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农业区划与农业地域结构问题
梁 溥
一、农业地域分异与农业区的形成
农业是一个独特的生产部门,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再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地球表面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十分明显,人类利用自然发展农业,也发生地域分异的现象.太阳辐射热量因纬度高低而不同,形成了与纬度平行的自然地带.人类利用不同的自然地带发展不同的作物,形成不同的作物地带,就发生农业地带性的差异;地表上的海陆分布、地貌、河湖等各不相同,人类利用平原种田、山地造林、水域养殖,发展了各种农业部门,因而农业的地域分异更为明显,这是非地带性的差异,它包括了山区的垂直地带性。
地表上的地域分异是自然现象,农业生产则为社会现象.农业之所以发生地域分异,是人类利用自然的结果,是人力与自然力合力所造成。不能只用自然规律解释,也不能只用社会经济规律所能说明,两种规律都起作用。
在农业开发的历史过程中,各地农业发生分异,逐渐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各区农林牧渔互相结合,形成一定的农业地域结构与生态系统.各区农业地域结构有其自己的特点,按照“区内共同性与区际差异性”原则,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农业区。我国是一个农业复杂的大国,农业区划对计划经济合理布局极为重要。
农业区的划分必须根据农业地域分异的规律性,摸清其形成和发展的来龙去脉.农业地域特征的形成,是当地人民长期利用自然发展农业的历史产物,既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也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轻率改变,要改革必先创造条件.农业结构是由多种农业部门所构成,但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农业结构,总是与其特有的资源条件相适应,因而有它的特殊性.它的部门结合有主有次,主导部门反映地区优势,但也不能孤立发展,必须多种部门配合形成一定的生态系统,才能持续发展。
农业地域结构的特点是识别农业区的主要标志。认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造利用,即根据国家需要与条件的可能性,扬长避短,明确其生产发展方向.因此,农业区划的基本内容,第一要分析评价自然、经济条件,第二要分区概括农业基本特点,第三要明确各区的生产发展方向,第四要因地制宜指出采取措施的方向.这也就是农业区划研究的全过程。
二、广东农业区的划分
广东农业区划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综合考察和区城调查.经过广泛的群众讨论,对全省第一级区的划分,认识已基本统一。目前,省县农业区划机构正在逐级深入研究,结合生产工作使宏观探讨与微观研究互相配合。
从全省来看,自然地带性因素(如气候,土壤、植物等)与非地带性因素(如山脉、河流、海洋等)纵横交错,奠定了农业地域分异的自然基础.农业的长期开发,逐渐发展为不同的农业区域,形成其特有的农业地域结构。
全省南北由于辐射热量的差异,农林作物有显着的不同.北部的油菜,油茶、杉,松等与南部的甘蔗,香蕉,荔枝、热带作物的地理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广东中部农业地带处于亚热带到热带的过渡地带,而山河地貌又复杂多样.在农业开发过程中,喜凉作物南移(如油菜,小麦),喜温作物北移(如甘蔗,双季稻).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错综复杂,农业的地域分异更多种多样。
全省山河形势的特点:粤北地区有三列弧形山脉,北江贯穿山脉峡谷而向南行;粤东地区有三列平行山脉,东江与梅江大致与山脉平行;潮汕地区在莲花山脉之南,另成一个沿海地区,西江、北江,东江合作填海,形成珠江三角洲,是广东最大的平原;西江主流穿越山区,支流盆地则较开展;湛江地区在云开大山之南,鉴江、漠阳江等独流入海,沿海台地宽广;海南岛独立成一单元;南海诸岛散布于热带海洋。
