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学者郑板桥(1693-1763)在《与江滨谷江禹九书》中说过:“学者当自树其帜”。所以,1980年代,陈树荣、黄汉强先生率先提出构建“澳门学”的宏愿,是极具前瞻性的。当时很多学者是赞成的。只是这些学者认为研究澳门问题刚起步,条件还未够成熟,所以尚未能正式构建。光阴荏苒,从提出构建“澳门学”至今已过26年,我认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比较具备了,是应该构建“澳门学”的时候了,使之逐步成为一门具有国际性影响的显学。唯其如此,我想从澳门历史与澳门学关系谈谈构建“澳门学”的缘由,以求正方家。
一、澳门在贸易全球化中转港的历史地位是构建“澳门学”的基础
“澳门学”与澳门历史密切相关,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澳门历史,就无法构建“澳门学”。而澳门历史就其原来是属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的一条小渔村的村史来说,当然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但就其成为辉煌的独立的澳门历史,则是自澳门开埠以后至今天的457年的历史。所以具体地说,“澳门学”就是写在澳门457年的历史上。
辉煌的澳门历史,是与16世纪中叶贸易全球化的历史相联系的。纵看世界历史的发展,在16世纪中叶前,各个国家特别是东西半球的国家是互相隔离的。但是自1405-1433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C·Colombo)发现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asco de Gama)绕过好望角开辟欧洲到印度的东方航线;1519-1522年移居西班牙的葡萄牙人麦哲伦(F·de Magachaés)作环球航行成功等航海壮举,从地理范围上使分散隔离的各个国家逐渐变成了联系为一体的世界,人类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为商品贸易全球化提供了文人地理条件。而作为贸易全球化所以赖以运作的基础即商品流通来说,则是有赖于中国强大的商品制造能力和生产出来的丰富商品。据史料记载,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经济规模上来说,16世纪中叶(明中叶)到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期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据统计,1522-1566(嘉靖年间),中国生铁年产量达到45000吨,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到1740年的生铁年产量只有20000吨〔1〕。干隆十五年(1750),中国工业总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2%,而全欧洲的工业总产量仅占23%;中国的国内贸易总值达到4亿银两〔2〕。农业生产也是发展的,虽然缺乏总产量的统计,但可从当时南方水稻年亩产量351-450斤左右,和北方小麦、玉米年亩产量达250-340斤左右,从而养活占世界人口30%的3亿人口得到说明。所以,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明比中国的更先进和更优越”〔3〕,“中国乃是一个伟大、富饶、豪华、庄严的国家”〔4〕。1776年(干隆四十一年),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出版其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名著《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时,也承认此历史事实:
“中国、古代埃及和印度斯坦的财富,……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即使是它们,也主要是以在农业和制造业方面的优越而着称。”
“中国是一个比欧洲任何地区更为富裕的国家,中国和欧洲的生活资料的价格差别非常大。中国的大米比欧洲任何地方都便宜得多。”
“中国的国内市场,在范围上或许不小于欧洲所有国家市场的总和。”〔5〕
直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6〕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这就说明,直至182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当时,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如生丝、纺织品、瓷器、茶叶、棉布、砂糖和中药材等总量相当于英国的8倍和日本的9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如当时西方国家的作家报导所说:
“中国人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料——棉布,纺织品及皮货。拥有这些主要的物品和数不尽的其他次要的物产。”〔7〕
特别是中国的丝货,外国人更是赞叹不絶,说:“从中国运来的各种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一种出品能比得上中国丝货”〔8〕,1629年(崇祯二年),荷兰驻台湾第三任长官纳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中说: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它能够把某些商品大量供应全世界”〔9〕。
确实如此,据《明会典》和《清朝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16-19世纪初期,中国向世界各国出口的商品有236种之多,其中以生丝、纺织品、瓷器、茶叶为大宗。所以,世界各个国家都来中国采购商品。而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中国明清政府虽然实行“时开时禁,以禁为主”的海外贸易政策,但却对广东实行开放海外贸易的特殊政策,嘉靖元年(1522),“遂革福建、浙江二市舶司,惟存广东市舶司”〔10〕贸易;干隆二十二年(1757),规定外国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11〕因此,自嘉靖元年至道光二十年(1522-1840),广东省省会广州一直是中国合法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而且是“印度支那到漳州沿海最大的商业中心,全国水陆分两路的大量货物都卸在广州”。〔12〕于是乎,全世界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都萃荟到广州同中国商人做生意(通过三十六行和十三行商人),使广州成为贸易全球化的中心市场。1798年(嘉庆二年),瑞典人龙思泰(Andres Ljungstedt)就记述说:
“广州的位置和中国的政策,加上其他的原因,使这座城市成为数额很大的国内外贸易舞台。……中华帝国与西方各国之间的全部贸易,都以此为中心。中国各地的产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东京、交趾支那、东方群岛、印度各港口、欧洲各国、南北美洲各国和太平洋诸岛等地的商品,都被运到这里”〔13〕。
据不完全统计,从康熙二十四年至干隆二十二年(1685-1757)的72年间,到广州贸易的欧美商船有312艘〔14〕;干隆二十二年至道光十八年(1757-1838)增至5107艘〔15〕,平均每年为63.8艘。与此同时,中国各省和广东省各地的商人也集中到广州进行进出口贸易,名曰“走广”〔16〕。1629年(崇祯三年),荷兰驻台湾第三任长官纳茨(Nuyts)在给其国王的一份报告中也记述:
