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优秀遗产的国家。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在一千八百年前,已经发明瞭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瞭刻板印刷;在八百年前发明瞭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可见,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四千年的有字可考的历史。
伟大的民族,必然有伟大的文化。中国处在亚欧大陆的东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较长的时期内,中国的社会走上一条较为独立的发展道路,形成的中国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等并立于世。
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沿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中国文化是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化共同汇集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结晶。
社会的变化,主要地是由于社会内部矛盾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旧社会的代谢。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四千年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或者说经历了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历史价段,有不同的政治、不同的经济和不同的文化。但作为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遗产的中国文化,是一延续的动态存在,是始终传承不絶的。它的精华,是没有历史时代的局限性的,它们不仅过去有用,现在和将来也有用,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有不少学者做过概括和论述。如张岱年、任大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七点:(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以宗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与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李宗桂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概括为六点:(1)人本主义;(2)重道轻器;(3)经世重教;(4)崇古重老;(5)德政相摄;(6)重整体倡协同。王玉德等在《中国传统文化新编》中也概括为六点:(1)具有顽强的再生力,无与伦比的延续性;(2)“大一统”与多元文化两种倾向幷存;(3)入世思想成为主道心理,避免了全民族的宗教迷狂;(4)以伦理道德学说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5)重政务,轻自然,斥技艺;(6)檏素的整体观,注重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成中英在《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中概括为五点:(1)讲究人格;(2)伦理价值的充实和发扬;(3)仁民政治;(4)爱好和平和忍耐美德;(5)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特质在“伦理、艺术与宗教的会通”。蒋宝德等在《中国地域文化》中概括为三点:(1)统一性(以礼乐制度和大一统思想为原因,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国文化的统一性);(2)伦理性(德主刑辅。法以礼为指道原则,礼以法为推动工具);(3)地域性(中国传统文化是通过各种家族区域、民族区域的文化圈来体现)。以上学者的观点和提法,对我们瞭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很有益的。
我把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幷联系中国现实社会的文化状况,把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征概括为五点:(1)中国文化多元化;(2)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核心地位;(3)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4)爱国主义是光荣传统;(5)“天人合一”是主流人地观。
(一)中国文化多元化
从先秦至当代,中国文化在它数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经历各个时期的风风雨雨和演化变革,既容合了诸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因子,也容纳了外来文化的优良精华,它不是一种纯之又纯的民族文化,而是一种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文化。同时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强化了文化多元化倾向。
在这里,分类简单介绍中国文化。从这几类文化的发展及其包含的内容,充分说明瞭中国文化的多元化。
1.诸子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然秦、明、清时期都出现过文化专政政策,但是更多的是君王鼓励和支持百家争鸣,促进思想、学术的活跃和艺术的繁荣。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孔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都出在这个时期。
针对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特点,历史学家司马谈把它分为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阴阳家等6大派。到西汉末年刘歆又将诸子分为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道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10大流派,除了小说家属文学范畴,实九家而已,后世称之为“九流”。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诸子文化,对后世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特别是儒家精神,孕育了中华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学说,构成了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者的理论武器。
2.信仰文化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信仰自古就存在于民间,在中国历史上基本上都是坚持信仰自由,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也明确规定信仰自由。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各种宗教信仰、鬼神信仰、巫术信仰、风水信仰、命运信仰、科学信仰、三民主义、马列主义等信仰文化。
在近现代,在信仰问题上,主要是处理科学与迷信、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关系。通过介绍和宣传马列主义,在现代革命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由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中国人民,热爱科学和无神论已成为中国人民信仰的主流。前几年出现的“法轮功”邪教问题,说明瞭信仰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应坚持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以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国民进行信仰教育,弘扬信仰文化的精华,使中国人民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和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信仰。
