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7日至20日,第五届中华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主办,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合办,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大学两岸文化研究基地承办,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协办。论坛的主题是“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
本届论坛继续得到了中共中央台办、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以及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的协助和支持。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黄志贤,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吴玉良,原文化部部长蔡武,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等领导与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思想理论界、文化艺术界、宗教界、教育界,包括何雷、陈立、陈晋、王在希、韩永进、李义虎、周弘、杨毅周、郑平、刘东、高朗、洪孟启、杨渡、黄光国、徐泓、余克礼、郭震远等知名人士在内的2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收到论文近百篇。
本届论坛最显着的特点:一是时代感强。会议主题紧扣习近平“1·2讲话”的精神设置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径”、“扩大两岸青年交流与增进文化认同”等子议题,顺应了新时代建设文化自信增进两岸政治认同的需要,也是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的需要。二是台湾嘉宾报名踊跃,与会者规格高。今年报名与会的台方嘉宾近百人,其中包括台湾行政机构前负责人、原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台湾前文化主管机构负责人洪孟启,台湾领导人办公室前副秘书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前主任高朗,台湾原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著名作家杨渡等,规格相当高。三是主旨鲜明反响大,会后好评如潮。四是到场媒体多。本届论坛受到众多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关注,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评社、中新社、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中国教育电视台、东南卫视海峡新干线、海峡卫视、深圳卫视等近20家知名媒体以及今日头条、澎湃新闻、你好台湾等数家新媒体都对论坛做了深度报导。论坛研讨在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两岸同胞如何携手促进和深化两岸文化交流,共同承担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刘结一主任等领导的致辞在两岸引起高度关注,受到新华网、光明网、中评网、中国台湾网等媒体报导或转载。
为期两天的论坛由一个主论坛、两场大会主旨演讲和五组分组讨论三大板块构成,来自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就当前台海局势发表了真知灼见。本届论坛保持了前四届论坛沉稳大气的基调和严肃活泼的风格,与会专家学者本着专业精神,充分利用中华文化论坛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不论是纵论两岸形势难点热点,还是探求两岸交流困境及解治之道,无不做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了中华文化论坛的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平台作用。
现将与会部分领导和专家学者的主要观点按议题综述如下,以飨读者。
源远流长 两岸共同中华文化基因无法改变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致辞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文化在两岸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和牢固的心灵纽带。在两岸交流30余载的历程中,尽管两岸关系历经跌宕起伏,两岸文化交流始终向前发展,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繁荣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对增进两岸同胞情感、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向新时代,两岸同胞要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康庄大道上继续携手并肩、相伴而行,不断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推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不断增进同胞福祉、促进心灵契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精神支撑和更蓬勃的生机活力。
刘结一还指出,扩大深化两岸文化领域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内在要求。两岸同胞同受中华文化哺育滋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早已在台湾生根开花、枝繁叶茂,熔铸在每一个台湾同胞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之中。立足当前、面向未来,两岸同胞日益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也是两岸中国人在当今世界文化激荡中昂首前行的根基。近年来,民进党当局和极少数“台独”势力处心积虑推行“去中国化”、“文化台独”,阻挠破坏两岸交流,挑动两岸同胞对立,企图割裂两岸历史文化连结,磨灭台湾同胞的历史记忆龢民族意识。这种数典忘祖、背叛民族的行径,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中华儿女同是一家人,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两岸中国人共同的中华文化基因,任何人、任何势力也都无法改变。
