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发展教育的政策选择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同时,教育又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弘扬和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早期的资本主义教育仍属私人产品。随着学校的出现、分科教育模式的实施,特别是公立教育的发展,二次大战后,各国政府加大了介入教育事业的力度,并普遍建立了以公立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到了70年代,许多国家制定了义务教育法,把基础教育确定为一项政府和家庭的义务。

  政府之所以介入教育事业,将其由私人产品转化为公共产品,其主要原因是:教育的发展是提高人的素质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具有重大作用;教育产品是无形产品,国民通过教育第一门槛,才能进入科学的第二门槛,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教育是人们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教育而获得相应知识和技能,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从而取得与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相适应的收入,发展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有风险的特点,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有利于矫正市场的短视行为。

  在教育事业方面,政府应该如何发挥作用呢?我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科学地确定我国教育的战略重点

  21世纪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教育战略重点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的理论和教育规律,我国的教育事业应致力于规模与品质、公平与效益、统一性与多样性、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的兼顾与统一,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此,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应当积极合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德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开放环境,主要途径将是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动力,改革教育发展机制和教育配置方式。应抓好以下三方面的体制改革:

  一是要继续改革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变“条块分割”、重复建设体制。加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决策统筹权和管理许可权,依法保障学校的自主权,使教育结构调整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密切结合。

  二是改革办学体制。积极鼓励和支援社会力量办学,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发展教育特别是非义务教育,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机制和政府公共财政制度的完善,公共财政应主要支援义务教育和部分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某些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借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吸纳社会资金投向教育,开辟新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品质与办学效益。

  三是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们还要加强与国际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开放有关教育领域,利用国外人才、资金和其他资源,加快我国紧缺人才的培养和高层次骨干梯队的建设,有效地控制向发达国家的“智力外流”。

  (三)确定人才开发的不同重点

  我国目前面临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处于刚起步的知识经济等多种形态并存的局面,在经济上面临着加快工业化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迫切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因此,必须确定人才开发的不同重点,既需要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向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准冲击的攻坚骨干,又需要面向市场、企业和基层,培养培训大批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急需的实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在大幅度提高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重点抓好“尖子”、攻坚骨干和“一线”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一是高等学校应当营造有利于发挥教师和学生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因此,高等学校应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高等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结合,广泛实行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训练,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

  二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招生的大部分增量将用于发展综合性和社区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应当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及其他途径和机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主动适应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城镇第三产业以及农村实用性人才的需要。

  三是要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全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四)调整不合理的教育结构

  随着我国进入WTO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结构升级,势必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在资讯通讯技术、电脑网路与软体发展、生物工程等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不足,真正适应“入世”需要的财政、金融、法律、贸易和管理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也相当缺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迫切要求教育为其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因此,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进而影响教育结构,产业对于教育需求的拉动一直占主导地位,教育也可以引导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今后,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可以考虑的改革思路是:

  一是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逐步转变学校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的倾向,使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互补充;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相互配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二是确定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比例。

  三是大力增强市场短缺专业人才培养能力。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结构,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需要机制进行优化,大力培养市场急需的专门人才。

  (五)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进入21世纪,资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互动式教育为特点的现代远端教育模式。由资讯技术革命导致的新的教育革命,正在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以覆盖面广、全方位地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服务优势,从而使教育现代化步入新的阶段。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仅靠传统的手段和方法是难以实现的。而运用电脑网路和多媒体技术发展现代化远端教育,将有利于发掘现代教育资源潜力,扩大教育机会,实现高品质教师和先进教学思想的共用;有利于促进学校之间的合作办学,促进学校与企业界及社会各界的联系;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发展教育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二、科学制定新时期发展教育的公共政策

  发展教育的公共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产品的生产政策和教育产品的提供方式。

  (一)教育产品的生产政策

  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是教育发展规划。这是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所要达到的水准,也是教育产品生产中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确保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政府必须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包括教育发展规模、各类教育产品(如大学、中学、小学、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构成、以及地区分布规划等。

