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严考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无论从继承历史文化还是从现实的需要来看,农村文化建设都应当在继承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来开展。因此,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与保护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具有深远意义。
一、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与保护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是全球化时代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21世纪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变成地球村的当今社会,随着文化和信息的全球化,外来文化传播到农村已经没有任何的技术问题,一些西方文化已经开始影响到我国的广大农村,在为农民群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农民群众带来意识形态的困惑和文化选择的难度。如果不强化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遗产,可能就会改变一个民族的文化属性,甚至导致这个民族的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走向迷失。过去的时代在我国较少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农村,保留了诸多原汁原味的民间民俗文化,这些具有浓厚乡土气息龢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如何在文化全球化时代保持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中体现时代精神,在多元文化选择中保护我国文化安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是农业文化,从农村民间生长发育的民俗文化龢民间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和源,它体现着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纯真质檏的文化取向。发挥独具一格的农村特色民间民俗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应有作用,是全球化时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民间民俗文化至今仍然是广大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内容,为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根,一个民族的魂,首先必须在占人口絶大多数的农村社会普及和扎根。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扬,并通过各种先进的方法和传媒手段加以开发和综合利用,使雅俗共赏的农村民间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二)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要做好对民间优秀民俗文化的宣传展示和开发利用。我国民间文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活动息息相通,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自己传承的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宝贵结晶。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专业与业余结合、研究与展示并重,进一步做好优秀民间文艺的宣传展示和开发利用。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弘扬民间文艺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利用农村民间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刘云山:《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开创我国民间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4版。]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阵地,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落后文化甚至腐朽文化就必然去占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作用,用高尚文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积极开展趣味高雅的文化活动,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价值应当给予认同,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是并行不悖的。
(三)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广泛作用和价值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当下,充分挖掘传统民间民俗的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无疑是贯彻落实这一要求的重要举措。中华民族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往往凝结着厚重的民族精神龢民族情感,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血脉,在很大程度上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正如民俗学专家所言:“从民俗文化本身讲,它内容丰富,其中有些还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优秀部分。它们在民族长期的生活中,发挥过广泛、巨大的作用;有许多在社会主义新社会中仍在发挥积极作用,成为祖国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民族文化的大系统内,研究民俗文化,一是可以更全面地瞭解民族文化的总体面貌及其历史和现状;二是可以帮助我们有根据地去分辨传统文化的优劣,从而汲取和弘扬那些优秀部分,藉以壮大、繁荣我们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无疑将是很有意义和实益的一种学术文化工作。”[《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弘扬民族传统民众文化,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传统民间民俗焕发新的时代精神的重要途径。应当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积极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中的精华。
(四)是批判陈规陋习糟粕文化的需要