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郑平代全国台联会长黄志贤致辞时表示,海峡两岸从政治上分隔已近70年,但文化的相通、心灵的契合从未中断。两岸同胞身上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无论生活在哪里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的烙印,更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让我们自信。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中华文化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台独”势力妄图推动“去中国化”,搞“文化台独”,但两岸《富春山居图》的合璧、两岸文化界人士日益密切的来往和共同创造印证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政治手段打不垮、割不断的。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指出,文化事关民族赓续,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华民族经受过无数艰难困苦,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絶、接续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文化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兴则国运兴。70年来,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迎来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不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盛大庆典,充分展现了国家愈发强健、民族愈发兴旺、文化愈加蓬勃的形象气质。文化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纽带、心灵沟通的桥梁。当前,两岸关系发展正处于关键节点。重担在肩,使命在前。我们愿意继续与社会各界、与两岸同胞和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进程中,勠力同心、携手同行,让中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台湾中华文化永续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刘兆玄认为,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也始终充满创新的能量和动力。孟子和王道思想中包含的“仁政”、“反霸”、“民本”、“生生不息”和“同理心”五项思想精髓,或可弥补现行世界西方思维中忽略不同发展水准的国家及其发展速度不同的事实和忽略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两大不足之处。两岸曾长期隔絶,但文化思想领域的交流一直藕断丝连,没有中断。台湾社会对儒、释、道的理解龢民俗信仰的尊重,大陆以世界大国的需求重新诠释中华文化的特质,两岸无论是学术、文化交流,都展现了要在21世纪壮大中华文化的目标。
坚定文化自信 共同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刘结一特别强调了台湾同胞在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在实现民族复兴进程中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台湾同胞是不能缺席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益者。两岸同胞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维护好共同的精神家园,进一步密切文化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为中华文化注入新时代的内涵,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繁荣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共同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重点阐述了“为什么要讲文化自信”。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把文化自信和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并列,提出“四个自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中国大陆的发展道路开拓到今天,越来越需要从文化角度来观察、思考、梳理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容规定性。这是增强其他三个自信不可避免要做的一件事情。二是对两岸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容或者标志之一,就是实现文化的复兴。三是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确实面临着一个文化自信还是文化他信的问题。
