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态平衡考察调查报告
广东省生态平衡科学考察团二团
前言
省生态平衡科学考察团(二团)成员13人,省科协周钊同志等2人,于3月18日出发,经佛山、新会、礼乐、斗门、百荇、三灶、南水、珠海、中山、深圳、盐田、蛇口、南头、沙井等县市公社,进行调查考察,座谈和访问,访问过程中,得到县、市、公社领导同志及有关科技部门同志的大力支持帮助,收集了大量资料,进行了比较全面和细致的分析总结。这次考察,是我省首次进行规模较大,综合而全面的对珠江河口区的生态平衡科学考察。
生态平衡科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对他的定义看法各有不同。一般来说,生态平衡的研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研究,观察在自然状况下环境生态平衡的变化过程,如在我省肇庆鼎湖山观察区的研究。另一种是人类活动过程中,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即在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由于本区人类活动频繁,已有千百年历史,故考察着重于后一种,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自然界各因素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加以全面考虑。目的是研究如何更合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收益最大而不破坏本区地生态平衡,使人类的生活和环境变得更为美好。
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
珠江三角洲在我省中南部,是鱼米之乡,为我省渔业粮食和经济作物地主要产地,良田沃野千里,水道纵横交错,水热条件十分丰富。从狭义的三角洲来说,指三水思贤滘以下,东江石龙以下,潭江新会以下的地区(即常称的珠江三角洲),面积共约一万平方公里,田亩800万亩,人口约700万人,盛产水稻、甘蔗、桑蚕、水果、水产(塘鱼渔业)等粮食和经济作物。
珠江三角洲几千年以来,由东、西、北三大江及其支流带来了大量泥沙,不断沉积,加上海外潮汐带来部分泥沙,经机械沉积和化学沉积,不断形成海滩,再经人类围垦,慢慢向海外伸展而成,沿海一带岛屿也逐渐连成一体,至今仍不断向外发展。据观察,三角洲向外每年平均伸展一百公尺,因此,农田不断增多,河道不断伸长,沿岸浅水滩坦,生长水草、红树林和芦苇,成为鱼类、蚝、虾、蚧及其他水生生物栖息产卵、交配、孵育、生长的理想场所。
珠江三角洲区河汉纷沓,水流分经8个口门出海,自东而西为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洪水期中,入海洪水量以磨刀门最大(21.48%)洪奇沥次元(17.54%)其余顺序为蕉门(15.21%)虎门(16.57%)横门(12.12%)崖门(7.02%)鸡啼门(5.74%)虎跳门(4.32%)(最近珠委资料,洪奇沥流量分配所占%大大减少,排在崖门之后。)。东、西、北三江流量,以西江最丰富(占珠江流量
80%),北江次之,东江最小,三江合计年总流量为3082.6亿公方,汛期水量约占90%,且含丰富的有机质,有“西江麸”之称,每当沙田自流潮排潮溉时,大量有机悬浮质随水流入田内沉积,增加了土壤的肥力。
珠江口三角洲沿岸的潮汐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1-2米,使三角洲沙田能自流潮排潮灌溉,涨潮时带来了含盐的咸水,不断与上游河水混合,形成了咸淡水混合区,使部分适应咸淡水区的水产大量繁殖,成为一个水产极丰富的河口区,随潮灌进入围田内的鱼、虾也大量在围内生长,加上硅藻等浮游生物丰富,给鱼类带来了丰盛的饲料,故鱼的品种达70多种,名贵鱼类如曹白、马友、马交、三黎等随处可见,沙虾、青蟹等水产产量很高,蚝场分布于整个咸淡水混合区,深圳市的沙井公社和南水公社,蚝场驰名远近。
本区气候温和,全年平均温度为21℃左右,活动积温在6500~7500℃之间,
一月平均温度在12℃以上,个别年间最低温度亦达到0℃,出现霜冻,但只1-2日。年雨量在1600 mm左右,本区受台风影响较大,每当大台风掠过沿海或在本区登陆,大风夹带暴雨,风力常达12级,雨量最大达850 mm/日,狂风暴雨,兼揭起暴潮常常引起灾害。
我省河口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不断与自然作斗争,取得丰富的经验,如围垦、水产养殖、桑基鱼塘、饲养三鸟、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稻、甘蔗,都得到高产。但近10多年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农业不断增长,随着生产的需要,修建了不少大型水利工程,大面积的联围筑闸,和大面积的围垦,这些工程总的来说收益较大,但由于规划时未对生态平衡作全面考虑,故带来一些副作用,加上工业的三废未作全面处理,农药和化肥用量日增,污染了河水,使河口区的渔业、水产、家禽、农作、桑蚕、果树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在某些地区和某些方面甚至比较严重,必须及早处理和改善。
总的来说,珠江三角洲河口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如果在建设时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全面去考虑,使各种因素的生态平衡协调,珠江河口区的生产建设潜力很高,可以大大发展。