3.民族文化
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里,汉民族与少数民族进行了长期的交往,包括民族战争、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在交往中,汉民族吸收少数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丰富汉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也学习、移植、吸收汉文化,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聚居区域,由于居住地理环境不同,民族形成发展历史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民族产生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形成了民族文化。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朝鲜族、彝族、傣族、柯尔克孜族、俄罗斯族、塔吉克族、拉祜族、景颇族、锡伯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
4.区域文化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泱泱大国。由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经济状况,风俗习惯以及语言等诸方面差异,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不仅形成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也积蓄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化,诸如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化,以两湖为中心的楚文化,以山东为中心的齐鲁文化,以山西为中心的三晋文化,以陕西为中心的关中文化,以河北为中心的燕赵文化,太湖地区的吴越文化,以四川为中心的巴蜀文化。此外还有西北文化、岭南文化、台湾文化、东北文化、内蒙草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滇黔文化等区域文化。
这些区域文化都是统一的中国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但是各有特色,且都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系统。它们既构成了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多方位格局,更增添了中国文化多元化的色彩。
5.外来文化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流有三次高峰,第一次是在汉魏六朝,印度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作了补充;第二次是唐朝,中国文化推动了亚洲文化的发展;第三次是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更新。在两千多年的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科学文化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广为传播。特别是西方的哲学、政治、科技知识传入中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外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和广泛,外国文化更是潮水般涌入中国。如欧式的建筑文化,牛仔裤和西装等服饰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马爹利、人头马等饮食文化,迪斯科、卡拉OK、流行歌曲等娱乐文化,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文化,以及西方的一些观念文化等都在中国流行。
6.国土文化
中国是全球自然地理环境最复杂最丰富多彩的国家之一,所以在这国土上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土地文化。如西部的内陆文化,东部的海洋文化,北方的旱地文化,南方的水田文化,新疆的沙漠文化,青藏的冰川文化,内蒙古的草原文化,黄土高原的黄土文化,海南岛的红土文化,长江的江河文化,大兴安岭的森林文化,石灰岩地区的溶洞文化,等等。在中国土地上农业景观是东农西牧,南稻北麦,因此形成了东部的农耕文化,西部的游牧文化,南方的稻作文化,北方的粟作文化。
7.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即是衣食住行、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民间的生活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东西南北中历史、经济、社会、环境等背景不同,民间生活习俗千差万别,形成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就饮食而言,全国川、粤、京、沪四大菜系,各具特色;江湘地区“无鱼不成宴”,岭南地区“无鸡不成宴”,新疆地区宴客不能无烤全羊;二锅头老白干使人想起东北人,大葱大蒜使人想起山东人,生猛海鲜使人想起广东人,羊肉泡馍使人想起陕西人,辣椒使人自然想起湖南人。再看居住特色,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广州的西关大屋和骑楼,滇南地区的干栏木屋,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
(二)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核心地位
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影响非常深远。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受它的浸染。而且它的影响不限于中国本土,还影响到周边邻国,乃至远隔重洋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儒,最早是指一切方术之士。这些术士到处为人主持丧祭大事,此本是儒的本业,孔子也是这个圈子中人。后来,孔子创立学说,宣传礼教,孔子与儒、孔子学说与儒家学说几乎成了同义语。“儒”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由广义的方术之士缩小为狭义的“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教仲尼”之徒。儒家学说经过西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占据着统治地位,使儒家或儒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孔子成了可与基督、释迦并立的“教主”。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上、意识形态上、风俗习惯上,处处可以见到儒家思想的印痕,成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1.孔子学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是儒家学说的创造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他小时候做过许多人认为是卑贱的事,如管理过仓库和看管过牛羊,后来在鲁国做官,官高宰相。孔子晚年颇为忧郁,只好授徒讲学,其弟子号称三千,着有《论语》、《春秋》等著作。
孔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不是他如何因袭和完善了周礼,而是他通过“仁”释“礼”,把社会外在规范(礼)作为个体的内在自觉(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这种“爱”是以“孝弟”、“亲亲”为其核心的。而“礼”则是“仁”的一种外在表现,是人心中之“仁”的自然流露。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他把“礼”说成是人类血缘亲情的自然表露,这确实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循着这一思路,后世儒者创造出一套真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先由社会政治收缩为家庭人伦,再由家庭人伦散发到社会政治,完成这样一次往返之后,孔子的“仁学”,便因其植根于亿万人心深处最切近、最亲密、最难以摆脱的血亲观念之上,而获得远胜于其他学派的巩固地位,从而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社会——政治学说基本框架的理论基础。
