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分布和语言
(一)人口分布情况
广东省畲族有2,000余人,约三分之二以上居住在潮安、丰顺两县境内的凤凰山区,其余则分布在海丰、惠东的莲花山区和博罗、增城的罗浮山区。
解放30多年来,散居在以上三个山区的畲族人口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记载,1954年,广东省畲族是293户、1,321人;1958年增加到335户、1,549人;1963年全省畲族共353户、1,680,比1958年增加了188户、131人。
据1978年统计,潮汕地区畲族共246户、1,379人。(其中,凤南公社群峰大队54户、310人,山犁大队54户、288人,文祠公社李工坑40户、250人,黄竹洋20户、170人,新田内1户、2人,凤凰公社石古坪33户、184人,归湖公社溪美大队岭脚生产队12户、99人,意溪公社古庵大队雷厝山生产队8户、50人,荆山2户、12人,潮州市3户、13人。整个潮安县是227户、1,278人,加上海丰县19户、101人。
1979年,省民委朱洪等同志到莲花山、罗浮山等畲族地区调查生产情况,同时统计了这里的畲族人口(131户、806人),其中:
莲花山惠东县,多祝公社陈湖下屋生产队5户、31人,
曾光公社长坑大队角峰、南洋28户、164人。
平山公社碧山大队,5户,88人;
罗浮山博罗县,横湖(河)公社新屋大队5l户、310人,
增城县,正果公社下水、通坑42户,213人。
根据1979年的统计,广东全省畲族已发展为377户、2,285人(1979年底止)。
这次,我们对潮安县凤凰山区的畲族人口又作了一次调查,瞭解到这几年来,潮安的畲族人口增加不少,而且与汉族杂居,通婚的情况更为明显。我们把潮安县凤凰山区畲族分布,及其与汉族杂居的人口列表如下:
从上面统计表看到,1982年凤凰山区的畲族已经发展到284户,1,497人,加上潮州市3户13人(1978年统计)整个潮安县的畲族已达287户,1,510人,比1978年增加了41户,131人。
(二)语言
畲语(编者按:凤凰山区畲族的语言,由于其语言本身的状况,黄家教教授称之为“畲话”,以区别于罗浮山、莲花山一带畲族所说的“畲语”。此“畲语”、“畲话”并见,请读者注意),基本上接近汉语的客家方言,是一种超地域而又具有一定特点的客家话。广东潮安凤凰山区的畲族,使用当地汉族的客家方言,其中也渗杂着不少潮州方言。在畲语的词语成分中,客家话约占70-80%,潮州话占10-15%,还有6%,既不像客家方言,又不是潮州话,而是具有一定民族特点的单词和片语。从下面的词例,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从整个凤凰山区相通的畲语看,已融合在汉语系统。
畲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汉文,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较深,民族特点消失得比较快。不仅风俗习惯方面大都与当地汉族相同,而且语言也逐步走向汉化。畲族在日常生活中,在民族内部说畲族语,与汉族交往说当地话。潮安地区的畲族基本上人人都会讲当地的潮州话。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畲族的青年和儿童对自己的民族语言很陌生。风南公社碗窑村、山犁村和文祠公社的李工坑大队的儿童、青年,由于在家庭中通用畲话,还能懂得一点畲语。但对家外的人,即使是畲族,也不用畲语互相攀淡。而归湖公社溪美大队岭脚生产队及凤凰公社石古坪、意溪公社雷厝山等地的畲族青年、儿童,对畲语很陌生,听到老年人说畲话,唱畲歌,感到新鲜,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能听懂或说畲语。
畲族人民长期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互相交流,使本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方面都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民族语言也随之日益汉化。
二、历史来源与名称
