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凤岗碉楼的特色与价值——兼议“客侨文化”

  一、引子

  东莞市,人人皆知。但其属下的凤岗镇,知道的人恐怕就很少了。此前,我对凤岗镇及其历史文化也一无所知。近日,我看了凤岗镇人民政府邮来的多种资料,还有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和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后,十分震惊,真没想到凤岗这个原有常住人口仅2万余人的小乡镇竟有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更没想到这么一个小乡镇竟有120座颇具特色的碉楼较完好地保存下来。这一座座碉楼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就将它们同我较熟识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作一番对比,于是写作了这篇文章……

  二、凤岗碉楼的特色

  有关凤岗的文献资料告诉人们:碉楼(凤岗人习称“炮楼”)是凤岗历史文化的“代表作”,是凤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侨情和凤岗人艰苦奋斗、保家卫国、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凤岗碉楼特色鲜明,令人叹为观止。主要表现在:

  第一,历史较悠久

  据《凤岗历史博物馆》一书记载,凤岗最早的碉楼建于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名为“忠义堂碉楼”,坐落在天堂围炸房,楼高5层,约15米。另《东莞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图册(凤岗篇)》(以下简称凤岗“文物普查成果图册”)记载,位于天堂围村炸房的“玉树堂楼”,也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由谢姓族人(其堂号叫“玉树堂”)集体兴建。楼高5层,15.5米,为三合土夯筑结构,顶层东北、西南对角建有铳斗。“忠义堂碉楼”、“玉树堂碉楼”都建于同一个年份、都同在天堂围炸房、同是5层高,它们是否同一座碉楼不同的名称?凤岗“文化普查成果图册”记载:三联村排沙有座“翠林堂碉楼”,系清朝道光五年(1825年)在华侨资助下,村民兴办私塾“斯论学校”时为加强防御而建。从行文看,斯论学校先建,翠林堂碉楼后建,它是否也建于1825年,还是在1825年之后?或1898年之后?

  虽然存在上述一些疑问,但凤岗最早的碉楼出现在清朝中后期,则是没有疑问的。这样算来,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

  开平市最早的迎龙碉楼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距今至少有440多年,比凤岗碉楼的历史更加久远。

  第二,数量较多

  据称,新中国成立前,凤岗曾有160多座碉楼,后因自然灾害破坏和人为拆毁等,现仅存120座碉楼。数量之多为东莞市之冠。

  开平市共15个镇,镇镇有碉楼,其中有5个镇的碉楼数超过120座,最多的塘口镇达536座,最少的长沙镇有145座。作为一个小镇,凤岗镇的碉楼虽然比不上开平市这几个镇,但其密集度不亚于开平市。

  第三,分布较平衡

  凤岗镇共有12个村委会、居委会,都有碉楼,共120座,分布相对比较平衡:

  

  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共有15座碉楼,为开平之最,但比不上凤岗镇的油甘浦村(19座)和三联村(16座)的碉楼多。

  第四,类型较单一

  凤岗120座碉楼中,只有黄洞村的观合楼是唯一的钢筋水泥结构的碉楼,其余的碉楼均是三合土夯筑结构(即用沙、石灰、黄泥,加黄糖、桔水等混合搅拌建造而成)。类型十分单一。

  开平市的碉楼按建筑材料分类,有石楼(10座)、砖楼(249座)、夯土楼和钢筋混凝土楼四种。夯土楼现存100座,仅占碉楼总数(1833座)的5.5%;以混凝土楼最多,共1474座,为碉楼总数的80.4%。

  第五,造型较统一

  从外观看,凤岗碉楼的造型比较统一,如:①平面均为长方形,最低2层,最高9层(永升楼),多为3—6层,每层高度都是3米;②四面墙体开窗和枪眼,窗户均用麻石砌建,外窄里宽,利于防守和射击,枪眼多为十字形;③顶层(天台)四周建有护墙,多装饰黑色带,也有装饰红色带、黑红相间、红白相间、红黄相间色带,四角多装饰黑色如意纹悬鱼、鱼形、鸟形或蝙蝠形灰塑吐水,以增强美感;④顶层(天台)正中或四边中心或对角建有铳斗(“铳”是旧时一种火器。“铳斗”是供瞭望、射击的构建物,类似开平碉楼顶层的“燕子窝”式角楼构建),铳斗中间有十字形枪眼,铳斗的造型多为壁龛式,也有钟表型壁龛式,既为碉楼增加了美感又开阔了防卫的视野,加强了射击的威力,使贼匪望而生畏;⑤碉楼多有名称,私人建造的碉楼以楼主的名字命名,村民集资建造的碉楼或称“大众楼”,或无名称;楼名题匾多在顶层正中,书法刚劲,富有艺术感染力。