陈晋先生进一步认为,文化自信属于在认识和实践、言论和行为相结合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包含了文化自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新三层内涵。文化自信的前提,是要知道昨天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今天承享着什么样的文化,明天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文化自知,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之所以可贵,在于它能激发原有文化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文化自信与实践走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然要落实到个人自觉、民族自信和国家自强的现实走向。而且,文化自信不是一个孤立的、静态的概念,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文化体系对比、冲突乃至对抗背景下,延伸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中国近代以前,中华民族基本上不存在是否需要文化自信的问题。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形成的。因此,中华民族这种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是引出文化自信问题的基本前提。
清华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东就“如何看待汉化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历史中存在的东西,总要在历史中消亡,甚至可能包括人类本身。而无论如何,至少在人类走到毁灭之前,让他们逐渐在融化中走向一体,毕竟是一种无可扺挡的大势。“我们的汉族自身,也同样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跟其他的文明、特别是其他的轴心文明进行化合,不然的话,哪里谈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希望所有的人类群体,都能带着他们各自的创造,来走向这种一体化,这样就会使总体的人类文化,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元,从而更充满自身内部的上升潜力。
文化台湾基金会荣誉董事长洪孟启从台湾文化发展的角度谈到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指出“去中国化”不仅很无知和很愚蠢,还非常不负责任,会让下一代变成无知的一代。任何一个文化要有创新能力,都必须要靠自己原有的文化底藴。中华文化持续绵延(sequence),几千年没有断过,这是全世界少见的,也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把它丢掉。对“去中国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文化,摆脱历史的阴影。唯有一个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才能够得到人家的尊重。所以,现在最重要就是要建立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心不是自大,不是在外吹嘘,而是扎扎实实地做。洪还认为,从清末以来,中华民族复兴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愿望。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都要图民族之复兴,方法不同,但是目标相同。“少一点主义,多一点实践”,大家有差异先搁下,总目标就是让整个民族走上来,让我们后世的子孙能够抬头挺胸。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申晓若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新时代,我们要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以时代精神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今日中国的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伸,又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革新与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台湾健行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齐光裕表示,中国人爱好和平,总是强调“和而不争”、舍己为人,寻求“忠恕”之道,这既是中国人的自处之道,也是中国人与其他国家、民族相处之道。中华文化的世界观孕育了人本思想(人道主义)、怀德思想(德化主义)、协和思想(和平主义)、大同思想(大同主义),对待一切之外族,本乎提携并进、化异为同,共进于大同之域。当西方吹起“中国崛起”、“中国威胁论”言论,我们更应检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让世人理解中华文化实本诸于“仁”的充满爱与和平、互助与合作精神之世界观。
浙江海洋大学港台侨研究所所长黄建钢提出,习近平总书记“1·2”讲话中两岸融合(岸融)思维在“两岸关系问题解决”的地位已逐渐上升到可与两岸统一(岸统)思维相提并论和并驾齐驱的高度,它与“心灵契合”一样,都是习近平“合”思维的具体体现和精准表达。从话语角度,统一一般很少或偶尔用在“两岸关系”上,而“契合”和“融合”在两岸关系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因为它是一个过程和链条。“契合”是“合”的关键环节,前面是“组合”、“结合”,后面是“和合”、“融合”。可以看出习总书记的两岸关系观:一是“两岸关系问题”必须解决,但解决的方式方法包括“形式上的统一”和内涵上的统一即“心灵契合”。二是“统一”和“契合”的区别,就在于“统一”一般容易理解为是“形式上的”,也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心灵契合”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质,是深入的、内含的,“更重要的”,但同时也是相对比较难以看得见、抓得住和难以实现的。没有文化融合和心灵契合做基础的祖国统一,即使完成了也是脆弱的。这实际上是对两岸关系问题解决的一种新的战略布局。
交流互鉴 探讨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新路径