2.儒学精华
儒家文化始于2500多年前,无疑其中有许多不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糟粕,但是也确实有许多可以古为今用,甚至压根儿就是正确的精华。如儒家文化中重“公利”的社会道德原则;注意“诚”、“信”、“勤俭”的社会美德;“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和“自强不息”的人格意识;“究天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积极进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絶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舟心照汗青”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等,都是过去、现在、将来均有用的精华。
儒家文化的精华,融合到现代社会,产生巨大精神力量,并创造出新质文化。在日本,儒家的伦理被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是一个极具家庭色彩的团体,经营者通过情感的联系,来使劳动者勤奋工作,每个劳动者都具有较强的“集团”精神,在儒家伦理道德影响下勤俭、克己、敬业。在新加坡,重视儒家伦理教育,将《论语》列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他们相信通过儒家伦理教育,可以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形成勤俭檏素、吃苦耐劳、正直诚实、遵守秩序等良好品德。新加坡的工人以其勤奋、守纪、聪明被美国《商业周刊》连续11年推举为“世界最佳工人”。在中国,儒家的“诚”、“信”被崇尚为做人的基本准则,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具有现实意义,企业信守“信誉第一”、“质量第一”,也是“诚信”这一原则的体现。西方国家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儒家伦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力图从儒家文化中寻找拯救西方精神危机的良药。
(三)以伦理道德作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
由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宗法传统,使中国文化归于以求善为目标的“道德型”,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儒家伦理思想渗透于全民族的心理、意识之中,“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成为道德条目。其后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利用思辩去满足伦理的需要。伦理思想在一定条件下鼓舞人们“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造就了许多悲壮的民族英雄。
现代社会主要靠法治。中国现在也在由人治逐步走向法治,那种道德的威力比法律更为重要和有效的“德治主义”显然是不适宜、行不通了。但是,在法治的社会里,发扬伦理道德学说的精华,提倡道德,使人间多些诚信、仁义、和谐,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在实行法治的同时,也提倡德治,对现代社会文明建设也是十分必要的。
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所谓“诚”即真诚、诚实,“信”即指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重“诚”,他说:“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讲究“诚信”,他说:“诈伪生塞,诚信守神。”儒家的“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一直沿用到今天。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讲求功利,但诚实、信用仍是做人之本,应极力提倡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
2.重德精神
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华民族特别重视道德,道德理想、道德观念一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并深刻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中,最主要是尚仁、尚义、重节。尚仁即要仁爱,“己所不为,勿施于人”,要宽以待人。义即义气,孔子把行义看作君子行为,对人要讲义。节即气节,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
3.宽容精神
对人宽容,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以形成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孔子提出的“仁”就是“爱人”,即主张对人要充满爱心。
中国的宽容精神包括:(1)人际关系,坚持仁爱,(2)天人关系,提出“天人合一”说,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3)民族关系,有“协和之邦”,各民族平等团结,各国和睦共处。
现代社会,国家或团体、企业都坚持宽容精神,坚持相信大多数,依靠大多数,团结大多数;即使对待犯有过错的人,也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教育挽救大多数;对已认识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错误的人,要给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其重新做人。
(四)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就是对自己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人民在几千年历史中凝聚、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维护祖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发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致力振兴祖国的一种历史责任和崇高精神。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正是爱国主义传统的继承、激励,才使中华民族每当外敌入侵之时,能够团结一致,同雠敌忾,奋起扺抗,不屈不挠地斗争到最后胜利;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鞭策,才使中华民族在内乱出现之时,在保全金瓯的旗帜之下,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能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最终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团结起来。可以说,爱国主义是浸透每一个正直的中华儿女毛孔的精神因素。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这个古老的民族才得以长期延续,不断壮大,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样式。但就其前后相继的一贯性,文化心理认同的一致性而言,其主体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热爱家乡,依恋故土
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依恋,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普遍心理,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出这个主题的传世佳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土热,家乡水甜”,“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谁不说俺家乡好”。