2 珠江三角洲河口生态平衡现存的突出问题
经过考察,发现珠江三角洲目前生态平衡被破坏最突出有下列几个方面:
2.1 水产资源大幅度减少
富饶的珠江河口,是我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号称“鱼米之乡”,这是优越
的生态环境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辟沙田,改造洼地变为桑基鱼塘,利用潮汐装捞“虾春”,河口滩涂投石养蚝,这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典范,但由于有关部门对生态认识不足、认识不够,致使生态失调,水产资源衰退现象严重。这次考查中,所到之处于部羣众一致反映,过去(指50年代)珠江河口水产资源非常丰富,他们生动的指出:“米下锅再找肴(鱼、虾)也等得及,而现在则相当困难了。”现将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1)饵料基础下降
东、北、西三江带来了大量的营养盐与三角洲800万亩良田的余肥一起倾注江口,因而珠江口一带饵料基础丰富,是很多鱼类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虾、蟹和贝类等优良的繁殖生长场所。
从西部的崖门至东部的虎门,人类捕捞“虾春”为食已有着悠久的历史。“虾春”是饵料基础中的浮游动物(Zooplankton),组成中以桡足类(Oopepoda)为主,是鱼类的主要饵料。人们长期来直接捕捞“虾春”为食的事实,是河口一带饵料基础十分富饶的具体反应。传统的捕捞工具及装捕方式是羣众衡量饵料基础变化的历史资料。这次考察中新会、中山、东莞等捕捞虾春渔民都说:装捞虾春目前和过去相比,有两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虾春的捕捞量日趋下降,过去一个网一天最高可捕捞10斤左右,近几年来最多也就两三斤。二是装捕位置迅速外移。如新会县银河一带装捞虾春的渔民反应:过去在天马农场一带即可装捞,而现在因为水质的变化不得不到崖门口处一带。
上述两种反应:装捞位置的迅速外移,这表明瞭河口生态条件变化较快,它不仅对饵料基础等有着一定影响,也是河口迅速演变的征兆之一。“虾春”装捞量的减少,考虑到现在的捕捞工具及方式、方法与过去基本相同,因而有着一定的可靠性。所以“虾春”装捞量的减少,我们认为是饵料基础下降的一种倾向。
(2)鱼类资源衰退现象严重
珠江河口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饵料基础,致使很多鱼类至此繁殖生长。如羣体大数量多的蓝园鲹(俗称池鱼Decptorusmaru-adsi),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洄游至珠江口外,形成万山渔汛。1964年围网试验成功后,每年渔汛期捕捞量多保持在40-50万担左右,近几年来尽管捕捞强度不断增加,捕捞量仅10万担左右(见表1)。梅童鱼(俗称黄皮Oollechthys lucida)和鲚鱼(俗称马鲚Ooillia sp)是江口咸淡水交界水域中捕获量最大的两种鱼,50至60年代佛山地区每年收购量可达10-25万担,近几年也只有几万担了。内伶丁及各江口一带狼虾虎鱼(俗称鱼乃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也是江口的一种主要鱼类。以珠海市的统计数量为例,50至60年代他们这样一个局部区域在一年曾收购高达6万担,一般也都收购2万担以上,1973年-79年只有几十担,最高也仅两千担(见表1)。值得提出的是,1964年围网试验成功,掝鱼乃 鱼还不存在什么捕捞过度的问题。该种鱼生态特点是栖息底层的泥沙中,游泳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污染将是造成该种鱼枯竭的主要原因。珠江口一带一些名贵鱼类,产量减得更快,从表一可以看出:珠海市50年代鳓鱼(俗称曹白Ilishaelongata)年收购量高达一万担以上,一般都达3,000-6,000担;60年代最高只达5,000担左右,一般仅1,000-3,000担;70年代最高达827担,最近几年只有20担左右了。马鲛(Scomboromorus SP)同样有着这种倾向。马友(Eleutheronema SP)70年代在统计数字中已经消失(见表1),此外溯河的鲥鱼(俗称三黎Macrura SP)降海的日本鳗鲡(俗称风鳝Anguilla Japonca)等已近消失。总之江口一带的主要经济鱼类和一些名贵品种,在生态失调和污染严重的情况下,都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险。
(3)虾、蟹及贝类:
江口一带河口密布,沃野千里,坦涂广宽,红树林芦苇苫布,是虾、蟹、贝类等优良的生长栖息场所。虾蟹均属节肢动物门、甲殻纲,是十足目中两个最主要的类羣。
沙虾:是珠江河口类型虾类的总称,多属对虾科(Penaeidae)主要经济种类有十多种,不仅为人们所喜食,也是换取外汇最好的商品之一。河口一带虾的捕获量虽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资源却是非常丰富的——在考察调查中,得到下列三个方面的资料:根据广东水产厅的统计资料,50年代至60年代,虾的年购量一般为20万担,高达30万担,其中珠江河口一带占有较大的比例。港澳大量的流动机虾船,终年多在江口一带捕虾为生。居住在河口一带的人,家家户户多备有捕捞鱼虾的简陋渔具,每日自食亦相当可观。这些情况对于珠江口一带虾资源的富饶有着一定的说服力。但近多年来衰退现象明显。据瞭解,佛山地区1963年收购量高达5万3千担,至1967年仅有1万6千担。台山县1955-64年一般年收购量约一万担,最高可达2万担;1967-69年却只有1千担至2千担左右(见表2)。近几年虽无全面的数字,但瞭解产量仍在不断下降中。