“中国人把货物从全国各地……运往广州市集上的货品和数量如此之大,以致葡萄牙人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参加这些市集的商人看到他们的货卖不出去,就用他们自己的船,责任自负地把货运往马尼拉、暹罗、望加锡等地去”〔17〕。
“各地的产品,在这里(广州)都可以找到;来自全国各省的商人和代理人,在这里做着兴旺的、有利可图的生意”〔18〕。
就在1522(嘉靖元年)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海外贸易第一大港的时候,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进入和租居澳门,澳门正式开埠。于是,明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来广州进行贸易,必须向澳门的中国海关(明代的守澳官及清代粤海关澳门关部行台)领取进入广州的“部票(入港许可证)”,并缴纳关税,聘请通事、买办和引水员,最后由引水员引航进入广州贸易。这样一来,澳门就成为中国广州海外贸易的外港和贸易全球化的中转港。所以,从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香港崛起之前的280多年,世界各个国家到中国和中国到世界各国贸易所开辟的航线,都必须经澳门港中转。从而开辟了广州经澳门到全世界的环球贸易的8条航线。
1.广州—澳门—果阿—里斯本欧洲航线。
这是16世纪中叶通往欧洲的最长航线,全程为11890海里。从广州经澳门出口到果阿和欧洲的商品有生丝、各种颜色的细丝、绸缎、瓷器、砂糖、中药、手工制被单等,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由里斯本经澳门输入广州的商品有胡椒、苏木、象牙、檀香和银子,其中以银子为最大宗,仅1585-1591年,经澳门运入广州的白银约20万两。
2.广州—澳门—长崎航线。
这是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后开辟的东方航线。葡萄牙人到广州购买中国的生丝、绸缎、砂糖、铅、棉线、中药等商品运往长崎,其中以生丝为最大宗,据统计,自1578-1638年,运往长崎的生丝共11540担,丝织物21000多担。从长崎运经澳门入广州的商品主要是银子,据统计,自1585-1640年,从长崎经澳门输入广州购买中国商品的银子达到1489.9万两〔19〕。
3.广州—澳门—马尼拉—拉丁美洲航线。
此是万历三年(1575)开辟的新航线。由广州经澳门出口至马尼拉中转,过太平洋直达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Acopulco)和秘鲁的利马(Lima),再往南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从广州经澳门运往拉丁美洲的中国商品有生丝、丝织品、瓷器、铁锅、糖、棉布、中药等数十种,其中以生丝、丝织品为大宗。从拉丁美洲经马尼拉运经澳门入广州的商品有白银、苏木、蜂蜡、墨西哥洋红等,其中以白银最多,据统计,从1586-1640年,运经澳门入广州的白银达到2025万比索〔20〕。
4.广州—澳门—望加锡—帝汶航线。
这是广州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老航线,明清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当时葡萄牙人利用这条航线,主要是到帝汶岛购檀香经澳门运入广州出售,然后购买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经澳门运往世界各国。葡萄牙人在广州做檀香的生意,利润在150-200%〔21〕。
5.广州—澳门—纽约航线。
这是1784年由美国丹涅尔·巴驾(Daniel Paker)为首的一群纽约商人合资购买一艘定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erss Of China)的300吨木帆船,于1784年2月22日从纽约启航,8月23日到达澳门,办好进入广州手续,于28日到达广州黄埔港,航程达13000英里。同年12月返航,于次年扺达纽约。从纽约运来的商品是40多吨的花旗参和一批皮货、羽绒、棉花、胡椒等商品;从广州采购运回纽约的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美国商人从中赚利30721美元。这是中美直接贸易的开始〔22〕。
6.广州—澳门—温哥华航线。
干隆五十三年(1788),英国船长詹米·美尔斯(James Meares)从温哥华来广州做毛皮贸易,在回船经澳门出海返航,招雇66名广东的水手、舵工、木匠和铁匠来到英国殖民地温哥华岛的努特卡湾(Nootra Sound)。
7.广州—澳门—俄罗斯航线。
嘉庆八年(1803)5月,沙皇组织了一个以克鲁任斯泰伦为指挥官率领“希望”号和“涅瓦”号两艘舰船从喀琅斯塔港启航,横过大西洋,于1804年7月绕南美洲的合恩角进入太平洋,向西南航行扺夏威夷,再渡太平洋到马尼拉,于1805年11月到达澳门,因等待清政府的批准谕旨,至1806年11月才得以进入广州贸易。俄国商人运来价值19万西班牙银元的毛皮货在广州销售,然后购买价值11万西班牙银元的中国茶叶、生丝等商品,于12月7日离开黄埔港返航。从此,打开了广州到俄罗斯的海上贸易商路。
8.广州—澳门—大洋洲航线。
嘉庆二十四年(1819),新到广州贸易的英国商人詹姆士·孖地臣,在广州购买大量中国茶叶,装满在一艘名为”“哈斯丁侯爵号(Marquis Of Hastingl)”船,从广州起航经澳门开往新南威尔士的杰克逊港(Port Jackson)。至道光十年(1830),另一商人威廉·查顿,在广州购买了一批生丝和茶叶,用“奥斯丁号(Austin)”三桅船装运驶往大洋洲的贺巴特城(Hobart Town)和悉尼(sydney)。当时,船从大洋洲返航时,虽然“缺乏适当的回程货”,但毕竟开通了广州到大洋洲的贸易航线了。
从上述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由广州起航经澳门为中转港的8条国际贸易航线的历史事实看出,澳门在贸易全球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闻名全世界。澳门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繁荣的港口城市,人口从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的400人,增加至1578年(万历六年)的1万人,到1640年(崇祯十三年)的4万人,到1860年(咸丰十年)的8.5万人,到1924年的19万人,到1940年的40万人和今天的549200人。而在澳门人口中,有中国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印度人、越南人、土生葡人等各个国家、各个种族人。经济发展从原来单纯捕鱼为生的第一经济,发展成为小型的颇具近现代化经济发展活力的国际城市,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为世人所瞩目。去年人均GDP达到39036美元〔24〕,超过香港,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在世界排第15位,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澳门不仅是商品贸易全球化的中转港,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次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商船经澳门进入广州贸易的西方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以科学文化为布道手段,一方面把西方文化带到澳门和中国内地,另一方面又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国家,于是全方位的中西文化(包括哲学、科学、技术、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医学、宗教、风俗等)在澳门以至中国内地互相碰撞,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融和,互相提高,从而促进中西各个国家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例如,中国儒家哲学思想为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Gofuried Wilhelm Lzibniz)、沃尔夫(Christian Wotff)、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尔(Hegel)所接受、利用和发展,创立德国古典哲学,使德国成古典哲学的故乡。