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对外开放与珠江三角洲城市化



  许学强

  一、前言

  城市化是国家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广义来说,可包括四个方面:①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并向城市集中的过程;②乡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③城市作为文明的中心,不断产生新的文明并通过城市体系,向周围农村扩散的过程;④城市景观不断产生、蔓延,田园环境逐渐进入城市性状态的过程。其中,产业结构的转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人口迁移是物化了的城市化过程,城市文明的扩散是精神上的城市化过程,城市景观的蔓延是城市化的物质形态。四个过程相辅相承,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化过程。

  自对外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力、资源、资金和技术,正以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在各产业部门和地区之间,不断地流动和重新组合,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同时,人们的经济来源、劳动方式、居住地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此外,市镇用地面积也在迅速扩大。按居住在市镇的非农业人口统计,1957~1978年,年均递增0.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9%),1978~1984年年均递增7.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1%),市镇人口占人口的比重由25.48%提高到36.16%,大大高于全省(15.37%)、全国(15.82%)的平均水平,在短短的6年中,城市化水平提高10.68%。

  这种高速度的城市化过程,必然会打破旧的平衡,产生一系列新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对策,是国内外同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过,许多学者主要侧重研究香港与三角洲的关系,香港与特区的关系,有的侧重于珠江三角洲发展趋势的一般性研究,有的研究是在开放初期进行的,无法预计最近出现的问题。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在对外开放条件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转化是城市化的表征之一。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总趋势是:逐渐转化为更加商品化的、开放的、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的、现代化的产业结构。

  在产业结构的转化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粮食作物比重下降,种植面积减少。1984年本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420万亩,比1978年减少27.14%(本文的统计资料除注明来源外,均为作者到各县调查汇总,经计算而成的。),减少最多的是城市郊区和经济特区。减少的面积除少量用于市镇建设外,大部分用来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经济作物中又按市场需要和价值规律,扩大高收入的果、菜、鱼塘面积。

  从统计数据看,粮食总产并没有因面积减少而减少。如江门市管辖的6个县市,1984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了22.89%,粮食平均亩产由171.45公斤提高到286.1公斤,粮食总产增加27.54%。同期佛山市的6个县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由506万亩减至399万亩,减少21.12%,而亩产由229公斤提高到369公斤,粮食总产量增加27.05%。这些数据大部分是真实的,但有些却有一定的虚假性。有些地方因减少面积而减少总产,不能缴交公余粮,不得不由粮管所、粮食局集中到湖南、江西等邻省购粮缴交公余粮。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是:种水稻经济效益低,1亩水稻的经济收入和1亩甘蔗、水果、蔬菜或塘鱼相比,相差几倍,这样,减少粮食面积,改种其它作物和养鱼成为农村致富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本区毗邻港澳,邻近东南亚,有广大的鲜活商品和食品市场,中央已明确提出,要把珠江三角洲发展成为鲜活商品和食品加工基地,要占领港澳市场,挤进东南亚;本区有着发展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和养鱼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所以说,粮食面积减少是按经济效益原则和“贸工农”方针(“贸工农”方针是1984年11月赵紫阳总理在视察珠江三角洲期间提出的。所谓贸工农是指市场需要什么,工业就加什么,农业就种养什么。)组织安排农业的必然结果。

  从整体看,为了发挥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的优势,适当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展城郊型农业、创汇农业,向港澳市场输出鲜活产品是合理的。但考虑到,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之一,70年代后期虽没有粮食调出外省,但仍不失为省内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目前丰收年份仍有数万吨粮食可支援省内缺粮区。为此,我们有必要考虑,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一个最低限额上,努力提高单产,以防止盲目减少,影响国家粮食生产计划。至于这个最低限额是多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调动粮农积极性,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首先,要适当调减合同定购任务,通过扩大议价,增加粮农收入;其次,实行“粮肥挂钩”,“以工补粮”和优先贷款等措施,扶持粮食生产;第三,要使邻近省产粮区调出粮食有利可图,不能仅按统购价加固定的调拨经济费用作价调拨粮食,而应使粮食市场更开放一些,允许缺粮区到产粮区议价购买粮食,通过市场调节,使珠江三角洲通过改种经济作物所获利润,部分转移到产粮区,使粮农有较大收益;此外,考虑到本区种稻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经验和良好条件,可培育、引进良种,建立优质稻谷基地,出口港澳。

