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努力进取 任重道远——国土资源与环境系近期发展

  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是组合原有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教研室和河口海岸研究所于2002年成立的,近年在系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在多个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所肩负的振兴中山大学自然地理的责任而言还任重道远。

  一、保持了专业方向的稳定与发展

  自然地理学专业是中山大学的基础和知名专业,但由于学科分化等原因1994年时原地理学系的自然地理教研室仅有孙贤国、廖金凤、李贞和董玉祥4名专业教师,自然地理学专业也停止了招生,后来在多方努力下1996年依托原地理学系自然地理教研室以“地理学”为名恢复了本科专业的招生,自1996以来一直保持了该专业方向的稳定和发展。

  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成立之初有李春初教授、董玉祥教授、高全洲教授、廖金凤副教授、罗宪林副教授、李贞副教授、田向平副教授、杨清书副教授、姚爱军副教授、雷亚平讲师、刘小航讲师、刘秋海讲师和欧素英讲师共13名教师,董玉祥教授任系主任,李春初教授为河口海岸研究所所长,高全洲教授为系副主任,杨清书副教授任河口海岸研究所副所长。之后,先后有李春初教授、廖金凤教授和罗宪林副教授分别退休,又通过人才引进方式调进了刘希林教授、刘宣博士等教师,2009年3月原河口研究所的田向平副教授、杨清书副教授、雷亚平讲师和欧素英讲师又因学校统一学科布局成立了海洋学院而调到海洋学院。系现有专业教师9名,分别是刘希林教授、高全洲教授、董玉祥教授、李贞副教授、姚爱军副教授、刘小航讲师、刘秋海讲师、刘宣讲师和杜建会博士,刘希林教授任系主任,高全洲教授任系副主任。

  虽然本科专业名称有数次改变,现名为“地理科学”专业,国土资源与环境系的师资力量也几经变化,但系内教师进行自然地理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内核并无根本变化,系中教师分别在自然地理学中的地貌、生物地理、土壤地理、气象与气候学、水文地理、区域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河口海岸等方面开展教学与科研,“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基本仍保持传统的由六大要素课程、区域自然地理、综合自然地理以及应用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自然地理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在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已逐渐从专业方向改变引起相应机构与师资力量变化对自然地理专业发展的巨大冲击中得以恢复,并于2000年获得了自然地理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研究集体和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学体系。近年来,经过国土资源与环境系的全体教师为振兴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的努力和辛勤工作,完全遏止了这一专业下滑的趋势,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教学与学生培养工作发展迅速

  教学是国土资源与环境系的基本与核心工作,作为基础专业教学单位,国土资源与环境系担任“地理科学”本科专业、“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以及“自然地理学”博士研究生专业的教学和学生培养任务。虽然师资力量有限,但近年招生数量、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明显提高,教学与培养工作发展迅速。据统计,“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从早期恢复招生时的只有20余人发展到2009年的54人,博士研究生2002年招生数为5人,目前一般每年计划招生12人,本科与研究生总招生人数自学院成立以来扩大了近一倍。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不致降低。首先,保持和发扬了良好的专业培养传统,在“地理科学”专业计划的多次修订中,全体教师共同商议,一致同意保持宽口径、厚基础、多实践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获取自然地理专业知识为基础,以开发智能和自然地理研究技能为手段,在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强调综合、重视基础、注重方法和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以及注意体现学科传统与优势等。按照遵循地理学学科特点,设置统一地理学的整体化课程体系;确保专业必修课,加大选修课,提高应用方向课程比例,力求课程体系的多元化;增设方法与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科优势与传统,开设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的思路,进行了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修订,实施效果明显,学生培养质量有所提升,本科生毕业的就业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其次,通过野外实习与室内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自然地理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特色。系中教师一直通过各种努力争取实习经费,以保证落实实习的科目与时间,近年在保证了原有在肇庆、衡山等地的地质地貌、土壤与生物等课程的野外实习外,增设了到粤北的地貌实习,幷且为了更好地指导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野外实习,高全洲教授、刘希林教授和杨清书副教授等还编写了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指导书,另外还通过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持完成了一些毕业实习,保证了本科生实习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并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第三,研究生培养中指导教师在辛勤工作、努力指导的同时,严把质量关,对不符合培养要求的研究生采取了淘汰制。研究生论文达不到学位相应要求时,导师坚决不同意学生参加答辩并延迟研究生学习时间,以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水平;学位论文评阅不过关的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论文答辩中达不到学位论文水平的答辩委员会不予通过,从而多途径、全方位地力促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目前已经见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所提高。例如,博士生何桐等多人获得了优秀研究生的称号。