  第六,碉楼与排屋相连接

  排屋又称排屋楼,是客家的传统民居之一,它成排排列,统一规划,布局整齐,巷巷相通,四通八达,便于生活和防卫。凤岗碉楼多与排屋相连接,其布局有左(右)碉楼右(左)排屋、前排屋后碉楼。排屋最少的1间,最多的有10间连接,如竹塘村张碧兰楼,与民居10间连排,通面宽47米,进深11米,气势恢弘;排屋多为单层,黑色硬山顶,砖木结构,门楣及檐墙彩绘传统花鸟瑞兽等图案;也有两层骑楼式民居,造型西式,有立柱、拱劵、阳台等;碉楼与排屋相通,有木梯从底层通往顶层;有的碉楼与排屋、门楼、围墙组成院落式布局,多为富家人所建造。开平碉楼多建在村子的两头或后面,极少与民居相接。

  第七,中西合璧

  凤岗镇华侨分布在世界上36个国家和地区。受西方国家建筑文化的影响,凤岗碉楼也融入了西方国家的一些建筑元素,如塘沥伦昌泰楼,二三层建有西式阳台,分别以两根仿西方混凝土立柱支撑,山花及女儿墙呈曲线型,庄重典雅。塘沥的六桂头碉楼、黄才楼,三联的禄晋楼、耀芳楼、洋稠尾古楼岭碉楼,五联的锦泰楼,竹塘的仁芳楼、张润玉楼、张碧兰楼等,顶层的装饰也很华丽,四角或正面有立柱,有巴洛克式山花、拱劵形窗楣等。凤岗最具西洋风格的碉楼是汉彰楼,位于凤岗镇原华侨中学内,由华侨黄汉彰建造,高5层,楼顶四角有立柱,山花装饰花篮等灰塑,楼右侧的民居高二层,二楼拱劵廊柱,楼顶有围墙、上有宝塔形构件,西方建筑艺术风格很鲜明。

  从总体看,凤岗碉楼是“土”中有“洋”,也是下身“穿”唐装,上身“着”西装,但“土”气更重,同为数众多、“洋”气十足的开平碉楼相比,要逊色得多。

  三、凤岗碉楼的价值

  凤岗碉楼在建造的历史年代(清末民初)、动因(防贼匪)、建筑艺术(中西合璧)、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同开平碉楼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其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价值也有很多是相同的。

  首先,凤岗碉楼以物化形式真实地记録了清末至民国年间凤岗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状况,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历史转型时期的又一见证。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国家对中国的入侵日益加深,古老的中国社会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国内一些沿海开放城市出现了不少由西方人建造的“洋”建筑;广东侨乡也出现了由华侨按西方风格建造的“洋楼”,开平碉楼、凤岗碉楼就是明证。

  凤岗碉楼大多数建于清末民国初、尤以上个世纪10-20年代最多,因为在这个历史时期,清廷龢民国政府腐败无能,只顾鱼肉百姓,不顾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致匪患猖獗。百姓唯有建碉楼实行自保。华侨的汇款(侨汇)为碉楼建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碉楼便成为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华民族灾难历史的见证,是后人解读这段历史的重要活资料。