由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等原因,在一些地方“黄、赌、毒”有卷土重来之势,封建迷信活动也开始抬头死灰复燃。不堪入目的淫秽影蝶、黄色书刊等流落农村较多。农村文化的这种落后状况加速了农民思想道德的异化,导致一些农民对真、善、美与假、恶、丑处于迷惘的认识,最终导致思想道德观念的滑坡。传承和保护优秀民间民俗文化是占领农村文化建设的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摒弃腐朽文化的重要手段。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扺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20世纪初我国大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在南方农村兴起,农民砸毁菩萨,女子冲破传统进入祠堂,许多农民扺制迷信活动,毛泽东认为“好得很”。毛泽东当时还亲自向农民宣传,“信八字望走好运,信风水望坟山贯气”并不会给农民带来实际好处,所以要农民破除迷信。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急于求成,因为他知道,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封建迷信活动不是一下子就能彻底破除的。他认为:“菩萨是农民立起来的,到了一定时期农民会用他们自己的双手丢开这些菩萨,无须旁人过早地代庖丢菩萨。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毛泽东认为应当善于教育和启发农民,使农民自觉地去破除迷信和其他不良的风俗习惯,而不是不顾农民的觉悟程度,靠发号施令代替农民去破除。1944年10月30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指出:“解放区的文化已经有了它进步的方面,但是还有它落后的方面。解放区已有人民的新文化,但是还有广大的封建遗迹。在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陕甘宁边区内,还有一百多万文盲,两千个巫神,迷信思想还在影响广大群众。这些都是群众脑子里的敌人。我们反对群众脑子里的敌人,常常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还要困难些。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1页。]应当说,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历史变迁,但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也仍然会碰到类似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民的文明和富裕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并不完全同步。比如,有的农民生活富裕了,但是精神空虚,盲目信仰宗教;在消费上盲目攀比,修坟造墓耗资不菲,奢望来生生活上档次;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费用不断攀升等等。为此,必须通过大力宣传和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农民群众分清民间民俗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在“扬弃”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艰苦檏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通过开展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等活动,引导农民自觉摒弃落后观念、破除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创造新生活,逐步在农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
二、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现存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及保护开发的现状
(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
岭南大地广大农村拥有非常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广东民间民俗资源积淀深厚,内容丰富,光是现存传统民间艺术就有近百种之多,分属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游艺、民间工艺、美术等几十个种类。本文限于篇幅仅大致归纳以下几类:
1.独具特色的古建筑类。农村民间民俗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农民创建的,这些原生态农村文化首先体现在物质层面。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遮挡风雨、躲避寒冷的民居。古民居包括沿海的蚝屋、碉楼、珠江三角洲的古巷、粤东粤北的客家围屋及各地的古村落、墟镇店铺、农村书院、祠堂、戏台等农村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依附建筑物的木雕、砖雕、灰雕、石雕民间艺术类文化遗产。有的地方以新农村“村容整洁”为名而拆除了上述物质文化遗产,令人惋惜。民居也是人们适应地理环境、实现人地关系协调的具体表现。比如那些错落有致的村落布局,也许藴含了先辈的风水习俗。建筑房屋时讲究风水,其实不能完全把它当作封建迷信。风水习俗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我们的祖先懂得了协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于是就产生了利用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共存和谐的观念。有的村落布局讲究的风水实际上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精神的有机结合,因此应当按民俗文化加以保护。为了保护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把传统民间民俗文化一概认为是“封建迷信”的根深蒂固的片面认识,纠正农村和农民无文化的观念。
2.独具地方特色的文艺和体育民俗。在地理位置上广东全省地处边陲,民间民俗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岭南农村的文化生活中,民间龢民俗的意味比别的地区更加浓烈得多。民间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岭南大地。像流行于各地民间的各种花会、灯会、地方戏、民间舞蹈、剪纸、猜灯谜、唱山歌、写对联、杂耍、竞斗、博弈、游戏、荡秋千、划龙船、走高跷、飘色、八音、花灯、民歌、木偶、舞狮、游龙、舞鹰雄等等文化体育活动,能起到愉悦身心、启人智慧、鼓舞信心和锻炼身体的作用。独具粤东地方特色的例如惠州地区农村民间民俗文化主要有:客家山歌、平海渔歌、龙门舞火狗、小金口舞麒麟,吉隆元宵节舞龙、平海舞鲤鱼、平海楹联、平海古城方言——军声、大亚湾地区的渔家婚俗,以及龙门农民画等等。[罗川山:《打造“四东”文化品牌推进惠州特色文化建设》,《鹅城》,2007年第6期。]其中如客家山歌,它是群众自编自唱自娱的欢乐手段,是一种具有很强烈的亲和力、吸引力的民间艺术,值得发扬光大。根植于客家地区肥沃土壤的客家山歌,是本地群众长期的文化积淀,也是本地乡土文化的精粹,唱自己的山歌,听自己听懂的东西,自然它就会具有很高的受众率,也会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
3.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和岁时年节民俗。在广东全省,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活民俗、婚丧喜庆民俗、生育寿诞民俗、岁时年节民俗、乡里礼仪民俗、体育游乐民俗、生肖民俗以及大自然崇拜民俗等等,都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都是具有宣传展示和开发利用的民间民俗宝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习俗,从远古流传至今。各地过年过节习俗同中有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就像从广东移居到海外的侨胞说的一样,如果在海外不过中国节日,就会觉得算不上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我国的传统岁时节日具有浓厚的伦理意藴与人情意味,体现着 “每逢佳节倍思亲”,和气和谐与团结合作的独特民族心态。就连广东农村过年发“红包”也反映了“人间情深”的深切民族心理。广东农村在清明节有重视祭祀祖先的习俗,充分反映了民众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的感恩意识。从传统节日重阳节中,体现了“尊老”的社会民俗,其中渗透了“尊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许多岁时节日习俗,已经融入了历代人文历史的因素,以及人们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所产生的特定精神文化需求,包括祭祀祖先、防病健身、尊师敬贤、祈福求安等等文化隐含。又例如,在广东一些山区、林区有封山节、开山节等活动,有的地方保存有祭林拜树的习俗,这种民间民俗对所谓“神山、神林、神树”的崇拜和祭祀,有目的地对特定的森林和树木的保护和祭拜,以求福祉、平安和康泰。在有的地区,至今在寺庙、祠堂、水口及墓地,历代保护下来大量的风水林、墓地林等等,已成为特有的风景景观。