  另外,在积极承担教学工作的同时,系内教师还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如姚爱军副教授主持完成了土壤标本采集与制作的实验建设项目,董玉祥教授、刘小航讲师和刘宣讲师曾获得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的资助,廖金凤教授、高全洲教授、董玉祥教授、杨清书副教授、姚爱军副教授、雷亚平讲师、刘秋海讲师和刘小航讲师等均正式发表了教学研究论文,董玉祥教授主持完成的 “探索地理学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成果2005年获中山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奬和广东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奬。

  三、传统学科方向得到了较好发展

  全系教师根据学科发展与国家建设的需要,以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形成演化过程为中心,以经济快速发展地区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为重点,研究华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水、土、气、生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发展规律,在河口海岸、地貌、土壤与生物地理等作为国土资源与环境系的传统优势学科研究方面取得比较显着的成绩。

  (一)河口海岸研究

  近10年来,河口海岸研究所的全体教师,包括李春初教授、杨清书副教授、罗宪林副教授、田向平副教授、雷亚平讲师和欧素英讲师等,在老一辈河口海岸学者研究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河口海岸典型的动力、沉积及地貌过程,同时也努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与水文动力的异变关系研究。首次系统地对珠江三角洲近几十年来的河床演变包括自然演变及人类干预下的演变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揭示珠江三角洲径、潮动力的异常变化规律,强调人类活动特别是无序采砂是珠江三角洲河床演变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动力异常的关键因子。发表SCI论文1篇,一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了有关网河型水道河床演变专著1部,在相关部门和工程应用部分获得好评,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奬。

  在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的河床演变研究基础上,首次系统研究了珠江三角洲网河无序的、超常规的、高强度的人类采砂活动,揭示采砂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对由此而引起的动力格局的异变进行探讨。如网河区主要汊道分流比、分沙比的调整,珠江三角洲潮汐动力的异变研究如咸潮界、潮流界和潮区界异变的过程和机理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成果获中国航海科技奬等多项。

  华南海岸过程及演变规律的研究。全面系统开展了华南弧形海岸与海滩动力地貌过程的研究,在SCI 刊物及国内一级刊物发表了多篇论文,并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弧形海岸海滩过程研究的专著,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同时,采用新的资料,针对新的问题,重新对典型的沙坝泻湖海岸体系的演变、整治进行了探讨研究。

  提出了富有华南特色的“河口界面论”的理论框架,即将河口自身视为界面,初步探讨了河口界面功能和行为,富有创意,这为进一步研究河口陆海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思维、新视角,受到学界的关注。依据该“河口界面论”的理论,具体分析了珠江河口的界面过程及其排洪效应,取得了不少新的认识和看法,甚有理论意义及实际应用价值。

  珠江河口的沉积动力及演变过程的研究。对珠江口特别是伶仃洋海区及磨刀门海区近20年来的沉积动力特征及演变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强调珠江三角洲水沙分布特征的改变对近期河口演变的影响。近年开展的以珠江河口动力变异为目标的研究,因地形的改变必然导致动力条件的变异,故对珠江口河床形态、滩涂变化(滩涂围垦)进行调查,并对滩涂围垦引起动力变异方面进行探讨,应用数学模型模拟围垦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为此撰写了多篇硕士论文,如鸡抱沙围垦、黄茅海围垦等。