而法国“百科全书派”思想家波尔(Povre)等,接受中国儒家哲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哲学思想基础。中国重农思想为法国重农学派(Physiocartis)创始人魁斯奈(Francois Quesnay)、杜尔哥(Anne Robert Jacgues Turgot)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所接受,创立了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等。中国亦吸收了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养料,推进近代数学、地图学、西医学、水利学、教育学、西洋音乐等发展。特别是作为中西文化交流桥梁的澳门,是中西文化直接、全面、持久的交流和融和以至创新,使澳门的华洋民众和谐相处、互相包容、安定发展,共同缔造了独特的澳门文化,使澳门成为世界独一无二的中西文化熔炉,多元文化和平相处、共存共荣的典范社会。这种独特的澳门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以“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从上所述,澳门457年来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是辉煌的,是值得澳门50多万普罗大众引以为荣的。如果按我以前提出“澳门学”是研究澳门人民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社会实践进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的理念的话,那么澳门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就理所当然成为构建“澳门学”的深厚基础。这是我以为构建“澳门学”的缘由之一。
二、澳门及在各个国家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献是构建“澳门学”的前提
从理论层面说,凡是构建一门学科,必须看它是否具备有足供研究者使用的丰富文献资料,正如梁启超所说:
“治科学者——无论其为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罔不恃客观所能得之资料以为其研究对象”。
孔子也说: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25〕。
可见,文献资料对构建一门学科何等重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文献资料,学者是无从进行研究的,而缺乏研究,当然就无所谓创立什么学科了。大家熟的“敦煌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专门研究的学科,除了其他条件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在甘肃省敦煌藏经洞发现有敦煌经卷子60000多件,散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其内容涵盖了唐代的历史、地理、宗教、语言、文学、艺术、风土、人情、科技等方面,可供研究者进行广泛的长期的研究使用,因此,才能使“敦煌学”在中国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在日本和法国)得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幷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世人所瞩目。
从文献资料方面来看,构建“澳门学”是十足具备的。就现在瞭解到澳门开埠以来的中外史书、档案、碑刻、笔记、诗歌等记録澳门历史文化的资料是非常丰富的。据不完全统计,明清时期的古籍记载澳门者就有314种。其中明代记载澳门的正史、杂史典籍有:《明史》、《明实録》、《国榷》、《明通监》、《罪惟録》、《皇明大政记》、《明大政篡要》、《皇明嘉隆闻见録》、《皇明世法録》、《续文献通考》、《明会典》、《宪章外史续编》、《明会要》、《万历明武功録》、《西园闻见録》、《皇明海防纂要》、《广东赋役全书》、《筹海全编》、《小腆纪年》、《明季北略》等42种;地理方志记载澳门的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殊域周咨録》、《筹海图编》、《东西洋考》、《日本一鉴》、《职方外纪》、《粤大记》、《嘉靖广东通志》、《万历广东通志》、《嘉靖香山县志》、《福建通志》、《江西通志》、《闽书》、《湖广通志》、《新会县志》、《东莞县志》、《南海县志》、《台湾外纪》等22种;文集奏议文献有:《明经世文编》《明臣经济録》、《台省疏稿》、《东里文集》、《霍文敏公全集》、《百可亭摘稿》、《正气堂集》、《霍勉斋集》、《郭给谏疏稿》、《东粤疏草》、《按粤疏稿》、《徐光启集》、《盟水斋存牍》、《不得已辩》、《镜山全集》等46种;类书笔记文献有:《天工开物》、《图书编》、《粤剑编》、《泾林续记》、《万历野获编》、《春明梦余録》、《客座赘语》、《峤岭琐记》、《枣园杂俎》、《五杂俎》、《泰西著述考》、《蓬窗续録》、《国朝画征録》等33种。清代记载澳门的正史传记典籍有:《清实録》、《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清会典事例》、《光绪东华録》、《清史稿》《皇清职贡图》、《清朝柔远记》、《中西纪事》、《中外旧约章汇编》、《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等16种;地理方志文献有:《大清一统志》、《海国图志》、《粤海关志》、《康熙广东舆图》、《康熙广东通志》、《雍正广东通志》、《道光广东通志》、《干隆广州府志》、《重修香山县志》、《澳门记略》等20种;公牍奏议文献有:《清经世文编》、《抚粤政要》、《两广夷务奏稿》、《林文忠公政书》、《李文忠公全集》、《清朝道咸同光奏议》、《各国立始末记》、《澳门界务争持考》、《澳门界务交涉资料选编》等27种;文集笔记文献有:《独漉堂集》、《西河集》、《西堂文集》、《林则徐书札》、《林则徐记》、《魏源集》、《乐志堂集》、《曾纪泽遗集》、《台湾外纪》、《广东新语》、《粤闽巡视纪事》、《澳门记》、《岭南杂记》、《池北偶谈》、《澳门图说》、《论澳门形势状》、《记英吉利求澳始末》、《纂曝杂记》、《引痘略》、《海国图说》、《海国闻见録》、《西学东渐记》、《航海琐记》、《盛世危言》、《清稗类钞》、《易言》、《海録》、《夷氛闻记》、《鸦片事略》等111种;诗歌集有:《澳门诗》、《三巴集》、《澳门杂诗》、《散编澳门诗》、《翁外诗钞》、《吴渔山集》、《留村诗钞》、《勺园诗钞》、《玉峰诗钞》、《莲山诗集》、《止亭诗钞》、《南归诗钞》、《静观堂诗集》、《盖戒堂自订诗集》、《岭海楼诗钞》、《康有为诗选》、《挹饔斋诗草》等43种。
至于记载澳门历史文化的中外文档案资料,更加丰富。由于457年来澳门没有发生战乱,所以大量的官方的龢民间的档案均比较完整保存至今天,数量巨大。据1975年澳门成立档案馆收集和整理,仅澳门保留的各种档案“总数约有一百万份”〔26〕。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历史博物馆藏有1630-1974年的档案资料“达近万份。其他国家的档案馆如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库、梵蒂冈档案馆、法国外交部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大英博物馆和瑞典、丹麦、奥地利、普鲁士、意大利等国家的档案馆,都收藏有不少关于澳门的档案,据章文钦教授研究估计,目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保存澳门457年来的历史文化档案大约有150-200万件之多〔27〕。
