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粤剧的身世探谜——一百一十八年的回首
刘玲玉(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编剧。)
世界上很多伟大的民族都有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曾几何时,我们惊叹薛觉先腔的悠扬悦耳、骨子细腻;马师曾腔的抑扬顿挫、谐趣洒脱;白驹荣腔的醇厚深沉、自然流畅;红线女腔的玲珑剔透、赋情独深;林小群腔的婉转柔媚、迤逦迷人;陈笑风腔的潇洒脱俗、书卷味浓郁;罗家宝腔跌宕逥环、质檏传神……。
粤剧艺术大师们,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或对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塑造,或对艺术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合乎时代气息,与民族审美情趣,超越前人,使其艺术风格独创一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一、红船意象
粤剧的生命力源于广泛的群众性。粤剧八和会馆成立118年,漫漫而又曲折的历程,如同一幕永不谢幕的长剧,一幕幕的场景变换,一年年的人物更迭,使粤剧这门艺术不断发展。诞生于清朝中叶的粤剧,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粤剧的前身是本地班,又称广府大戏。清初三年大量外江班涌入广东,本地班博取了昆、弋、湘、汉剧之长,与广东风土人情相结合,融汇了民间说唱,如南音、木鱼等,粤剧运用的曲牌和子曲多达2000多种,丰富且富于变化,唱词主要来自文人的创作,同时也借用了唐诗宋词的创作传统,用诗一样的语言抒发感情。
自从清中叶以来,岭南文化引领着文化潮流,无论书法、绘画方面,还是文学、戏曲方面,文人的审美趣味影响了中国文坛,广州地区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使许多民间艺术同上层精英艺术产生了交流,而表现形式就是粤剧。从繁华的城镇到偏僻的乡村,从南粤大地到美加异邦,演粤剧、唱粤曲成为广东人最时尚的娱乐方式。尤其是春班一到,广州的花市与戏班的热闹,四乡水域的红船靠岸,荒僻的乡村沸腾起来了。戏棚周围还搭起了赌档、摆满了水蛇粥、粉面档、水草烟仔档,夕阳与满天的彩霞映衬着红色的船舶,粤剧为广泛粤语地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红船意象,是粤剧自清中叶以来粤剧流行的一个缩影。
二、不朽传奇之《李香君》
粤剧《李香君》由编剧家莫汝城根据欧阳予倩的话剧《桃花扇》改编成粤剧,于1962年由红线女、罗品超首演。
改编本把原作四十余出压缩成为七场,集中笔墨刻画了秦淮昆曲歌妓李香君的形象;她在“却奁”中拒絶了金钱利诱;在“守楼”一场中反抗了权势的威迫;在“骂宴”一场中,痛骂了祸国殃民的汉奸;在“题扇”一场是那么柔情似水;在“掷扇”一场又是那么大义凛然。这几场戏,好像一幅幅工笔画,把这一出借李香君,侯朝宗之“离合之情,抒沦亡之感”的剧诗,通过了一把扇子,勾画出何等飘洒委婉的情怀!
剧本乃一剧之本,为整出戏提供了基础。
1962年12月10日,中国著名戏曲导演阿甲受文化部委派,从北京南来广州,与红线女、罗品超排练粤剧《李香君》。“雕金琢玉、点石成金”这是大师的一个神话,一个意象。
原创作者孔尚任出生于山东曲阜,是孔子第64代后人。康熙二十四年皇帝南巡经山东时,他曾奉命在御前读《论语》,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从此开始了仕宦生涯。一年后他接触到一批拒絶与清朝政府合作的明代旧臣,在广泛的交往中,掌握了大量明王朝的史实。扬州城中,秦淮河畔,金陵故都,都留下了孔尚任的足迹,而这里正是《桃花扇》中主人公生活过的地方。
孔尚任回到京城后,整整用了20年的漫长创作时间,完成了《桃花扇》的创作,其“雕金琢玉”般严谨态度,可见一斑。孔尚任用尽全力讴歌的不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是一个在秦淮河畔吟唱昆曲的歌妓——李香君。在国破家亡的时刻,她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忠贞,正是中华民族之脊梁,几令许多“大人物”黯然失色。
1962年,广东粤剧院一团,集合了编、导、演、音乐、舞美的精英人才,使粤剧之剧诗《李香君》登上了粤剧的舞台。并于80年代在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彩色戏曲片。
三、不朽传奇之《紫钗记》
最先写就《霍小玉传》的,是唐宪宗元和长庆年间,一位叫蒋防的才子。他的原着,并没有“剑合钗圆”的大团圆结局,而是霍小玉面对李益之薄幸、饮恨而终。
动人的故事总是为历代骚人墨客所记载、搬演传唱,流传至今。已故粤剧编剧家唐涤生以他的诗笔将《紫钗记》写得深情缠绵、浪漫绮丽。
在古代的元宵灯市,佳人头上之饰物一支紫玉珠钗坠于地上,光彩炫人,才子李益乍见此紫玉珠钗,上有小燕穿花精工细琢,拈在手中玩赏,唱出“惊紫钗光暗诧,花枝冷月下,似玉婵倒挂。”
李益与霍小玉历经感情的磨难重逢后,双双忆起“当日拾钗时,此钗曾耀眼,钗头玉燕光犹灿,尚有宜春喜字喞。钗上红绒还未烂,娇鬓余香尚未残。”
粤剧《紫钗记》,就是以一支紫钗描述了一段花灯之日,才子拾翠、花院盟香、阳关折柳、典珠卖钗、吞钗拒婚既浪漫亦痛楚的经历,最后竟然来了个豪迈侠义的黄衫客,一意护花;“且把薄情人交付予多情种,更将美酒斟来满玉盅,十郎应把醇醪奉,远胜当归药味浓”。这种富于幻想般的编排、主持大局,终于“剑合钗圆”便把世间炎凉风月,爱恨情仇都简化了。
李益是拾钗是一种缘,唐涤生写《紫钗记》何尝不是一种缘呢?!
