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文物古迹

  一、古迹

  回龙庵

  回龙庵建于元末明初,是凤岗、清溪等地操粤语的本地人创建的(凤岗的客家人到来之前此庵已建成)。建筑面积199.2平方米。清光绪二十八年重修。此庵坐北向南,背靠庵下岭,是一座3间2进的青砖緑瓦的砖木建筑物。采用陶塑、木刻、浮雕等工艺装修,室内雕梁画栋。是凤岗第一大庵。庵内供奉观音娘神像。“文化大革命”中,艺术陶塑被销毁,平房用作校舍。

  回龙庵内现保存有兴贤文社碑、建立庆茹书室碑记、建立连茹书室碑等碑文23块,记载了凤岗先人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发展历史。

  文帝庙(原为“崇烈堂”)

  文帝庙位于黄洞回龙庵之侧,建筑面积78.02平方米,建于清朝干隆四十年(1775)。是凤岗客家人为纪念先辈“十三公”而建的,名为“崇烈堂”。存于文帝庙内的“义建崇烈堂”石碑对此有所记载。

  后因放置关帝公神像,庵门上才书“文庙”二字。清干隆五十年(1786)重修,改名为“文庙”。此庙已改为校舍。

  遗爱堂

  遗爱堂位于黄洞村回龙庵之右侧,建筑面积78.85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是当时凤岗、清溪、龙岗等地文学爱好者定期交流创作经验、评品作品的场所。嘉庆戊寅年(1878)冬重修。2005年门上“遗爱堂”三字隐约可见。此堂已改为校舍。

  洪全福故居 

  洪全福故居位于黄洞村洪屋围新围仔,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坐西向东,背靠小山,五间平房并列,中间门楣上有“洪全福故居”的字样,左侧一间已倒塌,其余保存完好:每间宽4米,深8米,二进房;上盖灰瓦,墙由石灰、粘土、沙子夯实而成。具有客家建筑的风格。门前树一石碑,是洪全福的孙子立。

  洪全福是太平天国的左天将,瑛王。清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失败后,洪全福逃到凤岗洪屋围。当时的洪氏族长不让他进入祠堂。于是,洪全福请人劈山建房,其中包括建一间小祠堂——洪氏宗祠。

  东罗新厅

  东罗新厅,位于雁田村旧市场旁,坐北向南,三开间三进,南北长34米,东西宽15米,建于清干隆年间(约1754)。

  相传,南宋皇姑赵氏因战乱流落民间,下嫁邓氏先祖惟汲公。因而,雁田邓氏族人为纪念皇姑而建了东罗新厅。

  东罗新厅原有一个门楼,已拆掉,门楼内侧竖有一块石碑,碑文已无法辨认。正门上方原有一块门匾,“文革”时被毁。正门上二侧,原有人物山水画,已模糊不清。屋檐下有装饰的木雕花纹。东罗新厅分前厅、中厅、后厅,两侧有敞开的偏间。中梁柱用圆硬木制作,抬梁式穿斗混合结构,檐梁有木刻花纹图案,偏间敞开的墙上有浮雕花鸟图形。后厅曾因火灾,屋顶部分毁坏。三进房为硬山顶,正脊为传统的鳌鱼脊吻。整个建筑为砖木结构,属传统古建筑。

  东罗新厅曾经是雁田人民抗击英国殖民者的武装集训地和指挥部。1899年,英国殖民者越过深圳河向北扩展,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扺抗。在邓辅良的领道下,雁田村组织了500多人的武装队伍,开赴香港新界,与当地军民一起抗击英军,把英军打得大败。此后,邓辅良又组织雁田人民筑起炮台和挖掘战壕,粉碎英国殖民者北扩的计划。

  清代“抗英炮台”遗址

  清朝光绪年间(1899),雁田村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邓辅良、和尚锦超率领下,于雁田南边长表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挖掘战壕,构筑炮台,从虎门购买100门大炮安放在此;又在雁田四周筑一道0.45米厚,1.5米高的围墙,围墙中每10米左右设有一个枪眼。形成一条20多里长的弧形防线。雁田村民群情激愤,一千多人签名宣誓,誓死抗英,卫国保家。是夜,村民们乘黑袭击英军,二百多人的敢死队飞入敌营,杀得英军四处逃命。

  此防御工事已毁,只有残迹。

  二、古碑

  重修回龙庵碑

  立于干隆十年(1745)。碑长1.60米,宽0.76米。序文如下:

  闻之回龙古刹立不二法门水平禅关实大众福地修竹丛生窗外白云长护詹前龙曲溪流一片禅心浴碧水千株松籁四时磬韵叶林风对月谈经诵今天花坠地临风说法可使顽石点头         

  龙时来听法虎豹争趋恭禅诚为佛居之乐土大众之福地也诸同人曾饯竭诚修建以为可列百年壮观惜乎其为虫蚁所毁今诸同志观栋宇之朽坏不无瓦解之忧观墙垣之倾坠岂免颓毁之患以是遂兴重修之举然之工力浩繁非数人所能成况为大众之福地也今诸君子各发善愿共劝美举 

  兹既工镌芦诚可与前后诸君子之乐施并垂不朽之是为序

  乡进士文林郎知河南归德府夏邑县事陈忠言顿首拜

  总理重修庵事 信士 陈光祖熏沐敬书

  干隆拾年岁次乙丑 仲春月 谷旦 众信等同立

  义建崇烈堂碑

  立于干隆四十年(1775),碑长1.14米,宽0.59米。序文如下:

  粤念夫古今传不朽者立德立功其最也在当年时至事起只为所不避以其心之所安身亲披载者感泣且歌思存后世也我土离前黄左黄三屯原附南海卫军借自  国朝定鼎之初世路险波逃散田芦半就荒矣顺治九年卫主  肖君疏呈招耕我辈先人蒙霜露披荆棘筑居而畋厥田焉越十年人情翻复而卫主力与维持又得屯长一十三人共相奔理十一年而条议以定版册遗昭昭若前日事也今日者里居数百家烟火相连禾麻互映游太平之宇耕  盛世之田莫非食烈前 留贻之福也嗟乎肖侯人远衣冠隔云树之悲屯长风微俎豆杂存亡之感抚今思昔每念不忘爰集同人侧崇勒姓字而祭祀之庶使清风高节与云山江水而并长尔是为序干隆四十年秋谷旦立

  兴贤文社碑

  立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碑长0.72米,宽0.53米。序文如下:

