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台湾北高两市市长选举,执政的民进党以操作“保卫本土政权”等意识形态议题掩饰自己执政不力、弊案连连的窘境,在南台湾高雄市保住了市长的宝座。虽然民进党仅以013%的比例获胜,但这对于陈水扁来说已是足够:他因此可以逃脱因败选导致党内反省而下台的命运,也使他得到足够的理由继续推行其“台湾主体意识”、“台独”路线。
陈水扁执政六年多来,政绩可谓乏善可陈。在他的统治下,台湾的社会经济指标屡创“新高”:社会痛苦指数创二十四年来的新高;自杀率为全球第二位、创历史新高;犯罪率高达23%、创历史新高;政府债务比2000年增加一倍多、创历史新高;而低收入户人口数及申请家庭生活补助人数也创新高。至于创“新低”的,则有岛内投资率创新低、人民生育率创新低,为世界倒数第二位等等。从这些简单的数字中,我们不难想像,台湾人民在过去六年多遭遇了什么样的枯景!
然而,即使如此,仍有部分南台湾民众抱持“弊案再多,政绩再烂,也要顾本土”的理念,以意识形态为优先,不问是非。难怪菲律宾的《世界日报》在选后的社论中称:“选举的结果竟然如此,不能不说高雄选民与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岛内地方选举是一回事,拿选举结果与台湾未来发展走向、两岸关系的政策选择挂钩,则又是另一回事。民进党和其支持者可以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可以继续以意识形态维系支援率、巩固政权;但如果以为可以此为契机,大力挑衅两岸关系,加速推行法理台独,致使两岸关系发生严重危机;则就不仅事关民进党和其支持者的前途与命运了,更事关整个台湾及两岸所有民众、事关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与稳定的大局。不能不令人有所警惕。
台湾当前处于两种不同选择的转捩点:一种选择是“闭关锁国”,执迷不悟地一味推行台独路线,在分裂、对抗的道路上继续下滑,直至彻底失败;另一种选择是对内融合族群,严惩贪腐弊案,建立是非公义与理性问政的体制;对外大胆改革现有两岸政策的弊端,开放两岸三通,打通两岸之间的政治、经贸壁垒,使台湾籍由中国大陆,加速融合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中,建立台湾的比较优势,以全体台湾人民的利益为依归。
两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选择前者,意味着民进党无法反省,无法摆脱陈水扁的裹挟,台湾社会意识形态对立将进一步加剧,蓝绿对抗进一步强化,台湾的外部环境和两岸关系继续恶化,最终导致整个民进党和陈水扁一起沉没。选择后者,意味着民进党有强大的自新能力,能够“壮士断腕”,和陈水扁贪腐集团彻底决裂,并以恢宏的视野和胸怀带领台湾人民融入大中华,走向全世界,由此赢得全体民众的支持与认同,构建长期执政的基础与机制。
何去何从,民进党内的有识之士当三思!
(原载2007年1月号《中国评论》月刊)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