青蟹(Scylla SP):是中外驰名的珍贵佳肴,东莞、中山、珠海、斗门等县市沿江口一带都有捕捞,近年来捕获量的趋势基本上与虾的情况相似,珠海市历年青蚧的统计中也表明瞭这种倾向(见表2)。虾、蚧捕获量的减少,是生态失调的后果。由于虾、蚧在幼体时变态多,扺抗力弱,成体也需脱殻增长,因此珠江口一带污染对其影响将是极为重要的。牡蛎(Ostrea)广东俗称蚝,属软体动物(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适于生长在河口附近咸淡水消长浅海地带,附着于岩礁上营固着生活。因其味美营养价值高,国外有“海中牛奶”之称。根据现有的资料,珠江口一带人工养蚝是我国最早的地区,宋朝梅尧臣(1002-1060)《食蚝诗》载:“溥臣游海乡,雅闻靖康蚝,宿息思一饱,钻灼苦味高。”可见在宋代靖康地方(今深圳市南头一带)所产的蚝,早已闻名,为人们所喜食。养蚝业在抗日战争时期,因日寇烧杀,蚝民逃难异乡,蚝业曾遭到较大的破坏,解放后沿珠江口一带湾仔、南水、北水、银坑、三灶、南头、蛇口、沙井等,都在政府的帮助和关怀下,养蚝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收购量年达10万担左右。但这次所到之处,大家都反应:蚝业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成长缓慢,过去(指50年代)采苗后二年即可收获,现在最少要三年甚至四、五年才能收成,且质量大大下降,死蚝现象较为严重,如沙井、银弯一带1979年死者达70-80%。今年(1981年)3月又出现死亡现象,这是目前蚝业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该问题虽尚未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迹象表明,可能与污染日趋严重有关。此外围垦和河口一带淤积迅速地给养蚝业带来了一定的灾难,因而蚝的产量也出现了下降趋势,现以闻名古今的深圳市(包括南头、蛇口、沙井等)为例,在50年代一般年收购量为3万担,最高达7万担;60年代一般多为1万担至2万担,高达6万担。1979年出现大量死蚝后,至1980年仅有8千担。目前必须尽快查明死蚝的原因,以便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蚬:也是软体动物瓣鳃纲中的一个主要类羣,在河口内外数量甚大。据明末清初《广东新语》记载:“凡生于海者曰白蚬,生于江者曰黑蚬、黄蚬.”又载:“取之若泥沙,量之以舸艓,以食,以粪田,以壅蔗,以饲凫鸭,其利颇大……“这说明江口一带不但早已采蚬为食,还可用作农田肥料并可用作鸭羣的饲料。河口及沙田区庞大的鸭羣(有时一个大队就放养10万只),饲料来源就是靠滋生坦涂、河冲、沟渠中的白蚬、黄蚬、螃蜞以及其他的杂鱼小虾和收割后遗留的谷穗。其中蚬是主要的。此处河口沙田区一带每年捞取海肥(主要是白蚬)约100万担以上。上述情况表明,蚬的数量大、用途广,是河口一带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之。
一。但目前该种资源产量也有急剧下将的趋势。特别是河冲、沟渠中的黄蚬,有些地方破坏较为严重。根据本次考查新会县礼乐公社有着一定的代表性,该社的干部们反映:过去(指50年代)一个人一天可捞取黄蚬500-1000市斤(作肥料),现在几斤都难找到。过去该公社可放养鸭羣20万只,黄蚬是鸭羣的主要饵料之一。目前黄蚬消失,鸭羣自然也难放养。他们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三废大量向江河中排放,农田使用剧毒农药不断增加的结果。他们还指出:鸭羣不但可以提供副食品供应市场增加社员收入,而且有着帮助消除农田害虫减少农药用量的好处。
总的来说,珠江三角洲近年来渔类、水产资源大幅度下降,已对国民经济发生明显的影响,应当加以重视。
2.2 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
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在解放后发展极快,水稻从年亩产2-300斤跃进到1000斤以上,但近年因忽视生态平衡的研究,发生了不良趋向,使农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土壤犁底层变浅、变硬,有机质含量少,地力逐渐下降,粮食产量徘徊不前。土壤结构的好坏,影响到土壤肥力的高低、通透性的好坏。而通透性的好坏,对耕作层中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有很大影响。通透性好,微生物的数量显着增加。微生物能分解有机质,反过来对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都可以改善,形成良好团粒结构的土壤。土质松软,保肥保水性强,肥力高,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根深叶茂,植株生长健壮,抗逆性强,产量就高。
三角洲围田,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稻草不回田,施用有机质腐殖肥也少,紫云英等緑肥因成本较高,播种减少,围联后,潮排潮灌不够通畅,带入有机质不多,入泥因种种原因,也相对减少,故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下层已开始呈现板结现象,水稻产量徘徊不前。如斗门县67年至74年8年中水稻产量一直在700斤的水平徘徊。75年、76年还下降到654斤/亩、698斤/亩。
