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地峒遗址2004年和2005年采集和发掘出土石制品共3,621件,完成观察和测量共724件,占总数20%。石制品分加工类和非加工类。加工类包括尖刃石器和宽刃石器。非加工类分为石核、长石片(石叶)、锤片、废片、断片和断块。
石制品散布于黄地峒西坡(倾度40至70度)地表和西岸潮间带。西坡石制品分布面积约5,400平方米(东西跨度约60米,南北跨度约70米)。潮间带石制品密集,南北跨度约170米,东西跨度约5米,分布面积约850平方米。在低潮线以下1.4米深海床也发现大量石制品。由于暂无测量,故面积难于估计。
潮间带坡度平缓,倾斜度小于10°。更新世晚期最后一次冰期在12,000年前结束后,海水随之上升;海平面在6,000年前到达现平面。黄地峒西面是一个宽450米的海湾,地名“企岭下海”,水深5至10米。根据1:20,000海图,企岭下海海底有一个水下小平台,在海平面下5米至10米间,南北长100米至120米,宽10至20米,等差5米。黄地峒有两个采石场,是古代石材开采之处,因坡度相当大(40°至70°),估计不宜就地打制石器。该水下平台在更新世晚期,是河流阶地,可能是古人类活动和打制石器的地方。
潮间带和山坡采集及发掘出土石器类型大致相同,只是前者更为丰富些(间接证明瞭这是石制品加工之地方)。虽然潮间带和山坡石制品有相似技术特性;但不否定两者可能两套技术和两套类型的石器的可能(详见本章的讨论)。
在黄地峒遗址西麓海拔32~50米处出露两处硅质凝灰岩和燧石露头,即第一和第二号采石场(Q1及Q2)。两处采石场石料均适合打制石器。石制品集中发现在第二采石场及其西坡,反映黄地峒西麓是一处从开采石料至加工成器的打制石器工场。
2004年和2005年布方在潮间带、山坡和第二号采石场内。2004年发掘五个探方,T1至T5。2005年发掘布方八个,即T6至T8、T14至T17和T20,均在西坡海拔12米至14米之处,另一个探方Q2T1在第二号采石场的石壁旁。除T5方之外,其余各方均出土石制品。石制品和石料大量散布在T1至T5、T6至T8、T14至T20探方四周的地表上。2005年因经费所限,只有两个探方,T14和Q2T1,发掘到底,其余仅及文化层,发掘结束时各探方均回填。
第二号采石场的石壁面向西南,长13.5米,高4.8米,倾度65度,走向N165度。紧靠石壁是一个小平台,(极可能是先民采石料时留下的)长14米,宽0.5m至3m。该石壁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没于山体之内,石壁仍有部分出露于西麓地表,自采石场南端剖面向东南偏南延伸约13米,至海拔38至40米之处停止。在该延伸所及的山坡上,暴露出非常密集的石材、石片、残片、石料碎屑和石器半成品等。部分石制品标本可在该处山坡采集。
第二号采石场基岩为深灰色硅质凝灰岩,岩体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层理之间常夹有粗砂粒层,反映火山灰沉积于浅海过程中,曾有短时期的冲积层沉积。层理面倾角38度,表示岩层形成后因地殻运动而倾斜。
第二号探石场石壁顶部有大量人工采石留下的剥片痕迹。石壁南端为一处斜坡,有高3.8米的剖面,经清理后呈现有五个清淅的地层:第一层为表土,第二至第四层有大量废片和碎屑,第五层是基岩。在清理采石场南端剖面时,发现了一些深坑,显示石料开采沿层理面进行。但开采的工具目前仍未有定论,考古发掘队内亦看法不同,用竹木棍撬是最常用的,大家都认同,但开裂时用什么工具各说不一,有人认为很有可能用火烧后泼水炸裂,因为现场柴火和水都顺手可得,操作亦简单,所以说有此可能,但经仔细观察,石料上被火烧过的痕迹一点也找不到,(其实天长日久,风吹雨淋也难留下)难于下结论。亦有人认为是用楔子开裂的,因为现场发现了不少的楔状器,好象有点证据,但仔细观察水平层理缝上,找不到藏楔子的小窝,似乎也难下结论。此问题仍需努力研究解决。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