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凰山区潮安、饶平、丰顺三县畲族情况调查资料

  第一部分 历史

  1、关于畲族的历史

  根据《潮州志》记载,畲族分布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之交,凤凰山区是广东畲族聚居地之一。唐代初年(约一千三百余年前),畲族人民不断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抗争,唐高宗时畲民首领雷万兴、蓝奉高等人率领畲族人民攻陷城邑。这是历史上畲族人民反抗反动统治者激烈斗争之一。

  及至宋末,蒙古贵族统治者进逼中原,宋王朝南迁,文天祥为了挽救宋室王朝,曾在现闽、粤、赣三省之交利用畲兵抗拒元兵,当时许夫人曾率领畲兵八千余众于福建泉州、汀州一带进行抵抗。其后,潮阳都统陈懿兄弟五人率畲兵七千降元,其余畲兵则遁入畲峒。

  畲族人民自躲入山垌居住后,长期没有向封建统治者纳税,直至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代统治阶级采取怀柔政策,赐给畲人金银布帛,从此凤凰山区的畲人直接受封建王朝的统治。

  2、关于畲族来源的传说

  根据调查材料,他们的来源有三:一从福建迁来,例如潮安县李工坑村与碗窑村的畲民均说由福建龙岩县迁来,山犁村也说从福建迁来,二是说由广东大埔县迁来,如丰顺县风吹磜村的畲民。三是饶平石鼓坪村的畲族说是从南京迁来。总的来说,迁徙的方向有二,一由东北向西南迁徙,一由北向南移。

  至于迁来年代,大致不会迟于明末清初。因为各地的畲民均在十一代至十六代前已定居在广东(更早的年代无法推定)。潮安碗窑村山上的陈吊王寨,就是四百多年前的遗迹,据说他是一名畲族首领。另外,畲族首领雷文用,带领四十多户人家在凤凰山区居住也有四百多年。一些祖碑记载的时间至今也已有三四百年。

  3、关于畲族的民族名称

  畲族无自称,只有别人问他说什么话时他们则回答:我们说的是畲客话。在这种情况下“畲”字才会出现在他们的口中。新中国建立后,石鼓坪村和风吹磜村自称为畲民,而李工坑与碗窑山犁等地,仍不知自己的民族称呼。

  4、关于畲族的革命活动情况

  潮安县的李工坑村,1934年(群众说21年前)曾为红军革命根据地。丰顺县风吹磜村(1928年)为大革命根据地。碗窑、山犁二村亦为革命活动地区。解放战争时,游击队亦在此地活动。

  第二部分 地理、人口概况

  1、凤凰山区的畲族分布在凤凰山的南、北、西三方面,以凤凰山主峰为中心,这一带为山区,属粤东丘陵地带,地势较高,一般约在海拔200至500米左右。由于他们分布不同地区,因而各有差别,饶平县的石鼓坪和丰顺的凤坪村(即风吹磜)地势较高,约在海拔七八百米以上。

  气候寒冷,冬天有小雪花,有时结冰,这些地区宜种茶,饶平石鼓坪产茶最多,丰顺凤坪村次之,均有茶叶外销。水稻生长稍比平原地区迟,不宜种植冬耕作物。

  第三部分 经济情况

  一、生产关系

  新中国成立前,在畲族地区外村土地占畲族总耕地面积70%~80%,耕地多为汉族地主占有,内部很少地主,仅碗窑、山犁、石鼓坪有地主。地主阶级的形成,在于新中国成立前20-30年。内部的剥削关系:有3户地主,只出租13亩多土地,其余主要靠中间剥削与放高利贷。外村剥削关系极为严重,地租一般为对半分,有高达六七成。如李工坑村每年全村交给张姓地主租谷300多担,石鼓坪村接受外村地主“放茶青”很普遍,茶的收入被外村地主剥削占总收人70%以上,借贷利息很高,有的借四个月,利息竟达三倍。

  二、生产情况

  潮安县山犁、碗窑、李工坑、黄竹洋,饶平县石鼓坪,丰顺县凤坪村的生产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水稻,早地次之,还有砍柴、烧炭等副业生产。

  水稻生产一般分早、冬两造,石鼓坪村与凤坪村,单造水田占绝大部分即“大冬田”多,而石鼓坪村以种茶占主要地位。李工坑村的土地较多,每人有二亩多,石鼓坪村,每人亦有1.06亩。生产工具种类与汉区相同,但锄头要放钢,因土地多石块。畲族仅会做一些木制和竹制的工具,其它都是到市集上购回,或由汉族工匠到村里制作(耙、锄、刀等)。耕牛分水、黄牛两种,数量与劳力基本相等。

  解放后,耕作技术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如小株密植,使用化肥,多犁多耙,中耕追肥,耘草等。石鼓坪村种茶一贯无进行施肥,现普遍使用了化肥,平均每亩茶用化肥20~30斤。在凤坪,对秧田、禾田使用化肥的农户占总户数的80%。

  互助合作情况:解放前,农忙季节到来,畲族相互帮工,并不分亲疏,主要看各人农事忙闲情况而定,帮工每天只吃三餐乾饭,无工资,个别村不单农业上进行帮工,建房亦有帮工。这些帮工形式为组织互助合作打下一定基础。从1953年至1954年春,便组织互助组。特别是经过政治宣传教育,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要求组织起来的人越来越多,1955年,在碗窑村组织了一个农业生产社;互助合作组26个(常年组3个),共有农户117户(山犁未统计)。

  组织起来后,显示出其一定的优越性,如解决生产工具、劳动力的缺乏和耕牛及生活上的困难,并接受了新的耕作方法及先进经验,使产量不断提高,现比解放前提高20%以上。

  三、生活情况

  解放前,由于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高利贷的剥削,生活十分艰难,每年缺粮七八个月,缺粮部分主要靠砍柴烧炭等来补足。全年以食杂粮为主,约占70%,1943年闹饥荒,饿死一百多人。穿的是破旧单衣,无棉衣、蚊帐,寒冷的冬天只能靠烤火熬过,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解放后,生活上有了大大改变,平常保持每日三餐稀饭,有时还吃上乾饭。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四个村共卖出余粮66,000多斤。很多人已穿上棉衣,棉被、蚊帐也添置不少,基本摆脱了挨饿受冻的凄惨生活。

  第四部分 文教卫生情况

  基本情况:解放前,四村均设有私垫,借民房或祠堂为校址,入学经费全都由学生负担,每个学生每年约缴学费二石谷左右,另附加柴米菜费,每间私塾的学生人数不过5~6人。读书的人均为中农成份以上的子弟,四村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90%以上。

  解放后四村均设有小学校,丰顺县风坪小学于1952年由省民委先后拨款二千四百多元新建校舍,并有图书、文娱与体育设备,教学及办公用具较为完备,其它三个学校是利用祠堂为校址,设备较差。学校经费全部由人民政府拨款,仅有潮安李工坑村学校仍收学费;其它三个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全部免费。

  教师:凤坪学校有教师二人,其余学校均是一人。

  学生:四村共有学生80人(其中畲民学生63人),另往总校读书的畲族学生20人,就学畲族学生83人。据调查,四村七至十三岁的适龄儿童131人,入学才83人,仍有三分之一以上儿童未能上学,由于四村是山区,农事和家务事多,家长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干家务,因此影响适龄儿童入学。

  卫生情况:解放后,由于群众生活逐年得到改善,对清洁卫生亦有所注意,疾病逐渐减少。并在附近乡村设有卫生所或诊疗所以及私营诊所,巡回医疗队,生病的人也普遍请医生治疗。

  (中共汕头地委统战部调查,一九五五年六月九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