(2)养鸭数量大幅度下降,天敌减少,虫害严重。五十年代珠江口三角洲一带基本上不使用农药,农作物的害虫主要靠养鸭捕食和天敌来消灭。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农药,用药量逐年增加,剧毒农药普遍使用。随着农药用量增大,浓度提高,害虫的抗药性也增强,剧毒农药则将青蛙等天敌杀死。以往一亩田平均有鸭10万只左右,便可抑制虫害。现因围田内鱼虾大部分被毒死,鸭缺乏饲料,养鸭量大幅度下降,致虫害密度大增,虫害厉害,影响产量,且生产成本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由于过大联围后难于大排大灌,水稻虫害,如文枯病、白枯病也随之而增加,影响了产量。
(3)随意砍伐树木,造成大片大片的的荒山秃岭,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但土壤受到侵蚀,土层变浅变瘦,而且河水混浊,河床上升,影响通航,破坏了生态。此情此景,是有目共睹的。例如斗门县27万亩山地,其中共9万亩緑化成林,9万亩残林,有待进一步再行緑化,还有9万亩是纯属荒山秃岭,中山县原来水土保持工作搞得较好,被称为山清水秀的县。现在山不完全青,水更谈不上秀。全县55.3亩山地,有林面积时42.5万亩(好的只有1.3万亩),荒山秃岭12.8万亩。
2.3 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食水被污染,部分地区发病率增加
人体健康问题,由于工业农业污染,加以联围筑闸后污水无法及时排出,累积有毒物质,食水被污染,羣众饮用后,在一些县社出现体质下降,恶性病例增多的现象。新会县礼乐公社最突出,该公社处于江门河下游,因江门市工业排放大量有毒物质入江门河,流入公社沟涌,联围后排污困难,食水发生污染,进而导致疾病。七十年代以来,青年人肝大现象增加,征兵合格率降低,1972年征兵体检432人,其中肝大的有117人,占27.3%;1976年征兵体检胆大的有45人,占17.3%。全社小儿麻痹病例高达141人,肝炎病人达1541人。特别严重的是死于癌症的病人逐渐增加,从1973年1977年全社死亡于癌症的(主要是肝癌)已达86人。1978年发生二号病,遍及15个生产队。1979年伤寒病人达3601例,1980年上升到5230例。虽然致病原因很多,但主要来自污染,这里地质是第四纪浅海沉淀,地下普遍埋有腐臭的红树林,井水根本无法饮用。斗门县莽山大队1100多人,患癌症的达10人,占1%。中山县港口公社食水污染及发病率也相当严重,发病情况也相类似。羣众反映:工业污染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已不同程度地反映到人体健康方面,人民健康受到了损害。
2.4 口门淤积加快,危及航运交通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平均每年从上游输入河口区的泥沙为6163万立方米。这些泥沙部分淤积于河口区内各水道,另一部分则被输送至口门以外。根据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统计资料,仅淤积于近各口门水道的泥沙,平均每年就达441.2万立方米。表4是各近口门水道在中水位的冲淤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鸡啼门水道属于冲刷,平均每年冲44万立方米;其他七个口门均属于淤积,平均每年淤积485.2万立方米。若从各水道河床平均淤积厚度来看,在一般中水位情况下,磨刀门水道(竹洲山至灯笼山)为0.44米,蕉门水道(大九村至第八冲)为0.13~0.24米,洪奇沥水道(扳沙尾至十六倾)为0.55~0.58米,泥湾门水道(安成围至尖峰村)为0.66米,虎跳门水道(大环水闸至洋关鱼港)为0.36米,虎门水道(莲花山水道)为0.11米,而鸡啼门水道(成谷围至永茂围)则冲0.59米。当然,水道的冲淤不仅与来沙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水流动力状况,例如,白荇堵海后,正是由于动力条件变化,引起鸡啼门水道严重冲刷,而附近的横坑口、赤粉水道等则迅速淤高,使广州至湛江的数条三千吨大轮船无法再经由横坑出海,较小的江门至井岸客轮,枯水期也难以通过赤粉水道。应该指出,上述冲淤数字,只是1952年至1963年间两年地形资料对比所得结果(除虎门水道外),然而从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从上游输入河口区的泥沙量显然增大(例如,马口站1960~1963年平均含沙量为0.215公斤/立米,1964~1978年为0.332公斤/立米,增大了三分之一),联围筑闸等大型水利工程也不断增加,水流动力条件必然有所变化,因此,水道形态也要适应新的变化规律,口门段仍然以淤为主,且淤积速度较快,而口门外更是如此,例如磨刀门口外的交杯沙(拦门沙),六十年代平均每年向海推进近60米,近几年增至80米左右。鸡啼门口外淤积亦严重,拦门沙在1964年至1977年推进约4公里,西侧沙咀和东侧海坦也迅速南伸和淤高,以往船只能自由通航南水、大小林,现在除了鸡啼门水沥及大门沥较深处外,其余在大潮谷时只有几十公分水深。六十年代二门尚能通航,七十年代中期则已经围垦种植。所以,口门外的的拦门沙和大片海坦淤积是十分快的,这就必然或将会给航运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江门至南水客轮,枯水季节往往要绕远道或候高潮时才能进入南水码头,其他多数口门也同样会存在这种威胁。