安徽,浙江和江西三省的畲族群众传说和所保存的祖图、族谱和山歌中,都有关于他们的祖墓在凤凰山和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安县)凤凰山区的说法。据我们过去掌握的资料,福建畲族群众的看法相同。我们在这次调查中,特别注意寻找有关线索,以验证上述说法正确与否。但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看,尚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一)关于盘瓠传说和族称
我们这次在凤凰山区调查,看到四幅祖图,分别由山犁雷汉镇、石古坪蓝思弟、李工坑雷湘辉和雷厝山雷明新同志保存。其中山犁的那幅祖图绘制年份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李工坑的为光绪二十年(1894年)。其他二幅因残破,看不到绘制年份。
从以上四幅祖图的画面看,与浙江省丽水地区畲族群众保存的祖图,内容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盘瓠形象与名称:从大耳婆耳中取出一卵,放置在亭阁的盘中,有百鸟朝卵图一幅,鸟为凤凰。
2.盘瓠与三公主成亲后,从画面看,只有三子;未提及女儿与钟姓女婿的事。
3.盘瓠死后,“新(辛)帝御葬”。山犁祖图碑文作“皇恩赐葬狗王之墓”。石古坪祖图仅题“南山祖墓”。雷厝山祖图碑文为“狗王之墓”。
关于其他省畲族群众传说的祖墓——盘瓠墓,浙江省丽水地区畲族群众传说在广东潮州府凤凰山,族谱记载其四至为:“前至雷家坊,后至观星顶,左至会稽山,右至七贤洞。”我们在调查时,只有雷楠(广东省民委委员,凤凰公社干部)同志略知其事,其他畲族群众均说不知道。据雷楠说:凤凰山上有一口坟墓,中间有一块碑,上写“皇设(敕?)狗王墓”(疑即盘瓠王墓)。两旁有石旗杆,中间仅能容一条牛通过。万峰山林场有位60多岁的老人韦栋,说他小时候放牛亲眼见过。因此,雷请他再找一找。后韦栋告诉他,近一两年去找过,但因时间久了,记不清在哪里,因此没有找到。
凤凰山区的畲族对于本民族的族称,都说过去没有自称。不论是本民族内部,还是与汉族群众交往,那是按年龄、辈份,呼叔伯,称兄弟。碗窑畲族说他们曾称过“凤凰自家人”。
新中国成立初,他们在填表时均填“汉族”。1955年以后,才知道他们的族称为“畲族”。
(二)历史来源
凤凰山区的畲族是原始土著,还是从外地迁来的?在我们调查访问过的碗窑、山犁、岭脚、石古坪、李工坑和雷厝山六个以畲族为主的自然村(另一个自然村为黄竹洋,我们没有去,但该村的蓝伟才在李工坑参加了座谈),没有一个被访问的人能说清楚。另一方面,在这些村庄中,虽有宗祠(当地称之为“公厅”)和家庙(称“私厅”),有的修过族谱,但没有保存下来。有的村开基祖之墓碑已不存在,没有文字资料可供考证。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各村创始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
碗窑村
在该村之北有一座海拔350米左右的春分山。这里葬有该村畲族始祖的坟墓,墓碑碑文为:
乾隆辛卯年冬月吉旦
附葬男朴直蓝公
明始祖考创裕大一蓝公墓
附葬孙笃宿蓝公
二房子孙等重修
碑文原为竖行,辛卯年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这是当年重修蓝创裕墓时立的碑。碑文虽称他为本村“明始祖”,但具体年份不明。
碗窑畲族群众公认蓝创裕为该村开基始祖,“创”字为该村蓝姓排行的第一位。这一点由碑文称蓝创裕为“大一”可得到证实。按照浙江省丽水地区畲族人死后,按“大、小、百、千、万”排行,蓝创裕似为“蓝大一郎。但“创”字辈以下排行次序,不能完整地叙述出来,据蓝春发和蓝欣熊回忆,该村蓝姓排行为:创……子、智、钦、承、孝、友、传、家、国。由蓝创裕墓碑文看,创字辈以下为朴、笃,而笃与子之间有缺环。
由此,我们仅能知道,碗窑村开基于明代的蓝创裕。因其所传世系没有文字记载,无法弄清楚,至于他们从何处迁来碗窑,也不清楚。
岭脚村
该村畲族姓蓝,是从碗窑搬迁来的,已传六代约一百多年。据蓝世礼、蓝绍华回忆,最早从碗窑搬来的是‘钦’字辈,名字已记不清了。其排辈为“钦、承、登、友、传、家、国”。其中,“登”字辈,碗窑说是“孝”字辈。现在该村“国”字辈最大的已有28岁。
山犁村
该村雷姓是从村北15华里的万峰林场镰仔埭搬来。当时,住在镰仔埭的雷瑞章、雷瑞明兄弟二人,因遭抢劫,家人被杀,后请风水先生择地迁居。风水先生告诉他们,说山犁那里有一块乌龟地很好,可先葬一墓,然后再搬去。当时,山犁那里有一户蓝姓畲族。他们在一天晚上偷葬一坟后,不久就从镰仔埭迁来。
经我们实地观察,这座墓仍在山犁村中,碑文为:
