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从苏联到独联体
原载《国际政治研究》1992年第2期
——大帝国解体周期中的巨人衰竭症
苏联解体和独联体的命运已成为欧洲和世界的热点,这是当前国际形势构成中一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过去,苏联强大了要影响全球,现在它衰落了同样要影响全球,没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今后,在欧洲和亚太两个主要战略方向上,国际权力结构如何配置,都将同独联体的命运前景攸关。从苏联到独联体,说明凡是存在过庞大版图国家的地区,都面临着一种寿命周期率的考验。
一、传统与现实的对照:苏联已经变成俄国
历史正在形成反比对照。本来,俄国祇是地处欧洲奥卡河畔的小小莫斯科公国,那里是俄罗斯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在它周围生活着另外两支东斯拉夫人即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后来,这个国家发展成为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相容了100多个民族。历史上,俄国经济落后,但扩张性强。19世纪俄国历史学家克留切夫斯基说过:“一部俄国史,就是一部不断向外殖民,进行领土扩张的历史”。彼得一世也讲过:“水域——这就是俄罗斯所需要的”。俄国要寻找出海口以便走向海洋,结果俄国从一个小小的内陆国变成了濒海大国。过去,“万古不变的俄罗斯精神”曾煊赫一时,横扫欧洲大陆(如同希特勒的“德意志高于一切”)。当阿富汗事件和柬埔寨问题引起世界形势动荡时,苏联急欲南下,扇形推进,“俄罗斯精神”变成了苏联的世界意志。从沙俄扩张主义到所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从俄国到苏联的正向膨胀过程。
然而,历史在开玩笑。现在,苏联这一庞大国家则完成了收缩阵线的进程,在地区问题上大幅度向回走,从东欧、从中东、从海外,甚至从自己国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往回走。一个严重的事实是,苏联民族问题的总爆发削弱了这个的国家版图。由加盟共和国的独立复兴要求和反对派的激进主张所形成的强大政治攻势,造成了对前苏联中央政权和戈巴契夫的无法控制的压力。这样一个在历史上不断向外膨胀、靠兼并和强制同化起家、现在把战线拉的太长的庞大国家,在公开性的大暴露中难免不患上巨人衰竭和严重失调的病症。而当它的国内危机四伏时,这个国家的致命弱点阿里奇斯之踵已充分暴露,它疲惫不堪地忍受着历史的磨砺,最终走向了解体。过去,前苏联和国际上有些人一直按地缘扩张的正向发展过程来理解苏联这一存在,而未按地缘收缩的逆向过程来看。今天,在前苏联实力大大下降,版图大大收缩的情况下,多数人对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命题不再惊讶:苏联已经变成俄国。
从俄国到苏联有一条历史的脐带,而苏联走向俄国所表现的鲜明快速的历史节奏是否意味着回归传统?回想起叶利钦的政治口号之一是“重建俄罗斯”,以及叶氏时常表现出的大俄罗斯主义作风,人们已十分关注这个提问。过去,由于苏联的国内问题和外部问题都比别人多,它具有“内向”和“外向”两种气质。①即:每当它为了集中精力解决内部问题时,它就会按老做法,不惜代价对外作出较大让步,但这种让步着眼于长期战略效应。例如,列宁同德国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史达林时期的苏德和约等,都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让步。持此种看法的人认为:戈巴契夫新思维包括对内对外两个方面,为了实现国内经济目标,苏联需要创造一个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可是,新思维的推行使苏联失去了超级大国的地位,如果说在雅尔达体制确立时,苏联获益大于美国,那么在雅尔达体制解体中,苏联所失则大于美国。在叶利钦掌权后,对外政策出现了戈巴契夫、谢瓦尔德纳泽为代表的亲西方派和叶氏自己为代表的具有民族情绪的俄罗斯派,这并不奇怪。
