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社会资本

  一、主题意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2017年10月18日于北京举行,习近平进行报告时指出,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愿意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

  同时,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如何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本文拟从已有的两岸交流合作基础,透过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的途径,以中华文化巩固两岸社会资本,让两岸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目标实现,共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社会资本概念

  何谓社会资本?一般提及的资本,泛指物质财富,例如银行存款的金融资本、生产工具的物质资本、土地的自然资本、劳动的人力资本等,社会资本则指涉社会网络、规范、约束力量的个人或群体行动领域。David Halpern,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5),p.4.

  最早使用社会资本这个词彚可追溯自1900年代初期,美国教育学者汉尼凡(Lyda Hanifan)当时提出,社会资本是影响人们许多日常生活的资产,也就是组成社会单位的个人与家庭之间,彼此的善意、友谊、相互同情、社会交往等。L.J.Hanifan, The Community Center (Boston: Sliver, Burdette& Company,1920),p.78.

  但社会资本概念被学术界重视的时间,要推迟到1900年代的后期。法国社会学者布迪厄(Pierre Bourdiou)等人的定义,社会资本是真实和虚拟的资源总和,透过持续性的网络,加之于个人或群体,而该网络是由制度化程度不同,但相互认识的人际关系组成。P. Bourdiou and L. J. D. 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p.119.

  美国社会学者科尔曼(James Coleman)则认为,社会资本由功能加以定义,其由多种不同实体构成,但具有两种共同性质:他们皆由社会结构的某些面向组成,以及他们促进结构中个人或群体行为者的行动。有价值于促进某种行动的社会资本,也有可能无用或伤害其他行动。

  他举纽约市的钻石批发市场为例,在买卖的议价过程中,商人愿意将装有钻石的袋子交给其他商人私下检查,这些钻石可能价值数千或数十万美元,但其中没有正式保险,确保钻石不被偷换为劣质品或仿冒品。这种社会结构,经由家族、小区、宗教的联系,为钻石市场交易的促进,提供必要的保险。

  假如有商人背叛社群的偷换钻石,他将失去家族、小区、宗教的联系;相对的,倘若缺乏这些联系,精密设计和昂贵的保险措施必须存在,否则钻石交易无法进行。J.S.Coleman,“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98, 1988,pp.98-99.

  至于让社会资本一词声名大噪的美国政治学者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人,研究意大利的不同地区,探讨地方政府机关的行动速度、工作效率、民众观感等,结果发现预算多少或政策架构不是重点,关键在于社会资本;他强调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网络等,其促进合作行为,提高社会效率。Robert D. Putnam, Robert Leonardi & Raffaella Y. Nanetti, Making Democracy Work: Civic Traditions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p.195.

  原则上,社会资本是参与网络具有的信任、互惠、合作的特质;其是一种社会结构性质的资源,产生相应的社会效益,降低行动成本,有利于行动者实现目标。此社会结构是一种网络,由具有相似特征,例如共同的血缘、地域、兴趣、职业等人们组成,这种网络的参与,就是成员之间的彼此相互联络。周红云:《社会资本与民主治理:一个研究框架》,收録于周红云主编:《社会资本与民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9-40页。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是透过持续性的人际网络,包括了相同的血缘、地域、兴趣、职业等关系,在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与价值观等制度规范下,彼此信任的进行互惠性合作;换言之,社会资本的要素在于网络、规范、信任,这是镶嵌于人际关系与社会网络的资源,亦即运用网络中的资源,促进合作行为,提高效率与效能。

  三、两岸社会资本发展

  回顾两岸关系的变迁,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增长。1980年代后,两岸逐渐开放;台湾在1987年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大陆也于1988年发布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两岸开始愈来愈频繁的人员、经贸等交流。同时间,具有信任、互惠、合作特质的社会资本,亦在两岸之间开始逐渐萌芽。

