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城市化空间过程与空间组织和空间结合



  许学强

  虽然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变革的重要过程,已有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然而把城市化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进行广泛研究还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研究重点,是近代发生的城市化概念、特点、作用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本文试图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空间过程,探讨城市化过程引起国家地域空间组织的变化,逐步达到地域空间结合,加强空间联系.促进国家发展的问题。

  一、城市化是一种空间过程

  人文生态学注重研究人口特征与地域间的关系.认为城市化是指随着时间推移,人口逐渐向高人口密度区集中的过程。社会学中的规范学派(Normative Approach)着重研究人口特征与人口活动之间的关系,其重点不在于人口多寡,而在于不同社区的人口因参与不同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共同规范,认为城市化是城市规范,或者说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过程。社会学中的互动学派(Interactional  Approach)也是研究人口特征与人口活动间的关系,而不同的是强调人参与不同的活动而建立的人际关系网,认为城市化是由乡村社群网(Social  network)结构向城市社群网结构转化的过程。区位学派着重研究地域与人口活动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类活动性质的改变,认为城市化是人口由从事农业活动转向非农业活动,而趋向集中群居的过程。从综合观点出发研究人口特征、人口活动和地域间的关系,认为城市化是指整个社会的变迁,而社会变迁就是由原始社会逐步转变为今天的城市社会。    

  前面三种代表了社会学不同分支的观点,第四种一般来说是人文地理学家研究的范畴,雷斯(Albert J.Reiss,Jr.)教授在《社会科学词典》中关于城市化的定义是一种综合观点。他指出城市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②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特征的现象;③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城市人口占整个社会人口比例的增加。

  虽然提法各异,但大家都认为城市化是国家空间系统中的一种复杂的社会过程。它既包括了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理集中过程,也包括了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前者是可见的物化了的城市化过程,后者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城市化过程,在英文中叫Urbanism。应该指出,由于不同社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价值观、生活方式是有很大不同的,因此,虽然都可用Urbanism来描述这一过程,但其本质内涵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可从空间过程的组合类型出发,将当今的城市化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地理集中又有地理扩散过程。当前在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改造市中心,改变了过去“市中心空洞”的局面,许多中产阶级又由郊区迁往市中心,西方称这种现象为贵族化(Gentrification),也可归于这种类型。

  第二种,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理集中而没有城市生活方式的地理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在西方城市化研究中称之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如非洲一些国家。有些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很快,没有城市化的地理扩散,但人口地理集中很快,超过经济发展速度,叫做过量城市化(Hyper—Urbmization或Over—Urbanization),如拉丁美洲一些国家。

  第三种,只有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而没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理集中,也就是说,有大量已经城市化的人移居城市外或本来就分散居住在广大农村。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

  在一些发达国家,一方面许多人厌恶城市环境,追求较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另一方面交通信息发达,这样就有要求也有可能由城市移居郊区农村,实现城郊化。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开发落后农村,疏散城市人口和工业,解决城市规模过大的问题,动员、诱导或强制城市人口移居农村。这种现象被称为离心型城市化(Decentralizater  Urbanization)或反城市化,逆城市化(Counter Urbanizaton,Anti—Urbaniztion,Deurbanization)。

  另一种情况是,在我国较发达的农村,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向从事非农业活动,虽然这些人口没有向城市集中,但由于其职业改变,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这种现象可以叫作乡村城市化(Rnral Urbaaization).当然要真正实现乡村城市化,除必须改变劳动方式、经济来源结构以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用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从这一观点出发,我国农村目前普遍出现的“离土不离乡”的现象,可称为乡村城市化的雏型。

  在我国逐步实现乡村城市化是符合国情的(2),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必要的户口管理制度,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的适当地区,逐步建设城市型设施.加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小城镇,就完全可能把大部分剩余农业人口吸引到农村小城镇中去,实现乡村城市化。这样,乡村城市化就将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最典型特征。

  二、城市化过程与地域空间组织

  城市化过程总是不断发展的,即使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集中程度达到饱和点,即全部集中于城市,其聚落空间类型还会继续演变,城市生活方式的地理扩散过程更无止境,一定的城市化过程形成一定的地域空间组织,一定的空间组织又影响城市化进程,过程与组织同步变化互相影响。

  美国著名的区域与城市规划理论家弗里德曼认为,城市化有四个基本过程从核心(即城市地区)直接作用于外缘(即农村)地域空间组织:①新事物产生和扩散过程,主要从城市到乡村,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空间类型;②决策过程,也主要从城市到农村,影响行政管理系统;③人口迁移过程,主要从农村到城市,改变聚落空间类型;④投资去向,也主要由农村到城市,直接作用于经济活动区位类型。前两者结合,作者称之为现代空间组织,后两者构成经济聚落空间组织,而这两个次一级空间组织的结合构成整个社会空间组织。这个社会空间组织可能受到更发达地区或外国在革新扩散,权力控制、移民、投资方面的作用,它也可在这些方面影响不比它发达的地区。