  三、弃农经商、务工会否影响农业发展的问题

  从农村劳动力分配来看,一大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筑业和其他行业。1978年珠江三角洲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309.88万人,1984年减少为288.13万人,6年减少21.75万人。据1984年佛山6县市统计,农村总劳力105万人,其中38.57%实际从事非农业劳动,包括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东莞市1978~1983年农村总劳力由46.73万人增至51.24万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80.26%急剧下降为47.54%,非农业劳动者比重由19.75%猛升到52.47,其中工业比重由13.36%上升为28.28%,第三产业由6.39上升为24.18%。从1984年社会生产总值看,有相当一部分县市,第二产业已经超过农业而成为最主要的产业,第三产业在广大农村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产值一般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20~30%,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之比已由原来的7∶3变为3∶7。

  产业结构的这种转化,又产生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一部分农民弃农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由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自理口粮人口,或离土不离乡人口。我们知道,工业企业招工总是经过一定的考核,择优録取。能从农业转为务工、经商的个体户也主要是农村中活力较强年青力壮的人。这样,留在农业上的劳动力是否就是一些素质较低的人呢?加上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收入一般较高,环境条件好,会不会使留下务农的人,由羡慕到不安心务农,进而影响农业发展呢?

  我们知道,在社会劳动力的分配中,务农的比重日益下降,从事工业、第三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过这一转化。我国10亿人口,8亿农业人口是落后的表现。随着生产力发展,相当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这是历史的必然。问题在于这种转化的速度是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否以牺牲农业为前提。

  珠江三角洲人多地少,劳力充足,1984年人平耕地1.15亩,每劳力负担耕地2.52亩,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力过剩问题相当严重,迫切要求实现部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在转化中,难免部分素质高的人,或者说有门路的人优先转化,在短期内,局部地方也曾出现过丢荒或耕作粗放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影响不大。1978~1984年珠江三角洲农业总产值由32.5亿元增加到62.9亿元,年均递增11.59%(未包括三水县的资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瞭这个结论。

  为什么影响不大呢?首先,人口转化的形式多属就地转化,或就近转化。况且不说由农业人口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参加村办、联家办和家庭办企业的人,就是自理口粮,进城落户的人也如此。据1984年13个县市统计,办理了自理口粮进城者,从移动方向看,73.49%的自理口粮的人口移向本乡的城镇,只有26.51%进入县城或小市城。从来源看,55.04%来自本乡农村,40.71%来自本县其他乡,只有4.25%来自外县、外省。因此,大部分已转化的人都没有完全脱离农业,他们或农忙务农,或技术指导,或男的务工、经商、家属务农,有部分合同工或临时工,合同期满返回农村,已进城落户的人也经常返回农村,探亲访友,或沟通信息,建立协作关系。因此,这部分人进城落户不仅不会影响农村发展,反而对农村发展有促进作用。

  其次,农村中的人材是多方面的,既有务工、经商的能人,更有务农的好手,在人口转化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各显神通,各有所得,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事实上,许多农业专业户就是种田能手,成了富裕户。

  第三,随着农业向商品业、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开发农业的经济收入也不一定比务工、经商的少。因此,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退工归农的现象,如东莞市大朗区1985年就有400多人退工归务。

  虽然如此,我们应从宏观上,控制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使其转化的速度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一方面,不要因这部分农业人口的转化而影响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非农业活动的接纳能力。

  四、大量人口进城会否扩大城乡差别的问题

  农村人口变为市镇人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非农业人口进入各级市镇,另一种是以自理口粮形式进入各城镇。据统计,珠江三角洲1978年非农业人口为376.47万人,1984年达486.75万人,6年增长29.29%,年均增长4.37%。非农业人口增长如此之快,除自然增长部分外,主要是国家招工、招生分配及征用土地安置劳动力的结果。这类人口的絶大部分都进入各级市镇,是农村人口转化最彻底的一种。

  第二种是通过自理口粮,进城务工、经商、办服务业,取得城镇户口。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仅1年时间,珠江三角洲自理口粮进城落户的人口有11.7万人。这种自理口粮的非农业人口,进入市镇以后,除近1/4为被抚养人口以外,1/4从事工业、1/5从事商业、服务业,其他则从事建筑、交通业等。这类人口不仅劳动方式、经济来源发生变化,而且迁居到城镇,与前一种人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自理口粮。

  根据各地经验,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城落户是有条件的。其中主要包括能自理口粮,能购买或解决住房,能解决就业等。珠江三角洲地区70~80%的家庭均有华侨和港澳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由于华侨和港澳同胞的大量资助,使他们有能力在城镇购买商品房,兴办个体或联办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因此,这些人常常有条件被允许自理口粮进城落户。在一些地区,为了吸引外资,还规定凡给区、乡、镇捐赠资金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其家属和亲友可优先办理进城落户手续。

  由于上述两类人口进入市镇,使珠江三角洲市镇人口由1978年的307.6万人增至1984年的483.68万人,年递增率高达7.84%。这样会不会形成畸形膨胀的大城市和萧条荒芜的农村,扩大城乡差别呢?