  1991年3月、12月,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海协会,各自受陆委会、国台办委托,处理日益繁杂的交流事项。到了1993年4月,海基会与海协会签署《两岸公证书使用查证协议》、《两岸挂号函件查询、补偿事宜协议》、《两会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辜汪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至此显示,在两岸官方间接透过海基、海协两会签署协议后,正式与非正式的规则与价值观等制度规范,也逐渐在两岸之间形成。

  为了因应两岸关系的迅猛发展,江泽民遂在1995年1月的春节前夕发表“江八点”;“江八点”请见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载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1-423页。

  同年四月,李登辉也提出“李六条”响应,“李六条”请见王铭义:《李登辉总统对“江八点”响应内容对照表》,中国时报1995年4月9日第2版。

  两岸官方关系此时走向正面积极发展。但随着台湾的“务实外交”在1995年推展到访问美国,以及在1996年进行总统大选的言论刺激,同时间,大陆也发表一连串严词“批判台独”的文章,还进行飞弹试射与登陆演习,两岸政府部门的互动急速降温,但是民间交流却继续发展。

  以两岸官方关系降温后的1997年起观之,两岸的贸易金额仍是年年提升,纵使有1999年的“特殊国与国关系”中断了两岸官方互动,加上2000年政党轮替后的陈水扁执政时期,包括2002年的“一边一国”、2003年的催生新宪法、2006年的终止适用《国家统一纲领》、2007年重启“台湾正名”运动、2004年与2008年的公民投票,以及2005年大陆制定《反分裂国家法》等,诸多不利于两岸关系的言论与行动,让两岸官方关系更形冷冻,但两岸民间交流似乎不受影响,贸易金额依然增加,如表1所示。当然,两岸社会资本也就相应的继续增长中。

  从发展趋势看来,两岸贸易金额在2000年踏上百亿美元的台阶后,增长趋势愈来愈明显;除了2009年因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而负成长外,其他年度皆约以百亿美元的幅度增加,金融海啸后的2010年更大跃升到千亿美元的台阶,2014年已超过1300亿美元。不过,受到太阳花学运的影响,其后的贸易金额降1100亿美元。本文此处所采用的台湾海关统计的两岸贸易金额,远低于大陆海关统计的数字,因为大陆海关统计包括经由香港转口贸易金额。

  若是以两岸人员交流而言,在2005年的国民党主席连战与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发表《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以及民进党陈水扁政府因为官方协商管道中断,改由民间团体在澳门协商达成“双向、对飞、不落地”的春节两岸包机后,这种模式是依据《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四条,得依所处理事务之性质及需要,逐案委托具有公信力、专业能力及经验之其他具公益性质之法人,协助处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往来有关之事务;必要时,并得委托其代为签署协议。在此模式下,由台北市航空运输商业同业公会与中国民航协会海峡两岸航空运输交流委员会协商春节包机,也成立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与大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协商大陆人民来台观光。

  2006年起的两岸民间交流人数看来,成长亦是大势所趋,尤其2008年的二次政党轮替后,人数更是大幅成长,如表2所示。同样的,两岸社会资本也在人民交流中滋长。

  其中,台湾赴大陆人次维持400万至500万的高比例,大陆人民来台观光、经贸等交流人次更是积极,特别2008年后正式全面开放陆客来台,以及鼓励大陆人士来台进行商务活动等,在2009年的大陆来台人次突破100万后,2014年已接近400万人次,两岸人民交流总数已逼近1000万人次。不过,政党轮替后的2016年大陆来台人数则减少至300万人次。

  由上述变迁观之,适合建构两岸之间社会资本的环境,并未因官方的政治障碍受阻。反而可以看到,贸易金额在2000年踏上百亿美元的台阶后,2010年更大跃升到千亿美元的新台阶,民进党再次执政后的2016年仍有1100亿美元;人民交流在2009年的大陆来台人次突破100万后,2014年已接近400万人次,两岸人民交流总数近1000万人次,民进党再次执政后的2016年也还保有大陆来台300万人次。所以,具有信任、互惠、合作特质的社会资本,在经济、社会的积极交流互动潮流中,存在着正面的发展机遇。

