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域内与十三行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文物古迹、自然特色景观资源十分丰富(图1)。以此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国内的有关宪章法规,运用城市规划基本原理以及创建不久的名城保护学、遗产文化学法则,全面进行现场调查、民意测验、学术价值评定,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探讨可操作性的规划方略用以宣传群众、引导开发商、为政府参谋,建设有十三行商埠文化特色的旅游点、旅游街、旅游村镇、旅游风景区,以此提升广州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竞争力,建构优秀旅游城市。
研究程序如图2所示,集考证、踏勘、评估、探索、规划、设计、实施等内容。
1. 十三行夷馆
即外商、洋行驻广州办事处,含外国领事馆属性。其遗址位于今人民南路以西、十三行路以南,今文化公园所在地。园内部分隙地为当年夷馆间的靖远街、同文街遗址。园内汉城景区为当年夷馆前的美国花园遗址。
2007年瑞典国哥德堡号访穗前夕,文化局曾答应在文化公园设立标志性纪念物,但至今无有下落。
文化公园宜改设为十三行文化广场,类似今人民公园为开放的、大众的、四通八达的、园林化似的文化广场。现有有关风景建筑可变身为十三行历史文化博物馆。
2. 十三行路
可谓十三行夷馆的一条参照坐标轴。无论该路东段两侧建筑物怎样变化,清代始兴的“十三行路”-“中英街“——清末民初的“十三行街” 建国后的“十三行路”,地基遗址不会变。
此地商业气氛浓厚,建议调整现有产业结构,开辟为旅游步行街,出售当年外销商品和外销画。街道东西两端各立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入口牌坊,以壮景观。
3.十三行历史文化街区
十三行路以北、浆拦路以南,人民路以西、康王路以东所围合的街区,是当年十三行拉动发展最快的城区,其中还设有“公行”等商务机构。虽几经大火,现遗存的建筑毕竟是距离十三行时期最近的实物客体,此乃广州名城保护至今极其稀罕的一块历史街区。这里街巷空间变化多趣,“行”字号的商铺很多,也是一种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
对此街区进行整体式保护,实现限时段的步行化商业街管理,经营旅游特色商品、营造地方风土氛围,改善居住条件,提高旅游观赏效果。
4. 西堤码头、 近代海关、
此码头可令人上溯当年帆船贸易时代,此海关可叫人联想十三行时期的西关海关机构、设在长洲岛上的海关、鸦片战争之后的海关等。人民桥头“小海”遗迹,是当年“洋船争出”“向二洋”的起锚点。
5. 潘家祠堂、潘家大院、伍家小姐楼
位于海珠区南华西街龙武里社区,是中国行商首富、行商首领的开基聚族居住、及公共活动的建筑群落式大屋遗址、遗存。如果说商馆主要从事的是商业活动的话,中国行商的居住地倒是更多从事文化活动的地方。行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抹煞的作用。
潘家大院等建筑及其环境尚有恢复的可能性。潘家祠堂可办成一个规模相当大的行商家居文化博物馆。伍家小姐楼及其院落可辟为一个袖珍式的文化景点。扩大到该居民小区,可形成一个闹市中的园林式的历史景区。
6. 漱珠桥、环珠桥
位于海珠区今南华西街,是当年行商出资建造的两座造型优美的公共桥梁,并得到国外报刊的介绍。现在遗址,可作历史地标标志。标志物也是一种景观(小品)。
7. 海山仙馆
潘仕成私家花园,兼作官府外交活动场所;素有“南粤之冠”美称的大型古典园林。遗址位于今荔枝湖公园东南部。潘家居住区早已无法考证,海山仙馆遗址却可以得到清晰的论证。虽说当年“宏规巨构”的湖山园林大背景早已丧失,但中观或微观的历史环境尚存。如采取务“虚”与务“实”相结合的手法,在遗址范围内重构“仙馆”遗韵,追寻当年“独擅台榭水石之胜者”,还是有条件获得相当良好效果的。
8. 锦纶会馆
清末丝绸纺织业手工作坊工人、工头专业性管理会所。已恢复、已迁移。
9. 海幢寺、花地
在监护下定期安排外商外出商馆休闲活动的地方。恢复海幢寺,带动周边商业服务旅游街,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休闲文化场所。
10. 琶洲搭
西人称“中途塔”。或为外商船舶中途停泊之处,又称十三行外港。现留有周边空地,拟建“琶洲公园”,但不知考虑十三行之景观内涵否?西边会展区高楼一点也不考虑与古塔取得呼应关系,对古塔之全景、远景构成破坏之效果。
11.黄埔村及“左垣家塾”
黄埔村为十三行外港,这里有当年的码头、店铺、墓碑、官家住宅及花园、税馆、买办馆、搬运馆、古祠堂、古民居等以及设在珠江对岸的海关。“左垣家塾”是十三行行商梁经国的遗产,具有直接的文物纪念性质。
