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文】
古之善为事者,微妙圆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涣若冰将释,俨若客;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清以惇之,徐神。葆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毖而博成。
【原经文】
甲本: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乙本: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呵其若冬涉水。犹呵其若畏四邻。严呵其若客。涣呵其若凌释。敦呵其若朴。混呵其若浊。旷呵其若谷。浊而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王弼: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书局: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若冬涉川,犹若畏四邻;俨若客,涣若冰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成。
【辨 析】
“古之善为事者,微妙圆通。”原是“古之善为士(道)者,微妙玄通(达)。”不论“为道”或“为士”,实质上都是“为事”,或者说是“为人处事”。所以改“士(道)”作“事”。又改“玄”为“圆”,“玄”为虚或深奥,做事之成功不在于“虚”或“深奥”,而在于“圆”,圆满。《帛书老子校注》记载,易顺鼎云:“《文选魏都赋张载注》引《老子》曰:‘古之士,微妙元通’……”此处之“元”字,是声训假字,宋朝时因避始祖玄朗讳,遇“玄”字改成“元”字;清朝时康熙帝名玄烨,又改“玄”为“元”。笔者认为,“玄”字也是声训假字,本义字应是“圆”字。“微妙圆通”可以解释为:微于其理,妙于其义,圆于其事,通于其利。能这样,可称为“善为事者”。如果仍作“微妙玄通”,该作如何理解呢?河上公云:“玄,天也。言其志节玄妙,精与天通也。”唐玄宗云:“微言妙道,无不玄鉴通照。”宋徽宗云:“微则与道为一,妙则与神同体,玄有以配天,通有以兆圣。”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把“微妙玄通(达)”译成:“幽微精妙、深远通达。”可见,不论古今,各种注释都虚得很,确实“玄之又玄”!这里也许因后续经文“深不可识”造成对“微妙玄通(达)”的认可。其实,对于一般人来说,即使改为“微妙圆通”,也仍然是“深不可识”的。试想一下,要做到“微于其理,妙于其义”有多大难度?要做到“圆于其事,通于其利”有多少周折?能被老子确认是“善为事者”,天下有几个?就以“道法自然”来说,各个诸侯国的侯王能做到吗?老子深知自己所处之“天下”是“莫能知,莫能行”,所以只讲“古”之善为事者(如尧、舜),不讲“今”之善为事者。即使孔子,老子也未认为他是善为事者。在老子生活年代,正因为“今”无善为事者,故国家昏乱!
“涣若冰将释,俨若客。”原是“俨(严)若客,涣若冰(陵)将释。”甲本、乙本经文用“凌”字代换“冰”字,意思不变。但是甲本、乙本经文用“严(威严)”与世传本经文用“俨(庄重)”则不同。待人、接物、处世,宜俨而不宜严。又这两个短句位置作了颠倒,因为在“强为之容”后,第一句是“豫若冬涉川”,第二句是“犹若畏四邻”,那么接下来的第三句应是“涣若冰(凌)将释”,与第一句呼应,第四句才是“俨(严)若客”,与第二句呼应,即“冬涉川”与“冰(凌)将释”对应,“畏四邻”与“俨(严)若客”对应。附带指出:《帛书老子校注》所引用的王弼本“俨兮其若容”中的“容”字,疑为笔误,应为“客”字。
“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这两句经文的位置,世传本经文与甲本、乙本经文互为颠倒。从紧接的下一句经文“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来看,世传本的排列格式是对的。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清以惇之,徐神。”书局本经文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安以久动之,徐生。”王弼本经文在“安以”之前有“孰能”,甲本、乙本经文没有“孰能”。高明认为“皆后人所增,非《老子》原有”。其实,后来学者加此二字,既提问,又提醒,所以二字加得有生气。关键是后半段“安以(久)动之,徐生”,又是令人觉得“玄之又玄”。有人解释为“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例如从李世民与隋炀帝之战争并夺取政权到接受魏征的建议实施贞观之治,或如从毛泽东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到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国家由动乱转向安定,社会慢慢从混浊转向清明,这即是“浊以静之,徐清”。进入清明境界了,又为什么要“使安静变动起来”,才能够“慢慢显出生机呢”?难道不可以使安定更加安定,让百姓安居乐业,热爱现实社会并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使国家更加繁荣昌盛吗?从社会全局看问题,应该是这样才有真正的生机。那么原经文中所用的文字有没有问题呢?“声训”被假字録记下来是不是应检查一下呢?的确如此。首先一个“安”字,既然取义为“安静”,则从其“静”。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其次是“动”字,用近音字“惇”代之,而“久”字可以不要,再将“生”字改为“神”字,句文变成“清以惇之,徐神”。“神”就是古神,就是正道。这句话与“清静,为天下正”之本义一致,唯要求“惇之”,惇于清静,就是诚心诚意保持天下安定。
“故能毖而博成。”书局本经文是“故能蔽而不成。”王弼本经文作“故能蔽不新成。”甲本、乙本经文作“是以能敝而不成。”这里“蔽”与“敝”通用。前一句经文“葆(保)此道者不欲盈”是说“得道者不自满”;接下“故(是以)敝而不(新)成”是说“所以谦虚没有(新)成就”。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现在把“不”字校勘为“博”字,又用意义更明确的“毖”字代换“敝(蔽)”字,成为 “故能毖而博成”。前文能“葆(保)此道”,又“不欲盈”,就是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又“不自满”;后文“故能毖而博成”,即能谦虚谨慎而办事多获得成功。这就顺理成章了。
本章勘字:事(士)圆(玄)清(安)惇(动)神(生)葆(保)毖(蔽、敝、弊)博(不)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