乾隆甲寅年冬月吉旦
清妣雷母蓝氏墓
乾隆甲寅为五十九年,西元1794年。因此可推断他们搬来的时间当在1794年到1795年之间。
石古坪
蓝宏说,这里有句古谚“没有饶平县,先有石古坪”。他们记得的最高一辈叫蓝法清,以前有多少代说不清楚,距今已有400多年。
蓝法清墓在石古坪村东大质山下,墓碑已没有了。
乾隆《潮州府志》卷三《沿革表》载:成化十四年(1478年)总督朱英以三饶壤连汀漳,险阻多盗,遂请析海阳(今潮安)之元歌,宜化、信宁、隆眼、城滦州、清远、秋溪、苏湾八都,置饶平县于元歌都。据此,石古坪村之建立,至少在500年以上。
李工坑
该村雷姓畲族,住在此地比较早。据81岁老人雷木海回忆,明朝就搬到这里来了,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最早的一座墓为雷承居墓,是明朝的。现在能说得出来的有10代,10代以前的不知道。10代的排行为庭、名、和、朝、钦、仁、义、礼、智、信。第11代没有排行,最大的5岁。
雷厝山村畲族为雷姓,不知何时从何地迁来。
关于凤凰山区畲族在碗窑、山犁、石古坪和李工坑等村居住之前,从哪里迁来,都不甚了然。碗窑、山犁和石古坪,有从福建迁来的传说,但具体府县不明。李工坑大队黄竹洋村蓝姓畲族,有从福建汀州迁来的传说。
综合以上调查情况,对于畲族是否发源于凤凰山区,凤凰山区的畲族是土著居民还是从福建迁来的,目前仍为疑案,有待于今后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才能解决。
三、陈吊王寨与狗王寮
(一)陈吊王寨的历史传说与遗址
宋末元初,居住在潮州一带的畲族曾爆发大规模的抗元斗争,起义军的首领是陈吊眼和许夫人。据史书记载,陈吊眼的起义军占据漳浦峰山寨,据险攻敌,前后共坚持了六年,给元军以沉重打击。最后元军首领高兴,以谈判为诱,乘机杀死起义军领袖陈吊眼。陈吊眼、许夫人领导的畲族人民搅元斗争影响很大,有关的历史传说至今还在这一带的畲族群众中广泛流传。
碗窑的畲族群众传说陈吊眼是从福建漳州到此地领导畲客军的。陈吊眼的军队驻在碗窑村东南方的一座山上,现山名就叫‘陈吊王寨”,它距离碗窑约两华里。
陈吊王寨遗址,从碗窑村出发走山路约三个小时左右可到达。陈吊王寨座落在海拔400多米的高山顶上,与前后左右的群山相比,它是最高的一座。此山是南北走向,站在山上,往西看是一片开阔地,可以看见韩江及丰顺,东面可以看见归湖溪美。《潮州府志》也有关于陈吊眼的记载,“陈遂,一名陈吊眼,漳州剧盗也,至正十六年丙申(1356年)据揭阳……至洪武初年始降。按《元史》至元十九年(1282年)四月,高兴击陈吊眼,斩之。距至正十六年已历70余年,或又一陈吊眼也,阙疑。”这个陈吊王寨究竟是至元十九年的陈吊王,还是至正十六年的陈吊王,目前还有疑问。
陈吊王寨的山顶上,由于很少有人到达,所以杂草林木丛生。尽管如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山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宽约2尺、长约50~100米的残墙。墙外,东西两面都是很陡的山坡,没有路,要想从这两处向山上进攻是很难的。墙内是深约1米多的沟,现在看来,很象战壕。这个地形易守易退,内可出而外不可入。正面是官兵的驻地,后面则是畲族居住的山区。站在山上,如果看到敌人从北面山坡上山,起义军则可以在他们没有到来之前,从容地从南面撤退。
据当地畲族群众说,陈吊王当年就住在这座山上。现在山顶上还可以看到很多碎陶片。在山顶的南部,有两块很平的大石,据传这是陈吊王晒金银的地方。他把从韩江来往船上抢来的财物放在此石上晾晒,故称“晒金石”。当地畲族群众还传说陈吊王很有钱,因打仗不便携带,他就把钱埋在山上某个地方。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钱在犁头石壁上,翻身一箭步,十八乌缸,二十四坛。”传说中陈吊眼比较凶狠,他曾试探土兵说,谁愿意留下守卫这些钱。有些士兵贪心,要留下。陈吊眼竟把这些人砍下头压在缸坛下,并扬言谁偷钱就绝子绝孙。陈吊王的妹妹心肠好,见状不忍,脱下金钗说,谁用我的钱,就会千子万孙。从历史传说和地理位置上看,陈吊王寨和畲族有一定的关系。
(二)狗王寮的历史与名称
潮安县凤凰公社凤北大队有个自然村名狗王寨。它虽然是汉族居住的地方,但这个地名与畲族的历史传说相一致,究竟畲族是否在那里居住过?为此,我们专门到狗王寮去瞭解情况。