热爱祖国的人,往往是从热爱故乡开始的,热爱祖国和热爱故乡是联系在一起的。抗日战争时期,一句“打回老家去”的口号,感召了不同阵营、不同派别的千千万万的人,很快掀起抗日救亡的爱国运动,充分证明瞭热爱家乡、依恋故土的精神力量。
2.忠贞不二,救国兴邦
在中国文化中,国家是国和家的统一体,家是国的基本单位,国是家的延伸和放大。所以,家国同构,国家连称。儒家在伦理讲“三纲”,国中的君臣关系就相当于家中的父子关系。中国人的道德起点是“孝亲”,由此推衍就是必然道致“忠君”,为人的最终理想追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明末清初,顾炎武把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总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了现代,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行动,理性概括为“保家卫国”。
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传统浸染下,中国人民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愿以国家富强、人民乐业为己任,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忠心耿耿,救国兴邦。涌现出花木兰、穆桂英、岳飞、屈原、文天祥、林则徐、关天培、黄继光等为代表的无数的赤心报国的口碑人物。
3.不畏艰险,鞠躬尽瘁
爱国主义精神的哺育,使一批批爱国志士,为了国家的兴旺和人民的幸福,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鞠躬尽瘁,寻求强国之路。战国时屈原,为了反对楚国的腐败,以一腔爱国赤诚撰写了流传千古不朽的诗篇《离骚》,并以投江自尽的悲壮行为企盼能唤醒楚王和国人的清醒。三国时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用尽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宋代王安石,为了改变当朝积贫积弱的国势,冒死进行改革,表现出“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的无畏气概,被后人誉为“十一世纪的改革家”。近代孙中山,高举三民主义的旗帜,终于用爱国热血推翻了清朝帝制。现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大无畏精神,用马列主义唤起工农群众建立起新中国。
上述这些代表人物,尽管时代不同,目的不同,理想不同,而其热爱祖国的精神是相同的,相通的。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4.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热爱祖国,首先要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自秦代确立的中央集权的政体,经历两千多年,统一是主流。国土如此广大,民族如此众多的中国,如此长远历史坚持着“大统一”,在世界历史上是少有的。坚持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一百多年,不仅在政治、经济上控制香港,而且也用英国思想文化影响香港。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归祖国,保持着繁荣稳定,同内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广泛,这既是祖国统一的光辉胜利,也是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持祖国统一的雄辩例证。
(五)“天人合一”是主流人地观
所谓“人地观”,是指由大量的人地关系的感性材料,经过理性思维达到对人地关系的总看法。在原始社会,人类尚未完全从自然分离出来,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单纯依附的原始共生关系,人类缺乏自我意识,认识水平还很低,只能说是存在对自然界的相当檏素、幼稚的感性认识,远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还谈不上什么“人地观”。只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一段时期后,人类从自然界完全分离出来,有了自我意识,人类的认识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区分了主体与客体,并积累了对自然界的大量感性认识,在生产实践中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经过理性思维后,才形成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观点——人地观。
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地观。
1.阴阳五行说
基于天人之间的神秘关系,先民总结自然现象和规律,创造了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神秘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阴阳学说集中反映在《周易》一书中,五行学说肇始于《尚书·洪范》篇。
《周易》是一部千古奇书,它的突出贡献,首先是檏素而丰富的辩证法,“易生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这是其总纲;其次是内涵了上古的科学,如震卦记载了雷电知识,大壮卦表述了建筑原理,井卦强调了饮水卫生和环境保护,卦形和卦序显示了令人惊叹的数理逻辑。它以神秘的思维模式和象数理论,试图“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从而对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周易》包含着“天人和谐说”,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裁成天地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违”,强调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近年来,国际上重视对《周易》的研究,也正是它包含着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2.“天人合一”说
“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很早。《周易》以及儒家、道家学说中都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到了宋代,“天人合一”思想在理学中达到成熟,张载的《西铭》是其重要代表作。《西铭》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人性与天道,人与自然,全都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天人合一“观。
《西铭》表明的“天人合一”学说,含有复杂而深刻的意义,其中至少包含三项意义:(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产生的;(2)人必须遵守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自然规律与人的道德原则是一致的;(3)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人与万物应该“并育而无害”。
3.现代“协调论”
人地观已由过去的“天命论”和“环境决定论”为主体逐渐演变为“改造论”、“人定胜天论”为主体。但是,近期来,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使人们觉醒,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人们在开始树立“协调论”这样一种人地观。也可以这样说,中国文化的人地观,由过去以天为主的“天人合一”观,演变为以人为主的“天人合一”观,再演变为天人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观。“协调论”思想在周代的《周易》、宋代的《西铭》都已存在,只是到了现代,中国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双重挑战,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自觉地树立和坚持“协调论”的人地观而已。
1994年3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协调论的出现,是人地关系认识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