  市镇等级体系和交通网络可以说是国家地域空间组织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不同等级的市镇履行数量和类型不同的功能,为大小不同的区域范围服务。城市化过程中各种新事物的扩散,就是在市镇等级系统中,从高一级中心向低一级中心传播,从城市中心向其周围传播。畅通的交通(包括信息交换)网络是使地域空间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的关键,它能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购买成本,扩大市场范围,增加较远距离的非农业就业机会等。

  地域空间组织有两种基本类型,一为首位分布型,一为规则分布型。所谓首位分布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市镇等级体系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占絶对优势,中小市镇不发达,市镇大小分布呈首位式。交通网络是以首位城市为中心,呈放射式伸展腹地,进行垂直联系,缺乏横向联系。首位城市往往是国家区域的政治权力、经济活动和文化娱乐中心,是国家或区域的核心区(核心本身可能受外国的强烈影响),核心邻近区有发达交通和通讯网,在其之外是过渡带,与核心联系不甚完善,过渡带之外是非结合区,受核心影响甚微。在这种地域类型中,城市化的地理集中过程明显,极化作用强,而城市化的地理扩散过程速度慢且不平衡,区际发展差异大。

  所谓规则分布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市镇等级体系中,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地位不突出,中小市镇发达,市镇大小分布呈规则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交通线路成网状,不仅不同等级的市镇间有紧密的垂直联系,而且同等级的市镇间有频繁的横向交往。在这种地域类型中,城市化的地理集中不明显,极化作用弱,而城市化的地理扩散快且较均衡,区际发展差异小。

  哪一种类型更有利于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区域和国家发展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里不想作进一步讨论。不过,应该指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地域空间组织是一定的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历史产物,城市化过程与空间组织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空间组织类型。发展初期,可能趋向首位分布型,地理集中逐渐加剧,区域不均衡加大,随后是一种稳定的高水平的首位分布型,最后逐步定向规则分布型,趋向区域均衡发展。

  因为我国城市化的典型特点是乡村城市化,所以从理论上讲,空间组织类型就必须是规则分布型,中小市镇在市镇等级体系中应占特别重要地位。我国东部省区是或基本是规则分布型或高水平的首位分布型(如广东、湖北),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区基本属首位分布型。从全国范围讲,大城市比重仍偏高,小城镇没有起到位有作用。由于过去城市化经历决定了后来的城市化类型,城市化空间类型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说我国今天城市化空间类型的某些特点是解放前长期发展的产物。

  解放后,我国大城市虽有相当发展,但城市化的大城市化趋势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的那样明显。如1953年到1978年5—20万(不含20万)人口的市镇数目增加了102%,20—80万(不合80万)的大中城市数目增加了88.7%,8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数目增加69%,就说明瞭这一点。1979年我国小城镇的城镇人口(指非农业人口)4275万,占市镇总人口12862万的33.2%,如加上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那么20万人口以下的市镇人口占市镇总人口的比重可达40%左右。当然这一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低的,如1973年美国占72.2%,英国占61.4%,西德1974年占68.5。

  小市镇比重还不够高除瞭解放前的历史原因外,就是解放后对小城镇作用认识不足,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措施不得力。1978年后我国逐步认识到小城镇的重要作用,开始采取若干措施因势利导,促进小城镇发展,特别是1984年中央第一号文件规定农民可自带口粮在城镇入户,可以预料,我国城市化空间组织类型的特征——小城镇化,即越来越多的城市化了的人口移居小城镇——将会更加明显,许多农村集镇已经或者将要转化为城镇。

  三、城市化过程与地域空间结合

  一般来说,如果城市化过程取得成功,国家就可通过一系列的结构转化,使地域空间组织达到高水平的空间结合。所谓空间结合包括两个意思,一是由于城市和区域相互交换的增加,而形成一种复杂而有机结合的劳动地域分工;二是全国所有居民有日益广泛的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分享历史上在中心城市积累起来的科学艺术宝藏,城乡融合一体。

  为了促进地域空间结合,必须通过城市化过程实现一系列的生产活动的转化,如变自给自足经济为商品经济,变简单的手工业为更加专门化的制造业,变分散的孤立的经济活动为生产集中枢纽与国家交换系统相结合的经济等。这些生产活动的转化是达到空间结合的经济基础和先决条件,而要实现这些转化又必须有一个衔接得很好的地域空间组织,因此空间组织和空间结合是相辅相成的。