  二是教育市场的管理。由于教育存在着资讯不对称,比如,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资讯是不对称的,故产生教育垄断性。教育的垄断性会降低教育效率,也会使学校失去品质压力,甚至偏离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缺乏竞争和改革热情,导致学校“衙门化”。因此,政府对教育市场的管理要设法打破垄断,建立一种公平竞争的机制,让竞争来约束学校和教师的行为。比如在美国,一些州政府在建立对学校的品质考核指标的基础上放宽了办学的限制,允许私人组织办学,也允许公立学校的教师重新组合,甚至将原来规模较大的学校划分为几个学校教师自由组合,政府按在校生标准,定额向学校拨款。这些做法,促进了教育品质的提高,这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

  三是确立教育产品的合理生产方式。教育应当由政府来办,还是由市场来办?这也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世界银行1987年对12个发达国家和38个发展中国家的公立教育和私立教育(在校生比例)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各国在发展教育上的政策是不同的。但总体而言,私立学校大多处于补充地位。(2)小学教育通常以政府主办为主,而中学教育中,则私立学校的比重大于小学。在我国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适度发展私立教育具有经济意义。

  (二)教育产品的提供政策

  1.对于全日制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主要采用混合提供方式。外部性(公共性)是确定收费和政府补贴标准的主要依据。由于在上述三类教育中,初等教育的外部性是最高的,同时又是受益最大、教育成本最低的,因此,采用政府补贴为主的方针,体现了效益原则。对小学教育采取以政府补贴为主,实际上就是采取一种近于无偿提供的财政政策。中等教育次之。公立高等教育的经常性支出应当大部分来自收费,政府拨款主要解决设备购置和房屋投资性支出。

  2.对于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则应当采取市场提供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教育的外部性最小,政府不能用大量资金去补贴那些外部性最小的事业产品。

  3.对于民营的小学、中学和大学,可以考虑两种思路:一是私人生产,市场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收费标准可以由政府核定,也可由办学者按市场供求来自行确定。二是政府也可以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补贴,将其收费、品质管制纳入政府管理轨道,建立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公平竞争的机制。

  三、逐步将教育推上市场化之路

  教育在当代既是事业,又是产业;既是文化,又是经济;既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又愈来愈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所谓产业,是指能在国民生产总值形成过程中提供净收入的行业。而教育产业化或市场化,就是指教育按照投入产出原则,依企业管理模式操作,从市场获取产业要素,在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过程中,讲求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其核心是以市场价值为导向。

  对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学术界赞成、反对两种声音都有,我持赞成态度。我认为,教育要走出“穷国办大教育”和“大国办穷教育”的困境,关键就是承认教育的营利性,让教育走市场化的道路,利用市场规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吸引国内外资本进来。

  事实上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的国家,整个世界的教育改革也有市场化的趋势。研究表明,私立学校之所以在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其基本原因在于:首先,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需要紧缩公共支出,为了降低国家财政赤字和外债,便不得不寻求其他资金来源以用于教育发展。于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先后选择了允许私人资本投资教育的发展教育产业之路。其次,发展中国家亦对产品生产和服务产业中的国家干预产生了怀疑,于是,不得不考虑将私有化的优越性应用到教育部门的问题。

  教育市场化意味着老百姓在教育方面支出的份额会提高。但必须看到,在市场压力作用下,教育的整体成本会降低,到一定程度,老百姓要掏的钱很可能会比现在少而不是多。就像铁路、民航、电信等部门打破垄断,老百姓最终会受益一样。

  在中国入世后的今天,那种依然主张“教育事业不是经济产业”的观点,不仅有悖于我国加入WTO时对有关教育服务产业的承诺,也不符合党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解放思想,发展教育产业”的精神。指出教育市场化决不是要削弱国家教育责任与投资,恰恰相反,至少在我国来说,这种投资总额还要逐年增长,直至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准。当然,我们提出教育市场化,并不是马上要实行,而是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实事求是,创造条件,分步进行。

                (2003年2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