3 影响珠江三角洲河口段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因素
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综合性的,经过初步分析研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3.1 严重的河口污染
河口污染是珠江河口区生态平衡破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珠江径流经常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珠江口各汊道和口门,使河口区水质、底质和生物受到污染。据有关部门调查估算,每年进入珠江口的污染物有:石油12,728吨、氯化物1,074吨、砷942吨、酚402吨、锌12,675吨、铅10,501吨、铜2,273吨、铬285吨、镉219吨、汞11.4吨、r一六六六392吨、H605-8.72吨。有些河涌和岸段,上述各类污染物多已超过国际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标准。河床底质的污染更见严重,香港——崖门口一线,底质已形成油类高含量地带。污染源首先来自广州、江门、佛山、东莞、中山等县市工业排放的废水,以及香港、澳门一些工厂的废水,还有小部分时来往船舶的油污水。据统计,仅广州、江门、佛山和东莞四市、县排放工业废水严重的工厂就有120多家,年总排污量21,278万吨(不包括社队企业),其中广州为10,950万吨、江门4,252万吨、东莞3,797万吨、佛山2379万吨。其次是来自大量施用高毒化学农药。据调查,广州郊县每年施用农药8,400多吨,平均每亩2.5公斤,其中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磷占70%以上;而且农药施用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佛山地区全区1979年共施用农药79.4万担,平均每亩6.15斤。大量的有毒污染物质使珠江口渔场不断外移,水产资源衰退,名贵鱼类几乎絶迹。农业生产和人羣健康亦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各口门和近海水产资源破坏尤为严重,斗门县和珠海市的鱼虾捕捞,深圳市的养蚝业都受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摧残,七十年代以来,生产每况愈下。考察团所到之处,普遍反映水产捕捞量一年不如一年,不少渔业社队感到生态破坏,前景渺茫,要求上级从速采取措施,制止污染,保护生态,保护资源。
有人认为城市污水径流排入河中,会使河水富营养化。据本次调查,三角洲围内河涌由于排水不畅,有机质分解时氧气多已耗尽,浮游生物、鱼类、介殻类大都死亡,围外水流畅通,氧气含量应当增多,但本区废水耗氧量超出水的含氧量几倍,是否发生富营养化还有待研究。
3.2 过大的联围筑闸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河网密布,土地肥沃,雨季易患洪涝,沿海地区又有咸害。解放三十年来,经过艰巨的水利建设,已将原有低矮破烂的2000多个小围联成250多个较大的围。为进一步根除洪涝咸灾害,建设商品粮食基地,珠江三角洲整治规划,将现有堤围联成36个大围,并以江(门)新(会)联围为试点,进行大型联围筑闸工程的实施。实践证明,大型联围筑闸虽大大提高了抗灾能力,促进了农作物生产的发展,但过大的联围筑闸,控支强干,改变了围内外水情,往往导致农渔牧生态平衡的破坏,造成农业合理经济结构的失调。
江新联围位于西江于流磨刀门水道和潭江水道及银州湖之间,由原有礼东、天河等11个围联成,总面积546平方公里。主要工程是建设控制水闸9座和船闸6座培修于堤91.4公里。目的在于控制西江洪水和银州湖海潮入侵,以彻底解放新会、江门33多万亩耕地防洪(潮)和15万亩农田的内涝渍水,并为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创造条件,捍卫江门、新会45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如1979年联围基本建成运行后,在汛期西江干流洪峰流量不到十年一遇频率的情况下,围内睦洲、江河水道洪水流量分别减少了20-30%,水位降低0.3-0.64米,流速亦大为减慢。围外流量增大,水位大多略有升高。基本上收到降低围内水位,减少围内洪涝,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的显着效果。但另方面由于在西江于流和围内汊道之间构筑水闸和船闸,改变了围内外水文状况,使原来一些较好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1)水质污染加重,有机悬浮质来源减少。联围筑闸阻截汛期洪水挟带的大量有机悬浮物质进入围内沉积,减低了土壤自然肥力和水生动物的营养物质。同时由于流速减低,流量减少,加重了江门市和新会县工农业污染物在围内的积聚。据围内江门河、礼乐河水质调查,目前河水呈现油臭味,水面常有油膜和泡沫,河水中有机物污染严重,氨氮、溶解氧、耗氧量的检出率和超标率约在100%以上。其中以江门河耗氧量最高,超标3.3倍,溶解氧最低,平均5277毫克/升。有毒物质硫化物、酚、氰化物等含量均很高,平均超标率硫化物为51.9%,酚达80%,氰化物7.6%。此外重金属中汞的浓度也很大,超标3-6倍。细菌污染亦相当严重,检出细菌平均每毫升2.12-3.05万个,超标达万倍以上,大肠杆菌超标亦达几十倍至几千倍。尤是农历初三、十八大潮时,涨潮流将江门河上的污染物顶上天沙河,使位于江门市北郊里村的自来水厂也受到污染,1979年7-9月下闸节洪期间江门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共7天,后来堵塞天沙河(留口7米),才拦截污水倒涂,恢复正常供水。
