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两岸融合发展:政策内涵及价值体系

  两岸融合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共同的经济生活和文化交融,促进两岸同胞之间的心理调和与心灵契合。这是在科学把握两岸关系发展规律、针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深水区并妥善应对台海局势变化的客观现实而提出来的概念,它反映了大陆方面在两岸政治关系持续僵持局面不能打破的前提下,为突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瓶颈,寻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新动力、新路径,进行理论创新的新思维新主张。两岸融合发展主张明确了新时期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点,其外溢效应必将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强大动力。

  一、两岸融合发展:作为政策概念的提出

  两岸融合发展是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简称。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和平统一的进程中,台湾政治社会状况以及两岸关系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导致两岸差异性凸显,和平发展的瓶颈逐渐浮现;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内涵,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大陆对台政策论述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概念。

  两岸融合发展首先被用于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领域。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全面贯彻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促进经济融合。这是“经济融合”概念第一次写入政府文件。同年5月7日,习近平会见应邀来访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也明确指出:“经济融合有利两岸互利双赢,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干扰。”从语境上来说,此时的两岸经济融合并未与“发展”概念联系起来,强调的只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内在的一种融合意涵,是为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和扩大两岸经济合作的目的。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在福建平潭综合试验区考察调研时提出: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这是习近平最初公开使用“融合发展”概念。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单独列为第55章,提升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成为大陆方面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行动指南。

  2016年初,习近平首次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拓展至社会领域。3月5日,习近平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公开提出: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在此,习近平将“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作为“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的路径。同年11月,习近平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时又专门论述了“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指出: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随后,2017年初中央对台工作会议也强调“持续推进两岸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的参与度和获益面”。3月李克强在全国人大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正式将“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调整为“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综合来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政策思维的提出与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时空背景密切相关,正视了两岸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长期性、复杂性,明确了和平发展的目标、也指明瞭和平统一的方向,它既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经验总结,更是以此为基础,妥善应对台海局势的变化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理论创新。两岸融合发展将和平发展的内涵拓展到价值观念、文化思想、生活理念等领域,体现出在融合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合,直到融合中统一、统一中融合的新的统一价值和观念。

  二、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界限与价值体系

  (一)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界限

  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衍生的新概念,它不可避免地与和平发展产生理论上的区分,更关系到两岸和平统一理论的全新的解释。在政策上,理解两岸融合发展必须厘清以下关系。

  第一,两岸融合发展与和平发展。有人认为,融合发展取代了和平发展,是大陆对台政策的新阶段,这种认识是不准确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和平发展是为实现和平统一积累资源、创造条件,是最终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必经之路。从根本上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应当贯穿于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全部历史进程。两岸融合发展是对和平发展内涵的深化和拓展,它强调和平发展的路径和效果。如果此前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点是交流合作,那么融合发展语境下的和平发展重点在于交流融合,是对怎样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理论完善。

  第二,两岸融合发展与和平统一。两岸融合发展在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之间进行了有效衔接,“明确了两岸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统一的道路与方向”。李逸舟:《大陆对台方针政策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与体会》,香港《中国评论》2017年8月号,第12页。

  和平统一是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是大陆党和政府的奋斗目标;而两岸融合发展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方式和路径。但是,两岸融合发展并不必然导致和平统一,这一点应有清醒的认识。融合应该成为和平发展和和平统一的一种价值判断,也就是“我们的统一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统一,而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从这一点上说,两岸融合发展也应当贯穿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全过程。从时间上说,不仅在统一前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在统一后仍要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王英津:《两岸融合发展中的问题辨析:理念与政策》,载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编:《全国台联2017年台湾民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17年10月,第11页。

  第三,两岸融合发展与“一国两制”。众所周知,“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它强调的核心是“一个中国、两制幷存”,理论上它保留了统一前的差异,这与融合发展的核心意涵是化异趋同,最终是消除差异、合二为一,大异其趣。但实际上,“一国两制”保留统一后两岸制度的差异性,并不排斥两岸融合发展。正如前面提到的,两岸融合发展应视为和平统一进程中的一种价值判断,制度的差异可以避免两岸同胞对统一的不适应、保障台湾同胞的生活安宁,而融合发展则可以避免“一国两制”制度化过程出现动荡,更好地实现和平统一的价值。