  会不会扩大城乡差别,关键在于大城市规模能否得到控制,小市镇能否得到发展。多年来,我们采用户籍管理、粮食供应,甚至强行下放等手段,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然而,有些措施现已基本失灵,同时,由于过去人为控制,使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近来大城市得到了应有的补偿性的发展。广州人口每年平均递增率为3.14%,预计今后还会有一定的发展。然而,小市镇发展更快,1978~1984年珠江三角洲市镇人口净增176.09万人,其中广州占23.91%,小市镇占73.77%,小市镇人口年增长17.11%。这样,广州城市人口占珠江三角洲市镇人口比重便由原来的67.13%下降为57.51%,工业产值比重由62.81%下降为51.3%。可见,乡镇企业在三角洲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小市镇人口增长速度快?主要原因是:①1978年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扩大农村和小市镇的自主权,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三来一补”、外经外贸活跃,小市镇经济得到迅速发展;②剩余劳力乐意移居小市镇,在小市镇里,他们容易找到工作,容易解决住房,容易习惯环境,容易照顾家庭。小市镇居民既能享受一定城市型设施,又避免了大城市的交通阻塞、住房紧张、空气污染等问题。人们对大城市的向往没有那么迫切了,③实行以镇管村的体制,新设了大量城镇,也是小市镇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之一。

  小市镇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周围农村发展。由于地方交通设施改善,周围农民可随时进城享受城市型设施。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城乡之间的劳力、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和联系,打破了过去工业品下乡的单一流向,形成了城市工业品下乡,农村工业品进城的对流的新局面。由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据统计部门抽样调查,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县农民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与广州市区人均工资不相上下,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广州市区为5.81平方米,属中等水平的番禺县为16.9平方米,较落后的增城县也有12.38平方米(指市镇的建成区面积。)。

  可见,珠江三角洲市镇人口猛增,城乡差别并没有扩大,相反正在逐步缩小,城乡经济一体化正在逐步形成。问题在于,这些人口涌进市镇后,各市镇又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和条件发展经济,在三角洲范围内形成一个既相互分工,又彼此联系的市镇群。还有,各市镇如何根据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决定在某一时期内可接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这些问题都应通过区域规划或市镇体系规划来解决,避免盲目性。

  五、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化

  在经济收入水平大幅度增加的同时,实行对外开放,受外界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在精神生活上,从枯燥、单调趋向丰富、高雅。在交际方式上从封闭式趋向开放式,交际场所由家庭转向集市、茶楼,交际范围从家属、亲友到同行同业,交际内容从生活琐事到谈生意、交流信息、传播技术。在家庭关系上由依附型转向民主型,子女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在婚恋意向上由注意物质趋向注重感情、人品和本事、女子自主能力增强,独立人格得到尊重,在物质生活上,饮食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营养化;住房从讲究实用趋向雅致、美观。在生活用品上从追求耐用趋向新颖;衣着从追求耐穿、保暖趋向款式新、色泽鲜、布料好等。

  人们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上述变化,是城市化的表征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空间扩散模式是两翼齐飞,双向幅射。北部以广州——佛山为中心,城市化由北向南幅射,南部以港澳为中心,城市文化透过深圳和珠海,或直接由南向北幅射。港澳是资本主义的“小老虎”,就是主权回归后,仍为“一国两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样,西方文化就会透过港澳在珠江三角洲传播。

  青年人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两种制度、两种文化的比较,会增强鉴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西方文化中强调自强、自力、富于进取和革新的精神会对青年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难免有些人会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低级、落后的东西,错误、糊涂的观念,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思想也会影响某些人的商业道德和经营作风……

  应该看到,由于珠江三角洲的特殊位置,西方文化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及人与人的接触是无法絶对禁止的。因而,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就是:在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设备,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一方面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不懂文化、不懂科学,愚昧落后的状态,另一方面要教育人们,增强对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不合国情部分的鉴别力和免疫力。

  六、城市性用地迅速向外延伸的问题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性用地必然迅速向外蔓延,覆盖周围的农田菜地。据珠江三角洲191个城镇统计,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的121.23平方公里到1984年的170.13平方公里,扩大了40.3%(不包括广州、佛山、江门、中山、深圳珠江市的建成区面积。)。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深圳市所辖城镇,4年共增204.1%,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的佛山6县市所辖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了51.99%(附表1)。