  盖朝庭设科以拔贤才乡党立社以奬佳士瑰奇之英未遽慰为华国预必磨砺以须诱掖奬劝方得成材者也我洞中山清水秀代有文人虎踞龙蟠时多哲士皆因不能树文澶拔伦者岂不谓栽培之无术爰是我同人签题多寡集羽成裘结立兴贤文社每岁期于五月初十日考檄真才品评甲乙则高列三名者明年继兴会首而孙山外者益勤砥砺奋兴从此邃养丁年尽成绣口锦心揣摩午夜莫不吐气扬眉云程自通丹桂可攀矣是为序

  建立庆茹书室碑

  立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碑长1.31米,宽0.7米。序文如下:

  盖文庠序为养育人才之地试乃利见游息之区我辈自开藉以来试途亨通人文已蒸蒸日上但舍馆未定行李难安幸我同倡议捐题共囊美举爰置试馆于羊城之秉政街额之曰庆茹书室取拔茅连茹之义也将见赴试者有游息之乐遂利见之心庶几人文蔚起科甲联登仕路宏开经纶大振均于此馆焉基之后之莅斯馆者宜何如鼓舞踊跃奋志青云而无负建立之意也哉

  建立连茹书室碑

  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碑长0.49米,宽0.34米。序文如下:

  盖养育人才庠序必设立试馆行李可安兹我同人但义捐题襄美举爰置试馆于莞城仁和路二甲额曰连茹书室将见赴试者得安尔上矣庶几人文蔚起科甲联登后之济济多士宜鼓舞踊跃奋斗志青云而负建立之意也夫

  三、古书室

  纂香书室

  纂香书室,位于凤德岭上村,约建于清干隆五十二年(1786),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由上村财主张拔萃用千金兴建。书室的建筑独具一格,正面呈牌楼式格局,四檐滴水,采用浮雕等工艺装饰。7开间砖瓦结构的平房并列,中间门楣上有“纂香书室”四个立体大字。书室为4进房,3个敞开的天井把正厅、中厅及后厅厢房分开。正门宽1.4米,高2.8米,正门两侧厢房檐下有宽0.6米,长4米的琉璃扇贝凸形浮雕。大厅两侧和厢房隔墙有宽0.8米,长1.2米的琉璃六角形窗花,厢房隔墙两侧走道敞门顶部为蝙蝠形半园。门窗顶部有二层三格浮雕图案。厢房两侧门柱为粗园硬木,下垫麻石。正厅、中厅和后厅及厢房门柱为抬梁式穿斗混合结构。

  “纂香书室”是凤岗最大型的古书室。清朝嘉庆年间,岭南第一才子宋湘在此任教多年。“纂香书室”的名称为宋湘所起,幷亲笔题写。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在纂香书室举办过培训班,并开办“纂香女子学校”,纂香书室在凤岗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兴贤文社

  兴贤文社是清朝嘉庆年间由凤岗、清溪、龙岗等地的文人发起成立的民间文学社团组织,每年五月初十定期开展评品作品、创作交流活动及会餐活动,从此之后,凤岗文风日盛,先后在广州、东莞设立了书室,以方便学子赴考歇脚。时至今日,民间仍留传有“不管文章好不好,大家都有一餐饱”的雅言。

  兴贤文社聚会地点设在遗爱堂。遗爱堂位于黄洞村庵下岭南面回龙庵之右侧,建筑面积78.85平方米,建于清朝嘉庆十五年(1810)。嘉庆戊寅年(1878)冬重修。2005年门上“遗爱堂”三字隐约可见。此堂已改为校舍。

  端风书院

  端风书院,位于塘沥圩,建于清光绪32年(1906),是一座四间二进砖瓦房。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正堂门楣上塑有“端风书院”四个苍劲的立体大字。这是清代东莞清溪人余林芬的笔迹。正堂上设有“文武两帝”神位,立碑规定每年要“春秋二祭”。此书院由塘沥八约村民共建,是教授学生的学堂,是祭祀先人的场所。民国二年,扩建 校舍于二旁,并改名为“端风学校”。旧校舍依然使用。它是凤岗保存最完整的古书院。

  华庆书室

  华庆书室位于油甘埔村江屋,建于18世纪末叶。建筑面积270平方米。

  华庆书室三间三进,中间有大天井。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四根手抱大的圆形花岗岩石柱支撑,显得十分庄重。室内雕梁画栋。正门用乌烟灰塑上“华庆书室”四个斗大的字;门楣上画了龙吐珠、八仙图、喜事(鹊)重重等寓意吉祥的花鸟及字画,栩栩如生,工笔练达,令人叹为观止。华庆书室一直是江姓子弟的启蒙馆所,民国以后改制为“复华学校”。此校名,乃取“复东公”、“华庆公”之名而命之。新中国成立后,华庆书室曾作为油甘埔大队的碾米场,设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改革开放后,油甘埔村将原来的桁条和瓦面拆除,改为水泥上盖,变成工厂。2005年“华庆书室”四个大字仍在,但式样格调已面目全非。

  四、古民居

  凤岗排屋楼

  凤岗镇面积只有82.5平方公里,但迄今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时代的炮楼达120多座。分布于凤岗各个村落。雁田村有1座,油甘埔村有19座,官井头村有8座,凤德岭村有10座,塘沥村有14座,黄洞村有15座, 三联村有16座,五联村有6座,竹塘村有17座,天堂围村有10座,竹尾田村有3座,凤岗居委有1座,全镇共120座。

  凤岗炮楼(也称碉楼),一般占地面积在25平方米至54平方米之间;最低为3层,最高为9层;楼层高3米。炮楼底层厚0.8—1.2米不等。墙体为石灰、粘土、砂石(也有加糯米、黄糖的说法)混合制成三合土,用杉木板夹墙夯实而成,墙体十分坚固,历经百年不腐。炮楼底层一般厚1.20米以上,高3至8层不等,炮楼窗户狭小,并设计有用于射击的枪眼。

  多数炮楼与多间住宅或排屋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炮楼的每层楼都设有大小不一的窗口,多数窗口内大外小(可作枪眼用),墙上还布有横式或竖式的枪眼,楼顶的突出部位也设有下望的枪眼。枪眼的规格一般是长0.3米,高0.08米。炮楼的顶屋一般备有一堆堆拳头大小的石块和一面大鼓。大鼓用于示警,石头用于打击贼匪。假如某楼遭到侵犯,主人便擂鼓报警,附近的炮楼也擂鼓呼应。整座炮楼就像一座多功能的防御性堡垒。

  炮楼顶层的四周,还塑有多种形式的花纹或带有某种意义的浮雕图案。有的楼顶用中文或英文写上楼名。楼的冠名与建楼者有密切关系。若果是公款建造的炮楼,一般不冠名。若果是私人出资建造的炮楼,多数冠以主人的名字。