四、粤剧不朽传奇之《牡丹亭》
1550年,汤显祖生于江西临川(即抚川市)一个颇负盛名的书香世家,20多岁的他才华出众,曾考中进士。他一生推崇个性发展,这在明朝那个盛行程史理学的环境下,是一种叛逆,可汤显祖却提出了一个主张,就是主情派。这个情的化身就是他笔下《牡丹亭》中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杜丽娘。
1598年春天,49岁的汤显祖辞官回到故乡,在经历了16年官场沉浮之后,他终于成为一位自由作家。他仅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心中的梦想,写出了不朽传奇故事——《牡丹亭》。一部杰作的面世,说明汤显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戏剧作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不只单纯追寻侠义的艺术,更希望得到一种精神的解放,一切不能在现实世界里改变的,就在传奇的世界里去成就。《牡丹亭》最初称《还魂记》,故事原型来自于宋代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但这个相对单薄的故事在汤显祖笔下却呈现出神入化的效果。
粤剧编剧望江南、谭青霜改编该剧,随后又由陈冠卿的整理,以其抒情性、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特色,使该剧达到很高的剧诗品位。例如支撑全剧的“主题曲”有杜丽娘唱的[士工慢板]:“原来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尽显小群腔(林小群)的婉转柔媚、迤逦迷人;“一霎魂飞万里天,身轻似燕入桃园,怯怯相逢娇面,翩翩下拜妆前”。饰演柳梦梅的吕玉郎其醇厚洒脱的“镜腔”感人至深,深深地吸引住观众。
作者将诗词画意不着痕迹地溶入曲中,情真意切,体现出丰富的文化修养,凸现了鲜明的文学色彩,幷且深深地感染了观众。该作品的音乐性特别强,真正做到了戏文音律两相宜。
五、承传的脉络
自从李文茂反清失败后,清政府明令禁止广府大戏的演出,烧毁了琼花会馆,使本地班奄奄一息。
此时,曾经支持李文茂起义的蓝桂叔、华保叔,为了确保粤剧一代一代传下去,在广东省内,到处贴街招,招收9岁至13岁的少年学艺,粤剧行内人一向认为,课徒授艺,是每个粤剧艺人的天职。
光绪初年蓝桂叔、华保叔曾借用广州十三行洋商伍紫垣座落在河南溪峡花园,创办了“庆上元”童子班,他们按照科班的规矩,严格训练这批学员,使粤剧有了最早的科班。这两位老师似无人识得,看似是偶然的行为,却延续了粤剧香火,当时细班出来的演员人称细班叔,是拥有童子功的尊称。庆上元童子班出了不少人才,其中邝新华是该班的佼佼者。
光绪十六年的粤剧科班报丰年,其成名学员有小生聪、肖丽湘;民国初年的乐群英科班,成名的学员有林超群、金枝叶、梁秉铿;随后的科班有少英雄、赵群乐、采南歌;芳村花地孤儿院粤剧班,成名学生有罗品超、白驹荣、靓元亨、新珠等。
解放后,由白驹荣创建的广东粤剧学校以及广东粤剧院青年训练班,他们培养成名的人才就有林锦屏、彭炽权、曹秀琴、蒋文端等,皆为省、市及各县剧团的骨干力量。
从光绪年间的蓝桂叔、华保叔及为八和粤剧养成所任教的薛觉先,在广东粤剧界,觉先声剧团被誉为粤剧大学;在广东粤剧学校先后任教的白驹荣、李翠芳、新珠、曾三多、罗家树、黄不灭、马师曾、红线女、罗品超等,他们将粤剧发扬光大,为粤剧的一脉相承而尽心尽力,去完成发展粤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