从地图上可看出,苏联即使失去了东欧,在欧亚大陆上也占有优势;苏联即使变成了俄国,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欧洲加起来也不如俄国大〖BF〗,“而俄罗斯具有与欧洲中心抗衡的力量”。②基辛格早就对欧洲安全问题(特别是欧苏关系)提出了如下战略认识:“(1)苏联能够从它自己的领土威胁整个欧洲。因此,对于苏联的安全来说,联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2)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无力单独抵抗苏联的压力。……”③这意味着,由于双方地理条件的不等,均势中的变数很多。在军事上和地缘上,苏联失去东欧盟国、甚至它变成俄国,仍能向西方发出强有力的威慑,在美国不会为西欧“自杀”的前提下,欧洲联合也祇能维持一个大致的东西平衡。在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后,独联体内如俄罗斯等国家横跨欧亚、雄视中东的地位依然存在。虽然这里已没有超级大国,但俄罗斯等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影响仍超过美国的任何盟国。世界未来是几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联体内部的变化。更何况,戈巴契夫原内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苏联成为西方第八国,回到欧洲。如施密特所言:“如果戈巴契夫成功,他将成为俄国的彼得二世”。④因此,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独联体成员国同欧洲的关系仍将既受到历史传统的制约,又将受到世界形势变化前景的影响。
苏联到独联体这一向回收缩的过程是一个民族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相交织的过程,至今这些危机的纠缠仍未被摆脱,独联体内部的局势仍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从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何其难也。
二、民族危机:主权和独立的大检阅
前苏联人均将军数字为世界之冠,现在它的总统数天下第一。前者是这个军事性质国家的标志,后者是它的深刻民族矛盾的结果。在“八一九”事件后苏联终于在民族危机的困境中解体。从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到十几个共和国发表主权或独立宣言;从乌克兰独立,到新联盟条约受到致命打击;从苏联邦联化的努力,到独联体的成立;从俄乌、俄哈等民族矛盾,到独联体运转失灵。民族危机一波接一波,形成罕见的多米诺效应。萨哈罗夫的夫人在“八一九事件”后提出:出现了独立、主权的大检阅,胜利及胜利者使她感到害怕。人们惊异:苏联已是一个过时的理论概念,但它在事实上又是一个衍生多头怪物的原体。
19世纪沙俄学者卡拉姆津说过:“俄国,我们的祖国,二十个不同民族——他们的血液汇合成一个单一民族的祖国,统一在皇权之下,正在大踏步走向文明人类的共同目标”。这段话反映了沙皇民族政策的实质,所谓民族同化即俄罗斯化政策在更大意义上体现着统治者的历史观。沙俄在历史上大力推行过“大俄罗斯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如同哈布斯堡帝国是民族大杂烩一样,俄国变成了各民族黑暗的监狱和庞大的集中营,因而沙皇民族政策最终破产了。
1.苏联的历史沿革及作为多民族国家一项根本政策的民族政策
苏联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新型共同体形式,十月革命后,先后成立了四个苏维埃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南高加索联邦(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在列宁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的精神指导下,苏维埃国家民族问题的解决出现了新的前景。列宁对民族关系原则十分重视,指出:“我们主张建立自愿的民族联盟,这种联盟不允许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施行任何暴力,它的基础是充分的信任,对兄弟般团结一致的明确认知,完全的自觉自愿”。“这样的联盟不能一下子实现,应当十分耐心和十分谨慎地去实现这种联盟,不要把事情弄坏,不要引起不信任,要设法消除许多世纪以来……结下的仇恨所造成的不信任心理。”⑤列宁一再坚持在认真对待少数民族、“小民族”方面要“非常谨慎”、“非常客气”、“让步和温和”。⑥战胜14国武装干涉后,苏维埃国家转入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和国家的防务,要求统一成新的共同体——联盟国家。于是,根据列宁各民族自愿合作的原则,四个苏维埃国家之间缔结了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条约。列宁把这个新型国家真正看成一个新型共同体,由此缔结第一个“联盟条约”。乌克兰带头入盟,并呼吁其他国家共同认可事实上已经存在的联盟。1922年底,全苏联盟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宣布成立苏联。以后又有不少周边国家因国际形势变动和战争等机会加入苏联。可以说,苏联最初起始于共产党组织和苏维埃运动,但后来的扩大则不排除武力合并的因素。它是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又是多民族国家,拥有100多个民族,这违反了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先例,而前苏联可以理解为这样“四大块”具有不同处境的地带:斯拉夫中央地带、波罗的海三国、南高加索地带和中亚伊斯兰地区。