  凤岗的炮楼多数建于清末民初。这期间,许多出国谋生的客家人赚了钱回乡建房,他们或多或少接受过西方的教育,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因而,在建楼房时,就吸收了西洋建筑的特点,使炮楼的形式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客家楼房;另外,当时社会动荡,盗贼猖狂,械斗不断,为维护自身的利益,村民们便自建或共建带有防御性质的碉堡式楼房。平时人们都居住在排屋里,有盗匪入侵等紧急情况时,才上炮楼进行防御。修筑炮楼主要用于防盗和防匪,也可以用作储存、居住。

  凤岗炮楼与排屋联接,构成了独特亮丽的建筑景观,这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不管是广府民系著名的开平碉楼,还是客家民系梅州的围屋,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凤岗的炮楼与开平碉楼不同,凤岗排屋也与梅州的围屋有异,独具一格。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教授到凤岗考察后认为,从文化学的角度上说,“土楼”是客家民居的早期结构,范围特大的“围龙屋”是客家民居更大发展的中期结构,“排屋”与“炮楼”则是客家民系移至滨海地区,与广府文化以至海洋文化有所结合的后期结构,其突出特点就是外观开阔、内在连通,多数炮楼四邻,建有列列排屋,构成炮楼与排屋一体的景观,从而在建筑文化上,体现了客家民系的移民进化进程,既有传统客家风味,又有广府海外侨风,堪称“客侨文化”的典型建筑,为岭南所独有。所以称为“岭南独此排屋楼”。

  油甘埔江屋

  凤岗是客家人聚居的镇,客家人是迁徙的族群,有宗族聚居的传统。凤岗客家民居与福建土楼、梅州围龙屋风格不同,呈平房横排结构,故称“客家排屋”。

  江屋位于油甘埔村,是凤岗最具代表性最完整的客家排屋楼,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是该村江姓族人集居之所。

  江屋座北朝南,呈“非”字形结构,主巷道南北贯通,东西两边各有8排房屋,每排有3至4户人家,每户2至5间房间,共有房间158间。江屋规划严谨,整齐划一,前后排屋有1.8米巷道分隔,东南角现存有2座炮楼,俯瞰全局,西南方高建有书屋数间,供族中子弟求学长进,家家户户正门装饰都很考究,浮雕壁画,设计精美,花鸟虫鱼,栩栩如生,诗词歌赋,饱含寓意,体现了客家先辈的智慧,也是客家民间艺术的瑰宝。

  黄洞观合楼

  观合楼,是凤岗最具代表性的排屋楼之一,位于凤岗镇黄洞榕树厦村,1927年由华侨蔡观合所建。观合楼楼高八层约24米,占地43.5平方米,楼体巍峨挺拔,气势宏伟,楼顶有壁画浮雕,美轮美奂,底层有8间排屋与之相连,构成一个整体,观合楼在屋群当中,如同巨人,傲视四方,镇守家园。

  蔡观合,又名水来,字应参,黄洞榕树厦村人,清末到南洋,开山经营橡胶园,创业发家后,他热爱家乡,回乡购地建房、办学,初定建40间屋、2座炮楼,约合1700多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由于社会历史及其它原因,最终只建了8间房屋和1座炮楼工程就被迫停止。观合楼,是全镇唯一一座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炮楼。

  天堂围旧围村

  天堂围旧围村位于天堂围的中部。坐西向东。东临忠义堂炮楼,西靠天堂围会堂,南毗兴业路,北接“三界公”庙。约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97—1619),至2005年已近400年。占地面积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2677平方米。共有房屋140多间。

  天堂围旧围村,是一座四方形城堡式大型屋村。设有北门(旧称正门)、东门(旧称新门),中间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中轴线巷道,巷道长51米,宽1.6米,把南北两边村屋分隔;南北两边各建了七排房屋,每排6间,共82间。每间占地面积18平方米。每排房屋间形成南北走向小巷,小巷宽1.5米,长18米,小巷共17条。屋村四周也建有房屋,门口均朝村内,共有60多间,把天堂围旧围四周围住。屋前也有一条1.5米的小巷分隔。主巷和小巷路面都是用花岗岩石条铺砌,下面设有通向村外风水塘的排水渠,雨水从瓦面滑落,沿沟流走。东门和北门都安有带弄子的趟栊门,门框是用原条花岗石打成,两边两条门框还凿有棱形孔,供木栅弄子穿过。木栅弄子用荔枝木做成,是一条直径10多公分粗的棱形木条。门框内还设有带锁门的机关,晚上北门和东门的弄子将门一关,屋村内就十分安全,一般的盗贼无法进入。在门的上方,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内大外小的枪眼,以防盗贼。

  天堂围旧围村内建有许多姓氏的宗祠,每排房屋都会有一两间是宗祠,居屋与宗祠是混杂而建的。这些宗祠全部都是坐东向西,计有:谢氏3间,陈氏3间,朱氏2间,梁氏2间,翟氏1间,许氏1间共12间。另外东面围屋中还有一间坐西向东的陈杰卿家祠;北面周边围屋中还建有一座坐南向北的游天府庙(“三界公”庙)。可想而知,先辈们来天堂围是多数先在旧围村立足后才向四周发展的。

  天堂围旧围村,采用中国传统的建筑模式。墙体分为四种:石灰、粘土、沙石混合夯实的墙体(俗称灰沙墙);青砖砌的墙;墙脚结灰沙砖(也有砌青砖),上部外层用青砖,内层砌泥砖,并批上灰沙浆,这种墙体称为“金包银”墙;墙脚结灰沙砖,上端用泥砖砌成,然后用田泥和谷殻混合成浆荡平而成。房顶是由灰色瓦、杉木桁桷组成的屋顶,呈“金”字形,屋顶为硬山顶。屋内分三部分:进门左右两边是炉灶和冲凉房,继而是厅,最后是卧室,卧房上面设有阁楼,约占屋内一半多面积,房后有一个宽30公分,长40公分的通风采光的小窗。

  在天堂围旧围中,村里有钱人居住的房屋正门都写上有吉祥意义的文字及挂上雕塑的艺术门扁。如写上“康而寿”、“兰桂腾芳”等字样,画上“桃花蔓枝”、“鲤鱼嬉水”等图案。这充分体现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美好的感情。

  田心村新围场

  田心村新围场位于黄洞村田心村民小组,建于1919年。坐北向南,东西长150米,南北宽56米,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

  田心村新围场共4排。每排楼房呈梯级排列,北高南低。最南面的2排各建有楼房4座,第三排、第四排分别建有楼房3座和1座。除了第三排最西面的一座的长为15米,宽为11.3米,高为9米外,其余所有楼房的规格都是长30米,宽11.3米,高9米。大多数楼房各分成7间房间(另外2座楼房分别有房间4间和8间)。整个新围场共有房间82间。此外,新围场的村头村尾各建有柴间5座,共25间。