从凤凰公社所在地坐车约一个小时到达工东林场,从林场上山到狗王寮约走半个钟头。狗王寮村庄落在海拔约600~700米的山坳中。全村现有汉族7户37人,全部姓文。据村里老人讲,他们是从下埔(距狗王寮约20公里)搬到这里来的,到此已有六代约180~200年。社员文锡情今年63岁,他是文姓搬到此地的第四代。他们的祖公因为山外面人多地少,就从下埔搬到这里,开始来是1户2人。与他们的祖公差不多同时期搬到狗王寮的还有一户余姓人家,但不久就搬走了。在他们的祖公没有搬到狗王寮之前,听说这里有一户姓侯的,但搬到这里时已经没有人家了,只有开好的水田和茶树,田已荒芜,长满废草,但田基还是好的。
据老人回忆,狗王寮原名高峰寮,在100多年前就叫狗王寮了。狗王寮村社员翁妙(女,77岁)讲,她7岁时当童养媳到这里时,此地已经叫狗王寮了。为什么叫“狗王寮”?我们听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因那里的一座山形状像狗,故名。二是“高峰寮”和“狗王寮”,潮州话音相似,叫来叫去就变成狗王寮了。三是传说很早以前,住在高峰寮文姓一个老姑姑被人家杀了。这里的一条狗就跑到下埔去报告,大家觉得这条狗很好,所以就改地名为“狗王寮”。
狗王寮村的社员从来没有听过畲族及其历史传说。
四、革命斗争
凤凰山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老游击区,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在潮安等县开展了农民运动,组织农会,建立赤卫队。在文祠公社李工坑大队,1932年就建立起了农会和赤卫队,当年的老赤卫队员雷家来,老农会会员雷间环、雷彬火等至今还健在。当时,这个村有十几名畲族群众参加了赤卫队,赤卫队长雷阿成也是畲族。农会会员五人全是畲族,他们是:雷阿海(主席)、雷阿如、雷同环、雷蝉凤(女)和雷彬火。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进行各种斗争,很多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参加赤卫队的有三人成为烈士,还有三人至今下落不明。1935年下半年,革命处于低潮时期,红军走后,国民党进村抄剿了十几次,抢东西抓人,抓住了雷蝉凤、雷木科、雷豪居,并在牛枯岽杀害了他们。当时雷木科38岁,他妹妹雷蝉凤才19岁。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建立了区人民政府,村子里组织了民兵,有十多人参加,在李工坑和黄竹洋两个村展开活动。
碗窑和山犁两个畲族居住村,也是革命活动的地区之一。碗窑大队的蓝欣熊回忆,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哥哥蓝欣江参加过农会,在他哥哥外出回来所戴的斗笠上有农会的字样,但那时碗窑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政权。在解放战争时期,闽粤赣边民纵队经常在山犁、碗窑一带活动,蓝欣熊就在这个纵队第11团民兵班任副班长。他们的任务是配合游击队站岗放峭,带路侦察,筹集粮食,运送物资等,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斗争。
五、民族关系
潮安县是一个有近百万人口的大县,而居住在潮安县凤凰山区的畲族人数仅有一千五百人左右,约占全县总人口的0.15%。由此可以看出,凤凰山区的畲族和汉族杂居的程度。数百年来,他们和当地汉族劳动人民共同生产、生活,已经形成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畲汉两族人民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彼此间的关系一直很好。主要表现在:
1.畲族不再受到歧视,畲汉通婚普遍。在畲族聚居的碗窑、岭脚、山犁、石古坪四个村子里,畲汉通婚的人数多于畲族本民族间结婚的人数。
以上数字说明,畲汉两族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也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民族歧视了。
2.畲汉两族干部问的关系基本上是好的。以凤凰公社石古坪大队为例,全大队四个主要干部中有三个是畲族,支部书记吴忠英是汉族,他今年61岁,已担任了十几年的支部书记,受到畲族群众的普遍拥护。这个大队干部间比较团结,使全大队的落后面貌改变很快。
六、生 产
