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遗址区域地质
一、遗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地貌类型
黄地峒遗址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东部,西贡半岛西侧,企岭下海东海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4°17′,北纬22°26′。遗址范围东起黄地峒山西麓50m至60m等高线处,西至海边潮间带以下浅海,南起鳌鱼头,北至深涌码头南约600m处。
香港地区海湾和岛屿的形成基础条件是断裂构造,同时新生代形成的构造格局又控制了各种地貌形态,黄地峒遗址所处的区域地貌类型属半岛海湾型。
西贡半岛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最高峰石屋山(481)耸立在半岛中央,环绕石屋山为一群低矮的丘陵,海拔高度由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丘的坡度较陡,坡度大于25°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半岛的90%以上。山谷大多狭窄陡峭,沟谷平地不多见,较为平坦的是西贡半岛北部的为白沙澳,为白流沙河入海口的的冲积平原——这里在学术名词上被称为“河流”和“平原”的,真正意义上只能算为溪流和平地。山涧溪流呈放射状分布,季节性十分强,旱季多数乾涸断流;雨季径流丰富,易造成山洪爆发。夏季,在鸡公山等处还可见到多处瀑布景观。
西贡半岛海岸线曲折,海滩类型多样,有石滩、沙滩和泥滩。在海湾处,湾口沙堤发育,湾后有小溪注入,如西岸的深涌湾、榕树澳湾等,沙堤后有舄湖,舄湖平原面积都不很大。局部海岸段可以见到海蚀遗迹,如深涌角,石滩上的海蚀平台宽达5 m,海蚀崖高约1 m,海蚀穴深0.5 m,平台高出现海面约3 m,反映某一历史时期,海平面曾相对稳定在这一高度。
黄地峒为石屋山西南面的一座小丘,海拔高度154 m。东面与石屋山相连,西麓面向企岭下海,西麓山坡的坡度为23°~38°,局部有10°左右的缓坡。遗址东侧不远处有一条较大的溪流,两处源头位于黄地峒山背后与石屋山交界处,在遗址旁边汇合后入海。从沟谷遗留的卵石看,磨圆度较高,以前这条溪流的水流相当大。
企岭下海是大鹏湾的内海湾,水面南北向长约2000 m,宽450 m,水深5~10 m。遗址位于黄地峒西坡,延伸至企岭下海水面以下。根据香港香港1∶20000的海图判读,黄地峒遗址西侧海面之下有一个小平台,南北长100~200 m,宽10~20 m,水深约5 m左右。推测在上万年前,海平面尚未达到现今高度时,这里为一处河流阶地,宽阔而平坦。适合古人在此生活和生产。
西贡半岛的气候为热带-亚热带海洋季风区,潮湿温暖,日照时间长。黄地峒的条件更为优越,它位于海湾内避风向阳处,可谓“冬暖夏凉”。
遗址范围内的植被较好,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主要为热带—亚热带草本与木本,树木以马尾松、桉树和细叶榕等次生林为主,海滩上还有成片的红树林。
二、遗址的区域地质概况
西贡半岛地表多被坡积物覆盖,但在黄地峒西坡和海边潮间带仍可见大面积的基岩露头。
遗址附近主要岩石地层为中生代晚期的火山岩碎屑岩、熔岩和沉积岩,香港地区广泛分布的火山岩主要为中生代侏罗-白垩系的荃湾群、浅水湾群和滘西洲群。据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编绘的地质图(2006, web-based edition),荃湾群火山岩由老到新划分为盐田仔组、城门组和大帽山组;浅水湾群划分为6个组,分别为鸭脷州组、魔星岭组、大滩海峡组、鹧鸪山组、孟公屋组、槟榔湾组,在清水湾附近还有清水湾组、粮船湾组。
黄地峒遗址的山地土质多为坡积土的黄沙壤,平原土质为海陆相沉积的沙壤土。遗址的基岩出露位置为遗址之北的深涌至遗址南部的鳌鱼头,多为粗火山灰晶屑凝灰岩(coarsh ash crystal tuff),属中生代中侏罗纪荃湾群城门组(Jts)火山岩地层。