台湾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作家、诗人杨渡从语言、影视文化、社区营造三个方面的故事就如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提出看法。他认为,近年来两岸常用语有“趋同”趋势;两岸戏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合作,加快了两岸用语的相互渗透;两岸影视剧文化交流可以成为台湾应对地区和全球竞争的途径。两岸在影视剧上若可以合作,则可以共同成就“大华语市场”。社区建设可以成为青年世代发展的另一种可能。他表示,现代化的历程使两岸经济发展阶段的差距缩小,也使生活形态接近。加之现在又处于资讯社会和网路世代,两岸青年有着更开放的世界观、更贴近的思维方式。两岸从1949年开始的歧异,到趋同现象,恰恰是一种见证,“用故事,让两岸更贴心。”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前主任、香港恒生大学社会科学系主任高朗认为,两岸人民隔絶几十年,双方有着不同生活经验,存在不少误解,留着刻板印象。然而彼此语言文字相通,风俗习惯、年节几乎一样,双方享有同样文化情感与历史渊源。因此,两岸文化交流,很容易激起共鸣,增进彼此认同。中国大陆幅员广大,两岸文化交流的面向从来不是单一的,呈现多样性的特质。两岸文化交流的内涵,除我们熟悉的传统艺术、民俗交流,也有现代的、前瞻的文化交流活动。两岸文化交流是从理解开始,进而欣赏,促成融合与认同,一起创新发展新一代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共同创造的,它的创新也依靠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黄光国认为,应对美国所谓“文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的最好对策,就是基于中华文化“互利共生”思想坚持“筑高墙、广积粮、不称霸”原则,两岸共构文化中国。他指出,所谓“文明冲突”、“修昔底德陷阱”根本上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儒家非常重视“学习”对于生命成长的意义,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致中和”。儒家文化可以吸纳西方文明,吸纳的结果必然是“互利共生”,而不是“文明冲突”。面对美国以“修昔底德陷阱”说明当前“文明冲突”的世界大局,中国的对策应当是“不称霸”即絶对不跟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广积粮”即积极解决国内分配不均的社会问题;“筑高墙”就是两岸共构文化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三个30年的断裂期,导致当前两岸社会科学界基本上充斥着西方理论和研究典范,不懂得如何建构理论来说明自己的文化和现象。未来一个世代,华人学术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两岸学者携手合作,以科学哲学作为基础,整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华文化传统,“中西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逐步达成习近平1月2日讲话所强调的“心灵契合”,这才是真正的“筑高墙”。
财团法人国学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张家献提出以建构中华文化合作示范区作为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径。他认为,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实现同胞心灵契合,主要是在探讨中华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如何深化两岸文化交流的新路径,实际上可以打造一个属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建构一个文化合作示范区,规划设置八个中心:美术中心、演艺中心、国学文化中心、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老龄学艺中心、幼儿启智中心、青创培训中心、认证中心。中华文化合作示范区不同于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定位应以两岸文创艺术交流、文化资产与人才培养为中心,辅以幼儿启智与老龄学艺的多元功能,将两岸文化做有效的全面性整合,而成为两岸首创的大型交流文创产业园区,提供常态性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陆钢认为,文化认同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触及民众的意识形态、心理认知以及社会阅历。最近香港发生的事件表明,香港对文化中国的认同过程没有完成。这引申出一个问题,统一中国除了国家主权落实之外还需要文化认同。当前,两岸之间不仅在国家主权的代表性上分歧依旧,两岸及香港在文化中国的认同上也发生严重裂痕。应设法在整个中华文化圈范围内,以极大的包容性加强文化中国的认同,实现对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这就需要在中华文化圈里搭建公共平台,提供公共产品,以促进对文化中国的高度认知。在文化公共产品的供应方面,首先应该加深对一个中国内涵的理解,区分主权中国与文化中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其次,大陆要主动扮演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主要供应者的角色。再次,中华文化圈公共产品的供应方案要在两岸三地之间进行充分的磋商,包括公共产品的类型、内容和供应方式。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段心怡指出,国族意识与文化诠释的建立是教育问题。台湾教改25年来带来了教学思维的转变,一方面紧紧追随世界潮流,一方面国文科定位一直被弱化,国语文课程学习目标从中华文化转为多元文化、历史课纲崇尚国族虚无感和历史虚无化、公民教育呼应西方普世价值。其实,两岸及香港教育的底层结构都深受西方影响,必须尽快建构起完整的中华文化意象,脉络性地浸润入国民教育的教材教学中,方能长治久安。如何梳理所谓“普世价值”的词彚,使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词彚接轨,让青年瞭解中华文化底藴之深厚广博,认同自身文化的独特,有呼应世界需求的价值,实为一件重要的工作。
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认为,两岸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下各自丰富了中华文化不同的面向。中华文化的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让文化界的专业人士建立人脉的网路,相互学习。两岸之间很多的文化活动可以通过现在的科技网路,降低成本,建立相互联系,而且可以利用很多现代的虚拟实境或者影像处理技术,不必要实体处在一室就可以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特别是两岸的年轻世代都非常习惯使用网路,通过网路举办传统文化的活动,甚至新式的亚文化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增进情谊,具有正面意义。