记载澳门历史文化的中文报刊也不少,如1890年的《澳报》、1893年《澳门新民纸》、《镜海丛报》、1897年《新知报》(康有为、梁启超创办)、1903年《濠镜报》(何穗田创办)、1913年的《澳门通报》、1916年的《澳门报》、1917年的《澳门日报》、1920年的《濠镜晚报》、1924年的《平民报》、民生报》、1920年的《新声报》、《朝阳日报》、《大公报》、1937年的《华报》、1945年后的《市民晚报》、《复兴日报》、《精华报》、1958年的《澳门报》、1980年的《澳门人周报》、《濠江论坛周刊》、《大众报》等。
记载澳门历史文化的葡萄牙文文献,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杨开荆博士据澳门24间图书馆统计,共有葡文图书20万册,出版的葡文报纸共104种,英文报纸10多种。
如此丰富翔实的澳门历史文化中外文文献资料,将成为我们构建“澳门学”和研究澳门的宝藏,而且是可供若干代人开采不尽的富矿。
三、研究澳门的学者队伍日益壮大是构建“澳门学”的关键
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创造历史,人的因素第一。构建“澳门学”也是如此,在具备上述澳门在贸易全球化中转港的特殊地位和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之后,研究澳门的学者队伍形成和日益壮大,就是关键的因素。今天,构建“澳门学”的这个关键性因素也具备了。
首先是,澳门开埠以来,就有一些国内学者对澳门进行研究,而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出版了不少研究成果。最早研究澳门的专著是干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张汝霖合着的《澳门记略》一书,接着有张汝霖的《澳门形势篇》、《澳蕃篇》;张甄陶的《澳门图说》、《澳门形势论》、《制驭澳夷论》;薛韫的《澳门记》;李受彤的《澳门形势论》;蔡国桢的《澳门公牍録存》;汪兆镛的《澳门杂诗》等专著印行。辛亥革命后,研究澳门的学者也出版多种专著,如1916年出版的陈沂着《澳门》;1928年王仲达的《澳门地图》;1931年黄培坤的《澳门界务争持考》;1934年梁嘉彬的《明史佛朗机传考证》;1936年周景廉的《中葡外交史》;刘万章的《澳门考略》、潘日明的《卡尔明达,Carminda》;1958年戴裔煊的《关于葡人入据澳门的年代问题》;1970年陈正祥的《澳门》;1971年潘日明的《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的澳门——马尼拉贸易航行》等。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澳门的学者与年俱增,出版论著层出不穷,特别是1990年代以后,由于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博士出力主编《澳门论丛》、《澳门丛书》、《濠镜丛刊》、《新澳门论丛》、《澳门译丛》、《新澳门丛书》等丛书之后,澳门及内地出版的澳门著作百倍增加,据笔者孤陋寡闻所知,计有:1983年出版的《中国海关与中葡里斯本草约》:1984年出版戴裔煊的《明史佛朗机笺证》、黄汉强的《澳门经济年镒》;1986年彭琪瑞等的《香港与澳门》;1987年黄文宽的《澳门史钩沉》;1988年费成康的《澳门四百年》、元邦建的《澳门史略》、张天泽的《中葡早期通商史》;1991年黄鸿钊的《澳门史纲要》、邓开颂、黄启臣的《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992年赵春晨的《澳门记略校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澳门专档》(4册)、陈欣欣的《澳门社会初探》、潘日明的《殊途同归澳门的文化交融》;1993年黄就顺的《澳门地理》、余振的《澳门:超越九九》;1994年黄启臣、郑炜明的《澳门经济四百年》、郑炜明、黄启臣的《澳门宗教》、郑天祥、黄就顺的《澳门人口》、魏美昌的《澳门纵谈》、古鼎仪、马庆堂的《澳门教育——抉择与自由》、邓聪、郑炜明的《澳门黑沙》;1995年黄启臣的《澳门历史(自远古-1840)》、邓开颂的《澳门历史(1840-1949)》、章文钦的《澳门与中华历史文化》、黄启臣、邓开颂的《中外学者论澳门》、吴志良的《澳门政制》、黄鸿钊、任天石的《澳门大全》、黄就顺的《澳门邮话》、陈大白的《天明斋文集》;1996年黄汉强、吴志良的《澳门总览》、吴志良、杨允中、冯少康的《澳门1996》;1997年刘芳的《文书——葡萄牙东坡塔档案馆藏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邓开颂、陆晓敏的《粤港澳关系史》、黄德鸿的《澳门新语》、吴志良等的《澳门1997》;1998年林子升的《十六至十八世纪澳门与中国的关系》、吴志良的《生存之道——澳门政治制度与政治发展》、黄鸿钊的《中葡澳门交涉史料》、余振的《双城记——澳门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吴志良等的《澳门1998》;1999年黄启臣的《澳门通史(自远古——1998)》、姜伯勤的《石濂大汕与澳门禅史》、汤开建的《澳门开埠初期史研究》、章文钦的《澳门历史文化》、广州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会的《澳门回归与穗澳合作前景》、吴志良、邓开颂、陆晓敏的《澳门历史新说》、邓开颂、吴志良、陆晓敏的《粤澳关系史》、刘泽生的《迈向新世纪——九九澳门回归专家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编的《澳门历史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张海鹏主编的《中葡关系史资料集》(上下)、刑永福、吴志良策划的《明清时期澳门问题档案文献汇编》(6册)、温春来的《澳门传奇》、刘芳的《清代澳门中文档案汇编》(上下)、吴志良、杨允中的《澳门百科全书》、黄世祥、黎小江、黄启臣等的《澳门大辞典》、戴裔煊、钟国豪的《澳门历史纲要》、吴志良、杨允中、冯少康的《澳门1999》;2000年中国第一历史案档馆的《澳门问题明清珍档荟萃》、金国平的《中葡关系史地考证》、台湾国史馆的《港澳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年米健、李丽如的《澳门论学》、李向玉的《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万明的《中葡早期关系史》;2003年杨开荆的《澳门特色文献资源研究》、李蒲弥的《回归后的澳门发展与粤澳关系研究》、章文钦的《澳门诗词笺证》、李蓓蓓的《台港澳史稿》;2004年王国强的《澳门: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张廷茂的《明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汤开建的《唩嚟哆<报效始未疏>笺证》;2006年谭世宝的《澳门历史文化探真》、黄庆华的《中葡关系史》;2007年章文钦的《吴渔山集笺证》、金国平、吴志良的《早期澳门史论》;2008年吴志良、金国平、汤开建的《澳门史新编》;2009年吴志良主编的《葡萄牙外史部藏葡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档案(清代部分·中文)》第1-16册和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主编的《澳门编年史》(1-6卷),等等。所列挂一漏万,但是可以看到20多年来,澳门及国内学者研究澳门的成果累累,令人振奋。
国外研究澳门的学者也不乏其人,出版不少论著,现将笔者看到的部分有关澳门研究的论著开列如下,以见一斑。
〔1〕Tom chiopendale,The Genileman and Cabinetmakels Directory,London,1751.
