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关于进一步发挥广东侨胞的优势 推动广东-东盟合作的建议

  一、广东侨胞的优势

  东盟各国是中国公民移民海外人数最多的地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70%,其中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又占了大多数。众所周知,东盟华侨华人素以经商着称,历史悠久,长期积累,逐步扩展到各行各业,其中不乏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甚至跨国公司。东盟华侨华人基于华族文化形成的庞大的批发、零售商业网络,则是独一无二的,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进入广东的外资就是来自东盟的华人资本。东盟华侨华人中小企业相当活跃,积极参与家乡的经济建设,其中一个因素是在广东的归侨来自东盟主要国家的居多,改革开放之后他们的来往更加密切,为广东和东盟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广东的归侨侨眷向他们的亲友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关政策、广东的投资环境,穿针引线、招商引资、推介广货、推动华文教育等等做了大量工作。九十年代广货大量进入东盟市场与当地华侨华人中小企业和广东归侨侨眷的努力分不开。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在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盟各国金融受到重创,华商也受到很大的冲击,加之经济结构失衡,制约了经济发展,东盟各国采取了限制进口、扶持民族工业、扩大内需等各种措施应对。这期间东盟的华商为适应变化了的情况,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当地的发展上。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东盟华侨华人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东盟各国华侨华人的企业大多由其子女接管,华裔(华侨华人的后代)成为东盟各国华人社会的主体,这些四十岁上下土生土长的华人,大多不会讲华语,精通母语和英语,和当地有很深的人脉关系,熟悉当地的环境。相对其父辈对祖籍国的瞭解甚少,远不如父辈对家乡的感情那么深,几乎不参加父辈组织的社团活动。东盟各国情况也不尽相同,新加坡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人才素质较高,本国发展空间小,他们积极向外拓展,早期在江浙搞工业园区,目前正积极推动与广东合作搞“知识城”项目;而印尼有2.3亿人口,市场很大,国情也有比较大的变化,政府采取鼓励政策,那里的华商普遍认为所在国是最佳投资地,在本国投资有基础,看得见摸得着,何必舍近求远,自然再也看不到像改革开放初期,东盟华侨华人积极回乡投资办厂的景象。特别是,随着港澳台资金的大量进入和欧美、中东等财团的大举进入广东,相比之下,东盟华侨华人的投资日渐式微。但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广东和东盟各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东盟是广东的重要贸易伙伴,是广东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具有资源和技术很强的优势互补性,进一步推动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具有十分良好的条件。加强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有利于广东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有利于广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有利于广东与东盟开展能源资源合作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同时也有利于推动东盟各国的发展。为此,进一步发挥广东和东盟的地缘、人缘优势,特别是东盟华侨华人和广东的乡缘、亲缘优势,深化广东与东盟的合作,前景广阔。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充分发挥广东侨胞的优势,深化广东-东盟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

  二、对策与建议

  (一)增创广东侨的新优势

  华裔是当今华人社会的主体,除了继续加强和东盟老华侨华人的联系,幷且通过他们更广泛的联系华裔,还要更新观念,创新工作平台,开拓和东盟华裔联系的新渠道。

  发挥新归侨的作用。除了继续发挥老归侨和侨眷的作用外,还要发挥新归侨侨眷的作用。新归侨在国外生活工作过一段时间,比较瞭解国外的情况,加上有语言上的优势,便于和华裔沟通。有的新归侨在广东创业,事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也有和华裔联系的积极性,是开拓与东盟华裔联系的重要力量。

  发挥已在广东投资或从事经贸等工作的东盟华裔的作用。在广东从事经贸活动的东盟华裔越来越多。另外,东盟各国在广东的华裔留学生也不少,单是印尼就有几千人,有的留下来从事各种工作或协助在外亲友经商。要重视加强与那些已在广东生活和工作的东盟华裔的联系,增创广东侨的优势。

  充分发挥各种业缘性团体的作用,创新和东盟华裔联系的渠道。除了侨务部门之外,要充分发挥诸如侨商会等业缘性团体的作用,加强与东盟各国业缘性团体的联系和合作。侨商会会员本身是华商或侨属企业界人士,他们和海外华商有天然的联系,可以通过侨商会组织华裔开展活动。