  田心村新围场由4条东西横巷,4条南北直巷串联起来。横直巷宽为2.8米,长不等。横巷最长的有131.2米,最短的有30米;直巷最长的有56.4米,最短的有28.2米。

  田心村新围场设计合理,排列有序,巷巷相连,四通八达;建筑质量优良,盖双层瓦,瓦面密实,桁条粗大,结实,密布,墙壁光滑雅致;有客家文化特色,每座楼房的门额上都书写有四个大字,如“积善如庆”、“兰桂腾芳”等,并绘有人物花艹等画。

  五、古门联

  回龙庵门联二副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上必有余殃殃尽自然昌

  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上必有余德德尽自然灭

  普济众生逆瓣香飘千淑里

  潜消浩劫扬拔净丽万家春

  石庵门联四副(“石庵”又名“龙兴庵”)

  石座莲花生由龙兴无限景

  庵中水月照来南海有余光

  龙起龙潜发见名山真景象

  兴仁兴让非韬我佛本慈悲

  石座奇峰龙得雨云昭万古

  庵朝峻岭兴施佛法永千秋

  石经有尘凭雨扫

  庵门无锁任方封

  南岸福庆庵门联二副

  有慈有爱心常乐

  无欲无争修自成

  月影花异彩

  竹舞水摇天

  曾氏宗祠门联三副

  道传东鲁家声远

  史接南平甲第新

  千百世流风传必习交必信谋必忠惟勤三省

  亿万年道脉身可修家可齐国可治只在一诚

  大学十年能治国

  孝经一部可传家

  江氏祖宗堂对联二副

  祖德流长照万古

  宗功锦远茂千秋

  要好儿孙须从尊祖敬宗起

  欲光门第还是读书积善来

  官井头村西门楼的对联

  土广安居物阜人康歌舞日

  宜溪落业村民和气乐绕天

  鹤凫渚村郑氏宗祠对联

  华强盛世普天下堂系通德传万代

  海阔杨波遍环球源自荥阳流千秋

  虾公潭黄氏对联一副

  世泽渊源长孝友    兴双千秋俎豆昭前烈

  家声遗韵远文章    第一百代衣冠推后贤

  凤岗圩门联一副

  凤水迁回飘玉带

  岗峦起伏披緑装

  新塘村门联

  新出奇才贤能智慧称环宇

  塘中美景活跃晶莹绕世居

  秀木乔门联二副

  秀木直魏成人杰地灵千秋盛

  乔居朝马岭民安物阜万载兴

  参天秀木

  肥地乔居

  六、场馆亭园

  杨官璘象棋广场

  杨官璘象棋广场位于凤岗镇体育馆北侧,为纪念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杨官璘而专门建造的。象棋广场投资430多万元,占地面积4500多平方米,广场内建有杨官璘人物雕塑和杨官璘主题雕塑,五十多张大型象棋擂台桌及十多个象棋景观座凳等设施,于2008年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杨官璘象棋广场中央用当年“棋魔”曾破解过的经典残局为背景,中心两侧二个雕塑,其中一个为高三点六八米的杨官璘人物雕塑,另一个是长十二米、宽一点六米、高五米的杨官璘主题雕塑。广场四周的休闲緑地及树木之间,装石台凳和五十多个石棋盘,可同时满足一百多位象棋爱好者博弈娱乐。 

  杨官璘(1925-2008),1925年生于凤岗塘沥村,自幼酷爱象棋,3岁观棋,6岁开始与人对弈,10岁就被乡邻称为“乡下棋王”。1949年至1951年在香港当职业棋手,1951年起在上海、广州从事象棋研究及比赛,并于1956年、1957年、1959年、1962年先后四次夺得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1977年、1987年获亚洲象棋名手邀请赛冠军。作为主教练和主力队员,他指道和率领广东象棋队先后7次夺得全国男子团体冠军。1982年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特级大师称号,1989年被评为建国40年杰出教练员之一。

  除了指道和参加比赛,杨官璘还致力于著书立说,《弈林新篇》、《棋国争雄録》、《象棋春秋》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担任过亚洲象棋联合会副会长、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等职。培养出吕钦、许银川等一大批棋坛高手,是中国象棋界一代宗师。

  2004年起,凤岗镇利用名人效应,发展象棋文化,先后举办了三届“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举办了凤岗象棋联赛、青少年象棋夏令营等一系列的活动。2009年8月,凤岗镇获得了“全国象棋之乡”的荣誉, 杨官璘象棋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

  凤岗历史博物馆

  凤岗历史博物馆位于凤岗镇风景秀丽的圆龙山公园山顶,建于2006年,2007年11月开馆。

  凤岗历史博物馆撷取历史亮点,设有“凤岗源流”、“民俗文化”、“峥嵘岁月”、“今日凤岗”四个展室,展示了凤岗近800年社会发展脉络,是凤岗历史文化的收藏,是凤岗新时期的文化展示。

  凤岗历史博物馆馆内珍藏丰富,馆外俯瞰凤岗全景,馆旁是凤岗城市展览馆,緑树掩映,宝塔高耸,清风徐来,风光秀美,有诗赞曰:巍巍园龙山,熠熠玲珑塔,博藏千年史,放眼四时春。

  雁田邓氏纪念馆

  雁田邓氏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山下雁湖公园内。于2002年10月动工,2004年8月竣工。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属仿清代古园林式建筑,馆内红墙金瓦、飞檐画栋、曲径回廊、花木成荫,显得庄严肃穆、古檏大方。馆内共有四进,除第三进为祖堂,安放历代宗祖牌位,供族人拜祭外,其他厅室设展览室共八个,分别为雁田邓氏源流,发展中的雁田,雁田人民抗英,民族英雄邓世昌,世纪伟人邓小平,民俗文化,雁田历代人物,功德室等。各展室史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雁田邓氏纪念馆由雁田村民捐款集资及雁田村委会拨款兴建。

  凤岗烈士陵园

  凤岗烈士陵园位于凤岗镇中心区东面的花果山上,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投资额达200多万元,1994年7月22日奠基,1995年7月22日落成。

  1973年10月,凤岗公社革命委员会在花果山首建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此后,政府每年都在山上种植花草果树,遂将此地命名为“花果山公园”。烈士陵园是由花果山公园改建而成的。

  凤岗烈士陵园东连凤凰山,南靠金凤中路,西临玉泉路。环境幽静,毓秀钟灵。

  凤岗烈士陵园的入口处位于花果山西侧。园内,设有水泥预制的座椅,供游人小憇。一个环山水泥路顺着北—东—南—西的方向延伸;环山路有5条水泥人行道通往山顶。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于山顶中央。在緑树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