文以化之 扩大两岸青年交流增进文化认同
高朗认为,谈两岸青年交流,必须厘清文化交流内涵,台湾青年来大陆应多瞭解什么。我们常见的两岸影视与流行音乐的交流,提供我们一条思路,青年文化交流的面向,越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趋势,有前瞻性,效果就越大。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台湾青年理解大陆发展趋势及背后代表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要找准切入点。一是应让台湾青年瞭解大陆崛起的精神风貌。希望台湾青年多瞭解大陆,固然应看历史景点、壮丽山川、精美文物,但更重要是拉回现实,让他们多瞭解大陆现在与未来的精神面貌与发展前景,这才真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看得越多,越容易发现两岸民众的相似性,也会惊讶大陆新一代的冲劲,以往对大陆的刻板印象容易消除。二是重视政策理想与愿景对青年的吸引力。青年人的另一特质是有理想。近几年大陆推动的脱贫政策、环保和“一带一路”等,深具永续发展理念,具有进步性,不仅与国际接轨,且解决重大民生问题,这对台湾青年人会产生吸引力,可作为两岸青年交流的主题。三是深度交流增进理解认同。参访过程应该重视对话,使参访者有机会深入瞭解大陆宏观至微观的变化,有助增进瞭解,激发认同,甚而愿意前来大陆发展,参加各项建设。文化交流也可考虑以特定主题为轴线,安排台湾青年选择几座城市针对特定议题,让他们感受到大陆发展的动能,体验大陆构建现代社会的思路与永续发展的世界观。
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徐泓指出,2019年9月民进党蔡英文当局主导的中学历史“新课纲”强行上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李登辉、杜正胜、陈水扁、蔡英文等“台独”分子洗脑青年学子、培养“天然独”、处心积虑地强推“去中国化”和走向“台独”的历史课纲大业完全成功。他认为,当前要拨乱反正可以从两方面努力:一为充实论述力量;一为广召同志,不是敌人。台湾史切近学生,当然要注重台湾史。独立成册,又何妨?只是我们以台湾史为乡土史,緑营以台湾史为“台湾民族国家史”。能有此觉悟者可为同志;无此觉悟者,可争取为同志。“106课纲”把中国史纳入东亚史和世界史脉络中讲,虽然有把中国史消失在东亚史的危险,但以“东亚史”取代“中国史”,把“中国史”变成“外国史”,非但无法否定中国在东亚历史上的主导地位,而且更无法否定台湾人与文化的中国性与中国成分。推动“文化台独”的历史课纲,虽对历史教学的发展设下局限,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课纲的实践,编写课本与教材,课堂讲授,还得靠人。只要我们不放弃,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一样可在“反中台独”气氛弥漫的环境中,传播中华历史优良传统。
淮阴师范学院政治系教师、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监事刘奕伶认为,两岸青年交流在1990年代开端后,历经近20多年的经验积累,交流的形式与内容均不可同日而语。但若从建构认同的角度,两岸青年交流仍存在交流模式流于形式主义,交流内容重软性文化认同、忽视政治认同等问题。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立足于建构认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持续推动与优化体验式交流。二是重视新媒体功能,大陆应秉持“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精神,逐步开放大陆青年使用台湾年轻世代热衷的社交媒体。三是重塑台湾青年正确的国族观念。教育方面首要的是要解决台湾的历史课纲问题;文化方面需强调与凸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并以此吸引年轻族群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
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高级研究员罗祥喜表示,在目前两岸关系愈趋复杂严峻的情势下,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别具意义。明年台湾“大选”不同的结果对未来两岸关系有不同的影响,两岸文化交流的重点与方向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现在两岸之间很多问题,包括香港问题,都是源自青年人对很多问题认知的偏差,源自港台教育的缺位与偏差。因此加深两岸的文化交流,特别是青年交流非常重要。两岸的青少年交流,不必特别向青少年灌输大陆的意识形态,客观、自然的交流交往就好,真实最重要。
全国台联两岸关系及社情民意研究委员会副主任陈立谦认为,以中华先进文化影响和引导两岸青年,是促进两岸青年心灵契合的正确选择。坚持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引领,不断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要把握好六个重点:一是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中增进文化认同。要以落实“31条措施”、“26条措施”为抓手,让更多的台湾青年融入大陆社会,培养中华意识,深入心灵沟通,形成示范效应。二是在扩大和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中增进文化认同。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做好设计安排,打造品牌;应处理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宣传当代中华文化的关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组织好公祭中华先贤和重大历史节庆等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三是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岸文化差异性中增进文化认同。正视文化差异性存在,本着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积极态度,久久为功,就“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四是在中华文化的全方位宣传中增进文化认同。