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山色苍然青,其色如蓝。远观山色郁然翠,如蓝成靛。山色非变,山色如故,目力有长短,自近渐远,易青为翠,自远渐近,易翠为青,时常更换。是由缘会,幻相现前,非唯翠幻,而青亦幻,是幻,是幻,万法皆然。
——弘一大法师《山色》
两相视
站在光明寺,向山顶望去,只见大殿光明堂上方约三百米处,有一石壁,壁立千仞,很有气势。那便是当日遥拜过的“华首门”,迦叶尊者守衣入定处,金顶就位于华首门的上方。
从华首门俯视光明寺,六七个白屋顶的殿堂清晰可见。只见光明寺四面环山,被包裹其中,像是一处不染风尘的静修之地,隐藏得巧妙,保护得极好。
三座佛塔
院中东西横排矗立着三座塔,如光明寺一样檏实且韵意丰富,分别是青灰色的佛塔,红色的菩萨塔,以及一座白色的罗汉塔。三塔相距不远,塔座并不太高,上面挂有经幡。
最西边为青色佛塔,也是光明寺最早建的一座塔,四方形,塔身四边分别雕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弥勒佛。
红色菩萨塔呈四方形,塔身四边各雕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位于金刚石与无相石之间,据说,因天上有圆光射向此处,而决定在此建塔。
东侧为罗汉塔,象征白净法,塔身四边分别雕的是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和阿难尊者。
三塔并非一时造成、早有设计,自然形成三乘三系汇聚之意:佛塔代表金刚乘及藏传佛教,菩萨塔代表大乘及汉传佛教,罗汉塔则代表声闻乘及南传佛教。此与鸡足山在地理位置上,为佛教三大语系的汇聚点扣然相合。同时,光明寺位于迦叶尊者守衣入定之华首门下方,直接承接着迦叶尊者的威神加被,此处亦有道妙之处。
迦叶尊者护持着正法眼藏,从正法眼藏流出的是三乘三系,光明寺道场内,常有来自三乘三系的出家、在家人来此参学,乃至常住。
据说,最后一塔落成装藏时,天空出现祥瑞的光相,祈愿光明寺领受迦叶尊者的加持,传承正法,利益于一切有情。
金色的卧佛
寺中供奉着一尊金色的卧佛,佛身镀金,相貌端严,作吉祥卧,身披白色哈达,据说,是来自泰国僧团的献礼。寺中还有栩栩如生的药师佛,由于年代久远,脸上和佛身出现了点点斑驳,尚在修复中,但却并不有损佛相的庄严与慈悲,古佛含笑,目视众生,令瞻仰者心生欢喜踊跃。
光明堂
殿门正前方有一列石阶,再往前是一条土路,两旁是低矮的石墙,墙体攀援着一些爬山虎似的緑色植物,青翠欲滴。殿门两旁挂着一幅黑色的楹联,乌黑的佛塔置于门外,走进殿门,要绕之而行。其后方被浓密的大树环绕,向上眺望,便是华首门。据说,壬午年六月十九观音成道日前后,闻佛师曾在光明堂讲授《善导大师文集》。时值雨季,鸡足山难见阳光,当闻佛师宣讲到究竟处时,只见阳光穿透云层,射入门窗,辉耀光明堂,僧众莫不欢喜。
雾中的光明寺
朦朦胧胧之中,展露着一种清新脱俗的美,空气中涤荡着潮湿的气息。
眺望远方,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特别清新,仿佛身心得到了重生。放下一切杂念烦恼,此刻胸口中激荡着浓浓的喜悦和振奋,令人忍不住想要欢呼、呐喊,如此畅快淋漓。此刻,恍若走入画中,摆脱世俗的纷扰,心灵安稳清净。
五彩经幢
光明寺中有一对河南居士供养的五彩药师经幢,这对经幢是河南的300多名居士,历经六年,一针一句药师佛号刺绣而成的。它高49尺,周长是3.5米,高悬在大殿两侧,其规模堪称全国之首。经幢放置的位置很醒目,似乎昭示着什么,又隐藏着某种特定的含义。一位东北的师父居士介绍说;旧时,行脚的修行人,只要看到悬挂的经幢,便知道此处有大德说法。经幢的种类很多,有药师经幢、石经幢、摩尼宝珠幢等。听完这位师父的介绍,我想起了曾在一本书上看到的一句;法幢高树。意喻;有经幢处,便有人说法。
五方静室
一行人继续走着,穿过大寮向左拐,石坡上有一个小院,只见院门前有一些青砖,零散地堆积在两旁,院中幽静,古树参天,树上挂着风铃。再往里走,看到一处很不显眼的寮房。房门的旁边有五块大石头,据说代表的是五方佛(五方佛、五佛智慧为:中央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东方不动如来——大圆镜智;南方宝生如来——平等性智;西方阿弥陀佛——妙观察智;北方不空成就佛——成所作智),外国僧人曾来此朝拜。
门敞开着,主人不在,但见寮房依两块石壁搭建,空间不大,最醒目的是红色坐垫的长椅,也算是用木架临时支撑的单人床,半靠在石壁上。后背的石壁上有一张字画,写着大大的“慧风”二字,右手边是一个紧靠在石壁上的小佛堂,用一块深红色的绒布帘隔开;左侧则是一个小茶几,摆满着茶杯等茶具,还有一个毛笔架。床头立着两个小书架,书架上摆满了书,一旁有几个小木凳,土质的地面,非常乾燥。
环顾四周,这一刻,心中忽然联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緑,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孔子云:何陋之有?”
遥想当年,刘禹锡作此《陋室铭》表明志向,俭约自恃,想必寮棚的主人定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修行人。
正想着,一位身穿深黄色大褂的师父从旁走过来。那种气度、那种洒脱、那种慈祥,令我们心生欢喜。
“师父!”一位同伴急忙向师父顶礼。经常乐师介绍,得知原来这位就是这间陋室的主人,光明寺的住持——闻佛师。
见到闻佛师,心中自然无比欢喜,师父那亲切慈祥的微笑,使我们的情绪由最初的紧张局促,到放松亲切地交谈起来,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自然圆满顺利地进行着。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