应该承认,列宁以后的苏联几代领导人曾致力于将各民族“融合”成一个新的命运共同体:苏联人民,但很遗憾的是他们在民族问题上犯有错误。作为格鲁吉亚人的史达林青年时就关注民族问题,1918年发表了《俄国各民族自决的宣言》。但后来史达林及其继任者忽视民族要求,人为地加速“民族融合”过程。列宁所提出的在民族自决的基础上,在自愿的前提下,实现民族融合的原则,具有真正的历史过程的意义。苏联作为一种新型共同体,是一种创造。但也有人提出靠暴力、兼并所形成的国家与民族自愿结合形成的国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不合理的国家。希望人为地消除民族界线,形成一个大俄罗斯族,把联邦制国家改造成事实上的一元化集权国家,这些都是建立在不合理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的,违背了列宁民族平等和民族融合的原则。推行俄罗斯化的后果正使民族问题突出埋有深刻的原因。可是另一方面,苏联领导又误认为民族问题已不存在了,史达林说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这正是国家决策容易误入歧途之所在。
回顾起来,戈巴契夫上任之初,曾对民族问题与改革关系的处理抱有信心和乐观情绪。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他曾专门谈过这个问题。但后来恰恰在民族问题与公开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困境和无法控制的进程。根本的原因在于苏联社会内部问题的长期积累,而戈氏显然进入了误区。他曾这样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这一点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有力量、不软弱、不解体的因素。过去称沙皇俄国是各民族的监狱。革命、社会主义结束了民族压迫、不平等,保证了各大小民族经济和精神上的进步。……这项改造工作的结果丰富了苏联社会,也丰富了世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基本解决民族问题,就不会有社会、文化经济和国防上像现在这样的一个苏联了”。⑦因此,戈氏的判断是:“就连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未能摆脱民族之间的敌视,在这种背景下,苏联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真正独一无二的范例。这就是列宁制定的那种民族政策的结果。”⑧“他们(指苏联人民)珍视、并引为自豪的是:他们的民族属于一个族际主义大家庭,他们是这个在人类进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幅员辽阔而又伟大的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苏维埃爱国主义。”⑨当然,戈氏也承认:“然而,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民族事务没有问题。……遗憾的是,过去我们基本上是确认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取得确实重大的成就,用洋洋得意的语气评价局势。可是要知道,这是形式多样、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⑩戈氏提出的在民族问题上的新态度和新方法是:用“苏联法律保护列宁主义民族政策的成果。”“应当尊重人们的民族感情,决不能忽视这种感情。但是,在民族感情上进行投机则是政治上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不难看出,戈氏在民族问题既过于作出乐观的估计,又无法回避“现实生活”。这就是苏联进入新时期的历史性悖论。
2.三类民族危机
苏联存在100多个大小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命运;但苏联又以俄罗斯为主,其他加盟共和国被视为附庸单位,这本身所包含的不平等孕育着民族危机。在戈氏改革推进的公开性和民族化之际,民族矛盾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民族动乱和民族主义情绪开始作怪起自于一个小小的“望乡”民族——鞑靼人。1987年,他们在克里姆林宫前集会示威,要求重返家园。1988年2月,亚美尼亚人走上街头;1984年立陶宛作出脱离苏联的决议。民族动乱一波接一波,越来越尖锐,阻碍了苏共原定的改革进程。在“八一九事件”前,军队和苏共内部一些人坚持维护联盟和政治上的统一,包括戈氏本人也力主这样。但是,民族独立性因遇新的国内外条件骤然增大。
