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九、短暂的告别

  一大早,在传戒居士的引领下,我们前往光明寺,想去聆听闻佛师的开示,并将王居士的日记本奉还给他。

  走在小路上,微凉的寒意穿透衣衫,阳光照射下,葱茏绵远的山体更显博大高远。这段日子适应了许多,感觉山路不再那么难走,脚步也不知不觉加快了许多。

  行至光明寺的山门前,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王居士正低头忙碌着,捡拾着附近的石块,大大小小,垒在一块,再搬运到小路的一侧。

  他的神情专注认真,动作利落娴熟,一双手沾满灰尘,鞋子和裤腿上也挂着一层尘土和几片枯草叶。

  我们急忙迎上前干起活来,捡拾杂草枯枝,清扫院落,下山担水,偶尔聊聊天,一时间热闹了许多。

  “王居士很能干,寺里运石料、木料,他出过不少力。”传戒居士笑着说,手中拈着念珠。

  “应该的,寺庙就这是咱自己的家嘛!”王居士淡淡一笑。

  歇息的时候,我将日记本小心地递给他,再三感谢。我说我学到了很多,要多谢他将这么珍贵的经历记録下来。

  “呵呵,有机会亲自参与的话,会更有感触的!”王居士说话时,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踏入光明寺,心中唯有默默感恩。没有师父们在这里的艰辛守望,我们又怎能披上这庄严的袈裟?”

  一位同伴请他谈谈短期出家的好处,王居士痛快地说起来,“那可太多了,不但能体验出家人的生活,实践佛陀传下的托钵修行,还能学习和实践南传代代相传的“安般业处”,对于佛法的自受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安心、起行、作业,更好理解和操作,也有机会审视自己,守护僧法。”

  王居士洗了洗手,小心地将日记放入挎包,我注意到许多书籍装在其中,背包鼓鼓的,很沉重。

  遇上我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解释起来,“呵呵,我这次又来“搜宝”了。上山前,家乡的几位师兄委托我将《般舟行文集》多带几本回去,大家都很喜欢闻佛师的开示和讲法。”

  “我记得上次你带回去几十本哦!“传戒居士一脸笑容。

  “都结缘啦送光啦!”王居士摆摆手,抿嘴乐。

  “大家爱看,我就多带回去一些!”王居士的语调高了些,笑得很腼腆爽朗。

  “咱们进去吧!”看他背着包,这么沉重,我开口说道。

  “不了,我就要回去了,下午的车,有些来不及。”

  “这就走?”我一愣。

  “恩!”

  听了他的话,大家停下手中的活,围过来告别、相送。

  “外面冷,快进去吧!有缘再见,阿弥陀佛!”王居士双手合十,一一还礼。

  “传戒居士,请代为转告闻佛师,让他老人家保重身体,有空我还会再来的,阿弥陀佛!”王居士说完,挥挥手,朝山下走去。

  没多久,

  众人前前后后,相继走入光明寺,走到山门时,我忍不住回头眺望下山的小路,(红色的这句话是在“没多久”这句话后面剪切过来的)他的背影在山路上一点点变小,变淡。心中再一次默默地道谢,衷心祝愿王居士能早日修成正果,圆满他在日记中提到的所有的愿望。

  同时也希望,那一本宝贵的日记,能在更多的同修心中注入一缕清凉、温暖与阳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