  空间系统中的结合程度依赖于不同等级的聚落间的连结程度,中心间的距离、人们达到中心的方便程度以及中心内的功能结构和等级标准。因此,地域空间结合的程度由联系的密切性来决定,而联系密切性本身又是一个区域参与外部经济的程度的标志。

  空间联系的数量和方式与市镇等级体系的发展演变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新交通线路的建设往往带来空间联系的频率增加,易达性提高,从而推动现有聚落的增长与功能的多样化,提高市镇等级,或产生新的中心地方,有时只要简单改善村庄到集镇的运输条件到能引起现有集市的重新组织和扩大。新生产和非生产活动的出现,商业区位变化,会导致空间联系强度的提高,联系方式增加。因此聚落的产生和演变与联系的加强和扩大,常常是同时发生,互为因果的。

  如果我们不能把城乡功能结合在国家空间系统中,不断增加村庄、集镇、城镇、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那么商业贸易得不到发展,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不能广泛地分布生产因素,其结果必然是既不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也不可能在较大程度上达到区域收入分配的平衡。因此科学地、合理地组织国家地域空间联系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正如以上所述,我国城市化的典型特征是乡村城市化,中小市镇在市镇级体系中占十分重要地位,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中小市镇之间和中小市镇与广大农村的空间联系。过去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概括起来,我们应重视分析下列几种地域空间联系:

  1.经济联系 这是最重要的空间联系,与城市化空间组织的关系甚为密切。经济联系的类型和规模强烈影响空间组织类型、而已经形成的空间组织类型又会塑造未来的经济联系类型,速度和规模,为了促进地域空间结合,必须强化经济联系。首先是生产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包括为了产品的进一步加工和保证原料供应而带来的新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开辟,增加非农业就业机会。人口逐步集中,收入提高,进而带来对蔬菜,肉类等农副产品的需求,促进了农业集约化水平提高,建立了新的城乡联系,产生了最初在工商服务业中投资的串联效果。其次,在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条件下,工业日用品通过市镇等级体系由上而下调进,农村产品又自下往上调出,生产资料物资在空间系统中流通,这种联系的频率增加,地域范围的扩大,将大大推动农业商品化,生产专门化、产品多样化、空间交换系统扩大化。而这一结果又必然刺激商品交换的活跃,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出现。第三是资金流动。不同区位和部门的投资、借贷数量和分配,财富的转移,影响经济活动区位和区域经济结构,影响区际收入,区际发展差异。

  2.技术联系 技术——生产设备,生产者和生产方法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均结合能促进整个经济发展。许多事实说明,农新品种的推广。先进技术的采用,先进农业机械的引进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需要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网络。我们不能忽视技术联系的空间意义。    

  3.服务联系 市镇为其腹地提供各式各样的服务,包括卫生保健,商业饮食,文化娱乐、教育体育,运输信息、能源供水及维修等、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规模和密度的“门槛人口”,不同的服务范围。为了实现乡村城市化,使广大农村人口都能享受上述城市类型设施,必须扩大服务网,增加农村人口到市镇中心的易达性,农村人口空间分布也相对集中。

  4.人口移动 包括短期和永久移民。永久性移民依赖于宏观的社会经济决策,短期移民(上下班和流动人口)则取决于乡镇企业提供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市镇服务业的吸引力和城乡间的交通条件。由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小城镇繁荣兴旺,必然吸引大量短期移民,增加上下班的人口流动。这种人口流动的增加又影响资金、商品及社会联系的类型和数量变化。

  5.行政联系 包括各种行政权力,管理体制等。加强城乡间的不同等级的市镇间的行政联系,空间结合程度将大大提高。

  6.交通联系 包括各种交通、通讯线路,是其他各项联系的物质条件。改善农村到集间的交通条件,发展地方交通,组织民间运输,把农副产品生产地与收购及分配中心联系起来,必将加速农村发展。

  7.社会联系各级市镇是各种社会联系的焦点。

  四、结论

  国外城市化空间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大量的农业人口涌进现有城市,城市化的结果是农业破产,农利萧条,大城市无限膨胀,城市化的大城市化趋势十分明显。当大城市问题暴露无遗时,在一些发达国家才开始出现人口由大城市中心向城郊或小城市倒流。我国城市化的典型特征是乡村城市化,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结果是农村兴旺发达,城市化空间系组织是一个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星罗棋布的小市镇为纽带,与广大农村紧密联系的空间网络。我国城市化的小城镇化趋势会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国家发展,必须加强市镇等级体系内的联系,加强城乡联系,使城乡融为一体。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