人、自私又贪婪的官僚,承袭和维护这种意识形态,其流毒何其深广!这就表明,老子关于“行于大道,唯私是畏”的断言是何等正确!
那么,对“道”和“朴”,老子为什么说“侯王若能守,天下将自彬”呢?老子指出侯王要遵“道”守“朴”,这不但对春秋战国社会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后来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古人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行下效”。例如,尧、舜以公正慈善来治理天下,民众就以公正慈善来修养自身;桀、纣以强暴来治理天下,民众就效法以暴力来推翻他;春秋时期齐桓公喜爱紫色,齐国官民就全部都喜爱紫色而不爱其它颜色;战国时期楚灵王喜欢细腰,大臣上朝就用帛把腰束紧,众宫女为减肥而节食,结果饿死了许多人;隋炀帝到甘泉宫对宫中溪泉不很满意,却责怪没有萤火虫,说:“捉些萤火虫在夜间照明也不错嘛!”有关官员立即派出数千人四处去捉萤火虫,最后共送来五百车。……可见,上爱什么,下也效之,而且死守也不敢违背。古人说:“君王如同器皿,人民如同水。”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是方是圆,取决于盛水的器皿,而不是水本身。唐太宗李世民曾对宰相封彝德说:“流水的清浊在于源泉。君主是国政的源头,人民就是流水。君主行为欺诈而想让臣下行为端正,就如同源头污浊而希望流水清澈一样,想求得天下大治,决没有这种道理。”另一次,李世民对宰相王珪说:“稳定人心安定国家,全在于君主。人君清心寡欲,无为而治,人民则安居乐业;人君欲望膨胀,百姓就要遭殃苦难。我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修养自身,自策自励。”在众位良臣辅助下,李世民时代在治国方面出现大好景象。贞观九年,由于连续三年丰收,斗米数钱,晚上睡觉不用关门,银子丢在路上也无人拾取,客商或游学的读书人,从长安到岭南,从崤山到东海之滨,都不用带粮食,路过的任何人家都可以免费为他们提供饮食。在贞观六年还是一片荒凉的中原大地,短短三年已彻底改变了模样,家家丰衣足食,行路人路过村庄,村里人不仅供给丰盛的饮食,临行时还赠送乾粮。这种升平景象是从来没有过的,而这也证明老子所说的“侯王若能守,天下将自彬”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本章经文之“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夫莫之令而自均”也是很有意义的。“相合”指的是和谐共处、互相融合,如“辖之友之”,如“举诚启翊”,如“万物负阴而葆阳,充气以为和”。全社会的人“冲而拥之”、“挫其鋭,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所以天下也“莫得亲,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贵,莫得贱”。全社会的人都“亦同道,亦同德,亦同舍”。这是多么高尚的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则“降甘露”且“莫之令而自均”。
为什么甘露降而能“莫之令而自均”呢?老子以甘露来比喻人民所得到的泽惠,是很科学且很巧妙的。我们知道,露是指“露水”,即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的水珠。这种水珠,是由于地面上的草、木、石等物体在夜间散热而冷却,接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逐渐降低(仍高于0℃)时,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水珠。在这里有一个条件,就是不刮风也不下雨,因为有风雨时,地面上的水汽不能得到“相合”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变化不能形成水珠),只有在无风无雨的时候才能出现“相合”的环境。风雨,也常常被用来比喻社会政治动荡。没有政治上的风风雨雨,也就表明社会清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官民友好和谐,也即统治者与人民大众“相合”,则太古时期那种“辖之友之”的社会景象可能再现。老子从自然现象引申到社会现象,以“甘露”来比喻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恩泽)。露水,在朝阳照射下晶莹透亮,闪烁生辉,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特别是,水汽在凝结为露水的过程中,不论凝结在草、木或其它物体上,是没有厚此薄彼的选择的,没有亲疏之分的,也没有等级差别的,总之是“不仁”。这也喻示,国家给百姓带来的好处,也不应该有亲疏之分,不应该有等级差别,也就是应该“不仁”,才能“莫之令而自均”,实现“和其光,同其尘”。这种社会景象,在人类历史上,曾出现于原始公社制社会中,历经数十万年。到了后期,因为维护私利、任人唯亲、等级与阶级意识形态缓慢萌芽、曲折发展,时隐时现。例如,轩辕黄帝打败蚩尤之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曾分封二十五子到各地区主管政务,这已是“亲亲为大”的“仁政”了,但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体制,没有造就世袭的统治。其后唐尧、虞舜行天道而大公无私,禅让帝位。所以,原始公社制社会到舜禅位为止,社会意识仍以大公无私为主体。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在论功行赏时说:“古代人们所说的至公,指的就是公平、仁爱、正直、无私。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没有传位给丹朱,反而传位于舜;商均是舜的儿子,舜没有传位给商均,反而传位于禹……所以,君临天下的人,要以天下为公,对任何事物都不应出于私心。蜀汉的诸葛孔明,不过是一个小国的丞相,还能这样说:‘我的心如同秤一样公平,不为私人而偏轻偏重’,何况我们统治的是整个中国呢!我与你们的衣食都来自于百姓,说明下面的人已给上面做出奉献,而上面的恩惠并未下达到下面……”李世民能够这样正视现实,是十分明智的。当然,唐朝作为有阶级特权的社会,总体上还是施行“仁政”的社会,不可能出现老子说的“夫莫之令而自均”的景象,而贞观九年天下升平,已经是很不错了。
在《道德经》中,只有本章谈到“制”,如果“制”是符合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的,当然是好的,如果“制”是与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相违背的,就不好了。例如,商鞅制订并实行严酷刑法治国,官民皆有隐怒,终局是变法自毙;秦始皇继以严酷刑法治国,焚书坑儒,强行劳役,百姓怨声载道;秦二世胡亥也用严酷刑法治国,诛功臣,杀亲族,众叛亲离,执政只四年就覆灭了。秦朝的兴衰史,可以视为敢于对天道逞强又不知止而必然失败的历史。
老子在本章末尾转而以川谷与江海的关系来喻示天道与万物万事的关系,显然是与本章开头之论“道”与“朴”互相呼应。也许,人们从川谷与江海而联想到中华民族龙的象征:龙,他如黄河、长江,从昆仑之巅,蜿蜒万里,奔向东海之滨,汇入无边无际的大海汪洋,亿万年来永不止息。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水之能做到“居善低,动善势,行善源,与善填,演善信,适善能,正善至”。这就是自然法则和自然品格。那些自命“真龙”的天子和声言“为人民服务”却大贪特贪的官员,为什么不以黄河、长江这种中华民族之龙的气质,以水的运化规律和品格作为自己的规范呢?!
【思考】
1.在人类历史上,何时何地曾经出现过“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夫莫之令而自均”的景象?
2.说说看: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曾经有过“犹川谷之与江海”的关系吗?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