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十二年国教高中历史课纲事件
一、历史课纲争议源起─建构台湾主体性
1990年,李登辉时代提出一纲多本的教育政策,教育部遂着手订定台湾高中课纲,1999年开始实施,称为88课纲,台湾史首次成为独立单元,附属于中国史中。在这之前,国中已于1997年推出《认识台湾》教材,首次将台湾相关史地整合成单一课程。
2000年,民进党执政。2004年陈水扁连任,提出同心圆史观(台湾、中国、亚洲与世界)的杜正胜担任教育部长,公布了“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台湾史首次独立成册,脱离中国史范围教授,明清两朝则并入世界史,主张学生应由本土历史开始学习,进而学习中国史与世界史。这份课纲公布后造成国文学界极大反弹,遂改称暂纲,接续修订98课纲。并委托台湾历史学会以《海洋教育与教科书用词检核计划》为名对教科书不当用词进行检核。
2008年10月,马英九执政后,98课纲暂缓一年实施,改称99课纲。国文、历史课纲则进行调整,台湾与中国史合并称为本国史,于2013年实施,称为101课纲。2013年中,又组成检核小组,进行针对高中国文与社会科课纲的微调,于2014年2月10日正式公布,又称104课纲。因中国意识浓厚,引发特定团体反弹,发生高中生包围教育部事件,最后教育部决定新旧课纲版本并陈。
2016年5月21日,蔡英文政府执政首日,教育部宣布废止微调的课纲。
反对课纲微调的公民教师行动联盟发言人黄益中曾撰文直指,因为杜正胜把台湾意识深植年轻人的心,才会有后来的反服贸太阳花学运、反黑箱课纲微调等运动。
二、2017年的发展─中国并入东亚史
2017年7月3日 国家教育研究院公布十二年国教社会领域课纲草案,高中历史课纲有重大变革,必修八学分减为六学分,中国史由一点五册的内容减为一册,且由朝代编年史,改放在东亚史的脉络、以主题方式呈现。并自9月3日起在各县市办24场公听会,预计最快2018年初交教育部课程审议会(课审会)审议,预定2019学年上路。
虽然国教院课程及教育研究中心一再强调,因为时数删减,又要略古详今,所以重点放在台湾最近五百年的脉络,以连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状。但大家都看得很清楚,这份历史课纲在两个层面上都出现严重的问题:一是国家立场,二是教学专业。
1.国家立场:我们宪法中有固有疆域,包括大陆与台湾。台湾百分之九十几的人都是汉民族,絶大部分汉民族的祖先不是台湾原住民。在这个基础上要建构所谓的“台湾民族”,虚幻不真实。这样的历史论述不但无法凝聚国族共识,而且违宪。
2.教学专业: (1)学生学习:中国历史悠久绵长,若国中阶段只以两册的篇幅,大跨距的带过五千年历史。高中阶段,怎能以如此薄弱的底气,进行以东亚地区为范围的主题式课程,并进行各种专题的思辨评析,结果可想而知。(2)师资培训:长期以来,历史教师的培养重在中国史、欧美史,近十余年注重台湾史,通常不熟悉东亚史。课纲的变化对历史老师的专业也是一大挑战。高中历史少了2学分已是事实,但那些是今日青年应该掌握的核心重点,以建立史学基本概念,其实有讨论空间。12年国教历史课纲的偏差,将使台湾历史教育虚无化。
贰、《十二年国教高中国文课纲》事件
《十二年国教高中国文课纲》其实早已完成草案、公听会程序、课审程序。修订之后便可正式公告,以利各家出版社根据课纲编写教科书,却在政党轮替后,重新改组课审会,接受审查,以致问题丛生。
一、课审会委员改组
民进党政府执政后,为响应课纲微调事件的学生要求,遂于2016年6月修订高级中等教育法,遴选方式变动,改由立法院同意,行政院聘任,无形让课审委员权力大增,有凌驾教育部长之势。学生代表的进入,也让有心人士倚重利用,遂引发大小风波。
二、数年研议不敌一夕黑箱
国文领纲历经前后三年苦心擘画,在国文必修时数已被删减的现实下,不得已将文言文比例下降为45%到55%,必读古文30篇改成20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也从四学分改成二学分。国文老师们眼见许多经典篇章即将从学生生命中消失,只能积极进行各种跨科实作增能的研习,期待以有限的时数与素材,让学生掌握住数千年语文文学文化中最精要核心的部分。
不料国文专业团队数年苦功被一夕黑箱。改组后的分组课审会提出修改意见,并付委由六位委员主导,提出六个议案,交付8/20课审大会表决。要求文言文课数比例降为三年平均三成,领纲附録的普通高中阶段推荐选文从20篇降至15篇。