黄埔村的规划行动较早,但政府没有作为。宜整体规划开发,配合广交会活动发展旅游产业。
12. 长洲岛
长洲岛为“十三行”后期的外港,相关遗址较多,有竹岗村墓地、巴斯教徒墓地、拜火教巴斯楼、柯拜船坞、古炮台等,并都具有传奇色彩。
全岛为广州名城的一个历史文化保护特区,应坚持风景旅游区模式统筹规划,应在上述景点的建造中,突出十三行的文化内容,不能按一般的城市发展模式搞规划。
13. 从珠江口到广州的系列炮台
行商潘仕成捐姿买炮、买兵舰,亲自仿制水雷,参加反租界斗争,表现十分出色。潘仕成西关府第附近就有一座西关炮台,幷发生过战事。炮台的保护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14. 南海神庙
十三行外港,海丝文化重要景点,哥德堡号曾三次扺达南海神庙。至今祭海活动、民俗活动依然热闹非凡。现正在改善环境、扩大开发利用规模。
15. 洲头嘴
现珠江白鹅潭南边的一块公园用地。建议营造有纪念性意义的公共园林緑地,不宜在此(水边)建高楼大厦(大白鹅潭规划有许多所谓“广州浦东”的方案)。把珠江、自然、水岸、历史文化直接还给老百姓。
16. 沙面
十三行夷馆的后续产物。
17. 西村窑
为供应大量瓷器出口,曾在此直接建窑起火烧瓷。后为洋务派、民国工业区;工业遗产较多,也有保护价值。目前正面临用地性质、产业结构的调整、置换,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被铲除的危险。建议针对西村工业区作综合性的规划,让更多的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利用。
* * *
十三行——当年“中国第一商埠”、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历史遗存分布十分广泛、内涵十分丰富,有名在外、实况难觅。它的历史景观,让人们联想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其初试改革开放、对外交流、参与世界商品流通的时代特质对今天的中国也不无启示作用。重要的是:广州、广东要拿出实物性的东西记住当年帆船时代的辉煌,开展全球贸易活动的这段历史;拿出可观、可赏、可品味的旅游景观与海内外的游人对话、与世界对话。
杨宏烈起草
2009年2月5日
参考书目
行商:
1. Cordier,Henri,Les Marchands Henists de Canton,Toung Pao,Serie Ⅱ,Vol Ⅲ,1902.亨利·科地亚:《广州的行商》,《通报》,1902
2. 巴素:《亚洲商人和西方贸易,加尔各答和广州的比较研究,1800-1840》,加利福尼亚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1975
3. 陈国栋,《十三行行商的破产》,台北,1990
4. 张荣洋,《官员和十三行商人》,伦敦,1979
5. 张荣洋,《广州十三行行商》,哥本哈根,1997
6. 考迪埃,《广州行商》,载《通报》,1902年第3期
7. 伊格里斯,《广州的中国保商和他们债务》,伦敦,1838
8. 安妮·怀特,《广州行商》,博士论文,宾夕法尼亚大学,1967
9. 格兰特,《丽泉行的失败》,载《美国海王星》,1988
10. 格兰特,《美国法庭上的行商诉讼案》,波士顿,1988
11. 郭德炎,《广州、香港和澳门的巴斯商人研究》,澳门《文化杂志》,2003年
12. 马士,《广州公行》,伦敦,1909
茶叶、瓷器、丝绸、绘画
1. Kjellberg,Sven T., Svenska ostindiska companiet,(1730-1813),Kryddor ,Te ,Porslin,Siden,Malmo,1374,斯万·T.歇尔博格,《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1813年):茶叶、瓷器和丝绸》,马尔默,1974年
2. 福琼,《前往茶叶国度中国的旅程》,伦敦,1852
3. 克里斯蒂安·约克,《瓷器和荷兰对华贸易》,海牙,1982
4. 马丁·格里高利,《中国贸易,与远东有关的早期绘画展览图録》,伦敦,1985
5. 布莱恩·苏萨,《港脚贸易和中国铝》,澳门《文化杂志》,国际版,NO.11(2004年7月):第136-153
通商口岸
1. 梅辉立(William Frederick Mayers)中国与日本的通商口岸,The Treaty Parts of China and Japan
2. \[美\]马士着,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航行
1. 贝尔切,《suiphur号船的环球航行》,伦敦,1843
2. 贝纳德,《1840-1843年,Nemesis号的航行》,伦敦,1844
3. 伯卡斯特,《前往中国的航行》,伦敦,1851
4. 包乐史,《广州、长崎河巴达维亚,以及美国人的到来》,哈佛大学,2008