  在纪念碑西南面约20米处,耸立着黄友亭。

  路旁、碑前、亭后、空地间种满了近40余种的花木。浓密的是荔枝、龙眼、芒果、垂榕、龙柏、凤凰树;高高的是按树、木麻黄、木棉;杜鹃花、美人蕉、九里香点缀其间。

  整座烈士陵园庄重、肃穆、幽静。具有凭吊先烈的凝重氛围,又具有园林美丽的特色。1995年,被东莞市政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

  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凤岗镇烈士陵园(花果山)中央,坐东南,面西北,背靠青山,面临街市,占地面积324平方米,四周建有护栏,护栏由花岗岩砌成,碑高13.35米,钢筋水泥骨架,外贴白色花岗岩石,碑为四面体,由三层组成。第一层为基础。西北、东南二面各镶嵌着一块长2.5米,宽1米的北京产汉白玉。在西北面的光洁的汉白玉上,镌刻着碑文。碑文如下:

  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

  凤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一八九九年雁田人民就取得了抗英反拓界斗争的胜利二十世纪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道下凤岗人民经历了无数次革命洗礼和艰苦卓絶的斗争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凤岗是我市较早建立革命武装和人民政权的地方之一许多革命志士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象抗日英雄黄友归侨张法兴等革命烈士的事迹更是可歌可泣

  为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特立此碑以资纪念

  东莞市凤岗镇人民政府

  一九九五年四月立

  在东南面汉白玉面上,刻有如下的文字:

  凤岗革命烈士

  英名録

  张里夫 张法兴 黄 友 黄甫仁 李官运 张 尔  

  彭玉雄 李东发 张 琴 黄 才 房 忠 曾添福

  杨天赐 李查理 张求安 邹钱才 黄玉生 张官球

  张官胜 张月清 陈才(女) 邹天生 郑志明 郑月明

  邹元娇(女) 邱带(女)廖天送 李 谋 赖宪章 邹任夫

  黄汉如 卓马运 刘美岁 刘东喜 廖官仁 陈润洪

  邓连福 郑鋭强 郑春来 曾 奀 连 勇 房玉平

  傅天聪 尹 林 赖志强 房伟文  

  第二层为装饰层;第三层为碑身主体,高约7米,碑身西北面雕刻着由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书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楷体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整个碑体坚固、端庄、自然。

  凤岗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凤岗公社革命委员会于1974年10月兴建,1995年4月由凤岗镇人民政府重建。

  黄友亭

  黄友亭位于东莞市凤岗镇花果山西侧,建于1995年7月,建筑面积17.2平方米,占地面积86平方米。亭由4根钢筋水泥圆柱支撑,两柱相距4.15米,亭高5米,亭顶部为深红色的圆柱体,亭呈四角形,用深红色的琉璃瓦盖顶,亭东面横梁上写有“黄友亭”三个字。亭底部南北两侧建有水泥浇制的靠背座椅。亭底用花岗岩铺成。亭中部树一黑色石碑。石碑由底座和碑块组成。底座用花岗岩制成,长1.16米,宽0.59米,高0.58米;碑块高1.25米,宽0.75米,厚0.21米。碑文如下:

  黄友亭志

  抗日英雄黄友东莞凤岗凤德岭人一九二七年生一九四二年参军抗日任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飞鹰队)班长在虾公潭凤凰山等战斗中屡建战功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二日凌晨飞鹰队袭击日军据点平湖黄友率先攻入敌营迅速全歼伪警中队归途经老虎山下时突与日军四百余人遭遇黄友主动率全班以一当百顽强抗击掩护主力突出重围全班战士相继牺牲黄友负重伤仍奋勇作战并将武器文件埋入稻田后亦壮烈殉国战后东江纵队追授黄友抗日英雄称号中共中央军委又追认黄友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战斗英雄中共模范党员一九七四年黄友及其战友李查理傅天聪尹林赖志强诸烈士忠骸迁葬于此并立碑纪念今增建此亭以彰英雄业绩发扬爱国精神永励后人

  原飞鹰队长何通撰文    原抗日区长张松鹤书

  一九九五年七月          凤岗镇人民政府立

  七、传说选録    

  披带村的传说

  相传宋末年间,五联有条披带村。方圆约一公里,住着梁、方两姓人。有“梁三千方八百”之称。这两姓人,尤其梁姓人,依仗人多族大,横行乡里。他们在村里私设公堂,自立规约;筑围墙、设监狱;建庭院,修花园。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凡是迎婚嫁娶者由此经过,都必将遭到他们的拘留,新娘被奸污,新郎遭毒打。不少良家闺女被糟踏后自杀身亡。

  某年某月某日,某地一迎亲花轿由此地经过,梁方两姓的头人就强迫轿夫把新娘抬回村里留宿。半夜时分,新娘不甘受辱,逃出狼窝,途经近处一深潭时,投水自尽。故今人叫此潭为“新娘潭”。

  原来,此受害新娘是某县官的亲戚。县官决定为受害者报仇。于是派兵围剿披带村,捉拿凶手。梁方两族的头人胁迫全村老幼到村边的一条山坑隐藏。官兵进村,不见人影,正打算收兵,忽闻小孩的啼哭声,立即搜山。官兵举刀乱斩,壮男弱女,老人小孩,一个不留。血流成河,把“新娘潭”染红,血水再流到一座石桥下,又把桥染红。后人称此桥为“红石桥。”

  黄洞的传说

  “黄洞”这个地名,得名有故。

  传说,宋朝末年,宋王朝被迫南移。

  宋帝赵昺带了一批家属和几千兵将,边战边退,路过大仑山(今南门山村)。时值大暑天,宋帝昺得病,不得不在此停下来。军营设立在一个山上,山上旌旗招展,取名“动旗寨”。今称此山为“栋企仔”,是因“动旗寨”与“栋企仔”谐音。哨所设在较高的山上,称为“瞭望顶”,今人称此山为“柠檬栋”,是因“瞭望顶”与“柠檬栋”谐音。