(2)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农业生态恶性循环。于水质污染严重,生物生态平衡破坏,土壤和农、渔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水生生物,如鱼类、虾、青蛙、蚬等产量大为下降。礼乐公社过去每户每年可捕获鱼虾100多斤作为副食,现一户一年捞不到10斤;再六十年代,黄蚬用作肥料,每人每天生产定额500斤,现每人每天不能捞到10斤;螃蜞已更少见,禾虫基本絶迹。鱼虾、贝类和浮游生物的减少,使三鸟养殖趋于衰落。在五十年代,全社年养鸭15-20万只,现在不到3万只。鸭吃害虫,养鸭少了,水稻病虫害增加,为了除虫灭病,增强有机磷、有机氯等高毒农药,更加重了禾田、河涌水质污染和水生生物的死亡,构成农业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由于水质、农、渔、牧产品污染加重,人羣健康日趋恶化,死亡率增加。据礼乐公社卫生院统计,近年来,痢疾、肠炎、伤寒、肝炎、腹泻等疾病逐年增加,一些流行疾病也易于传播。据不完全统计,1978-1980年全社死于癌症者便有28人,该社新兴大队,考察团调查时就有几个肝癌和鼻咽癌患者,生命危在旦夕。礼乐、睦洲等公社干羣强烈呼吁政府改善环境污染,铺设自来水管,保证人民健康。
(3)河道地貌生态平衡的变化
联围工程运行后,减弱了围内江门河、睦洲河的河流动力,增强了围外西江,涝涝溪及其支汊龙泉河的动力,导致河道冲淤发生变化。
江门河是思贤滘以下西江干流右侧的第一支汊道,自西江右岸的北于向西南至大洞口汇入崖门水道银州湖。联围前,洪水季节,西江水位比银州湖高,江门河水面比降大,水流急,流速常超过2米/秒,河道以冲刷为主,尤是北段河冲刷到基岩,成为江门河的节点,节点以下,河道渐宽,但航道不变浅,有些河段还趋向加深。联围后,北街水闸成为人工节点,江门河分洪量减少,比降减弱,流速降低,河道变为淤积。1980年洪水季节,江门市长堤下淤积厚达1米,虽则枯季冲刷一部分,但内侧边滩仍见淤高;江门造纸厂渡口边滩近两年来淤积加快,现露出水面淤泥宽约5米,可见联围后江门河产生了明显淤积。
与江门河一样,联围前睦洲河因受西江洪水位日益抬高影响,泄洪量加大,加之没有节点控制,五十年代末以来,出现严重冲刷,河道日益冲深刷宽,尤其是下进口河段,常有塌岸,平均每年加宽3-4米,冲深2-3米(睦洲玗附近冲深也有1-2米)。睦洲枢纽建成后,水闸成为人工控制睦洲河流量的节点,泄洪量减小,比降减缓,流速降低,睦洲河道由冲刷变为淤积,沿岸塌岸现象已经消除。
与围内河道演变情况相反,围外的西江支流、涝涝溪和龙泉河,在联维尔工程运行后,泄洪量加大,水位升高。使北街对面的江心洲(潮连)西岸、古镇公社西江沿岸、十一沙(大鳌公社)西岸被冲刷,堤线崩塌。龙泉河原来已有塌岸,联围后这种情况更见严重。
(4)水运资源的利用受到限制
江门水道是联结西江干流和潭江的天然航道,是我省的一级航道,五百吨级货船和三百吨级货船可以自由通航,是江门市、新会、开平、恩平、台山的全部和湛江、海南部分船舶来往广州的必经之路。北街枢纽建成后,一方面影响进出江门港船舶通航,减少货运,增加成本,另方面使江门河由冲刷变为淤积,增加疏浚维护投资。据调查,每艘船过闸一次,快者约需1小时,最慢的要3-4小时;过去广州往三埠船队,一般三排六艘船,可以随时通过江门河。现在要分三批过船闸,需费6-8小时,造成船舶周转率的下降。建闸前江门港平均每小时进出80多艘船,现只有40多艘。如遇洪水500吨级货驳还不能入闸。碰到台风,锚泊在北街高沙新港的船舶要比以往提前半天至一天过闸入江门河避风,台风过后又要花同样时间返回原作业区装卸。总之联围筑闸限制了水运资源的利用,给交通运输带来不少损失。
类似江新联围对水质、水产和航运的不利影响,在中(山)顺(德)大围也有出现。我们认为联围筑闸的方向是正确的,但过大的联围,尤其是在重要的行洪航道筑闸,给生态平衡带来较大的破坏,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3.3 过深过大的海滩围垦
珠江河口径流丰富,输沙量大,尤是西北江三角洲河流输沙作用显着,三角洲不断向口外淤积伸长,利用这个自然规律,围垦海滩,不但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蔗等作物生产,而且合理(适地、适深)的围垦海滩,结合口门导治,束水攻沙,还有利上游防洪排涝,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农业生态平衡。但目前是过深过大的围垦,围海面积大,成田面积小,成本高,效益低,又破坏了河口海岸带生态平衡,严重影响渔业付业生产。国营农场1974年起在崖门口的三虎至大杧岛的鸭咀抛石围垦,计划围海12万亩,围垦深度达-4至-5米。由于围垦过大过深,成本过高(每亩要600元以上),不得不被迫改筑小围,只在高滩部分围了3万多亩,其余改种水草。但却破坏了南水公社2000多亩蚝场,海岸红树林也被毁坏,该社蚝的产量严重下降,鱼、虾、蟹因失去红树林的栖息洄游产卵环境而大幅度减产,以小鱼小虾为食料的水鸭过去成羣出现于红树林及滩地,现也远走高飞了。同时由于过大过深抛石围垦,使潮流作用减弱,河流淤积作用加强,附近海域日益变浅,破坏了渔业资源,影响航运交通。一些社队干部群众深有感慨地说,“群众围海造田,一般是等滩地出露水面(潮间带)才围垦,围一块海,成一片田,每亩100元即够,国营农场水深几米就抛石,每亩田4千元投资也在所不惜,请问国家为什么要这样花钱!投资大深水围垦少搞些,多搞些水产好不好?!”