〔2〕Aaldrew Ljangstedt,An Historical Sketch of the Portuguese Settlements in China. Boston. 1836.
〔3〕W. E. Hurter,The“Fan-Kwae”at Canton,1882.
〔4〕Montalto de Jesus,Historic Macao,Hong Kong,Oxford Universigy Press,1902.
〔5〕E. H. Blair and J. A. Robertson,The Philippine Island,1493-1898,1903.
〔6〕H. B. Morse,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ting to China,1635-1834,Oxford Universiy press,1925.
〔7〕Tien-tse Chang, Sino-Portuguese Trade from 1514 to 1644, a Synthesis of Portuguese and Chinese,Sources,Leyden,1934.
〔8〕J. M. Braga, Hong Kong and Macau. Noticias de Macau, 1951; revised edition, 1960.
〔9〕J. M. Braga,China Landfall,1513:Jorge AlvaresVoyag to China;a Compilation of Some Relevent Material,Boletim do Instituto portugues de Hong Kong,No. 4,June 1955.
〔10〕William Lytle Suchurz,The Manila Galleon. New York,1959.
〔11〕C. R. Boxer, The Great Ship from Amacon:Annals of Macao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0—1640,Lisbon,Centro de Estudos Hist6rios Ultramarinos,1959.
〔12〕J. M. Braga, The Eastem Pioneers and Their Discover of Macao, Macao, ImprensaNacional, 1949.
〔13〕C. R. Boxer Portuguese Society in the Tropics: The Municipal councils of Goa, Macao, Bahia and Luanda, 1510-1800. Madison and Milwauke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5.
〔14〕C. R. Boxer, Fidalgos in lithe Far East 1550-1770: Fact and Fancy in the History of Macao,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5〕C. R. Boxer, The Portuguese Sea-Borne Empire, 1415-1825, London: Hutchinson,1969.
〔16〕J. M. Braga, Macau, A Short Handbook, Macau, 1970.
〔17〕Austin Coates, A Macau Narrative,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Asia)Ltd, 1978.
〔18〕Rodcrich F. G Ptak, Portugcal in China. Heidelberg Klemmerberg Veflag Bammental, 1982.
〔19〕C. R. Boxer Seventeenth Century Macau in Contemporary Documents and lllustrations, Hong Kong, Heinemann Education Books(Asia)Ltd. 1984.
〔20〕Jorge Graca,The Fortifications of Macau:Their Design and History 2rid edition,Direcqao dos Serviqos de Turismo de Macau,1984.
〔21〕George Bryan Souza,The Survival of Empire,Portuguese Trade and Society in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1630-1754,Cambril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2〕R. D. Cremer, Macau,City of Commerce and Culture,HongKoug University of East Asia Press Ltd,1987.
〔23〕P. Manuel Teixeira,Maeau e a sua Diocese(1940-1977).
〔24〕Danvers,The Portuguese in India.
〔25〕Anny Vandenbosch,The Dutch in East India.以下是Manuel Teixeira(文德泉)神父的著作,不再列作者名字。
〔26〕A Igreja de s.Lourenqo,Macau,Escola Tipografia do Orfanato da lmaculada Conceiqao,1937,(BCEM).
〔27〕Par6quia,de S.Lourenqo,Macau,Tipografia do Orfanato,1937,(BCEM).
〔28〕Filiplncs e o Congresso Eucari stico Internacional,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do Orfanato,[1957-?](BCEM).
〔29〕Hospital de s.Rafael,Macau,Escola Tipogfifica Salesiana,1939,(BCEM).
〔30〕Acqao Cet61ica Portugnesa em Macau,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Salesiana. 1940,(BCE M).
〔31〕Cam6es em Macau,Contribuiq6es para O Estudo do Problem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0,(BCEM).
〔32〕Macau e as suas Ilhas.Vol.1,Macau,Tipogrrafia do Orfanato Salesiano,1940,(BCIEM).
〔33〕Bispos e Governadores do Bispado de,Macau,Vol.2,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0,(BCEM).
〔34〕As Ordens e Congregaq6es Religiosas em Macau,Vol.3,Macau,Tipografia Soi Sang,1956,(BNM).
〔35〕A Diocese Portuguesa de Malaca,vol.4,Macou,Edicao do Boletim Eclesifistico da Diocese de Macau,1957,(BNM).
〔36〕Efemérides Religiosas de Malaca,vol.5,Lisboa,Agencia-Geral do Ultramar, 1963,(BCEM).
〔37〕A Missao Portuguesa de Macau,Vol.6,Lisboa,AgSncia-Geral do Ultramar,1963,(BCEM).
〔38〕Padres da Diocese de Macau,Vol.7,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67,(BNM).
〔39〕Padres da Diocese de Macau.Vol.8,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2,(BPT).
〔40〕O Culto deMaria emMacau,Vol.9,Macau,Tipografia daMissrio do Padroado,1969.(BCEM).
