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初,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我们广东省政府参事室广东文化组和珠江文化研究会的几位专家,专程到东莞市凤岗镇考察古今文化,发现这个千年古镇,在它的“旧貌新颜”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它显露了过去从未引人注目的“客侨文化”现象,提出了“客侨文化”这个新的现代文化课题。于是,我们在《广东省政府参事建议》中,提交了题为《整合古今资源,开拓“客侨文化”》的关于东莞市凤岗镇古今文化的调研报告。
这个报告发出后,受到省市领道高度重视,尤其是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所提建议非常好,需引起高度重视。望文广新局同凤岗镇认真研究客侨文化开拓问题”。由此,在省政府参事室和东莞市领道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珠江文化研究会、东莞市文广新局和凤岗镇委、镇政府,经将近半年的筹备,今天在这里举办这个“中国首届客侨文化论坛”。
为什么是“首届”呢?据我们所知,迄今为止,全国尚未有哪个地方举办过如此课题的论坛,因为“客侨文化”是一个新的现代文化学课题和概念,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学术领域,或者说,是客家学、移民学、华侨学、建筑学、现代文化学等学科或学术领域的综合新开拓或纵深延伸。
我们是怎样从凤岗古今文化的实际,发现和提出这个新课题、新概念、新领域的呢?
(一) 自古以来,凤岗镇的居民族群,既有广府民系,更多属于客家民系,主要是客家人聚居之地。所以,这里的文化现象首先是客家学和客家文化课题。
(二) 据《凤岗历史博物馆》提供的史料称:最早迁入该镇雁田村的邓氏先祖,是唐朝元和元年(806年),从河南南阳迁江西吉水,再经粤北南雄珠玑巷迁入的,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有诸多姓氏迁入该镇各村定居,迄今全镇共有206个姓氏,比南雄珠玑巷南迁的156个姓氏还多50个,就客家民系南迁聚地而言,堪称南迁姓氏数量之冠。“珠玑巷”已成中原南迁移民文化的代名词或符号。如果说,南雄珠玑巷主要是广府民系南迁祖地的符号的话,那么,何处是客家民系南迁祖地的符号呢?我们从凤岗的移民历史和姓氏实际,为其作出“客家第一珠玑巷”的定位,也就同时提出这个客家移民文化的新课题。
(三) 据凤岗史料,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凤岗人陆续飘洋过海,出洋谋生,以“契约华工”(俗称“卖猪仔”)为多,迄今在世界36个国家或地区有凤岗华侨华人、港澳同胞31610人,是该镇现有常住人口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多属客家民系,而且又多聚居于亚非拉国家或地区。这种现象,显然与其他民系的移外侨民不同,如:广府民系的五邑华侨多在美洲(俗称“金山伯”)、潮汕民系华侨多在泰国、缅甸、东南亚等等,都各有地域、各有文化。这种现象,说明在华侨文化或侨乡文化中,是一个有待进一步细化的新课题,即在华侨中有“客侨”、“广侨”、“潮侨”等的文化区别。看来海外华侨,既有华侨的文化共性,又因祖籍和所在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传统与特性。我们最早在凤岗发现和提出这种文化现象,所以称其为“客侨文化之乡”。应当说,这个称谓在东莞市好几个乡镇,以至在梅州、河源、韶关等许多客家地区,都是适用的。这说明提出和开拓“客侨文化”有重大的普遍意义,既是客家文化课题,又是华侨文化课题,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性的民系和移民文化课题。