应从当前岛内实际出发,充分用好互联网社交平台,加大中华文化传播力;应以史观教育为重点,着力搞好优秀影视作品生产和书刊出版;发挥好主流媒介的传播作用,找回共同历史记忆。五是在中华文化市场的共同打造中增进文化认同。两岸青年应站在时代新起点,以全球化视野,加速推进中华文化市场的开发,为更多的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贡献才智。六是在共同反对“文化台独”斗争中增进文化认同。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台独”是两岸青年走向“心灵契合”的首要任务。“台独”势力利用修改“课纲”,在台湾青少年学生的基础教育中,大肆兜售台独邪说,是直接造成台湾青年认同混乱的罪魁祸首,必须正本清源,斗争到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键认为,每种文化都会形成一种“凝聚性结构”,历史记忆作为一种“凝聚性结构”,对于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归属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未来强化两岸青年交流,培养中华文化记忆,首先要大力推进两岸青年交流与对话,提升祖国意识。其二,积极推动两岸青年交流,极大地激发两岸青年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同时也坚定两岸青年复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其三,建立两岸青年交流机制,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未雨绸缪。两岸青年可以两岸博物馆的文化底藴为依托,用文物衔接历史与当下,采用舞台剧与小话剧的展演形式,用记述的讲述方式,打开一个通往中华文化记忆的特有通道,唤起台湾青年对国家的归属感、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纵论两岸形势 探索“两制”台湾方案
国务院台办原副主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王在希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他认为两岸关系主要面临四个挑战:(一)民进党执政使得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遭到破坏。(二)民进党内“急独”势力欲加快“台独”步伐,两岸关系不排除走向激烈对抗。以李登辉、陈水扁为代表的“激进台独”势力,不满意蔡英文的“渐进式台独”策略,经常向蔡英文施加压力。蔡英文如果连任,就没有后顾之忧,也不能排除加快“台独”步伐,两岸关系隐藏着巨大风险。(三)台湾民情民意尤其是年轻一代仍在朝着不利于统一的方向发展。当前台湾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台湾同胞特别是中青年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偏离。(四)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和大打“台湾牌”使得改善两岸关系难上加难。
王在希还认为,长远来看两岸关系发展依然面临着机遇。首先,海峡两岸的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互补性。台湾如果能以大陆为腹地,搭上大陆经济高速发展的列车,对两岸的经济发展龢民生福祉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这也是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始终无法成功的一个客观原因。第二,几十万大陆台商已经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这些台商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积极参与者。第三,大陆对台湾同胞展现的诚意、善意和耐心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留下了很大空间。第四,大陆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合作的最佳契机。强调“台独”絶对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路,对台湾而言,晚统一不如早统一,被统一不如主动统一。台湾问题已经延宕70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越往后拖,台湾方面的筹码会越少。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余克礼就台湾2020年“大选”谈了自己的观察。他认为,与之前几次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相比,这次选举将是台湾选举史上最为特殊、最为复杂、最为诡谲、变数最大、最不可测的一次选举。(一)这是在民进党首次全面执政、拥有庞大的执政资源下的选举;(二)这是在美国明目张胆、大动作公开介入背景下的选举;(三)这是在去年“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国民党狂胜背景下的选举;(四)国、民两党党内初选过程重大意外状况纷出,竞争异常激烈,为台湾历次大选所少见;(五)第三势力对选举所产生的影响与变数也是前所未有的;(六)“九合一”选举兴起的庶民政治力量,打破了国民党由传统政治精英参选地区领导人的惯例,使韩国瑜脱颖而出,成为国民党2020年参选人,开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先河,也使这场选举最为诡谲;(七)“港独”频频制造事端,中美两国贸易战起伏不定、两国关系紧张,蔡英文、民进党当局用心险恶,趁机利用,也是台湾历次大选所未曾遇到过的。余指出,2020大选基本态势是蓝緑对决、蔡韩相争的局面。国民党韩国瑜选情严峻,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与危机是一直无法得到蓝营广泛全力的支持,而且也为民进党黑韩提供了机会,导致其选情一直走不出低迷状态。韩国瑜是庶民力量推出的代理人,主打庶民路线,诉诸于庶民觉醒、庶民政治、庶民力量,这是影响未来选情的一个重大变数。