  珠江三角洲历来人多地少,1984年共有耕地975.4万亩,农业人口848.81万人,平均每农业人口有耕地1.15亩,每劳力负担耕地2.52亩。近几年来,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佛山6县市统计,1978年~1984年耕地减少10.11万亩,相当于1978年耕地面积的3.6%,使人平耕地由1.11亩降至1.06亩,每劳力负担耕地由2.09亩降为1.89亩。四邑地区(四邑指新会、开平、恩平、台山四县。)耕地6年净减14.57万亩,担当于1978年耕地面积的5.13%,使人平耕地由1.1亩降至0.98亩。由于耕地大幅度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尖鋭,如不加强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耕地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城镇用地的扩展是原因之一。以佛山6县市为例,1980~1984年耕地减少8.78万亩,而城镇用地增加3.08万亩,相当于耕地减少数的35.08%(因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大多数位于平原地带,为高产农田菜地所包围,因此,城镇所增加的建成区面积絶大部分是耕地。耕地减少的其他原因主要是农村建房,公路建设和水利工程。)。城镇要发展,难免占用部分耕地,但是,必须要认真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

  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和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的方针(《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城镇住宅标准的规定》,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1984年12月。),严格征地审批手续,避免“早征迟用,征多用少,征而不用”的现象。

  其次,要编制好城镇规划,使城镇土地利用布局合理、紧凑,提高用地的经济效益。目前,虽然许多城镇都编制了城镇规划,但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规划较粗,难以指导城镇建设,造成布局分散,占地过宽,每城镇人口平均占有用地由1980年的103平方米,增加到1984年的111.1平方米,同时,每平方公里有工业产值由217.2万元提高为347.6万元(我们一般城镇用地每人100平方米左右,南方,特别是三角洲人多地少的地区应为80平方米左右。1984年广州每人占地82.9平方米,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594.6万元,其它5个城市平均每人占地101.4平方米,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709.4万元。)。从工业产值看,虽用地经济效益提高了,但从居住人口看,经济效益降低了。

  近几年来,在城镇建设中,由于居住建筑层数提高,居住建筑密度加大,生活居住用地得到节约。但是,由于缺乏控制工业用地的标准,工业区没有统筹规划,因而工厂用地的布置往往是一厂一路,横七竖八,造成许多零星的、不规则用地无法使用,工业用地浪费很大。东莞市长安区,在两片居民点较为集中的地段,建设两个工业区,集中建设3~4层工业厂房,统一解决交通、供水、供电,这样,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有利于吸引外资,有利于青年工人就近居住,减少城镇建设费用,有利于“三废”的统一治理,而且可节约用地。据典型调查,统一组织工业区可以节约用地40%。因此,应该在三角洲普遍推广建设工业区的做法。

  第三,在靠近低丘、台地的城镇,应合理确定用地发展方向。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要把占用农田多少作为规划方案比较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要尽快制定法规,采用经济手段鼓励建设单位少占耕地。可根据占地数量和质量等级征收土地使用税,对于超标准占用的土地应责令退还,否则,可对超标准征收累进使用税等。

  七、结论

  综述,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状况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在这过程中,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既然要争取多一些鲜活商品出口中,发展创汇农业,就势必要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要调整产业结构,就标志着有大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必然有大批农村人口脱离农村涌进各级市镇;由于市镇发展,一定会占用部分耕地,加剧人多地少的矛盾;由于对外开放,在所接受的大量新鲜事物中,难夹杂着一些糟粕,对人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很明显,这些问题是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中的问题,不宜因噎废食,而应以积极的态度,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解决。例如,既要保证鲜活商品出口,发展创汇农业,又把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准上;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由农村人口转为市镇人口,由农业用地转化为城市型用地,但切莫过量、过速,以免影响农业和农村发展;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人们既有机会接受外来的先进的东西,又尽量减少消极影响。只有这样,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转化才会健康进行,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城市化道路。

  本文所指珠江三角洲,范围包括7市13县,即广州市市区(含郊区,下同)、番禺、增城县;佛山市市区、中山市、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江门市市区、新会、开平、恩平、台山、鹤山县;深圳市的经济特区及宝安县;珠海市的经济特区、斗门县;惠阳地区的东莞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1,337.5万人。1984年的资料见《中国城市统计手册》、《广东省统计年鉴》,其他是根据统计部门提供资料计算的结果。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