  (二)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体系

  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界限反映的几大关系问题,其实都与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判断有关。所谓价值,是指美好观念或人们追求的事物。价值判断,就是以某一特定的功能和属性作为标准,对具体政策的价值进行衡量和判断。任何价值判断,都需要在一定的价值体系内做出。价值体系是指由政策内容所认可的有关政策价值构成的整体,提供给政策制定者和参与者在实际活动中做出价值判断的参照对象。贯彻和落实政策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两岸融合发展的价值,就是作为政策的两岸融合发展所体现的、可以满足两岸同胞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价值判断是指两岸融合发展过程中,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判断政策所涉及的利益,实现政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两岸关系本质上是两岸同胞之间的关系,但是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两岸之间又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它不仅制约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也阻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因此,解决两岸的差异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理论的基本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提出就是围遶这一命题而展开并为此而服务,其价值也就藴含在这一命题之中。

  从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意旨来看,其价值体系构成应包含以下五个要素:

  第一,共同。十八大以来,“共同”一直是大陆对台政策的关键词。习近平强调“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我们发展两岸关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靠两岸同胞共同维护,由两岸同胞共同分享。”十九大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历史性成就和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其中第12条提出: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共同”的政策思维作为基本方略被写入党的政治文件,反映了大陆领导人以人民为中心、以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为遵循的施政理念,集中体现了两岸融合发展的属性。共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层面:

  1、共同的历史、文化、血缘。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这种天然的血缘纽带任何力量都切割不断”;“两岸同胞是一家人,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连结、共同的愿景,这是推动我们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进的重要力量”。“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 

  2、共同面对挑战。亦即“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双方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应对挑战。” 

  3、共同的命运。习近平明确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

  4、共圆中国梦。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我们真诚希望台湾同大陆一道发展,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中国梦既是国家、民族的梦,也是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梦,同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相连。”“希望台湾同胞同大陆同胞一道,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把握住机遇,相互扶持,紧密合作,为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为在世界上共享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而携手奋斗。”归结为一句话,两岸融合发展的共同价值就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需要两岸同胞共同维护,开创共同美好未来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同心干。

  第二,平等。这种平等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平等性,也就是说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不仅两岸执政当局可以展开平等对话,任何政党和团体与大陆都可以进行平等交往。习近平明确指出:“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同属一个中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什么想法都可以交流。”同时,习近平也强调:“我们始终把坚持‘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核心是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双方就能展开对话,协商解决两岸同胞关心的问题,台湾任何政党和团体同大陆交往也不会存在障碍。”其二,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理解和尊重台湾同胞的特殊心态。习近平强调:“台湾同胞因自己的历史遭遇和社会环境,有着自己特定的心态,包括特殊的历史悲情心结,有着强烈的当家作主‘出头天’的意识,珍视台湾现行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完全理解台湾同胞的心情。”“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愿意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其三,两岸双方应彼此尊重各自政治选择。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会见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荣誉董事长萧万长时指出“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在新加坡同马英九会面时又进一步指出:60多年来,两岸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实行不同社会制度。道路和制度效果如何,要由历史去检验,让人民来评判。两岸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选择,避免让这类分歧干扰两岸交流合作,伤害同胞感情。其四,“一国两制”台湾模式政策上的包容性。习近平指出:“‘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安排。”

  第三,互利。两岸融合发展的归宿就在于深化两岸交流文化合作,实现双赢,厚植两岸共同利益,因而促进两岸互利共赢就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价值。“十三五规划”建议就提出“秉持‘两岸一家亲’,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经济同属中华民族经济。希望本着两岸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两岸开展经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第四,共享。两岸融合发展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由两岸同胞共享,不仅表现在台湾同胞同大陆同胞一道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进程中“过上和平安宁、幸福美好生活”、“共享中华民族尊严和荣耀”,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台湾同胞可以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努力增进两岸民众福祉,让更多民众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我们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我们愿意首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愿意优先对台湾开放,幷且对台湾同胞开放的力度要更大一些。”“我们会更多考虑台湾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积极促进在投资和经济合作领域加快给予台湾企业与大陆企业同等待遇,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两岸融合发展的共享价值在十九大报告涉台论述又进一步得到了体现。

  第五,反“独”。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习近平指出“‘台独’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絶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一切分裂祖国在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絶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刘佳雁: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台湾研究》主编。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