广东农业区在上述自然条件下,经历了长期的农业开发而逐渐形成.远在秦以前,少数民族在广东从事农业活动.秦(公元前222年)以来,汉族先后移民入粤,人口渐增.宋以后的一千年间,农业才迅速发展.全省开发的方向路线,首先由粤北沿北江而南下,开拓到东、西、北江下游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先后形成了坑田,洞田、洋田、围田、沙田、咸田等不同的农田类型。这些最先移入的居民,现操广州方言,多分布于平原地区。其次,由闽南移民进入潮汕,向沿海地带发展,现操潮汕方言。最后,由赣南、闽西移民进入东江和梅江流域,向山区开拓,操客家方言。不同的地区仍保持不同的方言和生产生活习惯,这些历史因素对农业区形成有一定的影响。广东沿海多港湾,与海外交往很早,农业商品化比较发展,对农业地域结构的形成(如桑基鱼圹,海南热作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广东全省划分为粤北、西江,粤东、潮汕、珠江、湛江、海南、南海海洋等8个农业区(见《广东省综合农业区划》1981年稿)。①粤北林业区,位于北江中上游,中亚热带山地,森林生境优越,杉,松、油茶优势发展,形成以林业为中心的地域结构和生态系统;②西江农林区,包括西江、绥江谷地,历史上是肇庆府,向来农林并重;③粤东农林区,包括东江和梅江流域,山多田少,人口众多,滥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④潮汕农业区,包括潮汕平原及海陆丰台地,背山面海,人口密集,精耕细作,人均耕地不足半亩;⑤珠江农业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丘陵,耕地广,人口多,城镇发展,农业商品性高,粮,蔗,蚕、鱼等多种生产基地萃会,加工发达,农业地域结构复杂而多样;⑥湛江农业区,包括雷州、鉴江、漠阳江三大片,各自成一流域,上中下游互相联结,沿海台地面积大,发展糖蔗、花生比较突出;⑦海南岛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橡胶热带怍物基地,热带用材林极为珍贵,但破坏严重,⑨南海水产资源丰富,大有发展前途。
总观全省8个农业区的面貌,纵横排列形似方格状的经纬网,秩序井然(参看附图),明显是受地带性与非地地带性交织所影响.横排由北到南,形成林业地带,农林地带、耕作地带、热作地带、水产地带,纵列由西到东,西、中、东部三种地区显明不同,这与山河地貌和流域开发息息相关。
三、农业地域结构问题
农业结构是当前全国讨论的一个中心问题.农学家侧重生态系统,经济学家侧重经济结构,地理科学则从区域着眼,因而提出农业地域结构问题(见广东地理学会1981年年会论文集)。
农业区内有多种农业部门,部门互相结合就形成一定的农业结构.农业区与农业结构二者互为表里,前者表现为一定范围的区域,后者则表现为有结构的综合体.农业结构(综合体)在地表上各占有一定的地域,因而称为农业地域结构.区域各有不同的资源条件,各区利用资源也并非一样,因此农业地域结构各有不同的特点.部门有主有次,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是农业地域结构的普遍性.各个地域结构的主导部门不同,主次结合也不一样,各有其特点,这是特殊性。分析农业地域结构必须认识它的特殊性,才能进行合理的改造利用,作相应的调整。
农业地域结构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去分析。①资源结构,是土地、水资源,气候、生物资源在地域上的结合,是相互影响的,一般以土地类型为主要标志,以综合反映其相互结合的特点,②生产结构,是农林牧渔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结合,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般以食物链为主要标志,以反映其生态系统,③经济结构,是农业经济部门的相互结合及其比例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一般以产值比重为主要标志,以反映其经济结构体系.以上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结的,这也就是经济地理学所研究的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