〔41〕Miss6es de Timor,v01.10,Macau,Tipografia da Missrio do Padroado,1974,(BNM).
〔42〕As Confrarias em Macau,Vol.11.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75,(BNM).
〔43〕Bispos,Missionfirios,lgrejas e Escolas,Vol.1.2,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6,(BNM).
〔44〕A Missrio da China.Vol.13,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77,(BNM).
〔45〕As Miss6es Portuguesas no Vietnam.Vol.14,Macau,lmprensa Nacional,1977,(BCEM).
〔46〕Relac6es Comerciais de Macau com o Vietnam,Vol.15,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7,(BNM).
〔47〕A Missfio da Coreia,Vol.16,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1979.(AHM)
〔48〕Ant6nio Alexandrino,de Melo,Barrio do Cereal 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1,(BNM).
〔49〕D.dosd da cosla Nunes,Dados Biogrfificos,Macau,Mocidade Estudiosa de Macau,1941,(BCEM).
〔50〕A Fachada de s.Paulo,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1,(BCEM).
〔51〕Sanchofio,M0ne de S.Francisco de Xavier,Peregrinaqoes ao seu Sepulcro,Macau,lmprensa Nacional,1941,(BCEM).
〔52〕Reverendo Padre Ant6nio Mafia Alves,S. J. Macau,Escola Tipogrfifica do Offanato da I. C. [Salesianos],[1941],(BNM).
〔53〕Ant6nio Joaquim Bastos,Macau,lmprensa Nacional,1942,(BNM).
〔54〕Galeria de Macaenses Ilustres do S6culo XIX, Macau, Imprensa Nacional,1942,(BCEM).
〔55〕Pedro Nolasco da Silv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2,(BNM).
〔56〕A Semana Santa,Macau,Tipografia do Orfanato[Salesianos],1943,(BPT).
〔57〕Liceu Nacional Infante D.Henrique,Jubileu de Ouro(1894—1944),1.”ed.Macau,Imprensa Nacional,1944,(BCEM).
〔58〕Liceu Nacional Infante D.Henrique,Jubileu de Diamante(1894-1969)2“ed,correcta e aumentad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9,(BCEM).
〔59〕Licen de Mucau,3“ed.correcta e aumentada,Macau,Direcqfio dos Servicos de Educaqfio,1986,(BCEM).
〔60〕A Mivsao Portuguesa,Legacao de Poaugal em Singapura,Macau,Tiporafia do Instituto Salsiano da Imaculada Conceicao,1956,(BCEM).Separata do Boletim Eclesian da Diocese de Macau,(BPT).
〔61〕Romagem Hist6rica,impress6es de uma visita ao Japfio,Macau[s. n.],1956,(BNM).
〔62〕Vicente Nicolau de Mesquita.2“ed,Macau,Tipografia Soi Sang,1958,(BNM).
〔63〕Maria de Moura,drama hist6rico em 5 actos,[Macau],Is.n.,19591,Texto assinado corn o Pseud6nimo de Elman Missutro,(BNM).
〔64〕Os Bocarros,Lisboa,Congresso Intemacional de Hist6ria dos Descobrimentos,1961,(AHM).Separata do Vol.5 dasActas.
〔65〕O Diogo Veloso e a Gesta Lusiada em Camboja,lisboa,Congresso Intemacional de Hist6ria dos Descobrimentos,1961,Separata do V01.5 das Actas,(AHM).
〔66〕Missionarios Jesuitas no Vietnam,Macan,Centro de lnformacfio e Turismo,1964,(BNM).
〔67〕A Confraria de Na.Senhora do Rosfirio e a lgreja de s.Domin gos,Macan,Tipografia da Missfio do Padroado,1965,(BNM).
〔68〕Imprensa Peri6dica Portuguesa no Extremo Oriente,Macau,Noticias de Macan,1965.
Colecqfio Noticias de Macau,XXII,(BNM).
〔69〕Os Mficaenses,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65,(BNM).
〔70〕Mfirtires que Passaram por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qao e Turismo,1965,(BNM).
〔71〕O Conde Benyowsky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66,Em portugucao e ingles,(BNM).
〔72〕Miguel de Arriaga,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6,(BNM).
〔73〕Os M6dicos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dsmo,1967.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ro Luis de Cam6es,ii(!)Out,1967,(BNM).
〔74〕O Fundador do Leal Senado,Macau,Tipografia da Missfiodo Padroado,1968,(BNM).
〔75〕O Trajo Feminino em Macan do$6c,XVI ao Sec,XVIII,Macau,Imprensa Nacional,1969.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Ses III(1),(AHM).
〔76〕D.Melchior Cameiro,Fundador da Santa Casa da Miseric6rdia de Macau,Macau Comissao Executiva das Comemorac6es do 1V Centenfirio da Santa Casa da Miseric6rdia,[1969],(BNM).
〔77〕Luis de Almeida,S.J,M6dico,Comerciante e Missionfirio,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0,(BNM).
〔78〕A Policla de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0.Separata do Boletim do Jnstituto Luis de Cam6es,III(2,3,4);IV(1)(BNM).
〔79〕O Teatro D,Pedro V Macau,Clube de Macau,1971,(BNM).
〔80〕O Leal Senado,Macau,Leal Senado,[1973-?],(BNM).
〔81〕As Canossianas Diocese de Macan,I Centenfirio(1874-1974),Macau,Tipografia da Missao do Padroado,1974,(BNM).
〔82〕Cem Anos de Vida no Quarrel dos Mouros,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4,(BCEM).
〔83〕Galeria de Mulheres llustres em Macau,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74.(BNM)
〔84〕George Chinnery,no Bicenienfirio do Seu Nascimento,1774-1974,Macau,Governo de,Macau,1974.(BNM).
〔85〕O Maiot Tujāo de Macau,22 e 23 de setembro de 1874.Macau,Tipografia da Missāo do Padroado,1974,(BNM).
〔86〕Joāo Ferreira de Almeida,Tradutor da Biblia em Portugues,Maeau,Iraprensa National,1975.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ls de Camǒes,XI(3,4),(BNM).