在中侏罗纪,香港地区遭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活动,地殻不规则上升,原来浅海环境变为陆地、山丘和一些封闭的内海或湖泊。大部分陆地被酸性熔岩、熔结凝灰岩和凝灰岩覆盖,而遗址所处区域为一个平静的深水体,微细的火山灰散落在水中,沉积为火山灰凝灰岩。城门组在香港地区荃湾群火山沉积系列中是较为特殊的,厚度可达400~600m,它由一套十分复杂的岩系构成,无论在走向还是垂直方向延伸的岩性变化都很大。主要岩性有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英安质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玻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凝灰岩、流纹岩、层凝灰岩,以及砾岩、砂岩、凝灰质粉砂岩和泥岩等。
遗址上方出露的基岩,呈岩墙状耸立在山坡之上。岩性以凝灰岩为主,多为层状凝灰岩,微层理清晰,局部为粗粒凝灰岩与薄层砂岩、粉砂岩或泥岩互层,层理清晰,层间可见菊石、双殻类古生物化石。岩层呈NW-SE走向,倾向 65°,倾角大部分比较平缓,多在18°左右,局部有折曲构造。基岩节理发育,主要有两组:倾向 238°,倾角 76°;倾向 177°,倾角 72°。基岩很容易沿节理、层理风化自然碎裂、或人为地切割为立方体、长方体和斜方体的石块。岩墙下遗留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碎石,多数呈斜方体,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棱角明显,人工撬落和击碎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自然剥落。
未风化的凝灰岩新鲜面呈浅灰—灰黑色,致密块状,微晶—隐晶质,质地坚硬,敲击断口呈贝殻状。古人正是采用这种凝灰岩作为石料,打制各种石制品。风化后的凝灰岩呈灰白色—白色,质地松散。在山坡上,无论是基岩,还是滚石或者石制品,其表面都风化了一层“石皮”,而被海水浸泡着的滚石和石制品,却仍保持灰黑色,表面未风化。这是由于凝灰岩在地表受到酸雨或富含腐植酸的径流侵蚀,岩石表面的长石矿物高岭石化而变成了白色,随着风化时间加长,风化程度越深,这种退色层——风化层(patina)就会逐渐由薄变厚。
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在风化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异,如位于探方上层T14L2的石制品,灰黑色的凝灰岩表面仅有1 mm左右厚的白色“石皮”,表面光滑,对岩石的硬度影响不大,保持在6以上;而中下层T14L3、L4的石制品,白色风化层厚度往往大于3 mm,表面较粗糙,可用指甲刮划,搓之有粉末剥落,岩石表面硬度降为3左右。埋藏越深,受酸性腐蚀时间越长,则风化程度越深。散落在海滩上的石制品,因长时间浸泡在海水的弱碱性环境下,凝灰岩中长石类矿物的高岭土化作用不明显,所以还是保留为黑色—灰黑色。
陆地上风化后的凝灰岩,表面的长石多数已被风化剥蚀,只剩下石英颗粒,外表粗糙,颜色变浅,酷似石英砂岩。本遗址在第一次试掘报告中,曾将部分的凝灰岩定为砂岩,标本经过实验室镜下鉴定,确定为凝灰岩,应予更正。
石器时代人类制造石器的岩石原料是经过选择的,如硬度较大的燧石、石英岩、安山岩、流纹岩、玄武岩、緑辉岩、霏细岩和一些变质岩等都是经常选用的石材。然而,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长距离搬运难度大,因此往往受到遗址点附近所产石料种类的限制。一般来说,制作石器的石材来源大体有3种:一种是河床、山谷和海滩上砾石,经过流水冲蚀磨圆的砾石(河卵石)是最普遍采用的一种;二是在岩石露头开采石料,并就地打成石器的粗坯,如广东南海西樵山遗址属于采石场遗址,目前香港西贡黄地峒出土的石器也应属于这一类;三是贸易交换,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获得附近所不出产的石材,如获取蛋白石、透闪石、蛇纹石、松緑石、黑曜石等比较珍贵或性能较好的石材,采用这种方式主要在新石器时代以后为多见。
香港地区的岩浆岩主要为花岗岩和火山熔岩,花岗岩由于结晶晶粒粗大,不宜制作石器,火山熔岩类的流纹质和英安质岩石结晶颗粒小,质密而坚硬,是制作石器的良好材料。香港的流纹岩分布主要有大屿山东部流纹岩,赤门海峡流纹岩,深涌流纹岩。大屿山和赤门流纹岩多为脉状或岩墙展布,岩石多数为较粗颗粒的斑状结构或粗面岩类,而深涌流纹岩分布连续,岩石多数为隐晶质结构,致密且节理较少,加上深涌流纹岩位于赤门水域的南部岸边,交通相对便利,因此,深涌-黄地峒成为古人类开采石料进行石器加工从地理地貌环境的角度来看是一个理想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