  四、两岸中华文化关系

  论及文化层面,从两岸关系观之,中华文化可以为大陆与台湾,强化信任、互惠、合作的社会资本,提供同构型(Homogeneity)的认知平台。因为大陆文化是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持续发展,台湾文化则是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发展;这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中华文化发展契机,包括了语文、音乐、戏剧、美术、宗教、道德、风俗、生活等诸多层面均可见到。

  但是基于同样文化根源的发展,却不一定保证会建构出同构型,因为文化会随着时空范畴的差异,也就是面对时代变迁产生的现代化(Modernization)发展差异,以及不同地域形成的本土化(Localization)特质差异,使得同构型反而趋向于异质性(Heterogeneity),由认同(Identification)转为疏离(Alienation)。

  因此,强调文化共同渊源虽有助于同构型,可是其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亦即同构型可强化文化渊源的认知,但文化渊源却不见得造就彼此的同构型认同。

  如果彼此互动出现龃龉,疏离感日益增加,可能会因为强调不同时空下,各自发展的文化优越性,产生竞争甚至敌意。为避免适得其反的结果,欲从文化角度建构同构型,必须找出双方同构型的文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建构双方认同的交集,进而增加互相视为同类的归属感。

  事实上,正如习近平所言,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2版。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例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及“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等思想。

  以两岸关系而言,在“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中华文化亦有非常值得应用的价值;也就是当两岸关系走在和平发展的路线上,若要摒弃对抗的零和思维,从“求同存异”逐渐走向“聚同化异”,则中华文化的“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和谐相处”等精华概念,就可在两岸之间建构同构型认知。

  进而言之,由于双方目前异质性的主要症结之一,在于对生活制度的认知歧异,亦即表面观之,台湾强调个体权利、大陆重视集体义务。但若从公民权(Citizenship)的角度来看,两岸都是亟欲改善人民生活,肯定公民的价值,可谓是殊途同归,也就是具有“以民为本”的同构型。

  这种同构型,若是从中华文化,尤其是影响大陆与台湾传统文化最深的儒家思想而言,即有可以援引的概念。纵使一般认为儒家从义务的面向切入,但若从辩证的观点(Dialectics)言之,强调义务的同时,权利同时产生,亦即课以个人义务,等于赋予他人义务;或者说是当一再强调义务的层面,内在矛盾迫使超出当下的存在,黑格尔(G.W.F.Hegel)着,贺麟译:《小逻辑》(System der Philosophie Erster Teil. die Logi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版,第176-182页。

  转化到权利的层面,这些都显示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存在的一体两面。

  举例来说,《论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第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第十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第十二)、“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第十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第二十),就是孔子的相关论述。

  再者,《孟子》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三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十四章),《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庸》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十三经注疏》第十一版,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年。这些也都是儒家文化,相关于公民义务或转化为公民权利的论述,显示台湾与大陆具有中华文化论述公民权的共同平台。

  五、以文化强化社会资本

  如上所述,两岸贸易金额在2000年踏上百亿美元的台阶后,2010年更大跃升到千亿美元的新台阶,最高超过1300亿美元;两岸人民交流在2009年的大陆来台人次突破100万后,2014年已接近400万人次,两岸人民交流总数近1000万人次,具有信任、互惠、合作特质的社会资本,在经济、社会的积极交流中,存在厚实的基础。

  至于两岸中华文化,正如习近平所言,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在“九二共识”的前提下,中华文化在两岸关系之间存在非常值得应用的价值。换言之,从公民权(Citizenship)的角度来看,两岸都是亟欲改善人民生活,肯定公民的价值,具有“以民为本”的同构型。

  因此,在两岸经济、社会交流的大趋势环境下,社会资本逐步增长,接着以两岸中华文化同质的公民权,加以巩固信任、互惠、合作的特质,也就是有效落实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则不但中国大陆在21世纪中叶可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可以实现两岸人民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目标。


  黄清贤:作者系嘉南药理大学董事长特别顾问兼副国际长,国民党前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