〔87〕Assistênoia Médica em Macau, Vol. 1, Macau, Imprensa Nacional, 1975,(BCEM).
〔88〕ANosologia em Macau,Vol.2,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5,(BCEM).
〔89〕Os M6dieos em Macau,do séc,XVI a XIX,vol,3.Maeau,lmprensa Nacicnal,1976,(BCEM).
〔90〕Os M6dicos em Matan,no séc,XX.Vol,4,Macau,imprensa National,1976,(BCEM).
〔91〕Os Militares em Macau,Macau,Comando Territorial Independente de Macau,1975,(BCEM).
〔92〕O Comércio de Escravos em Macau,Macau,lmprensa Nacional,1976,Em portugues e em ingles(BCEM).
〔93〕Macau em 1857.P Macau,Imprensa Nacional 1976,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ǒes,X(1,2)(BNM).
〔94〕Os Ouvidores em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6,(BCEM).
〔95〕O Seminhrio de S.José de Macau,Resenha Hist6rica.Macau,IV Centenfirio da Diocese de Macau,1976,(BNM).
〔96〕Congregacāo de Nossa Senhora dos Dores, Jubileu de Diamante(1901-1976),[s. 1], Is, n. 1.[1976-?],(AHM).
〔97〕I Centenārio da Associaqfio Promotora da lnstruqfio dos Macaenses(1871-1971),Macau,[s. n.]. [1976-?],(BPT).
〔98〕A Gruta de Camōes em Macau,Macau,Imprensa Nacional,1977,(BNM).
〔99〕Macau Através dos Seculos,Macau,Tmprensa National,1977,(BCF.M).
〔100〕Os Piratas em Coloane,em 1910,Macau,Centro de Informaco Turismo,[1977-?],(RNM).
〔101〕Bela Vista Hotel,Macau,Centro de Infomacǎo,o e Turismo,1978,Em portugues e em ingles(BBN).
〔102〕Os Franciscanos em Macau,[s.h]Js.n.[1978-?],Separata de(Archivo lbero-Americano),T. XXXVII(149-152),1978(AHM).
〔103〕Templo Chines da Barra,Ma-Kok-Miu,Macan,Centro de lnformacao e Turismo,1979,(BCEM).
〔104〕Ruas com Nomes Gen6dcos,Vol.1,Macau,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fismo,1979,(BNM〔1〕).
〔105〕Ruas com Nomes de Pessoas,Vol.2,Macan,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fismo,1981,(AHM).
〔106〕AVoz das Pedras de Macau,Macau,lmprensa Nacional,1980.Separata do,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ǎes,VII(3,4);VII(1,4),(BNM).
〔107〕Residéncia dos Govemadores de Macau,Macau,Direcqfio dos Serviqos de Turismo e Comunicaqfio Social,[1980-?](BNM).
〔108〕Camǒes Esteve em Macan,Macau,Direccāo dos Serviqos de Educaqfio e Cultura,1981,(BCEM).
〔109〕Macau no Sêculo XIX,Macau,Dffecqfi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1,(BCEM).
〔110〕Macau no Século XIX,Visto poruma Jovem Americana,Maeau,Direcqfio dos Servios de Edueacao e Cultura,1981,(BCEM).
〔111〕Taipa e Coloalne,Macan,Direcca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 1981,(BCEM).
〔112〕Macau durante a Guerra,Maean,[s.n.],[1981-?],(BNM).
〔113〕Na Corcia,[Macau],[s.n.],[1981-?],(aNM).
〔114〕Clube Militar de Macau,Macau,Tipografia Mandarim,1982,(BNM).
〔115〕A Educacao em Macau,Macau,Direccā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2,(BCEM).
〔116〕Macau,no Século XVII,Macau,Direccao dos Serviqos de Educacao e Cultura,1982, (BCEM)
〔117〕Pagodes de Macau,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Educaca e Cultu 1982, (BCEM).
〔118〕Vultos Marcantes cm Macau,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Educacao Cultura, 1982, (BCEM).
〔119〕Portugal na Birmani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3, (BNM)
〔120〕Portugal no Camboj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3, (BNM
〔121〕Portugal na Tailandio, Macau, Direccao dos Scrvicos de Turismo,1983, (BNM)
〔122〕Macau no Seculo XVII, Macau, Servlcos de Turismo, 1984,(BNM).
〔123〕Portugal em Singapura, Macau, Direc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5 (BNM)
〔124〕Os Americanos em Macau, Macau,... (No prelo).
〔125〕Braganca Missionaria, Braganca… (No prelo).
〔126〕O Cemiterio Portugues de Peqnim, Macau, … (No prelo).
〔127〕Genealogias Macaenses, Macau,… (No prelo).
〔128〕Pfimordios de Macau, Macau,… (No prelo).
〔129〕W Centenario da Cidade do Nome de Deus de Macan (1586-1986), Macau, … (No prelo).
〔130〕Malacca,Vol, l, Lisboa, Agencia-Geral do Ultramar, 1961, (BPT).
〔131〕Malacca, Vol.2, Lisboa, Agencia-geral dio Ultramar, 1961, (BPT).
〔132〕Singapore. Vol.3, Lisboa, Agencin-Gieral do Ultramar, 1963,(BPT),
〔133〕The Influence of Portuguese on the Malay Language, [Malasia],Malayan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 [1972-?],Offprint from Journal Malayan Branch Asiatic Society, XXXV (Pt. 1), 1962, (?)(BNM).
〔134〕Early Dominicans in Malacca (1511-1636), Colombo, The Rosary Apostolate St, Marys, 1963, (BPT).
〔135〕St, Josephs Church Litle Prayer Book, l".ed., Singapore,[…], 1963;2",ed, Singapore,[…],1968,(Esgotado).
〔136〕The Fourth Centenary of Jesuit at Macao, Macao, Salesian School, 1964, (BCEM).
〔137〕Early Portuguese & Spanish Contacts With Borneo, Lisboa,Emp, Tip, Casa Portuguesa Sucrs.. Ld" [1964].