  以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和华裔的联系。传统的乡情、亲情对华裔的吸引力不大,他们很少参加流于形式的招商活动,对宗亲等联谊活动也少有兴趣,他们希望参加对事业发展有利的各种活动。为此,要以共同发展的理念,创新工作平台,就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讨、考察、交流。比如,可以通过侨商会组织会员和东盟各国已在广东投资的企业代表以及广东内地企业界人士开展活动;可以组织与东盟各国中资企业协会开展活动;可以组织东盟华裔大企业家进行高端论坛;可以组织华裔中小企业界人士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活动:要加强和他们的联系,瞭解并关心他们,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和东盟华裔以及华侨华人业缘性社团的联系,增进友谊,增创侨的新优势,进一步充分发挥东盟华侨华人桥梁纽带作用。

  (二)加强文化交流,深化友好关系

  按照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人为本,加强广东与东盟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友谊,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往来更加密切,但是深度和广度还很不够。虽然通过东盟华侨华人的联系和推动,广东与东盟各国建立了很多友好省市关系,但是,这些关系还要有互动,才能持续、深化,以便发挥有效的作用,取得有实质性的进展。广东的归侨侨眷与东盟各国的华侨华人联系比较多,幷且带动了华侨华人与广东商界的联系,况且东盟各国新一代华裔与当地人民的联系最密切,瞭解华裔就可以更多地瞭解所在国的国情,密切与华裔的联系有利于加强和东盟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密切广东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关系。为此,要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华裔的联系,虽然有时会有语言上的障碍,还有文化背景的差异,但是通过在广东的归侨侨眷以及在广东生活和工作的东盟华商、留学生,我们还是可以更广泛的联系东盟华裔,增进友谊。东盟各国华裔的情况不尽相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华语比较普及,而印尼、缅甸则出现断层,四十岁上下的华裔,特别是草根阶层会讲华语的极少,要他们现在学华语也不实际。为此,除了继续做好开展华文教育工作外,可以考虑应用所在国的语言编写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让更多的华裔和所在国人民瞭解中国文化。同样,我们必须通过华裔更多地瞭解所在国的文化,加强吸收东盟各国文化的工作,以便让广东人民瞭解东盟各国的国情。我们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设计出内容更加丰富的文化交流工作平台。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民间各种社团开展有实际内容的文化交流活动,只有在文化层面上增加互动,友谊才能持久,不断提升,增加互信,从而推动广东与东盟的合作更加全面、协调和持续地发展。

  (三)进一步发挥侨的优势,深化广东与东盟民间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在优势互补的项目上一般都获得成功。时至今日,广东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都面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结构、产品优化升级等问题。不仅优势互补的范围更广,内涵更加丰富,互补的层次也相应提高了。东盟各国发展也不平衡,各有优势,广东与东盟各国政府之间在优势互补的项目上的投资合作有了较大的进展,民间层面的合作与交流也相当活跃,广东企业在东盟各国的投资逐年上升,其中很多是通过归侨侨眷牵线搭桥和东盟华侨华人积极推动下实现的。目前,在印尼已有700多家中资公司,如北京的“小肥羊”成功在印尼落户,当地华人在雅加达开了两家分店、广东的欧派厨具、佛山阿波罗陶瓷等等在印尼开了多个代理机构。但是,和其它省相比,作为具有地缘、人缘优势,又是经济大省的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广东民营企业在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中主体地位大大提高。2002-2008年7年间,广东民营企业对东盟进出口从2001年的1.5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的138.9亿美元,增长了92倍。而东盟各国的中小企业人数众多,有广泛的商贸网络,因此推动广东民营企业与东盟中小企业的合作潜力很大。东盟各国企业看到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也有加强合作的愿望,有的想参与广东的建设项目;有的希望广东企业参与他们的技术改造项目等等,但是,单靠广大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的热情或通过联谊活动见几次面谈几次话,很难深化双向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

  为此,要进一步发挥有关的业缘性民间社团的作用,以便有效地发挥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的作用。比如,侨商会可以组织有关归侨侨眷就广东与东盟民间合作开展经验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归侨侨眷和东盟华侨华人提供有效服务。除了由政府主导的各种招商、博览、展销会等活动,更多的可以由诸如侨商会等组织小型多样的技术交流、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等活动。关键是要有的放矢,供求关系是推动经贸合作的基本因素,也是促成优势互补的基本条件,你提供的正是人家需要的,自然有吸引力。为此,侨商会等有关民间社团,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建立强大的供求关系信息数据库,加强为归侨侨眷和东盟华侨华人提供专业水准的信息谘询服务,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把优势互补转化成投资合作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深化广东与东盟的民间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

  2010年6月10日

  (古华民: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