(二)民间民俗的保护开发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的重视下,对民间民俗文化开展了一些保护工作;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民间有识之士也出面对一些项目加以保护;市场经济更是用经济杠杆推动了一些项目的保护和开发。总之,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也并不容盲目乐观。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保护力度欠缺,民间民俗文化发展和保护的前景令人担忧,有的民间艺术龢民俗文化种类已经濒临失传或处于“絶迹”的状态。目前在传承与保护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在:1.基层缺乏民间民俗文化保护机构,缺少专职研究人员,加上经费短缺,制约了民间民俗文化保护。2.民间艺术生存空间日渐萎缩,许多传统技能龢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甚至絶迹。3.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遭到损毁。有的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历史资料流失到域外甚至境外。4.城市化和旅游“开发”使民间艺术资源遭到一些破坏。城市化的挖掘机把城郊农村民居中附着的文化精华,如壁画、砖雕、石雕、木雕等轰然推倒并碾碎。农村中一些具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古街道、古建筑群在城镇开发建设中遭到破坏。5.一些独特的民间习俗龢民俗事象,如疍家的风俗习惯,因受到工业化影响,正在走向逐步湮灭。
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与保护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保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来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视传承和保护优秀的民间民俗文化。
(二) 培养和发展农村民间民俗文化队伍,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强调,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06年4月23日,第1版。]农村文化尤其是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农民自己及其民间文化组织。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更加重视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我国农村民间藴藏着中华民族许多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许多民间文化正是靠农民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要提高农民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性,使农民对散落民间的文化遗产有更加充分的价值体认,对继承和发扬民间优秀文化传统,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和保护民间文化资源有更主动的意识和更高的热情,从而成为传承和光大民间民俗文化的主力军。农民当中还有一些民间民俗文化的“粉丝”,应该发挥他们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民俗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三)解放思想,纠正对农村民间信仰的贬抑倾向
中国过去有儒家、佛教和道教等,在农村民间形成了较强的民间信仰系统,但在“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断裂了。人生信仰对农民潜在人格的塑造和价值取向的认同,对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意义重大而不可或缺,现代精神家园构建当然要提倡科学信仰,反对封建迷信。这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大多数农民并不作哲学思考,但不等于他们没有精神追求。现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意识形态,也应当容许农民有檏素的精神家园的价值思考。然而,正如学者指出的,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人们对待民间信仰的认识过于简单。主流学术和政治是从逆向来看待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把民间信仰视为大逆不道的清除对象。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给了人们一个正面审视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关系的视角。在经济社会发展起来后,“迷信”的概念在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学界的使用明显减少,学者们转而把民间信仰作为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何兰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开发研究》,2008年第2期。]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四)创新民间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合理加以开发利用
民间民俗文化是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应当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现在非物质的民间民俗文化成了促进农村文化开发和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在发现民间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之后,如何开发和有效利用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成了一些热心人的热门话题。为了防止急功近利,必须创新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开发机制,正确处理民间民俗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关系,切不可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毁坏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迹,更不能不加保护地把祖宗遗产当作摇钱树。这是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工作中必须深思和切实解决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广东警官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