  珠江口难降解毒害有机污染物的分布、扩散和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获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和省基金资助,在一级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珠江河口的盐水入侵规律及机制研究,包括夏季珠江河口冲淡水的扩展规律及影响机制的研究,也包括枯季咸潮入侵的规律、影响因素及预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港口和航道资源方面,近年来对茂名港博贺港区的建港条件与开发方案研究和回淤分析研究、深圳港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开发之大铲湾滩槽稳定性和淤积趋势研究、台山核电工程海域岸滩演变、台山川岛建港条件论证和回淤分析、蛇口港出海深水航道选线研究、黄埔出海航道开发方案、中科合资广东炼油南沙项目码头工程之桂山港址深水航道沉积动力环境和滩槽演变及泥沙回淤分析研究等几十项研究项目,既延续、充实了原有的华南港口及航道的研究,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积累。

  (二)丹霞地貌研究

  中山大学是丹霞地貌研究的摇篮与基地,黄进教授作为丹霞地貌研究的杰出代表,全面系统研究了中国的丹霞地貌,2006年5月荣获“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称号,被誉为“当代徐霞客”。

  黄进教授1978年开始对广东丹霞山、金鸡岭及福建武夷山的丹霞地貌进行了研究,对近水平岩层区的丹霞地貌坡面特征总结为“顶平、身陡、麓缓”,顶平是受近水平岩层面的控制,身陡是受近垂直节理崩塌后退控制,麓缓是受崩积物的内摩擦角所控制。对缓倾斜岩层形成的丹霞地貌其坡面特征为“顶斜、身陡、麓缓”,顶斜是受倾斜的岩层面控制,身陡、麓缓的成因与上述相同。中国丹霞地貌的这两个六字诀,已为国内地貌学者广泛认同和应用。

  黄进教授从1978年开始对国内各地的丹霞地貌进行详细考察,在1989年6月离休后更全力致力于中国丹霞地貌的研究,而且得到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甚至2008年在82岁高龄时仍到实地考察了新、甘、蒙、青、宁、陕、晋、豫、皖、赣、鄂、渝、黔、滇、川等15个省区的丹霞地貌73处,否定丹霞地貌22处,发现壶口瀑布是丹霞地貌。截止2008年11月5日,对我国已发现的790处丹霞地貌的784处作了实地考察,占99.2%。

  经长期的实地考察与研究,黄进教授基本摸清了中国的丹霞地貌及其旅游资源,撰写了丹霞地貌研究论文20多篇,对流水作用、崩塌作用、风化作用、喀斯特作用及低等植物作用所形成的丹霞地貌都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创建了丹霞地貌区地殻上升速率、地貌年龄、岩壁后退速率及侵蚀速率等四条定量测算丹霞地貌发育的公式,且可应用到非丹霞地貌区的地貌发育的定量测算,具有较重要的科学意义。

  (三)土壤与生物地理研究

   李贞副教授长期从事区域生物地理与景观生态研究,参与完成瞭高等院校教材《生物地理学》的编写;通过参与的相关研究项目即旅游开发对植被的影响、城市緑地系统景观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了《Analysis on sensitivity and landscape ecological spatial structure of site resourc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15(2) :215-221)、《广州城市緑地系统景观异质性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127-130)和《丹霞山旅游开发对植被影响评价》(地理学报,1998,53(6):554-561)等研究论文;目前正依托所主持的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珠江三角洲风水林与文化景观”( 项目编号2007B020710002),进行珠江三角洲风水林群落特征的调查与研究。

