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九、盘陀石

  赏过莲花石,又听常乐师说起另一处灵石,名叫盘陀石,是迦叶尊者守衣入定飞鸡足山时,第二个落脚点。

  盘陀石位于光明寺西、八功德水下,高40米,直立如笋,原石上有行者建阁而居,在此观赏,四周风景俱佳。

  听闻那里是闻佛师的住处,便与师父电话联络,得到许可后,一行人便沿着山路进发,前往盘陀石。

  走出光明寺后院的小门,满山的石林便映入眼帘了。山石大大小小,奇形怪状,嶙峋而立,颇有一种气势。小一点的石头宽约半米,大的足有两三米长宽,大多点缀于盘根错节的古树下。

  由于气候的原因,石上长满了青苔,有种“雨余青石霭,岁晚緑苔幽”之感。据说,这片山石叫做摘星石,自天外飞来,平添了一抹神秘的气息。

  抬头观望,头顶的天空已被树叶覆盖,让人几乎辨不出方向,极为隐蔽。如果观光的旅人无人引领,贸然前往,极容易迷路,自然也无法找寻到盘陀石。

  走到这时,我们已完全放弃藉助经幡或路标指引,独自前往的念头。

  我们穿过摘星石,去往通向盘陀石的小路,这条路坑洼不平,丝毫没有经过人工的修葺,大约走了10多分钟,只见一块五六米高的大石壁陡然而立,上面刻着闻佛师亲笔题字:“九重兰若。”再往前行走几分钟,便到了闻佛师的住处盘陀石。

  盘陀石紧挨着有一幢构造简单的吊脚木屋,一侧飘动着鲜艳的经幡,屋前一池清水,水中漂浮着几片落叶,纵然已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依然保留着一种倔强的緑意。木屋前方有一口黄色的大钟,钟上刻着“宾川县鸡足山光明寺6月19日”的字样。

  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大钟,感觉有些兴奋,忍不住驻足仰望,又想伸手摸一摸,不知是否能聆听到雄浑沉厚的钟声。

  正想着,只见闻佛师从木屋前面的椅子上站起身,微笑着望着我们。我留意到木屋上有一行师父的亲笔题字:“幸闻弥陀具足名”,字体苍劲大气,心中不禁感叹起师父的书法功夫。我们向师父问好,之后坐在师父不远处的小凳子上作短暂的休息,身后背对着悬崖。

  “不要坐在那里,那里是风口,会受风的,你们坐到这边。”闻佛师说完,又让侍者给我们拿来几件披风,让我们披在身上。闻佛师笑着说:“山上冷,你们穿的太少了。”

  这一小小的举动和话语,让我的心头不由涌起一阵暖流,那是一种淡淡的如清风吹拂般的温暖,原本感觉到的些许寒意也消融了去。

  此刻,弥陀鸟不时地飞过,环顾四周,脑中自然而然地跳出一些辞藻,“陋室铭、世外桃源”,尽管形容此处并不十分恰当。

  在我们的祈请下,师父随缘地为我们做了开示。他的话不温不火,言谈随和,却震颤人心,无论是口语化的表达,或是哲人般的言辞,都潜藏着某种深刻的内涵,让人回味,带给人一种觉醒。

  听师父的开示,感觉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到了中午打板吃饭的时间。盘陀石边有一个小小的厨房,几个年轻人在忙碌着。

  不一会儿,师父的侍者恩寂师,端出了他亲手做的饭菜,放在了小木桌上,简单清淡,四个素菜,每人一碗面片汤。我们围坐桌前,此时跑来一个可爱的小兔子,师父叫着:“小白,来吃饭了。”

  经介绍我们得知,这是一只野兔,每次听到打板都会准时出现,前来吃饭。

  师父掰些馒头给它,小白很会享受地吃起来。小白它白白胖胖的,特别是那两只长长的耳朵粉白粉白的,有趣的是,它吃东西的时候,总是闭着眼睛,一副惬意的样子,大概它知道这里是不会有人打扰它的吧!由于平日来这里的人很少,不经允许旁人是不能随便上来的,没有光明寺的师父指路,也找不到这里。因此,这里的锅也比较小,突然来了我们几个,饭菜就难免不充足。

  闻佛师吃过一碗面片汤就撂下了碗,说吃饱了。我们知道锅里的饭不太充足了,不免愧疚,又心生感激,闻佛师就是这样处处为别人着想。

  我们让师父再吃点,师父却怎么也不吃了,在木屋前散步看风景。过了一会儿,我们吃过饭,来到师父跟前,说起木屋前的那块石头,师父说是迦叶尊者来鸡足山入定时第二个落脚石,你们可以去看看。

  石头在木屋前,上面供着一座我叫不出名的小巧的佛塔,佛塔前有个蒲团,我们跪在蒲团上,遥望着华首门,极尽虔诚地拜了三拜。希望得到迦叶尊者的加持。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