普高审议会并于一周内出炉了10篇古文推荐篇目,以台湾文学为主,如《望玉山记》、《番社过年歌》等,还包括日本人中村樱溪的《七星墩山蹈雪记》。其去中国化用心显而易见。
三、国文学界发起联署活动,要求文白比例维持原案
针对“十二年国教课程纲领”剧变,中研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讲座教授王德威领衔发起联署,提出四点声明。强调国语文是我们的屋宇,是台湾学子面对世界的基础。
联署从2017年8月25日开始,2017年9月11日截止,联署人数达53206人,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8位),大学校长(8位),讲座、荣誉、特聘教授(51位),海外学者 (35位),资深台湾学者(189位),大学行政主管(70位),作家(142位),文化界(149位),中小学校长(309位)。短短时间汇聚如此多的教育界、学界、各界人士,很清楚的看到人心向背。
因此9月10日国文第三次课审大会时,教育部态度明显有转变。主持会议的部长在冗长的讨论后,最后在六个议案投票都未过半下,裁决回到课发会研修小组的原来版本─文言文比例45%到55%,选文20篇。
四、台文学界发起联署活动,立委施压,文白比例下修10%,选文减为15篇
台湾文学学会9月24日召开记者会,支持教育部大幅调整12年国教国语文课纲。幷且也有135名作家参与《文学台湾》杂志社发起声明联署,形成中文台文学派的对垒。其实支持者人数——53206 vs 135——完全不成比例,但是民进党立委开始大动作质疑9月10日的决议。因此9月23日国文第四次课审大会时,风向又变了,居然无视于行之数十年的会议规范第七十八条:议案经表决通过否决后,如因情势变迁或有新资料发现而认为原决议确有重加研讨之必要时,得提请复议。但第七十九条规定,若提出于下次会,需证明提出人系属于原决议案之得胜方面者,如不能证明,应得议决该案之会次出席人十分之一以上之附议,并列入再下次会议议事日程。,在9月10日做了决议之后又重新审议,最后做出文言文比例35%至45%的决议,下修10%。虽然社会挞伐之声不絶,但教育部置若罔闻。
文言文比例下修,选文篇数自然必须减少。10月15日第五次课审大会将选文篇数降为15篇,并质疑选文的经典性,要求再提出其他篇目,并加以说明。10月29日第六次课审大会,删去《台湾通史》后,其他选文依照研修小组篇目如下:
先秦 烛之武退秦师,谏逐客书,大同与小康
汉魏六朝 鸿门宴,出师表,桃花源记
唐宋 师说,赤壁赋,虬髯客传
明清 项脊轩志,晚游六桥待月记,劳山道士
台湾题材 劝和论,鹿港乘桴记,画菊自序
三、人间正道是沧桑——溯源、质疑、人本、融合
一、溯源─课纲风波不断,源于去中国化的意图
虽然历史国文课纲状况不太一样,108历史课纲问题出在课发会研修小组编定时的架构偏差,108国文课纲问题出在课审会霸凌课发会研修小组,但却同时鲜明的呈现出去中国化的思维脉络,屡见如下论点:“文言文多或少不是重点,问题出在没有地域情感的连结,空白的地域想象。”“没有以台湾为核心的国文课纲,无法吸收土地的养分。没有以台湾史观为脉络的文学教育,无法树立典范与荣耀、反省与自信。”
那只看不见的手不但伸入高中国文课本,“中文系”被要求改隶“华语文细学类”,正统地位动摇。国文科目的巨变是从大学端及高中端同时发动,它当然代表了政治思考核心价值的转移。
但是,核心价值的转移有那么容易吗?国文课纲粗糙蛮横的政治操弄,却也激发了国文教师们救亡图存的意志与作为。
课纲审议期间,国文学科中心国文学科中心:http://chincenter.fg.tp.edu.tw/cerc/.一天之内回收数百份问卷人间福报网站:http://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84361.,85%的老师不认同审议委员下调文言文比例的做法。针对网络作家批判文言文过时、专制、造神…时,老师们纷纷用文章、教学实境与社会沟通,也抒发悲愤之情。他们因此而更理解韩愈、屈原的心境,更体会到古文的时代意义,社会贤哲也反馈不同角度的反思,政治的打压反而促使各界正视传统文化的价值。
二、质疑─百年来两岸对传统文化的主基调
虽然政治意图是课纲事件的主因,但是台面上会有许多似是而非的理由。他们最重要的论点是:现代人应该用现代的语言谈现在的事。
好熟悉呀!胡适在1917年1月于《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不就是这套论述吗?
