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党章修改草案总结历史经验,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需要,对党的干部制度作了一系列新的规定,包括废止干部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这是我国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坚持和改善党对四化建设领导的战略措施,深得党心,深得民心。但有些同志对五中全会这个重要决定感到不好理解,认为这样会否定老干部的作用,是遗弃老干部。这是一种误解。
大家知道,我们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我们的老干部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南征北战,出生入死,艰苦奋斗,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人类最壮丽的理想。但是,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事业,不是一、两代人的事,而要世世代代奋斗下去。在通向共产主义的征途上,要使党永远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胜利前进,整个党的肌体就要不断新陈代谢,党的各级领导核心也要新老交替。这就需要有一大批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专业知识和组织能力而又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逐步担负起各级领导的重任,把老干部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继承下去。
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老干部梦寐以求的夙愿。要搞四化,就需要用先进的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使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其它各业的生产从目前的落后状态发展为社会化、现代化的大生产。而驾驭现代化大生产,不仅需要有大批经过专门训练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技术干部,而且需要有大批懂得管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领导干部。正如斯大林所说的那样,向现代化进军,是一场新的特殊战争,“需要锻炼出经济方面和工业方面新的团长和旅长、师长和军长。没有这样的人才我们就一步也不能前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前我国实现四化最大的障碍,不是缺乏第一流的技术和第一流的设备,而是缺乏能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能组织现代化生产的第一流的领导者。为了逐步做到使各级党委、各级业务领导机构都有第一流的经济建设的领导者,许多老干部正在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学文化、学科学、学经济管理、学法律,……力争成为领导经济建设的内行。但是,毕竟年岁不由人,精力有限,有些老干部从头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免不了要遇到种种困难。所以,老干部的第一位的事情、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选拔和培养一大批党性纯正、具有专业知识、又有组织领导才能和立志改革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充实到党和政府的、经济事业的、科学和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让他们挑起第一线的领导重担。老干部从各级领导核心第一线逐渐退居二线、三线,给中青年干部当顾问、出主意、撑腰,为革命事业掌舵,帮助他们更好地带领新的“红军”战士夺取新长征的伟大胜利。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马克思学习。他于一八四八年三月担任共产主义者同盟主席,一八五二年同盟自动解散后,他就埋头于经济理论研究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到了一八六四年成立第一国际时,他再也不担任主席和总书记了,只当总委员会的委员。但他在国际里工作比别人多,在制定国际的路线、方针等方面,都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成为当时公认的国际“每届总委员会的灵魂”。
为了继往开来,毛泽东同志生前曾多次指出要把我党几十年来的全部斗争经验加以总结,写成一部正本党史,指导后代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搞得更好,并把马列主义向前推进一步。现在,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理所当然地落在我们老干部的身上了,而且应该抢时间,争取在最近几年内圆满地完成,以便使中青年干部在领导四化建设过程中,更有预见性,更加主动,使四化建设连续持久地、蓬蓬勃勃地向前发展,能够在本世纪内胜利实现。我们的老干部从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主动地离开第一线的领导岗位,这样既减少或超脱繁重的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益寿延年,又能集中时间和精力,总结党的丰富经验,包括总结自己几十年来的丰富经验。这件事做好了,无论是对党对人民都是巨大的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而言之,党中央决定废止干部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并没有否定老干部的重大作用,更不是遗弃老干部。恰恰相反,这是老干部的根本利益所在,是老干部的殷切期望。正因为这样,现在从中央到地方有不少老干部积极参与搞好废止干部终身制的改革工作,幷且身体力行,带头让贤举能,为中青年干部腾出必要的位置,让中青年干部经受锻炼,使“长征接力有来人”。我们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让贤选能的新风尚将在老干部中发扬光大。当然,废止干部职务终身制,是一件新事物,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自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改革的具体办法、规章制度也有待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但是,只要全党在这个问题上统一思想认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干部制度的重大改革一定能逐步落实。干部队伍不合理的结构一定能逐步改变,四化一定能在第一流的领导者指挥下胜利实现。
(原载《广西日报》1980年7月17日)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