潮安县畲族地区生产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山多、耕地少。碗窑大队每人平均耕地0.8亩,山林14亩,山犁大队每人平均耕地0.77亩,山林16亩多,石古坪大队每人耕地只有0.11亩,山林12亩多,岭脚生产队每人耕地0.41亩,山林4亩多。一般海拔在300米以上,宜于发展茶叶和林业生产,以及养羊、养蜂等。凤凰名茶远近驰名,特别是石古坪的乌龙茶,列为全国14种名茶之一,素有“中国奇种”之美誉。石古坪种茶历史源远流长,据瞭解最晚在宋代即已开始。石古坪大队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优厚自然条件,有天、地、人三个方面的自然优势:1.土质酸性少,略带碱性;2.海拔700米以上;3.方向坐东面西,温度适宜;4.掌握生产乌龙、水仙茶的传统技术,积累了采摘、凉晒、制作、揉茶、焙乾、保藏等6个生产环节的丰富经验。1956、1957年茶叶面积100余亩,年产量达5,500斤。但从1958年至1974年,受“左”的干扰,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茶就粮,使茶叶年产量下降至2,400斤。1979年,县确定石古坪大队以茶叶生产为主,生产逐步恢复,新垦植茶园170亩,现有面积为35亩。1981年年产茶叶5,500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准,预计1985年总产可达13,000斤,人均生产茶叶50斤,社员经济收入可以成倍增加。
1981年秋季受灾,粮食减产,口粮水准和经济收入都受影响。近几年生产虽有发展,生活亦有提高和改善,但与潮安县汉族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潮安县1981年全县人均集体分配118元,家庭副业收入人均78元,合计为196元,口粮每人年平均394斤。畲族地区没有一个生产队达到全县人均水准,收入最高的岭脚生产队,1981年人平均集体分配也只有101元,家庭副业收入人均60元,口粮平均每人420斤。我们认为,今后畲族地区重点是发展多种经济,充分利用山区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茶叶、松杉竹木、果类等经济林。同时逐步推广养山羊、蜜蜂,使生产向广度深度发展。碗窑大队退休干部蓝欣熊(原省民委委员)1976年开始买进2只山羊,经过五年饲养,已出卖二十多只,现仍有26只。山区养山羊自然条件很好,可以普遍发展。
近几年,各地落实了生产责任制,管理形式各有不同。
(一)碗窑、山犁、李工坑、雷厝山等地采取按人口分田到户,以户为单位实行大包乾。
(二)石古坪茶叶分户包乾,定上调任务。大队所有的茶园由大队干部分管,责任到人,定上交任务。
(三)岭脚生产队坚持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分别耕地和山林,采取不同形式。耕地按人分配,分户管理,实行三包(种籽、成本、产量),三年不变。竹园,远山100亩,由专业户承包,每年上交1,000元,一定3年;近山150亩,由专人专责管理,林木175亩仍由集体管理。茶园15亩,按人口每人平均43株分配到户,实行大包乾。
各地反映,推广多种形式责任制后,社员个人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比如岭脚生产队长说,过去早稻插秧要10天,今年提前6天完成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七、文教卫生
(一)文教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潮安县的山犁、碗窑、李工坑、石古坪等畲族村庄都曾开过私垫,但时断时续,很不正常。由于收费贵,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子弟才能上学,劳动人民基本上都是文盲。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山犁、碗窑、李工坑、黄竹洋等畲村都兴办了小学。有一个时期免收学费,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还发给生活补助费,并拨给一定数量的经费添置教学用具、文娱器材、图书报纸等。
20世纪50年代的扫盲运动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青壮年已脱掉文盲帽子,其中有不少妇女。