  宋帝昺离开大仑山后,此地被称为“皇洞”。今人把“皇洞”称为“黄洞”,乃“皇”与“黄”谐音。

  田心围村曾姓人家不“点灯”的传说

  清朝顺治九年(1652),田心围第一位祖公子扬公生了一个胖小子,夫妻俩高兴得不得了。子扬公是从龙岗芋地埔迁来田心围的第一个佃农。他在田中间搭了一间草棚居住,此地被后人称为“田心围”。子扬公白天到岭排围替人耕种,晚上回来照顾妻儿。辛苦是辛苦,但心里乐呀!夫妻俩商量好,过了年,到正月十二日,一定要为儿子“点灯”,庆贺一下。“点灯”是一种民俗,生了男孩为“添丁”,因“丁”和“灯”同音,“点灯”和“添丁”谐音,故用“点灯”这一形式来庆贺生了男孩。这年的正月十二日,子扬公在自家的茅房里点开了灯,他小心翼翼地把新的灯草放进灯盏里,又往灯盏里加满了香油,他从炉灶间拿来火种,点亮了油灯,整间茅草房亮堂堂的,满屋生辉。夫妻俩抱着儿子,亲了又亲,抚摸了又抚摸。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期盼,全在孩子的身上。正在此时,一条黑猫窜了过来,扑的一声,把挂在草墙上的灯盏碰倒了,茅草被点着了火,毕毕拍拍地烧了起来,子扬公抱紧儿子,拉着妻子的手逃出了茅屋。这时正刮北风,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整间茅草房不久便化为灰烬。

  “点灯”本来是一件喜事,谁知一眨眼却变成了一场火灾。子扬公气极了,他用手一挥,发誓道:“从今以后,即使生了男孩,也不‘点灯’,男孩当作女孩养。”

  从此以后,田心围曾姓人家生了男孩也不“点灯”。

  “十字生财”的传说

  起初,黄洞田心围曾兆绅家境一般,农忙种田解决三餐,农闲做点肩担生意。一次,见大群小孩围着小贩买甘草榄、咸榄,一会儿功夫就把榄买光了。遂向小贩问寒问暖,并请他到酒馆细谈。小贩见绅公气度不凡,知他是大方开朗之人,便一一告知,幷介绍绅公与批发咸榄的市头相识。榄虽小,可利润不小,绅公抓住商机,决定做榄的生意。市头问绅公要多少货?绅公说:“少则几担,可能还会要多一点”。市头说:“那就要订金,写个合约。”绅公回答:“身上未带银両,市头你就派个伙计回家取订金和合约吧!”

  绅公回到家里交付了订金后,叫家人取来笔墨写上:“兹订咸榄、甘草榄十担,交银二両,货到付款……。”签上曾兆绅名字,写上年月日,交给伙计带回。不知道是匆忙还是蘸墨多,在“十”字上面顿了一笔。

  伙计把订金和合约交给市头,市头打开一看,又惊又喜,喜的是可赚一笔大钱,惊的是,千担甘草榄、咸榄到哪里找货源呢?好不容易四出活动也只能凑上一百几十担,也算是交第一期货了。

  第一批货拉到绅公家里来了。绅公一看,却傻了眼,忙问伙计:“我要十担,为啥拉来这么多?”伙计取出绅公写的合约一看,“十”字变了“千”字!是顿了一下笔的缘故。无话可说,只好吩咐子孙清理仓库,组织人力外出推销。

  时值天灾,疫病流行,正需甘草榄用药,不到半个月,甘草榄竟然被抢购一空。绅公又令人到龙岗、观兰、省城买甘草,把咸榄制成甘草榄,全部销了出去,价格涨了十倍,赚得盆满砵满。

  黄槐智急踢石墩的传说

  19世纪80年代,凤德岭村狮石厦青年黄槐,学艺成功,力大无比,武艺高强。有一年,他高中武秀才之后,上京考武举人。在殿试时,将100多斤的石墩抡转如风车。突然,手滑,石墩跌落,黄槐急中生智,飞起一脚,将石墩踢出两丈多远。在场观者,个个愕然。皇上大喜,随之发问:“你飞脚踢石墩,是随意应急,还是平时练成的?”黄槐答:“是练出来的”。皇上即以“不敬”为由,使黄槐落榜。后来黄槐只在乡中任“千总”一职。

  凤凰山的传说

  相传,明朝中期,雁田西部的一座大山,原名叫“百鸟山”。山上树木茂盛,鲜花盛开。树林里,花丛中,野兽嬉戏,鸟儿飞翔,蝶飞虫鸣。

  当时,埔心村有一个富有村民,一有空闲,就扛着鸟铳,带一只猎狗到“百鸟山”去打猎。一天,他偶尔发现一种又大又美丽的鸟。这种鸟,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走时,如同花团在地上滚动;飞时,双翅舒展,美丽动人。这位富有的猎人不知道这种鸟的名字,只管叫它“金花鸟”。

  金花鸟是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的。它一旦飞到百鸟山上来栖息,这座山就平安无事。犲狼不伤行人,野猪不践踏庄稼,狐狸不偷食家鸡。金花鸟一旦飞到村民屋前房后的梧桐树上,家家大吉大利,户户喜事临门。村民喜欢金花鸟,盼望金花鸟在百鸟山栖息。

  金花鸟有种独特的习性,它只在梧桐树上栖息,不愿降落在其他树上。为了留住这种美丽而吉祥的鸟,给百鸟山带来太平,给村民带来吉祥,埔心村一位勤劳善良的村民带领自己的儿子在百鸟山上种了许多梧桐树。年长月久,梧桐树长得又高又大。风一吹,梧桐树叶发出呜呜叫声。声音很大,传得很远很远。这样,远处的金花鸟听到这种声音便飞到百鸟山来栖息、繁殖。数年以后,成群的金花鸟蔚然成一奇观,吸引百鸟山方圆数十里的村民到此观看。

  埔心村那位上山栽梧桐树的人,不觉是百岁老人了。在他做生日寿庆之时,远近来了很多亲戚和朋友,他们听说百鸟山上有一种美丽吉祥的金花鸟,都想到山上去看看,以饱眼福。众人正要动身出发时,突然一只金花鸟飞到这户村民屋前的梧桐树上,随后便发出呜呜的叫声,这叫声是对辛勤栽种梧桐树的老人表示慰问、祝福。客人中,有一位博学的老人,看到这种鸟是那样多姿多彩,美丽迷人,就给这种金花鸟改了名,叫它为“凤凰鸟”。百鸟山从此更名为“凤凰山”。

  大榕树的传说

  石头凹的大榕树,据有关人士的研究考证,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大榕树高大参天,枝粗叶茂,生命力强。倍受村民的崇拜。

  雁田村民崇拜大榕树,把它作为幸福长寿的象征,视它为“神”。不少善男善女,每到农历初一、十五日和节日都到石头凹大榕树下烧香拜神。此外,家有凶事,如小孩和大人久病不愈,家人远出久未见信息等,也来烧香叩拜,以求大榕树之神的保佑;家有吉事,如嫁女娶亲,生子添孙等,村民也常常在此摆放供品,插香烧纸,叩求大榕树之神,保佑家人团圆、幸福。