  姚爱军副教授一直致力于土壤污染生态与修复的研究,重点探讨土壤重金属污染化学修复技术与途径。在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无机还原性物质与铁锰氧化物电化学反应特征的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Effects of Humus on the Environmental Activity of Mineral-Bound Hg: Influence on Hg Volatility》(Applied Geochemistry,2006,21(3):446-454)、《腐殖酸对矿物结合汞环境迁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生态学报,2004,24(2):274-277)和《三种腐殖酸对汞的络合稳定特性及环境学意义》(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 14(3):138-140)等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论文。

  (四)海岸风沙地貌研究

  董玉祥教授依托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温带海岸沙丘类型、形成机制与发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4970100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海岸风沙运动的观测与模拟研究”(项目编号:0012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典型海岸沙地风沙运动的观测与模拟”(项目编号:40571019)等,这是继吴正教授对国内海岸风沙地貌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所进行的我国海岸风沙地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主要是:

  海岸沙丘分类体系的研究。根据对我国带海岸沙丘类型、形态与分布的全面考察与分析,依据位置、成因、稳定性与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建立了我国温带海岸沙丘的分类系统。同时,与一般认为海岸沙丘仅是风沙运动过程不同,提出海岸沙丘的形成是风沙运动过程与海滨动力地貌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在小尺度由于海滨地貌动力系统对海滨与海岸沙丘间的物质交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但在中观尺度上海滨沉积状态与海岸风沙沉积状态间的相互对比关系及其变化决定着海岸沙丘形态的变化。

  海岸沙丘粒度及其分异特征。认为我国温带海岸现代海岸风成沙并非过去认为的几乎全由分选很好的细沙组成,也不同于海岸沙丘沙呈负偏或多数为负偏的结论,利用粒度参数散点图无法区分现代风成沙与海滩沙。就海岸沙丘表面粒度分布模式而言,高大横向沙脊脊顶、坡部及坡脚的粒度分异明显,表现出了一种新型的沙丘表面粒度分布模式。此是区域主风向与强风向交替变化及其风速差异、沙脊高大且两侧不对称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为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该分布模式的变化。

  海岸风沙流的结构模式及其变化。在国内首次对海岸沙丘表面风沙流结构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横向沙脊顶部风沙流结构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风沙流中沙尘物质浓度或质量随高度递减并符合指数分布,但也发现随距离地表高度的增加二者间的关系有所变化,其中20~60cm内输沙量随高度呈幂函数规律递减、40~60cm高度内输沙量随高度呈多项式函数规律递增。同时,观测发现,随着气流中总输沙量和风速的增加,风沙流的结构模式随之发生变化。

  海岸风沙流中不同粒径沙粒垂向分布的特征。野外观测以及室内风洞实验结果,海岸风沙流中沙粒粒径铅直方向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般所认为的离地表愈高气流所含的沙粒越细、靠近地表的气流所含的沙粒越粗,而且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输沙量的垂向分布也并非全部都符合典型的指数递减规律,分别有幂函数分布、指数函数分布和多项式函数分布三种分布模式,同时不同输沙量、风速下风沙流中不同粒径组沙粒垂向分布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另外,在传统学科领域,刘希林教授过去在泥石流灾害评估和预测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展了泥石流危险性、危险范围、危险区划、时空预测、灾害风险和易损性以及防治优先型等系列研究,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奬励多项。在调入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后,目前主要开展崩岗与泥石流的生成机理、崩岗转化泥石流的水土耦合预报、崩岗发育的地貌学基础研究以及灾害风险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等,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初步成果。

  四、新的学科增长点逐渐成长起来

   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持续发展的同时,伴随学科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迫切需求,也显现出了一些新的学科增长点,尤其是在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成为近期国土资源与环境系学科发展的亮点之一。

  (一)珠江流域综合地表过程与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高全洲教授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江流域河流碳的通量及性质变异规律的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珠江径流有机碳来源和循环的同位素示踪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南湿热地区硅酸盐岩化学风化过程的观测与模拟”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华南硅酸盐类岩石化学风化过程的碳汇效应”等,近年对珠江流域综合地表过程与河流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野外定点观测和采样分析方面做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珍贵数据,并据此发表了一些原创性的论文,取得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学术贡献:

  ① 根据径流中各种离子的组成特征,区分出参与西江流域化学风化过程的CO2和硫酸的贡献;根据地球化学物质平衡原理将总的CO2吸收通量分配到流域范围内硅酸盐类岩石和碳酸盐类岩石的化学风化过程中。这项研究丰富了湿热地区大流域现代地貌过程的研究内容,建立了流域地貌过程与区域性碳汇之间的关系。定量证明瞭我国亚热带地区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由岩石化学风化过程形成的碳汇。

  ② 系统报导了珠江流域3种主要形态河流碳(DOC、POC、DIC)的输出通量,指出珠江流域综合地表过程(地貌、生态、水文过程和人类活动)在河流碳产出方面具有鲜明的湿热季风气候区特色。这项研究数据和观点被国际著名学者多次评论和引用。

  ③ 在国内率先使用碳的双同位素(?14C、?13C)示踪技术研究湿热季风区河流水体中颗粒有机质的来源及其在水体中经历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

  ④ 在西江水系中下游多个站点按照月周期和洪水过程两种时间尺度开展河流碳的综合研究。报导了西江下游水域的CO2排放通量;抓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过程,报导了河流DOC在特大洪水过程中的响应特征;用碳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揭示了湿热地区河流中溶解无机碳发生的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

  ⑤ 对西江咸潮河段水体溶解无机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观测研究,发现陆源有机质的分解是河口水域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围遶上述研究内容,高全洲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7篇。研究数据和观点被国际著名学者多次评论和引用,其中单篇论文最高他引次数达到14次。代表性论文有《Riverine organic carbon in the Xijiang River (South China): seasonal variation in content and flux budget》(Environmental Geology. 2002, 41(7): 826-832)、《Elemental and isotopic signatur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in the Zengjiang River, southern China》(Hydrological Processes, 2007, 21(10): 1318-1327)和《Chemical weathering and CO2 consumption in the Xijiang River basin, South China》(Geomorphology, 2009, 106(3/4): 324-332)等。

  (二)华南地区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与规划

  中山大学在土地研究方面有比较早的历史,是我国土地类型研究的发祥地之一,曾积极参与了土地详查、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等工作,并做出了一定的成绩。2004年7月,为了充分发挥土地研究方面的人才与学科优势,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通过团队整合成立了挂靠于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董玉祥教授任主任,着力于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现代调查技术与方法、土地(房地产)评估以及土地管理和土地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是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成为近期国土资源与环境系中横向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土地研究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首先,承担和主持了一系列土地调查、评价、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9年间土地研究中心教师共承担土地研究项目约150项,项目合同总经费约3500万元,其中单项课题经费过100万元的就有6项,目前还承担有教育部重点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8171)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专题“高精度土地调查技术”(项目编号:2006BAJ05A10)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转型背景下珠江三角洲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空间绩效龢利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40901084)等土地研究课题。其次,科研成果比较突出,2004~2009年间共发表研究论文约90篇、出版著作6本,并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奬励一等奬1项和二等奬1项。同时,积极进行学术交流,土地研究中心协办了2006年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的“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讨会”等。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工作下,中山大学土地研究的学术声誉日益提高,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土地学会的理事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广东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幷且被获准为国家的土地规划甲级资质单位。

  五、科研项目与成果水平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系内教师共主持科研项目近10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等近20项,主持项目的科研经费总额约有2600万元;出版专著与教材9本,发表研究论文近260篇。尤其是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的科技奬励,成分显示出了教师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其中近期获得的主要科技奬励有:

  1998年,高全洲教授参与的科研成果“青藏地区晚新生代以来岩溶夷平面与隆升过程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奬(高全洲教授为第三获奬人)。