5. 伯耶,《丹麦Doronningen号船前往中国的航行记》,哥本哈根,1745
6. 布雷林,《往返东印度、南美和欧洲的航行,1755-1757》,斯德哥尔摩,1973
7. 布鲁金,《17、18世纪荷兰——亚洲的船运业》,海牙,1987
8. 福士德,《前往中国和东印度的航行》,伦敦,1771
9. 郭士力,《1831-1833年在中国沿海的三次航行》,伦敦,1834
10. 汉玛,《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和舰队》,哥德堡,1931
11. 马德罗尔,《法国船只首航中国记》,巴黎,1901
12. 约翰·美尔斯,《1788-1789年从中国到美国西北海岸的航行记》,伦敦,1790;阿姆斯特丹,1967
13. 莫雷尔船长,《前往南半球、太平洋、中国海等海域的四次航行记,1822-1831年》,纽约,1832
14. 昆西,《美国首任驻广州领事山茂召船长的航行记》,波士顿,1847;1970
15. 沙勒,《1804年往返于中国和美国西北海岸线的航行日记》,费城,1808;加利福尼亚,1935
16. 埃克伯格,《1770-1771年前往东印度的航行》,斯德哥尔摩,1970
关系史
1. Johansson,Bengt(ed.),The Golden Age of China Trade, Viking Hong Kong publication,1992.本特·约翰逊(编):《中国贸易的黄金时代》,维京香港出版社,1992年
2.《中国和丹麦,从1674年开始的关系史》,哥本哈根,2001
3.张荣洋,《顺官的时代,1720-1759》,伦敦,1991
4.克里斯曼,《美国人和中国贸易,1784-1844》,华盛顿,1984
5.孔配特,《中国贸易,1600-1860》,布林顿,1986
6.克里门森,《中国和丹麦,1600-1950》,哥本哈根,1980
7.格林堡,《鸦片战争前的中英通商史》,剑桥大学,1951
8.贾玛拉斯,《中国—葡萄牙关系史,尤其与澳门相关的内容》,里斯本,1996
9.姚汉森主编,《对华贸易的黄金时代》,香港,1992
10.万宁,《法国人在亚洲的贸易,1719-1748》,1996
理查德,《美国对华贸易,1784-1814年》,载《美国海王星号》,54卷,1994
11. 范岱克,《中国贸易再研究:基于18世纪50到70年代的荷兰和瑞典档案的考察》,载王赓武主编《转折时期的海洋中国,1750-1850》,2004:第151-167
12. 拉齐,《丹麦亚洲公司的辉煌时期,1772-1792》,哥本哈根,1948
13. 格拉曼,《荷兰—亚洲贸易,1620-1740》,海牙,1958
14. 格拉曼,《丹麦亚洲公司,1732—1833》,载《斯堪的纳维亚经济史评论》,1960
回忆
1. 德米尼,《查尔斯·康士坦回忆録和对华贸易》,巴黎,1964
2.福士,《对中国和中国贸易的评论》,波士顿,1844
3.福士,《个人回忆録》,伦敦,1974
4.伊里斯,《赴华大使出使记》,费城,1840
5.《中国来信—1833-1840年罗伯特·本涅特·福士的广州-波士顿通信》
东印度公司
1.豪德里尔,《18世纪法国印度公司》,巴黎,2005
2.赫尔斯滕,《瑞典东印度公司研究》,1860
3.克杰伯格,《瑞典东印度公司,1731-1813》,马尔默,1974
4.克宁克斯,《瑞典东印度公司第一、二次特许权时期,1731-1766》,比利时,1980
5.勒·皮琼,《中国贸易和帝国。怡和洋行和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1827-1843》,牛津大学,2006
6. 奈斯特,《瑞典东印度公司》,哥德堡,1883
7. 可兰,《最后的法国印度公司》,巴黎,1942
8. 法林顿,《贸易地点。东印度公司和亚洲,1600-1834》,伦敦,2002
9. 加斯特拉,《荷兰东印度公司——扩张与衰落》,足特芬,2003
广州
1. 德米尼,《18世纪广州商务》,巴黎,1964
2. 格兰特,《波士顿的商人、律师和中国贸易》,波士顿,1979
3. 罗伯特·马丁,《关于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的报告》,2卷本,伦敦,1847
4. 泰凡尼,《广州中国人,或美国游客在中央帝国》,波士顿,1849
5. 范岱克,《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和产业,1700-1845》,香港,2005
6. 卫斯韩,《广州体制的形成时期,1740-1771》,台北,1966
7. 《中国和中国贸易评论》
其他
1. 唐宁,《番鬼在中国,1836-7》伦敦,1972
2. 顿恩斯,《黄金驻地,美国在广州的商业群体以及美国对华政策的形成,1784-1844》,伯梯菜汉,1997
3. 法罗克,《走私,殖民主义,印度商人和鸦片的政治》,新德里,1998
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