(二)卫生事业
凤凰山区的卫生事业,随着分田到户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大队合作医疗撤销。从凤凰公社的石古坪,到碗窑、山犁、岭脚、李工坑、黄竹洋、雷厝山,大队、生产队没有一个卫生站或闸诊所。原来,每个大队都有自己的赤脚医生,现在也都“解甲归田”。社员们若有小病小痛,就自费找原来的赤脚医生看病,遇上重病,就得到几里,甚至十几里、二十几里外的地段医院或公社卫生院看病。因此,人们求医看病极不方便。
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不彻底。这里的畲族人家,凡是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几乎已有2胎3胎,甚至更多,只有归湖公社的岭脚大队控制得比较好,但限量也还是3胎,这种生育无计画的状况,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改变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都是极为不利的。
八、风俗习惯
这一地区畲族人数少,居住太分散,每个村落都同汉族杂居,因此畲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保留较少,畲汉民族之问共同性越来越多。一般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以及婚丧喜庆,同汉族无大差异。新中国成立前,部分风俗习惯还有其特点,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特点也逐步消失。
(一)祭祖
每年春节除夕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公厅(姓氏祠堂)中央挂祖公图(根据原始图腾信仰,相传他们的祖先叫盘瓠,因平番有功,后人为纪念其功绩,绘画彩色祖公图),各家各户备三牲、红色米饭、香烛等拜祭。据蓝欣熊说,拜祭时先面朝大门背向祖公图拜,然后再跪着转身面朝祖公图拜。
八月十三日大祭祖公图,同春节大致一样。
(二)“招兵”
为纪念他们祖公驸马王茅山学法后统领各路兵马,扶正压邪,祝贺平安、子孙昌盛,每五年一次,石古坪两年一次。每次规定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前择吉日举行,连续两天两夜,或三天三夜。由族内年长者为首,各户自愿凑钱,请法师主持。石古坪则由上次定了法名的长者主持,代代相传。“招兵”时,在公厅举行,搭一高木台,设神坛,以斗米作香火炉,上饰有各路兵马的令旗。法师作法,口中念念有词,吹牛角,全村男女老少参加助兴,甚为热闹。然后用两个“蚶壳钱”抛在案桌上,如是胜杯(一阴一阳),表示兵马已到,台下经挑选过的几个男子,各去领一令旗到公厅正面拜祖,仪式结束后叫“推龙”,每家每户各备一鸡一鸭和金银首饰到村口去拜,送别法师,法师收鸡鸭作报酬,金银首饰保留不动。
(三)排辈
一代一代孩子们出生后起名字,按族谱规定排一字,以区别辈份。畲族中不同的是男子死后又有另外的排辈,叫讳名。碗窑、石古坪有“大、小、百、千、万”的排辈,5个字轮回使用。
(四)婚姻
新中国成立前,多童养媳。同姓不婚,多同汉族通婚。
结婚年龄,男子18~20岁,女子16~18岁。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说合后,男方付数量不等的聘金。女方用聘金置办嫁妆,择吉日过门。迎亲时,男方要根据女方亲朋多少送与酒肉,并派一亲信男子和媒婆到女家迎娶新娘。新娘必有舅父和亲戚七八人陪送到男家,喜庆饮酒。当晚,村中青年男女闹洞房,唱畲歌,歌词是称赞郎才女貌和恭贺早生贵子等吉利话。据瞭解,迎亲时没有花轿,也没有拜堂。新婚后三天,由新郎陪伴新娘回娘家,只吃一餐中午饭即返。
一般不能离婚。寡妇可以随意改嫁。
(原载“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福建省编辑组编:《畲族社会历史调查》页258-268,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施联朱 朱洪 张崇根 李筱文 娜西卡调查整理)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