前苏联的民族危机呈现为三个类型:
①纵向冲突:即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与前苏联中央政府之间的对抗,最终以率先独立和成为国际社会成员为结束。这三个小国在文化、宗敎气质上异于斯拉夫地带,在地理上与前苏联心脏地区有很大距离,更具有东欧化或北欧化特征。它们一直对俄罗斯化抗拒最大。1990年3月,立陶宛宣布独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莫尔达瓦等相继发表“独立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则纷纷发表“主权宣言”。由于强调本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至高无上”,与苏联宪法严重冲突。1991年后,波海三国谋求分离的斗争升级,它们的议会、政府和人民在恢复独立的问题上基本一致。“八一九事件”后,三国正式取得国际法主体资格,从而成为苏联解体的引发者。
②横向冲突:即原加盟共和国之间的冲突。最著名的是阿塞拜疆人与亚美尼亚人因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飞地之争引起的民族纠纷乃至战争。除此之外,格鲁吉亚、莫尔达瓦、乌克兰境内也都爆发了民族间冲突。这种横向的族际冲突也常演化成它们与前苏联中央政权的对立,因此也是苏联解体的致因之一。现在,纳——卡问题仍是独联体内部的头痛问题,已引来独联体、欧共体和联合国的关注。
③中亚地区带有宗敎背景的民族骚乱:主要缘起于民族迁徙和难民安置问题。传统基金会认为:中亚地区如有动乱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中亚民族抵抗运动与宗敎运动相结合,特别是因与伊斯兰圈的关联而能影响全局。现在,中亚地区穆斯林人口居世界第五(5000万),民族自然增长率大大超过俄罗斯人。
在上述三种矛盾中,以第一种矛盾最为突出,是苏联走向解体的基因;第二种矛盾是对现今独联体运转能力的考验;而第三种矛盾后发性大,影响面积大。三类危机纵横交织,跌宕起伏,互相影响,呈现出民族总危机的乱局。这在苏联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十分罕见,在世界民族关系变迁史上也太少先例。
三、“八一九事件”之后和独联体
1991年8月22日是戈巴契夫致力完成的新联盟条约签字的日期,这确是决定苏联这个共同体命运的关键时刻。“八一九事件”的主持者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与此直接有关,在“八一九事件”之后,苏联因各共和国的正式独立而未能按原计划签署第二个联盟条约,从而成为一个更加松散的邦联,中央政府的作用大为削弱,很大的权力被俄罗斯接管,有叶利钦和俄罗斯凌驾于苏联中央之上的驾势。并且俄罗斯、哈萨克等地位大为上升。“八一九事件”打破了民族危机的解决进程,也使戈巴契夫改革联盟的计画夭折。
“八一九事件”前,面对民族危机所带来的变动,戈巴契夫和中央政府曾愿作出有条件的让步,保住三大国,丢开三小国。即作为历史上俄国的三个支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要先稳住、保住,它们不散伙,事情就比较好办。戈氏的革新联盟计画就要把上述三个国家结合在一起。在保住三大国的情况下,波海三小国可保可退。这三小国独立祇会使苏联回复到1939年前的状态。在“9+1”进程中,6个小国都独立对苏联影响也不大,它们仅占全苏人口10%,面积1%,不会导致联盟的大面积分裂。
但是,局势的急速发展导致了更加出人意料的结果。乌克兰、白俄罗斯宣布独立;叶利钦主张建立以俄罗斯为中心的联邦;纳扎尔巴耶夫也认为“9+1”进程不现实。当然,危险最大的是乌克兰独立。这个国家有5000万人口,拥有全苏第三大面积的领土,工业产值占苏1/4,素有苏联粮仓之称,其经济上独立性最大。世界上有300万乌侨,能量颇大。乌克兰大学生闹事,使人惊讶的程度不亚于波海三国的各种举动。以克拉夫丘克为代表的乌克兰当局和政治势力“在八一九事件”后高举起民族主义旗帜,硬要完成独立。签定新联盟条约的努力受到摧毁性的打击。
明斯克协定标志着苏联解体过程的终结,同时也向世人推出了“独立国家联合体”这样一个新的组合样式。那么,独联体的运转体制和机制是否灵验,能否解决那些遗留下来的问题,人们尚在怀疑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独联体既需要面对苏联解体过程中的各种后遗症,又要消化各国独立的新现实。