类似崖门口过大过深的抛石围海,其他地方也不罕见,这种不合理的围垦,也是河口海岸带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之一。
3.4 巨型的堵海防咸工程
大型堵海防咸工程也是一样,如果规划未作全面考虑,只图某方面需要,或单纯从工程方便而随意堵海,也必然要导致海岸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我省著名的白藤堵海工程,就是明显的例子。
白藤堵海工程是指在磨刀门海区西北部白藤岛东西两侧修筑的堵海大堤,东堤长4050米,西堤长1670米。工程堵截泥湾门的出海口,使其改道鸡啼门出海,达到抗拒咸潮上涌和风暴潮袭击上游农田的目的。1959年工程完成后,达到了防御台风暴潮,减弱咸潮入侵,20万亩咸田单造改双造的预期目的。但是由于堵海工程堵塞了泥湾门出口,水流至鸡啼门出海,流程增加了16公里,白藤海堤内成了一个32平方公里的内湖。因而附近江门海域的水文状况,原有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
(1)低潮位偏高,高潮位偏低,原有大面积自动排灌系统遭到破坏;堵海后,泥湾门进潮量减小,潮差变小,潮谷常年偏高,潮峰枯季偏低,汛期较大洪水时略有壅高。据1956、1958和1959、1960年实测潮位资料的平均值对比,各站洪枯季低潮位均抬高,其中以白藤站抬高值在大(0.87米)往上游抬高值渐减,至睦洲仅为0.11米;高潮位一般较堵海前降低,降低值为0.02-0.24米,其中以黄金站降低值最大,往上游渐减。只是在马口站流量超过24300秒立方米时,除黄金站高潮位略有降低外,其他各站均有升高(见表5)。由于潮位的变化,使20多万沙田自动排灌破坏,历史上引洪灌溉淤积肥的办法失效。土壤肥力降低,新沙田不能演替为老沙田,低沙田不能淤高为高沙田。若大洪水与大潮相遇,磨刀门神湾至口外,虎跳门横山至沙堆,荷麻溪至涝涝溪,水位普遍抬高10-20厘米,加重了防洪负担。
(2)排水不畅,渍水加重;堵海后,白藤湖起了储蓄海水作用,咸水不易排出,汛期排洪困难,上游渍水加重。以修筑白藤堵海大堤前的1957年与修堤后的1960年相比,这两年的水情相似,但1960年扩大渍水面积17.15万亩,加重了原有渍水面积22.63万亩,合计近40万亩。而且随着白藤湖和泥湾门水道日益游浅,堤外磨刀门两侧浅滩的扩淤,水位逐年高涨,渍水范围越来越大,1963年调查渍水面积增至43.5万亩,至1970年达到70万亩。而且渍水的时间越来越大,洪涝灾害日益严重。
(3)盐水线和会潮点下移;堵海后,进潮量减少,潮流势弱,盐水线南移,常年一月泥湾门盐水线由堵海前的赤坎下移至白蕉和大托之间,三月由泥湾口下移至小木西。磨刀门由于堵海后径流量相对增加,盐水线亦向下移动。随着潮流界的下移,会潮点亦向下移动,堵海前,传入泥湾门、磨刀门、虎跳门的潮波可以说是齐头并进,会潮点在横坑和竹洲头,堵海后下移至大托附近。由于盐水线和会潮点的南移,泥湾门、磨刀门的水产资源如鱼乃 鱼、沙虾、牡蛎养殖受到很大的破坏,鱼场外移,蚝呈(牡蛎养殖场)只得南迁至口外三杜岛去了。⑷流量重新分配。巨堵海前后特大洪水资料比较,若以马口站为100%,则堵后下游各河汊水量分配为:西海水道(天河)减少1.2%,甘竹溪和东海水道(南华)增加1.1%,江门河增加0.1%,睦洲河增加0.4%,劳劳溪和荷麻溪减少0.9%,螺洲溪(流入泥湾门水道)减少1%,磨刀门增加0.1%。流量的增减,流速亦相应增减,河道冲淤随之急剧变化。泥湾门由于洪水流量减少,流速变慢,河道出现淤积,特别是接近泥湾门附近的赤坎,鳌鱼沙和螺洲河段,自1960年以来已淤高1-2米,最深的横坑口下已淤高3米以上。1962年以前广州至湛江的三千吨轮船,可以通过横坑水道,现已不能通过;江门渡在枯水期亦经常被搁浅。而磨刀门、鸡啼门和虎跳门水道以及睦洲河、龙泉河、九子沙等由于流量增大,流速加快,则普遍出现冲刷和塌岸。
为了处理白藤堵海工程对生态平衡的破坏,省、地、县有关部门专家和科技部门在六十年代多次对该工程进行“会诊”,最后制定了“河湖分家”的治理方案,即将泥湾门-鸡啼门水道与白藤河分开治理。河湖分家工程1975年竣工后,由于湖的容蓄作用消失,潮流直接进出口门,泥湾门潮量增大,因此会潮点又恢复到原来的横坑和竹洲头附近,低潮位复又降低,高潮位有所抬高(表6),潮差增大。河道的冲游亦因河湖分家后水文状况的变化而改变,鸡啼门水道,由于纳潮量的减少(湖容蓄作用消失),动力减弱,全河段由冲刷变为淤积。相反泥湾门水道,由于水动力相对增强,河道又略有冲刷现象。由于水文生态的恢复,结合挖泥抬田,兴建大批电排站,调整排灌系统等农田基本建设措施,实行粮、蔗、鱼并举;白藤湖实行开闸排洪,围垦与养殖结合,并种植大片护防林带,新的鱼米之乡,新的生态平衡正在建立。
3.5 掠夺性的酷鱼滥捕
建国初期,珠江口水产资源很是丰富,捕获量随着渔船的增加而增加。六十年代以后,机动渔船发展很快,马力逐年提高,并采用密目网具往复拖网,母鱼幼鱼一网打尽,致使水产资源不断衰退。七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港澳鱼价高涨,港方和我方渔民更是不顾资源条件,
忽视资源保护,实行底拖作业,使酷鱼滥捕与资源衰退的恶性循环日益发展。例如大鹏湾渔场五十年代沙丁鱼、池鱼年产量达20多万担,毛虾季节,海面成红色,用小艇木殻便可捕上几担。多年来由于港方渔船在海湾入口处拖网,日夜来回捕捞,母鱼一入港产卵,便被捕光。近年来鱼产极少,毛虾几乎絶迹,其他海区也极少出现浅海浮水鱼羣游的现象。
4 恢复和重建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态平衡的一些建议
4.1 开展河口生态系统的研究,重视资源生态保护
三角洲河口是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又是自然生产力很高的地域。网河区的沙围田和积水地自然生成力大,如果利用得当,按生态系统科学进行土地利用和管理,可以建设成水陆互相促进、农林牧副渔五业俱兴的各种人工生态系统;河口湾的潮间带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养分,经过围垦改造后是肥沃的良田;河口线海区有机质、溶解氧、营养盐、浮游生物丰富,是鱼类繁衍和水产养殖的良好场所;河口湾深度的水道和丰沛的水量,往往使河口成为出海咽喉和水陆交通枢纽。此外,河口湾还是优良的休养和游览胜地。总之,三角洲河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的形成和演变又是处在一个相互制约的、独立统一的、独特的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只要改变这个系统的一个环节或组成因素,就必然引起生态系统平衡的改变。上述可知,珠江三角洲河口各种生态系统平衡已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如果我们不提高到生态系统科学来认识,只搞生产,不顾生态,任其继续发展,就必须会受到大自然更大的惩罚。因此,当务之急是开展河口生态系统的研究,以便掌握生态系统科学规律,“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河口资源生态。研究内容应以当前生态平衡存在问题为主,如联围筑闸对网河区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海岸工程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污染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影响的研究等,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应用,解决珠江河口三角洲开发整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些生态系统基础理论问题,如河口湾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最优化模式等问题研究,也应适当结合进行。