  1999年,李春初教授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河口主要沉积动力过程研究及其应用”,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奬(中山大学为第3完成单位,李春初教授为第4完成人)。

  2000年,交通部“九五”重点攻关项目“珠江三角洲网河水沙特征及数学模型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奬(中山大学为第2完成单位)。

  2005年,交通部广东省航道局攻关项目“东江三角洲网河水沙特征和河床演变研究”,中国航海学会“中国航海科技奬”三等奬(中山大学为第2完成单位,杨清书为第3完成人)。

  2005年,河口海岸研究所负责的“十五”广东省交通厅科技项目“东江及东江三角洲水沙及数学模型研究”课题,于2004年12月通过广东省交通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获中国航海学会2005年度科学技术奬三等奬。

  2005年,董玉祥教授主持的“1:1000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奬二等奬(中山大学为第2获奬单位,董玉祥教授为第一获奬人)。

  2007年,董玉祥教授参与的“率先发展地区土地调查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奬一等奬(中山大学为第4获奬单位,董玉祥教授为第六获奬人)。

  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长江河口盐水入侵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奬(杨清书副教授为第13完成人)。

  六、振兴自然地理学之路任重道远

  国土资源与环境系虽然经过近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办学效益较高、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发展势头良好并具有一定后发优势的集体,但也存在着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观测与实验仪器设备条件亟待改善和年轻教师发展有待提速等问题。国土资源与环境系肩负着发展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专业的重任,今后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当前学科发展趋势,以华南热带亚热带自然地理现代过程研究为重点,以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发展中的自然地理问题为研究核心,以实验、观测与GIS等现代技术与手段为支撑,将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科全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广东省内领先、某些方面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中心。实现上述目标的基本思路主要是加快学术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成果水平、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具体是:

  坚持优势学科方向,进行学术队伍建设。在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优化学科方向结构,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及广东省的需求,确定主要的研究方向,围遶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学科建设,其中主要集中开展地貌过程与灾害、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国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热带亚热带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等。依托学科方向,进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和引进优秀的中青年学术人才,新增生物地理等方向的年轻学术骨干2~3名,并通过国际合作、学者交流、联合培养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争取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师资与科研队伍。

  加强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在保证与国内相关单位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同时,依托中山大学的有利区位,发挥中山大学自然地理学科国际合作的良好传统,继续保持与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开拓与日本、德国、加拿大以及北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其真正成为华南地区自然地理学的学术交流中心。同时,也要通过主办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的方式,开展学术交流,扩大影响。在研究方面,一定要依托现有基础和学科优势,集中力量组织基金类科研项目的申请,并对已经开展的研究及时进行总结,撰写研究论文、专著,申报科学奬励等,一方面提高系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另一方面也是大面积申请国家项目的必要基础。争取经过数年的努力,取得一批有特色和显示度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

  纵向横向研究并重,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大力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依托基础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地方政府项目研究,既是高校教师工作职责所在,同时也是改善生活与工作环境,扩大社会影响,对促进基础研究有重要作用的工作。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参与地方政府项目,一定要发挥我们的科技优势,在完成地方任务的同时,努力进行技术的提升和研究的发现,把横向研究当作纵向项目来完成,把项目做大、做强,争取获得相关的科技成果奬励。

  加快基础条件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自然地理学从定性走向定量、从经验走向实验、从静态走向动态的发展趋势下,实验室、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和野外观测研究实验站的建设是促进自然地理学学科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条件。首先,完善已建现场勘测和实验分析仪器等,力争达到室内分析实验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珠海校区野外观测实验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另外,积极争取地方的支持,完善已建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增建自然地理学的野外教学实习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尤其是教学工作是教师的基础工作,在未来几年中要逐渐扩大各个层次的招生和培养规模,同时完善各层次人才的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与科研实践,实施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计划,提高人才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董玉祥 2009年10月8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