  占卜是村民求神的一种方式。相传,清朝同治年间,东坊村一善女有个独子,腿部有疾,行动不便,但相貌佳,聪慧过人,被平湖村一富户才女相中为夫。“美丑相配、贫富结缘”,家人对此事拿不定主意。娶亲之前,善女特地前来大榕树下烧香卜卦,请求大榕树之神给予预告。“卜卦”落地,呈现在她面前的是“阳卦”,表示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儿孙满堂。善女为此高兴异常,回家后同意其子与平湖富家才女成婚,并积极筹办结婚事宜。数十年后,果然其子夫妻恩爱,勤劳致富,钱财满盈,儿孙满堂。远近村民对此门婚事赞口不絶。

  “神仙饮水石”的传说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杨屋栏北面的高坳山森林密布,緑树成荫。从高山上渗透出来的溪水,由小到大,水质清澈透明,醇香甘甜,这种水不但能解渴,还能治病,延年益寿。浮肿的病人,喝了能消肿除病;生疥疮的人喝了,疥疮永除,皮肤完好如初;癞痢头人喝了,头病全除,乌发满头。高坳山的溪水治病的消息传开,雁田方圆数十里的村民,纷纷前来这里取水治病。无病者喝了,能白发变黑,牙掉再生。于是,人们称高坳山上的溪水为“圣水”。

  “圣水”名传万里。消息传到蓬莱阁的“神仙”住地,神仙得知,不远千里来到雁田。经雁田农人的引道,神仙来到高坳山溪水处。举目张望,只见山上树木葱緑,野花鲜艳,香气扑鼻。一股溪水从林间的峭壁上潺潺地流下来,注入半山腰一个小小的池子里,池子旁边有一块大石板,是供人们取“圣水”时落脚的。神仙站在这块石板上,想喝溪水。他先蹲下身子,用紧聚拢的双手捧池中的水喝。由于神仙身高体胖,身子蹲不下,双手够不着池中的水。于是,神仙只好改变取水的姿势。先弯下腰,双手趴在石板上,然后伸长脖子在小池中饮水。溪水清凉甘甜,神仙饮了一口又一口,双手重重地压在石板上,肚皮紧紧贴在石板上,双脚牢牢地顶在石板上。凡神仙身子压着的地方,石板便深深留下痕迹,尤其是五指的压痕,清晰如刻,风蚀水冲,时至今日,仍依稀可见。

  杨屋栏“鬼坑”的传说

  明末清初,杨屋栏之地曾叫“泉水井”。称其为“泉水井”,是因这里有一股很甘甜的泉水。有几户杨姓农户从沙岭迁居于此地,后因他们经营不善,田荒人稀,继而,杨姓居户消亡。为了纪念杨姓农户之住地,后人将“泉水井”易名为“杨屋栏”。杨屋栏背后的几座大山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和茂密的灌木。茂盛的林区流出一股清如明镜般的泉水。甘甜的泉水不仅是杨氏村民的饮水之源,也是农田灌溉之源。杨屋栏的庄稼人对山上的树木倍加爱护,称村前的大榕树是“森林之神。”

  “森林之神”是杨屋栏山上树木的保护神,如有人毁坏山上的树木,将要受到“森林之神”的惩处。年长日久惩处致死的人多了,人们将大榕树所在的山坑称为“鬼坑”。

  “森林之神”惩处毁林之人的场所是一口方塘,这塘叫“米粮塘”。村民为了让这口塘能蓄更多的水,使其即使久旱也不会乾涸,就在塘的周围,用石块将土夯得严严实实。经过农人精心整修的米粮塘,每年春季和夏季,便被雨水和泉水灌注得满满的。它能确保杨屋栏数百亩田地粮食丰收,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灾难。

  1. 牧童之死

  相传,清朝顺治年间,村里的几个牧童,在杨屋栏山上放牛时,一不留神,牛踩死了几棵幼小的荔枝树,它是“森林之神”的宠物。这时,正值夏天,“森林之神”便把牧童们引诱到“米粮塘”,要惩处他们。

  这一天,万里无云,无一丝风儿,牧童热得受不了,恨不得泡在水里凉个痛快,便三三两两,脱下衣裳跳到塘里洗澡,他们先是在塘的浅水处游泳嬉戏,相互追逐,掀浪作乐。后来,一些胆大的牧童,觉得在浅水区游泳不过瘾,试探着到深水区里显身手。俗语说:“水火不容人”。当胆大的牧童一游进深水区,脚手阵阵痉挛,身上好像注射了一支麻醉剂,不能动弹,水一口一口地往肚里灌,整个身子像捆了一块重铅,一尺一尺地沉往塘底。

  2. 农人之死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南岸村里有一个农人未经“泉水井”宗族长者的同意,擅自上山砍伐樟树私用,宗族长者得知便到“大榕树之神”处烧香燃纸请求惩处肇事者。

  这年夏天,“大榕树之神”要惩处肇事者了。肇事者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傍晚时分,大榕树之神引诱他到“米粮塘”洗澡。下塘之后,这个青年先在浅水区游泳,后觉得在浅水区泡身不过瘾,便向深水区游去。不一会,只见他露头伸手在水面挣扎,同他一道来洗澡的伙伴认定形势不妙,异口同声地呼喊着“救人呀!救人呀”。说时迟,那时快。浅水区的年轻人不约而同地手拉手,往出事地点游去。摸呀喊呀,由于塘水深且冰冷,几经摸索,还是摸不到溺水青年,只好令人火速回村报告凶信。

  不一会,溺水农家的亲人和村里男女老少,闻信直奔米粮糖,善游者纷纷跳下水,朝出事地点游出,村人们在塘基上喊呀呼呀,盼望快摸着溺水者,谁知!经过一阵摸索,救上来的人,却永远睁不开眼了。

  3. 妇人之死

  相传,清朝同治年间,夏秋之交,一个妇女为了扩大自家的菜园,毁坏山上好大片的树木。“大榕树之神”得知便引诱这个农妇到“米粮塘”洗衣裳淹死她。一天下午,那个中年妇女领着自己的小男孩在山上放牛。中年妇女是一个会利用时间的能人,她一边放牛,一边照看自己的孩子。为做更多的家务活,她还将全家老少洗换的衣裳统统拿来洗。她独自来到塘边一块石板上洗衣裳,洗了一件又一件,就在快洗完时,她一只脚失落,“扑通”一声掉进塘里,任凭怎么挣扎,呼喊,还是浮不出水面。待孩子隐隐约约听到从塘里传来的呼救声,直奔妈妈洗衣处时,只见一大堆洗好的衣裳,却不见妈妈的踪影了。