(四) 在凤岗的民居建筑上,我们还发现一种奇特现象:有的村落民居,全是列列座北向南的排屋。这种排屋与一般客家“土屋”、“围龙屋”不同,不是封围式,而是门皆向外的开放式,具有滨海和广府文化色彩,其内仍如客家围屋的内通特点,排屋与排屋之间息息相通,仍保持客家民居特色;全镇仍存不少清末民初时代所建炮楼,达120多座之多,大多是客侨投资建筑,故既有客家风格,又有海洋文化色彩,但却与以开平碉楼为代表的广府民系区的“碉楼”不同,连名称也有别,只称“土楼”或“炮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村落的炮楼与排屋的建筑结构,是连体相通的,即炮楼建在排屋之中:且全村的排屋成行成巷,座座炮楼也大致排列成行,使得全村呈行军阵列之势,蔚为大观。这种建筑风格,也显出了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结合的“客侨文化”的内涵和风采,说明“客侨文化”也体现在民居和建筑风格上。这在岭南客家地区恐怕也是特有并有普遍意义的,所以,我们为其作出“岭南独此排屋楼”的文化定位,看来可争取申请省级、国家级、以至世界级文化遗产。
(五) 改革开放的投资热和打工潮,使凤岗镇人口剧增,仅十来年时间,即从常住人口剧增为现有外来人口近40万,从一个农村乡镇一下跃为中等城市。这些人口,大都来自珠江流域各省区的“打工一族”,以及来自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的投资客商。自改革开放以来,进入该镇打工人群流动量大,但留住较长时间者也不少,其中多有家属或同乡族群同住,从而也逐步形成为新迁入的新族群,被称之为“新客家”。尤有意思的是,现在该镇的排楼屋中,原居住者多已外迁异乡或新居,现住者多是外来打工的“新客家”。这些“新客家”,似乎在同一的住所里,承传着本地“老客家”祖先当年开创凤岗历史的文化生活,又将他们本身原籍省区的文化传统保持和传入,为凤岗文化增添新的血液与活力。所以,“客家文化之乡”也应当包括这些打工一族的“新客家”文化。此外,投资客商也当属“新客家”之列,尤其是来自台湾的客商,多属客家民系,如果因其未有本地常住户籍而有异议的话,也当以其居住权而以“客侨”待之,这也可说是一种新的现代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在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尤有独特性和普遍意义。这也是我们提出“客侨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依据和理由。
(六) 从凤岗现有的文化遗存上来看,也是很有“客侨文化”的底藴和内涵的。该镇有座名为“回龙庵”的古祠堂,是该镇自古乡亲父老聚会过节的圣地。在其至今尚存的清干隆年间重修石牌记载,捐资者170多姓氏,光绪年间又重修,捐资者达683人,都是海外客侨。该镇的许多堂碑、祀碑,都刻有客侨捐资助乡或助学者姓名,多达7000多人,外籍遍布亚美各国。前几年新建的凤岗历史博物馆和邓氏纪念馆,也有许多记载客籍先贤和华人华侨的历史文物和事迹记载。这些都可谓“客侨文化”的史证和缩影。
(七) 我们从上述现象发现凤岗镇有突出的、深广的“客侨文化”内涵,称其为“客侨文化之乡”,为其作出“客家第一珠玑巷,岭南独此排屋楼”的文化定位,旨在以此文化品牌的打造而促进该镇的经济和文化开发建设:同时又旨在以“客侨文化”之都的文化品牌,以及“客侨文化”的新颖性和普遍性,扩大东莞市在国内外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力;更为重大的是,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发出建设文化强省号召的时候,及时而有力地打造这个文化品牌,并以此提出新的现代文化课题和开拓新的文化领域的实际行动,为广东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八) 我们从开始即感到,发现和提出“客侨文化”这个学术新课题,是很不成熟的,须要更进一步论证和深化研究。所以,我们特地邀请在座的来自北京、上海、武汉、香港、我省和本地的文化学、客家学、华侨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风俗学、语言学、文艺学等多学科专家与会,共同举办这个论坛,进行论证。诚望大家畅所欲言,求同存异,和谐切磋,加强交流。由于准备时间较短,大家提交论文仓促,希望论坛结束后再进行必要的修改加工,一个月后寄回,以便汇编为论文集正式出版,并希望大家为东莞市、凤岗镇的经济文化建设献言献策,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2009年12月11日
(黄伟宗: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珠江文化丛书》总主编。)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