农业区与农业地域结构都有大有小,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上述广东省的八大农业区,是省内第一级农业区,区内还可分为第二级,各级都有其地域结构.大区结构比较复杂,小区结构则比较紧密。例如珠江农业区是省内第一级区,资源丰富多样,开发历史长,部门繁多,商品性高,运输便利,农工商结合,对外关系密切,因而结构至为复杂。珠江区土地资源构成的特点,平原大而水域广,外围丘陵环绕成半圆。耕地1100多万亩(稻田占83%,蔗田占10%),鱼圹约40多万亩,滩涂达80多万亩。全区农林副渔各业俱全,但以耕作业为重心,水稻、糖蔗、蚕桑、果蔬、水产成为主要部门。
珠江区内农业地域分异十分明显,特别是明中叶(16世纪)以后,商品生产发展,农业专业化逐渐形成。桑基鱼圹结构形成于三角洲的中央,其南为大沙田,以稻为主,稻蔗结合.北为围田,粮食与经济作物结合发展。广州附近形成郊区农业结构。三角洲外围丘陵则以粮、油、水果结合较为普遍。五种农业结构各有特点,现分述如下:
①桑基鱼圹结构,是明中叶以后发展起来的。明嘉靖年间封闭宁波、泉州二市舶司,广州独占全国对外贸易,葡占澳门又成为国际贸易港,生丝出口激增。三角洲农民在沙围上挖圹培基,形成基圹结构(半水半基,6水4基等)。种桑(生产者)养蚕(第一消费者),蚕沙养鱼(第二消费者),鱼粪圹泥经过微生物分解(还原者),培肥桑基,这样在顺德、南海、中山之间的基圹区域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参看钟功甫: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圹,地理学报,1980年第三期)。三十年代我国生丝出口一落千丈,广东开始建立现代糖厂,因而部分桑基鱼圹改为蔗基鱼圹。目前,糖蔗逐渐向沙、咸田发展,恢复桑基或桑蔗轮作。
②沙田稻蔗结构,分布于番禺、中山、斗门、新会、东莞等大沙田区。解放前,单季稻及间作稻耕作粗放,1953年推广双季稻,糖蔗也开始发展。糖蔗耐咸耐浸,稻蔗轮作有利于保持地力、错开劳动力紧张季节,并增加经济收入,因而形成了稻蔗轮作结构。根据番禺县农业区划材料,稻蔗面积比重已由1953年的93:7发展到1980年的74:26。
③围田粮食经济作物结构,形成于三角洲的北部,耕作历史长。水稻、甘蔗、黄麻、香蕉、柑桔等多种作物综合发展,农田稳产高产。土地利用率高,轮作、间作、套作,耕作制度多种多样,复种指数很高。但如何提高地力,防止基建占用良田,急待解决。围田区形成了很多农业专业化区域,例如东莞的黄麻、香蕉,新会的柑橙、葵,鹤山的红烟,开平的火蒜等等,都高度集中生产。
④城郊农业结构,是供应城市农副食品的一种农业类型,广州、佛山、江门、石歧、珠海、深圳等城市郊区都有出现,其中广州郊区已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农业地域结构。广州市14个郊区人民公社面积13000平方公里,郊区人口达百万以上。耕地50多万亩,占郊区面积28%。城郊密切结合,互相依存。郊区农业结构以蔬菜、花卉、水果、乳肉畜牧、养鱼等为主,精耕高产。近郊的三元里、沙河、东圃、新滘、鹤洞等公社,专门生产蔬菜。罗岗与新滘已形成果园区域,前者利用丘陵台地,后者则利用围田种果,均集中连片生产。远郊八个公社则发展瓜、豆、果、蔗、油料、粮食等作物。
⑤丘陵粮油果结构,环绕三角洲外围成半环状。丘陵台地发展果树,但目前还未充分利用。洞田、坑田以种粮为主,花生与水稻轮作,互相促进,正在不断推广。低丘热带水果多种多样,如东莞、增城、从化的荔枝、龙眼、乌榄、菠萝等均大片种植,逐渐走向专业化发展。
以上是第二级农业地域结构,与第二级农业区可以互相印证。至于第三级农业地域结构,可与县级农业区划结合进行,1981年博罗县农业地域结构的研究,指明分区发展方向,对农业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我省“七山一水二分田”,资源多样但农业结构单一。林牧小而耕作大, “以粮唯一”影响了经济作物,调整农业结构是必要的。当前实行对外开放、灵活措施政策,我省经济结构将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建设,不仅促进工交与贸易。对农业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农业地域结构的研究,不仅包括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对农产品加工运输和农业工程建设也应结合考虑,才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