这种变动最重要的结果是,俄罗斯、哈萨克和乌克兰的地位直线上升。如果说过去苏联的主体是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个支柱,那么正如扎尔巴耶夫所认为的独联体的主体将是俄罗斯和哈萨克。由于苏联解体和独联体创建的过程伴以民族主义情绪上升,独联体内部的国家间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并有可能出现新的不可预料的事态。
首先,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矛盾引人注目。两国在继承前苏联的遗产和国际责任方面,在黑海舰队归属、克里米亚问题和建军问题上,多次发生较量。克拉夫丘克不满于“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单独接管中央的做法,对叶利钦的大俄罗斯主义情调颇多反对。乌克兰自认为它是苏联帝国解体后、平衡欧洲全局的一个重要支点,是一个负有国际责任的国家。而俄罗斯不满西方国家积极援助乌克兰、却冷淡俄罗斯的做法。俄、乌矛盾是独联体能否维持下去的一个关键所在。
第二,苏联解体后独联体能否顺利运转,哈萨克的地位和走向也是重要的。有人认为:苏联解体后,是否要出现斯拉夫地带与中亚伊斯兰国家集团之间的抗衡,主要取决于俄罗斯和哈萨克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苏联民族危机中,哈萨克还有土库曼是在12个共和国宣布独立后很晚才宣布独立的。而这两个国家加上俄罗斯,它们的版图面积都是非常大的(俄罗斯拥有第一大的面积170705万平方公里,人口14亿;哈萨克拥有第二大的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万,但哈萨克族占36%,俄人占408%;土库曼拥有第四大的面积4881万平方公里,人口3271万)。在“八一九事件”后,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苏联,不辞辛苦专门去阿拉木图造访,认为哈萨克是最强大的共和国。柴契尔夫人也专门顺访哈萨克,对纳扎尔巴耶夫的评价是“强有力的人物”。纳扎尔巴耶夫在中亚五国深有影响,被认为是“中亚的一头雄狮”,既深谙民主政治的要义,又能充分利用东方式的权威。可以肯定地说,纳氏和哈萨克是引人注目的因素,纳氏是具有全苏性视野的人物,在各共和国领导人中他曾是唯一的一个既是共产党第一书记又是总统的政治家,有人认为他原有当苏联总统之心(戈巴契夫原曾要提他作苏联副总统,后受强硬派阻止而未成,转为亚纳耶夫拉票)。不管怎样,他不轻易用民族主义这张牌,在民族危机中也不随波逐流,被认为是常比别人少走半步,但能比别人多走两步,从而使他成为目前颇具特色、拥有发言权的人物。实际上,在前苏联民族危机中,哈萨克与波罗的海三国同样都独具特色和影响,形成了一种反差现象:当民族独立要求成为大多数共和国的旗帜时,率先独立者为人瞩目,影响最大。波海三国正是这样。但在后来这一浪潮失去势头之时,谁不轻易选择独立,谁就更为人瞩目,谁就拥有对未来的发言权。哈萨克正是这样。考虑到近来的事态发展,如纳扎尔巴耶夫提出哈萨克不放弃核武器,与叶利钦出面调解纳——卡州纠纷获得签署停火协议的成功,主张搞中亚地区共同市场,促进12个共和国在阿拉木图召开经济共同体会议及主张哈萨克在独联体内发挥特殊重要作用等,更会使人充分有理由作出上面的判断。
当然,俄罗斯的地位更为突出,从政治意义上讲,苏联确实已变成俄国。俄罗斯联邦作为前苏联的基础和心脏地区,在全苏联范围内,占有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地理上的压倒优势。苏联就是变成俄国,俄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实力和资源仍居一流。值得指出的是,俄国具有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传统,同时也具有民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传统,这些传统在当今是否会有反映呢?有人认为像叶利钦和利加乔夫那样的人都具有大俄罗斯主义的倾向。在“八一九事件”后,由于宣扬俄罗斯救了苏联,大俄罗斯主义也时有表现。而建立独联体后,正如一位前苏联学者的看法,俄罗斯与各共和国的关系,是需要的婚姻,而不是爱情的婚姻。今后,叶利钦是不是一位“新沙皇”要由时间来检验。
在国际关系意义上,德国的统一十分轻松,没有痛苦,而苏联的分裂却是一个痛苦的事实,它也提出许多问题。苏联变成了俄国,前苏联的多数国家在独联体内结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乃是一种严重的地缘政治变动,必然引起国际战略上的新考虑。像前苏联军队内部种族的多样化和各国纷纷建立自己的军队(最近俄罗斯宣布建立自己的国防部,已表明叶利钦要建立独联体统一军队的企图破灭),苏联解体后的核扩散问题及苏联解体的地缘政治后果,都是国际社会要关注的。由于与中国接壤和传统关系的缘故,俄罗斯、哈萨克与我关系更为重要。苏联的解体,也说明中国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结束语