Separata do Boletim da Sociedade de Geografia de Lisboa, Jul-Dez, 1964,(AHM).
〔138〕Luis de Almeida, S.J.:Surgeon, Merchant and Missionary in Japan, Macau,[s.n.], [1964-?] ,(BNM).
〔139〕Count Moric Benyovsky, a Hungarian Crusoe in Asia.[ss.1.],[s.n.],[1966], Reprint form Asian Studies, IV(1)Apr., 1966, p. 127-134,(BPT).
〔140〕The Japanese in Macao in the XVI and XVII Centuries, Macao, lmprensa National, 1974.Separata do Boletim do Instituto Luis de Camoes, VIII(2,3),(BNM).
〔141〕A Precious Treasure in Coloane, The Relics of Japanese and Vietnamese Martyrs, Macau, Centro de Informacao e Turismo,[1977], (BNM)
〔142〕The Church of St. Paul in Macau, Lisboa, Centro de Estudos Historicos Ultramarinos da Junta de lnvestigacǒes Cientificas do Ultramar, 1979, Separata de Stadia, (41-42) Jan.-dez, 1979,(BNM).
〔143〕Ouvidores in Macau, Macau Mandarin Printing Press, 1979,(BPT).
〔144〕The Story of Ma-KokMiu, Macau, Centro de lnformacao e Turismo,1979,(BNM).
〔145〕Camǒes in Macaa, 2".ed., Martinho Printing Press, 1980,(BPT).
〔146〕The Protestant Cemiteries of Macau, Macau, Direcao dos Ser-vicos de Turismo, [1984],(BNM).
〔147〕The City of The Name of God, Hong Kong,…(No prelo).
〔148〕Portugal in Southeast Asia, Bangkok, …(No prelo).
出版代号:
BCEM-Biblioteca do Complexo Escolar de Macau
BNM-Biblioteca Nacional de Macau
AHM-Arquivo Historico de Macau
BPT-Biblioteca·Padre·Teixeira
同时,还有不少翻译成中文的著作出版,例如1992年施白蒂的《澳门编年史》,1997年萨安东(Anto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着、金国平等译:《葡中关系史料汇编》;萨安东的《葡萄牙在华外交政策》;1999年马楂度(Joaquim Jose Machado)的《勘界大臣马楂度——葡中香港澳门勘界谈判日记(1909-1910)》;2000年徐萨斯(Montalto de Jesus)的《历史上的澳门》;2007年的杰弗里·c·冈恩(Geoffreof C·Gurm)着、秦传安译的《澳门史(1557-1999)》,等等。
此外还有大批中外文的论文发表,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了。
从以上所列国内外研究者的大量著作可以看出,研究澳门的专家学者是人才济济,成果累累,队伍壮大。特别要指出的是,由于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委员具有极强联络和组织能力,善于团结国内外学者齐心合力研究澳门,吸引更多学者共同研究澳门,如他主编的《澳门史新编》著作就有全球51位研究澳门的有名专家参加编写。同时,澳门本地近年也涌现一大批研究澳门的青年学者,例如在吴志良、杨允中主编的《澳门百科全书》,组织了本地学者62人参加编写。这就表明越来越多青年学者加入到研究澳门的历史文化行列。因而在两岸四地成立了不少研究澳门的机构,如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澳门研究中心等,其他如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厦门大学、台湾的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均有不少学者致力于澳门研究。如此强大的研究队伍,就成为今天构建“澳门学”的决定性因素。
综合以上三方面所述,可以看到,澳门在国际上既有457年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藴,又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一支相当数量的研究队伍,再加上“澳门历史城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当前澳门经济长足发展的大好形势,我认为,澳门学术界和各界人士以及特区政府应该打出“澳门学”这个新学科的品牌,以吸引中外更多人研究澳门、关注澳门,保持和进一步扩大澳门在国际舞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澳门明天会更好。
注释:
〔1〕世界银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报告》第7页,1981年版。
〔2〕戴逸:《论康雍干盛世》,2003年2月23日在北京图书馆举力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讲稿。
〔3〕保罗·尼肯迪着、蒋葆英译:《大国的兴衰》第4页,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4〕考太苏:《皮莱斯的远东概览》第1卷,序言。
〔5〕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册第412、229页;下册第747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Angus Maddison, Chinese Economic Pertormance in the long Run, DECD Devolopment, Paris, 1998.
〔7〕Robea Park,These from the Land OfSinlm:Essays On Chinese QuestiOn,P61.
〔8〕Geo Philips,Early Spanish With Chang Cheow,《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7年第4期。
〔9〕转引《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第1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明史》卷75,《职官四》。
〔11〕《清高宗实録》卷550。
〔12〕考太苏编译:《皮莱斯的远东概览》第1卷,序言。
〔13〕龙思泰着、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第301页,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黄启臣:《清代前期海外贸易的发展》,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4期。
〔15〕根据梁廷柟:《粤海关志》卷24第34-40页的数字统计。
〔16〕胡宗宪:《筹海图编》卷12。
〔17〕转引《郑成功收复台湾史料选编》第115、1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龙思泰着、吴义雄等译:《早期澳门史》第301页,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9〕C·R·Boxerc,The Great ship form Arnacon:Annal of Macau and the old Japan Trade,1555-164,lisboa,1963.47、61、128、138、144、147、153、164、169.
〔20〕黄启臣:《澳门通史(远古——1998)》第48页,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H.J.de Santos,OS portuguesesem Solor,del555-1720.
〔22〕袁钟仁:《广州和美国的早期贸易》,《岭南文史》1989年第1期。
〔23〕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6,中华书局1989年版。
〔24〕杨允中:《微型社会创造世界奇迹》,《南方日报》2009年12月20日第04版。
〔2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见《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第145-146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
〔26〕区卓志(Jorge de Arrimar):《澳门史料》,载《澳门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页,澳门文化学会1995年版。
〔27〕章文钦:《澳门历史文化》第258页,中华书局1999年版。
(本文第二三部分原载《澳门文献信息学刊》第4期,2011年4月)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