  聪明而可怜的孩子,意识到“天祸”的降临,永远见不到妈妈了,他哭着,直往家里奔去,希望大人们快快赶来救妈妈。不一会,正在田间劳作的男男女女,直奔出事地。大人们一个个跳下塘,摸呀、捞啊,经过一阵摸索,终于将落水的妇人托出水面,抬到塘基上,摸摸心脏,却触不到一丝的跳动。孩子和他的爸爸嚎啕大哭。前来挽救的人们无不悲痛。

  保护杨屋栏山上森林的“森林之神”,一次又一次地惩处毁林者的生命,年长日久,人们称这口塘的所在地为“鬼坑”。

  “官井头”的传说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仙人腾云驾雾,来到官井头上空。仙人站在高高的云朵上,只见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葱茏,繁花似锦。一泓清澈的泉水不停的往外流,原来,这里有一口水井。仙人按下云头,站在山顶上,纵目远望,緑草青青,牛羊嬉逐,风和日丽。仙人心情舒畅,给这个地方取名为“观井头”。意思就是站在云朵上,可以看见崇山环抱中的清澈水井。“观井头”的称呼就这样传开了。后来,人们在书写过程中,觉得“官”字比“观”字气派,所以,把“观”改为“官”,“观井头”也改为“官井头”。

  仙人脚印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仙人来到官井头村狮岭东侧的拔輋岭顶,在石头上歇息。他一只脚踩在石头上,留下一只脚印。这时阳光铺泻在大地上,芳香弥漫在山间。片刻,仙人又来到嶂厦吉仔山东面的山头,另一只脚踩在石头上,又留下一只脚印。仙人看到一条小河往西流,流到嶂厦南塘围,出了“三棵松”(地名),再流到一片平坦的地上。仙人环顾四周,喃喃自语:这里有山、有水,花香鸟语,真是个好地方。从此以后,便有人在土宜、官井头、嶂厦开荒种地,建屋定居。后人便把两个石头上的印迹叫做“仙人脚印”,仙人坐过的石凳子叫“仙人交椅”。

  竹园农家“失子复还”的传说

  相传,埔心竹园村曾居住几户梁姓居民,他们数代在这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清朝道光年间,有一天傍晚,一个手拄拐杖的残疾人来到村里乞讨,每到一户人家,主户不论是贫还是富,都给他施舍一点食物或铜板。最后来到一个梁姓寡妇门前求施,这妇人不但没施舍,嘴里还说着不中听的话,这残疾人叹息而离,面有怒色。

  原来,这户梁姓寡妇曾是很善良开通的农家人,只因前不久,其夫偶得恶性急病而亡,留下来未成年的三子二女由她抚养。她整天早出晚归,既做男人的农田活,又干女人的家务事,非常勤劳,尽管如此,她还是“扳着指头”过日子。那残疾人来乞讨的那一天,正是她为钱米紧缺而发愁之时。而这位乞讨的残疾人却是一位无名英雄。原来,他在一次抢救一位遇难少妇与一群歹徒相斗时失去了一条腿。残疾人向寡妇乞讨未得,他心中久不平静,负气而离。“遇难不救,后患而随”,几天之后,这寡妇家不幸的事发生了。

  一天早晨,风和日丽,寡妇五个孩子陆续从梦中起来,懵懵懂懂来到屋前的天井,等待妈妈吩咐他们的活计。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转眼间,只见屋前一团浓雾腾空而起,五个孩子不见了,寡妇焦急万分,哭声震天,泪如泉涌。

  五个孩子突然失踪后,这寡妇独自一个人过着悲伤贫寒的生活。终日以泪洗面,年复一年。她梦想有朝一日,五个孩子安然归来,母子团聚,祸去福来。为了实现梦想,每月初一、十五和平时节日,她都到水贝庵求神拜佛。一年一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夏天的傍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领着一个乳齿未脱的男孩来这寡妇门前乞讨。“行善得福”,寡妇想起这句“劝世良言”,她立即邀请这一老一少的乞讨者进屋就坐,旋即将做好的饭菜端出来,让她俩人吃。尔后,还留他俩在家安宿。第二天早晨,临走时,主妇还施舍一大碗米,外加三个熟鸡蛋,乞讨者连忙起身向这位主妇道谢。“善事恩报”,不久,主妇梦寐以求的事发生了。

  原来,这位白发苍苍的乞讨者是数年前来梁姓寡妇家乞讨的残疾人之妻。她将在竹园寡妇人家受到热情款待之事,诉说给丈夫听,丈夫深为感谢,将几年前在寡妇家乞讨时受到冷遇,抛至云外,立即将此信息传告远处的“善恶之神”。次日,“善恶之神”派人将流放在“天涯”的五个孩子护送回家。黄昏时,突然,狂风骤起,乌云密布,又是一团浓雾由西边的天空徐徐向寡妇家飘移,临至屋前而降。这时,竹园梁姓寡妇家门前,响起五个孩子欢乐的嬉笑声。这就是相传一百多年前竹园农家发生的“失子复还”的故事。

  竹园头人过年不贴“五福临门”的传说

  “五福临门”本来是人们过年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祈盼。可是,竹园头(今上围、下围、卧龙、红花园的合称)人在过新年的时候,却不贴“五福临门”这一横联。这事出有因。

  传说在清朝咸丰年间,官府残酷压榨农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统治者的无休止的剥削,引起村民的反抗。当时,东莞县衙屡次派人来收税款都被村民拒絶,不得已,莞府只得报呈广州府。广州府命伍福率清兵数百,到竹园头拘捕抗缴的村民。村民奋起反抗,遭到镇压,死伤不少。后经惠州府调解,事态才平息下来。

  为此,村民们对清朝统治者深恶痛絶,对被派来征税的伍福更是恨之入骨,提起伍福人人怒气冲天,个个咬牙切齿,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因“伍福”与“五福”同音,竹园头人就不贴“五福临门”了。世代相传,传至今日。

  此外,还有另一种传说。

  清朝顺治初年,竹园头人的先祖从长乐(今五华县)迁徙至竹园头定居。初来乍到,双手空空。当地有个大财主叫伍福,有权有势,多田多地。张姓的村民就向伍福租田地耕种。每年都要向伍福缴纳重税,一年辛辛苦苦换来的收成,就白白地送到伍福的家。故此,张姓的村民对伍福十分憎恨。后来,伍福归西,其后代也搬到异地居住。张姓的村民才松了一口气。但是“伍福”的名字仍让张姓的村民感到厌恶。因“伍福”与“五福”同音,张姓的村民因厌恶伍福而拒贴“五福临门”的横联。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