原来的苏联,现在的世界,这是我们所处的一个历史关节点。有人讲:冷战终结的结果是法国失去欧洲,苏联失去世界。我们也要说苏联甚至失去了它自己——前苏联已是昨日黄花,既不“苏”也不“联”了。站在这样一个历史关节点上,可以回顾和总观一下几年来的历史。苏联乃至世界变化到今日的地步,都与当年戈巴契夫大力推行新思维有关。所谓“遵循1985年改革方针”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改革与新思维》,还是戈氏限制共产党活动的总统令?看来,历史不是按直线、单向行进的。开始戈氏以列宁晚年思想为理论支柱(虽然在国际关系中他是以彼得大帝为榜样的),后来他在转向民主社会主义时毫不犹豫,最后他完整地拥抱叶利钦虽是一场风波所致,大变动时代的“一刀切”也会带来“一边倒”,但也不能说是勉强的。在这之前,人们发觉戈、叶在本质上无太大差别,祇不过戈氏要搞的是一场“光荣革命”。
“新思维”的实质民主社会主义。1988年6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及其七个特征。1989年底,“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系统成型。苏联的改革由经济体制转向政治体制。1990年,戈氏在苏联全面推行这样一个政治路线,苏联即陷入全面危机,社会剧烈动荡。“八一九事件”后,戈氏从克里米亚回到莫斯科时仍说:“我是一个坚决信仰社会主义思想的人”,还说:“我是作为一个民主主义者发表议论的”。这正是对其民主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再度重申。
准备撰写戈巴契夫传记的美国著名女作家盖尔·希希认为:戈巴契夫在同历史进行较量。起初人们描绘戈巴契夫时这样写道:“对于改革家来讲,他是搞密谋的敎皇;对于共产主义敎廷来说,他是路德。因为他试图建立社会主义新敎”。后来人们采取了这样的看法:“也许,他会越来越从一位改革者变得更像一位政治家”。再后来,人们又这样形容他:“从热情洋溢而又优柔寡断的哈姆雷特很快地变成了愤怒地证明自己从头到脚都还是一个国王的李尔王。”。也就是说,戈氏从苏联新的一个时期的启动者和看守人变成了莎翁笔下的悲剧性主人公,最终祇拥有哈姆雷特式的结局。就连戈巴契夫自己以苏联总统身份访问西班牙时,也特意向赛凡提斯致敬,并说自己差不多就是唐吉诃德。这不是即兴之言,而是历史性的写照。当独联体最终取代苏联时,戈巴契夫被迫退隐。发展到这种地步大概也违背了戈氏的某些初衷:联盟解体、全盘放弃社会主义(实际是民主社会主义)、苏共解散(戈氏在“八月事件”前已有意将苏共引向社会民主党)、列宁旗帜被弃之不用,已与戈氏原来在民主、人道的社会主义外衣下坚持统一、某种社会主义和变形的列宁主义大相径庭。在戈氏领取退休金后,他说他“感到安宁”。也许,戈巴契夫的很多具体设计确实已被铁的事实所粉碎;但他在追求他所认为的终极价值方面似乎没有什么惋惜。
现在,“戈巴契夫时代”结束了,这位历史人物一生中主要的一场戏已经演完。这出戏正如叶利钦所描述的:“在这一出生动的戏中,就像在一个好脚本里一样,所有的角色都分配好了:利加乔夫——保守派,反面角色;叶利钦——冒进的右派,爱闹事的人;戈巴契夫本人——英明的、无所不知的主角。显然,这一切他都预见到了”。B13时至今日,这出戏完结了。人们在反思中惊讶,在惊讶中反思。为什么苏联在顷刻之间走向分离崩折?为什么戈巴契夫所精心设计的“欧洲大厦”蓝图未成,华约大厦倒先期倾覆?为什么叶利钦半路杀出,一直登上俄罗斯的权力峰巅?历史具有不可复原的性质,但它可以提供足够的经验敎训。未来具有可以预测却不可伸手触摸的特点,但它必然以现在的一切作为启动的基础。正如著名未来学家麦克黑尔所讲:“过去的未来在未来,现在的未来在过去,未来的未来在现在”。B14这实际表明,前苏联的解体和戈巴契夫等一些人物的历史命运的问题足以使几代人去研究。
注释:
①引自陈忠经:《国际战略问题》,时事出版社1987年版,第276页。
②保罗·甘乃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③基辛格:《选择的必要》,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131页。
④新华社海牙1988年4月2日电。
⑤《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二版第38卷,第46页。
⑥引谢瓦尔德纳泽等着:《苏联外交反思》,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页。
⑦戈巴契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145页。
⑧⑨⑩同上书,第146,150,145,149页。
苏联《新时代》杂志第19期(1991年)。
《叶利钦自传》,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E·柯尼施:《未来学入门》,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1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