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鞠海涛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和关键地位,让各界清楚认识到,大陆对“九二共识”的坚持既是原则,也是善意,关系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更关系到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福祉,有助于凝聚更广泛的力量维护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红认为,当前两岸关系对抗发展且不断升级,已构成两岸融合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与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两岸整体对整体层面的双向融合发展。而且,现阶段台湾当局及各主要政党多无意愿采取必要的措施推进和平发展迈向和平统一。当前需要探索突破路径“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他建议,“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宜坚持“同等待遇政策取向”,以增进“共同利益、国家认同”为目的;坚持“差别化待遇政策取向”,以“两岸一国、反对台独”为前提;坚持“以民逼官政策取向”,以“群众路线、民间交流”为路径;坚持“试验示范政策取向”,以“整体+区域、两条腿走路”为方式;坚持“操之在我政策取向”,以“同等待遇、单向融合”为先导。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事务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表示,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关系就陷入对抗的政治僵局,但大陆仍开启以我为主、自行促融的系统工程,超越岛内政党格局及政局变化,抛开民进党当局的阻挠与障碍,直接开展为台湾民众造福的工作,让岛内愿意搭上大陆发展快车、融入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民众和企业,共享国家的发展红利,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里实现“两岸一家亲”。事实表明,大陆推动两岸融合发展政策,顺应了台湾民意对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期待,保证了两岸民众对交流的正常需求,照顾了台企台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了两岸经济和社会一体化的进程,在现实中激发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动能,从根本上夯实了和平统一的社会基础。
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李毓峰认为,儒家的“王道”思想与“和合”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有效途径。王道与和合的价值就在于多元多样,差异分立而又和谐融合。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是一个渐进过程,也是一个求同化异的包容理解、磨合融汇的过程。但经济社会融合并不必然让两岸走向政治统一,两岸和平统一终究需要一个政治协商和政治决定的过程纔可以达成。在台湾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探讨两制台湾方案时应把握提升统一意愿和阶段性进展两个基本原则。他认为,两岸要顺利完成和平统一,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之后,尚需经过一个统合发展的阶段,以推动两岸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体制的统合与治理,逐步完善两岸一体化整合机制。因此,可借鉴欧洲统合经验,建构合乎两岸现实情况的“两岸统合模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安排:政治统合安排、经济社会统合安排和法律宪制的统合安排。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认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提出并不是大陆领导人的心血来潮之作,它与毛泽东、邓小平等的对台政策主线一脉相承,也是一个独特的思维过程和政策酝酿过程。“具体实现形式”是“台湾方案”的内涵和标的,“台湾方案”是时机成熟时赋予政策的正式命名。从实然逻辑看,“探索”意味着“台湾方案”需要单独构建,找到“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而不是在“一国两制”的大框架里静止不动。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不是港澳模式的复制、再版,也不是港澳模式的简单扩大或表现得更宽容一些,而是必须根据自身的性质、定位和现状,也就是根据其全部特殊性来加以构建。根据习近平讲话精神,从时间过程来看,探索和实施“台湾方案”包含两个阶段,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统一后制度性安排。这两个阶段都需要解决长期以来两岸面临的五个重要问题:两岸政治定位、主权与治权关系、台湾同胞国家认同、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和台湾“国际空间”问题。这些问题是台湾社会及民众最关心、最在意的问题,是找到“一国两制”在台实现形式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台湾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黄清贤从治理文化的角度对“两制”台湾方案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习近平提出“两制”台湾方案的“五个充分”正是“治理文化”的意涵。“民主协商”也正是丰富民主形式。但“治理文化”是植基于信任的互动。两岸现阶段信任感仍然不足,导致台湾方案的“治理文化”无从展现。但是两岸融合发展为这样的困境提供瞭解套方向。大陆强调惠台利民措施落细落实就是“治理文化”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展现,这就是要让仍在台湾的民众看到大陆台胞发展得很好,相信大陆的“两制”台湾方案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对台湾同胞有利,增进台湾民众对于“两制”台湾方案的信心。
(刘佳雁执笔,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0年1月号,总第265期)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