4.2 坚决贯彻《环境保护法》,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保护法规。
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态平衡破坏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针对本地区当前环境工作存在问题,对做好河口地区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下列几点建议:
(1)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凡未建立环保机构的县应尽快建立环境监测站;已有的市、县环保机构,目前多数力量单薄,人员、设备、制度都不健全,应进一步充实提高,加强这一工作的指导。地方财政应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使环保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2)积极处理老污染,防止新污染。坚决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定,对一切排污的工矿企业和事业单位,严格采取行政管理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对超标排污实行收费罚款,以促进治理。对污染十分严重又不积极治理的企、事业单位,应采取强制性措施,限期解决污染问题。对与港澳污染有关的问题,应当通过适当途径,开展联合调查,签订相互防污协议。今后凡新建的企业,包括引进外资建设的企业,都应当认真执行国家“三同时”的规定,防止引进外资建设的同时把污染也引进来。
(3)积极组织新的化学农药的研究和生产。农业部门应协同有关科研、工业部门,积极组织新的化学农药的研究和推广,尽早生产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同时限制高毒农药的大量使用,逐步以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代替现有的高毒、低效、高残留农药。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生物防治病虫害的研究,总结推广生物防治经验,认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4)积极组织开展本底调查和环境监测工作。这是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的基础,各级环保门应积极组织有关科研、教育、卫生部门共同进行,掌握本底情况和各种有毒物质污染的来源、动向和发展趋势,为治理污染提供科学数据。
珠江河口三角洲生态平衡的破坏,除环境污染外,还有农田水利工程、海岸工程、掠夺性的酷鱼滥捕等因素。因此必需制定一个生态系统保护法,并在省政府之下设立一个专门的执法机构,统管生态系统保护事项。今后,凡大型的农田水利工程、港口通航工程、海滩围垦工程,都必须经过这一机构的审批,举凡没有生态系统保护措施的建设一律不予组建。
4.3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结构,搞好水土保持。
长期以来由于极左路线影响,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把土地开发的含义局限在发展粮食上,把珠江三角洲的整治,局限在商品粮基地建设上。结果粮食虽然得到了一些发展,但渔业、林业、牧业(家禽家畜饲养)、副业(水果)却被破坏了或被忽视了。土地资源开发的概念是广阔的,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应该按照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牧则牧,还要考虑交通运输和旅游事业的需要。科学的土地利用应该建立在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按照国民经济需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水域资源。三角洲的整治措施也必须从农林牧副渔合理结构,河口生态平衡的观点进行规划。当前珠江河口三角洲农业生态平衡的恢复,应着重抓水产资源、蚕桑资源、果树资源和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以水产促进三鸟和猪的饲养,以畜牧促进农耕;林业和果树应结合园林化考虑(如新会礼乐公社和天马农场),重新建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和新的农业生态平衡。此外,把河口上有的造林緑化和水土保持,与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结合起来,也是河口生态系统保护的重要措施。因为河口三角洲水道的稳定,作物自然养分、河水浮游生物和营养物质的来源,都与上游造林緑化和水土保持息息相关。
4.4 规定季节性禁止捕鱼区,保护水产资源。
鉴于珠江口水产资源日趋衰退,渔场不断外移的情况,考虑我国当前尚不能大量发展远洋渔业的实际,在珠江口沿岸分期分批划分季节性禁捕后,恢复和保护水产资源是必要的。与此同时应大力发展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渔业,弥补规定禁捕区后水产供应不足。在拖具网具的生产和使用方面,亦应有一定限制,防止掠夺性的酷鱼滥捕。
(由于调查考察时间匆促,本报告未经全团充分讨论,错漏在所难免,请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以便进一步修正。)
(本成果完成于1981年,该文主撰人沈灿燊教授为考察团团长,团员为各大学教授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