细细寻思,百年来“质疑”在两岸都是主基调,只不过因应不同的时势,发作的时间及顺序不同。
大陆从五四运动以来,推动全盘西化,视传统文化如敝屣,认为中国的积弱不振都根源于此,除恶要务尽。1958年前后,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遭严重挫败,出现“三分自然七分人为”的饥荒。遂在1966年5月─1976年10月发生文化大革命。
台湾在1966年11月,由孙科、孔德成等1500人联名建议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要求对传统文化作一番整理,去伪存精。选择西洋文化精华,吸取采用,融中西文化于一炉,成为新而能造福人类的中和文化。
当时台湾社会经济,“中华民国统计信息网”: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5060&ctNode=3565.1953─1960─实质经济成长率平均每年达 76%。1961─1972─设立加工出口区等鼓励投资、拓展国外市场,经济成长102%。1973─1983─两次石油危机,完成10 项建设、12 项建设,世界景气低迷,台湾每年平均经济成长率仍有81%。1984─1990─经济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平均经济成长率87%。民生富裕,带来执政的自信,也敢以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傲。
现在大陆经济飞速发展,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所得亦倍数成长。经济发达,生活丰裕的中国,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却无法在世界上建立相符应的话语权,也无法在国内建立一套相符应的道德规范。当新中国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时,回顾过去,西方思想虽曾给了古老中国一个重新出发的方向与依循,但已露出疲态的它,还是追随的目标吗?是否该重建符合民族特性的价值判断与理念架构?此时提倡传统文化既是最好的时机,也是唯一能走的路。
三、人本─中华文化的特质
中华民族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广博深厚又能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人本精神,滋养民族的生命力,度过无数劫难。
历史上曾有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及中国。现代则有三大文明体系─基督教、伊斯兰、中国。唯一的交集就是中国。换句话说,只有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脉不絶流传至今。人本精神,又可能是今日文明冲突的解药。
由于源远流长,所以开枝散叶,深深影响东亚各国,譬如日本。从古至今,日本贵族教育必读中国经典、学汉字、写书法。明治17年司法省为了培养现代法律人才,开设了第4期法学校,应试者1500人,録取仅50人。考试只有两科:一是《论语》、《孟子》解释,二是《资治通鉴》白话训点。到今天大学入学试还考中国文言文。
非仅日本,韩国也是如此。今年2月间,由于南韩人坚持慰安妇问题必须重新解决,立场极右的《产经新闻》用《韩非子》“小学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理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责难韩国。宪法法院大法官李贞美弹劾朴槿惠总统时,她也引用韩非子的名言:“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强调实现法治主义的重要。
非仅日韩、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华文化深深影响东亚各国。非仅东亚。1618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就对中国在政治、文化与科学的长足发展,赞誉有加,幷且试图在中国的价值体系中寻找欧洲冲突的解药。传统文化不但滋养中华民族,也将是中国推展一带一路时,无形而重要的基石。
四、融合─发扬特质再创文化高峰
中国百年积弱,让我们失去了文化自信。但文化的基因仍深深存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形成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只待春风吹起就緑满窗前。一个虚幻的“中国特色”怎能打造出实质的治理效率?不就是中国人血脉中根深蒂固重视现实世界、群体关系、积极奋进的儒家文化特质产生的效益?
哈佛学者亨廷顿说:“后冷战时期,区别人类最重要的因素,不再是政治、经济,而是文化。”“全球政治未来最核心也最危险的发展方向,不在于国与国之间的纷争,而是拥抱不同文明的族群之间,可能爆发各种文明的冲突。”他的预言应验了,21世纪一开始,严重的宗教冲突就席卷世界。不但如此,两百多年的民主制度也沦于民粹把持。于是,非一神论,以仁为中心,以民为本、推崇王道的中国儒家思想,加上有效能的治理力,可能是解套的良方。
当时代的巨轮转向,我们就要掌握时机。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这是个艰辛的理论探索过程,但我们若能让中华文化体系脉络分明的与西方知识论述无缝接轨,也就是站上巅峰,全面取得话语权的时候。这也是两岸中华儿女无以逥避的天命。
段心仪:作者系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长。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