  其次,凤岗碉楼及排屋构建是客家文化同华侨文化相融合的成果,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据史料记载,凤岗人的始祖原居住在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其中广州话语系人迁入较早,他们多从江西迁到粤北南雄珠玑巷,再迁至珠江三角洲一带,于元明两朝迁入凤岗立村,至今有近800年的历史。客家话语系人,多在唐宋两朝迁到福建和江西,于元明两朝迁至梅县、惠阳地区,明末清初再迁入凤岗立村定居,至今也有500多年的历史。建于元末明初的黄洞村回龙庵,至今尚存碑文,记述了凤岗人在这里繁衍发展的情况,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凤岗人出洋谋生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他们以契约华工(俗称“猪仔华工”)身份,先是卖到东南亚地区的马来亚(今马来西亚)等地,从事开采锡矿、种植橡胶等劳役;以后,不少凤岗人被贩运到南美洲的苏里南、加勒比海地区的牙买加等地,在种植园里劳役,一些人赎得自由身后,转而经商,逐步富裕起来。经过一二百年的历史沧桑,今日凤岗华侨旅居世界的36个国家和地区,华侨15828人,港澳台同胞15782人,合计旅外乡亲31610人,比凤岗人口21182人(2006年统计)还要多。凤岗华侨在侨居国生活时间长了,他们对包括建筑艺术在内的西方国家先进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之传入家乡。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劵、西班牙式阳台、欧洲巴洛克山花装饰等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便自然地融入当地文化中,出现了中西合璧式的碉楼建筑,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并为研究华侨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凤岗碉楼及排屋构建,既与开平等广府民系地区的碉楼及民居不同,也与梅州及福建永定等客家民系地区的围龙屋、土楼有异,其建筑风格独具一格,是源自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客家文化同华侨传入的西方文化相融合、相吸收的成果,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为岭南地区所罕见。

  再次,凤岗碉楼与排屋是人与自然和谐生存、协调发展的“范例”。

  凤岗人对居住环境十分讲究。距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的回龙庵碑文记述:“以云绕禅林狮岭之嶂天生胜迹龙蟠成大地之形”,凤岗客家民居就是在这样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建造起来的。至清干隆四十年(1775年),凤岗已有近40个族姓30多条自然村,数百户客家人,“烟火相连,禾麻互映,游太平之宇耕”,反映了当时凤岗农耕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了传承儒家的文化思想,营造人文环境,凤岗人于干隆五十年(1785年),在回龙庵左侧“构堂”建造了“文庙”,说明凤岗人历来有重教崇文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村落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从现存的凤岗客家村落群,如黄洞村、黄洞新围场、油甘浦江屋村的客家排屋建筑群,坐北向南,依水而建,规划有序,布局整齐,碉楼与民居错落有致,既方便生活,又利于防卫,较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符合我国古代哲学家们—贯倡道的“天人合一”的法则,具有重要的典范意义。

  四、关于“客侨文化”

  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和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中,把凤岗镇文化定位为“客侨文化”,笔者认为是准确的。这个定位突出了凤岗镇古今文化的特色及独特性。

  如前所述,从古至今,凤岗镇居民虽有广府民系与客家民系之分,但均是从北方中原地区的南下移民,且以客家民系移民居多,其民居排屋和碉楼,更多地是客家文化的建筑特色,其民俗民风也富有浓厚的客家文化气息。

  凤岗镇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主要也是客家民系的后裔,可称为“客侨”。“客侨”在世界上的分布较广泛,由华侨出资建造的碉楼和排屋,很多被融入了西方国家的建筑风格,使建筑带上一点“洋”气,但浓重的客家色彩挥之不去,即“土”中有“洋”,“洋”中有 “土”,“土”气更重,这“土”气就是客家文化。所谓客侨文化就是客家文化同华侨文化的结合体。在“客侨文化”中,“客”是文化的主体、本质,“侨”是其文化的补充、点缀。

  把凤岗文化定位为“客侨文化”,还可以同其他民系,如江门五邑的“侨乡文化”、梅州的“客家文化”、潮州汕头的“潮州文化”、河源的“客家古邑文化”等区别开来。用一个新的定位称谓将凤岗文化作为一个新的文化领域去挖掘、去研究,也具有创意和新意。这样做,既打造了凤岗文化的独特品牌,又对广泛团结海内外客属及其后裔起到积极的作用,还可以在学术上将客家文化的研究引向深入。

  鉴于凤岗碉楼与排屋(村落)的独特性以及遗存的完整性,笔者同意黄伟宗教授等专家的建议,东莞市应当把它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市级、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笔者建议,申报的名称要改动,可否采用“凤岗排屋楼”?这样的改动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有新鲜感,避免了与“开平碉楼”的名称雷同;二是有独特感,彰显了凤岗碉楼(炮楼)的独特性与唯一性,从而更利于申报工作。

  2009年11月28日

  (梅伟强:江门市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