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不要再生活在台独的梦呓中
本文发表于香港《明报》2004年5月21日
——评陈水扁“5·20”讲话
台湾“5·20”的大雨,陈水扁模棱两可的“5·20”讲话,将一触即发的两岸冲突导火线暂时浇灭了,敏感的“5·20”大概可以让忧心两岸关系的人暂时释怀。
陈水扁身着防弹衣,躲在6000宪兵、8000军警保护下的防弹玻璃罩下宣布了他就任台湾新一届的“政府首脑”,终于又一次圆了他的“总统”梦,但这是他以撕裂族群、分裂两岸与不信誉代价换得的结果,因此全世界都在看他在“5·20”就职典礼时会怎么说怎么走,因为大陆在“5·17”发表了严正的声明,指出台湾面临两条路——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安定;而改弦更张,两岸前景一片光明。
陈水扁在“5·20”讲话中狡诈地回避了敏感问题,让统派与独派都有想像空间,让求真相的民众也有期望,让人们再一次领略了他扁如流水的身段。但不管怎么说,要客观地看到他毕竟没有露出在选举中穷凶极恶挑战一个中国的凶相,这也可以说是“5·17声明”对他的震慑,但是我们也不要期望一个声明就能改变一切。
随着“3·20”大选的白炽化,“去中国化”与“公投入宪——台独制宪——催生新国家”的台独时间表对中国大陆的压力越来越大,陈水扁以此为选举主轴,用悲情挑起台湾民众激情,来转移执政业绩不彰的被动,把台湾分裂为“爱台”与“卖台”两大人群,种下了族群的仇恨种子,并不遗余力地利用台湾曾被割让曾被专制的历史情节,将国民党“反共”意识变为“反中国”意识,将台湾的“主体意识”和“国家共同体再造意识”,发挥得淋漓尽致,终于利用这“认同牌”赢得了选战,而让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面临被改变的可能,而且在选后会继续利用这极端意识形态去主导“立委”选举,继续迎合极独分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两岸在“5·20”极有摊牌的可能,美国也深知个中危险,舆论对陈水扁十分不利,加上半数民众还在抗衡不公正的选举,这一切让陈水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急于弥合族群的裂痕,急于修补两岸关系,急于让美国安心,急于让独派支持者继续满怀信心,于是便炮制了这么一个“5·20”讲话。这讲话用了相当篇幅阐述了台湾的历史,讲述了两岸不同的历史与经历,的确,不同的历史经历会对现实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它不能也不应该使同属一个国家的两岸变成两国。记得10年前,“汪辜会晤”曾有过“一中各表”或“各表一中”的“九二共识”,为什么“九二共识”没有写下来,以至成为今天的争议,因为10年前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是起码常识,而这10多年来,在人为因素指使下,使一个中国成了问题,这完全是李登辉之流给台湾人民制造的梦呓,今天这个梦呓应该清醒了。事实证明,台独是死路一条,连陈水扁“5·20”讲话也不得不无视于此了,也不得不重申“四不一没有”,不得不说未来两岸统独关系都是台湾民众的选项,愿以全新思维和格局与大陆共同面对和处理未来的两岸关系,这些表述应该说是一个进步,我认为有必要肯定这一点,并把这一点作为两岸的起点。
当然,陈水扁在“5·20”讲话中也暗藏了许多台独的伏笔,大谈继续推动“公投”与“修宪”的必要,把宪政改革说成是内政需要,是有益无害的,是不涉及国家认同问题的,但实际上是为满足急独分子的需要,一意孤行地通过“法理台独”来完成实际独立。同时,他也不忘记寻求国际空间和国际保护,还信誓旦旦宣布2006年“公投修宪”、加入世卫组织,2008年催生一部“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他继续打着所谓民主的旗号,去争取西方民主社会的保护。
这些表述所用的语言不如选战时这么激烈与刺激,但本质是一样的,与他其他寻找融合的语言是背道而驰的,这既反应了他本质,也暴露了他毕竟不识时务。他的“公投修宪”与他追求缓和的表述是完全自相矛盾的,与他不改变现状的保证也是南辕北辙的。他不要指望他的这一套能够得逞,如果他要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是低估大陆反台独的决心与力量了。
总之,在一触即发的两岸关系面前,陈水扁的“5·20”讲话有所节制,有所承诺,对这些表现我们应该欢迎,当然我们不至于天真地认为一切危机已经过去,两岸已雨过天晴。我们不妨姑且将陈水扁有些话视作两岸之现状,限制他不再后退,同时也应采取适当措施,争取两岸能早日坐下来,就台湾的地位与空间,以及台湾民众的所有利益问题,进行对话与谈判,再也不要兄弟阋墙,让欺负了我们一百多年的反华国际势力如石原慎太郎等再得意了。中国人应把两岸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相互让步,共促繁荣,真正找到两岸中国人自己的真正美好的归宿。
(写于200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