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11实行货币供需政策是搞活市场经济的重要举措



  货币、信用、银行和金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们既是经济运行的价值形态,又是经济运行润滑油和催化剂。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他们之间的依存关系,发挥经济系统的整体功能,加速经济发展。

  货币是具有交换媒介、价值标准,贮藏手段功能的物品。

  银行是货币的发行机构和使用的中介机构。人们关心的是货币存量和流量,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从货币供给的意义上,注重那些对名义收入有主要影响,且能加以控制的流动资产。它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可以立即用作支付手段,且名义价值不变。根据这种定义,货币供给量除通货外,加上各种交易性存款。

  一、凯恩思主义的货币需求论

  货币需求论认为一切收入都来自支出,而支出必定产生收入。这样将货币理论与整个经济联系在一起来研究,一般本期支出有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本期收入,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涨、不变或下降;

  设以Y代表收入,即投资、消费、政府购买、净出口等货币支出,以O为实际产出,则凯恩思主义表示为:

  在物价水平与货币之间的关系上,凯恩思认为物价水平是因,货币数量是果。即收入的变动引起支出的变动,导致生产的变动,这才引起货币需求与物价水平的变动。或者说,收入与支出是主动因素,货币数量是被动因素。因此,政府应当运用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来调节支出与税收,从而影响收入与产出,以达到稳定经济和物价的目的。

  凯恩思的流动偏好说,是人民对现金余额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组成。前面两者为名义收入Y的函数,后者为名义利率的函数,因此,实际现金余额m是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的函数,并分为交易需求L1和投机需求L2。

  上述的经济含义是,货币需求量与名义收入等比例增加;货币需求与名义利率按反方向下降。

  国家的流动资产有两种形式:以货币形式保存的活期存款和以证券形式保存的长期债券。

  设债券预期收益率γG,即市场利率im=PniD占Pd的一个比例和债券的资产收益率γC,即Pn与Pd差额占债券市场价格的比例随预期利率iB而变动,则当然流动资产持有者,有的敢冒风险,则大部分掌握债券,小部分变为货币。有的是保守者,恰恰相反。因此货币需求量将随之发生变动。

  货币除偏好需求外,还有交易需求,它与收入龢利率有关。

  设某人拥有的流动资产仅是月薪,并在当月均匀地花光。即全部用于交易。他有几种使用方式:(1)全部保留货币,逐日支出。(2)将货币全部变成债券,随用随卖。(3)部分货币买债券。第一种方式没有任何利息;第二种方式利息最大;第三种方式利息居两者之间。显然,第三种方式最好,它适用于高薪阶层,企业或团体。

  设每次转换的边际成本MC不变,则可以根据MR=MC找到利息收入最大的转换次数。

  货币政策。根据货币市场的均衡来研究利率和货币政策。

  利率的性质迄今尚无定论,但基本思想是使用资本的价格。

  利率取决于人们以现金形式保有资产的欲望和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人们保有现金的欲望,即流动性偏好形成货币需求,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政策工具,使货币供给保持在某个既定水平,当货币供需相等时,形成均衡利率。

  流动性偏好说,利率取决于货币供需,利率与储蓄无关。货币贮藏为决定利率的基本因素,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研究的是货币存量。

  如果货币需求下降,小于既定的供给,人们不愿意贮藏而用于购买其他资产。若一国只有货币和债券,则人们抢购债券,导致债券价格上升,名义利率下降,从而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减少,人们持有货币的意识又会增强。最后会形成货币供需均衡时的利率。

  如果货币需求提高,大于既定的货币供给人们都会出售债券,持有货币,导致债券价格下降,名义利率上升,直到形成新的货币供需相等的均衡利率。

  如果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大批债券,银行存款就会增加,并通过存款乘数成倍的增加,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这时,人们不愿持货币而抢购债券。债券价格上升,名义利率下降,债券收益减少。人们持货币的意识又会增强,最终形成均衡利率。

  如果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政策,出卖大批债券。又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如果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实际收入增加,物价水平上涨,因而名义收入增加更快。这就使货币需求上升,发生出售债券浪潮,债券价格下跌龢利率上升,又会使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提高,最终形成新的均衡利率。如果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又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一个国家的经济经常处于波动状态。中央银行用增、减货币存量影响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来增、减投资,使总供求在充分就业水平上保持一致。

  经济衰退时期,中央银行执行扩张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债券,降低再贴现率或法定存款准备金,以便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提高总需求从而消除紧缩缺口。这种政策在缓和经济波动,特别是通货膨胀上是有效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财政赤字是财政问题,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公债或印钞票解决赤字,使赤字货币化。成为货币金融问题。或者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间有如下关系:

  1.替代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为宏观经济目标服务。目标一致性就有两者之间的替代性。例如为了紧缩过高的总需求,货币政策能使利率上升过高,投资减少过猛,带来经济上的衰退。如果财政政策也实行紧缩,适当增加税收和削减开支,就可以替代一部分货币政策的作用,使货币政策变得比较温和。一般来说,财政政策的决策较慢、效果较快,而货币政策决策较快,效果较慢,因而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这两种政策会有益处。

  2.互补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有其长处和短处。例如,政府支出增加,刺激投资,增加收入,同时又提高利率,抑制投资,限制收入。货币政策相应增加货币供给,可以保持原有利率水平,使乘数发挥应有的作用。但它又可能导致物价上涨。权衡利弊,最佳方案是松紧搭配,逐步微调,避免经济振荡。或当货币政策普遍实行紧缩时,利率的上升使某些部门造成损失,甚至倒闭,这时政府额外提供资金,解决这些部门的困难。

  3.矛盾性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稳定金融,财政政策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公共服务。财政部门根据公共服务的需要,其赤字必须依靠中央银行解决。而中央银行解决赤字问题,势必引起通货膨胀,只好实行紧缩政策,提高利率。但高利率又会增加财政负担,加剧财政赤字,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中央银行与财政部的矛盾。

  实际上,任何国家都采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原则,为了增加投资,提高收入。一方面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另一方面,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提高税收,压缩私人消费,维持政府原有开支,减少赤字双管齐下。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影响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最超过商品流通所需的金属货币量。

  通货膨胀有些人遭到损害,但有些人得益。对于大多数靠工薪维持生活的,工资增长速度低于通货膨胀率时,受到损害。特别是离退休人员、老弱病残、孤寡妇婴人员,他们的收入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受害更大。但对以利润为生的阶层,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比生产成本增涨更快,他们在通货膨胀时期是受益者。还有从利息和租金取得收入的人,受到通货膨胀的损害。对购置长期债券的人、债权人也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债券人倒是受益者。

  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运行中,通货膨胀对产量和就业有刺激增长的作用。在未被预计到的通货膨胀时,物价的增长快于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实际工资率的减少,企业使用较多工人,扩大产量以获取利润,这种减少的失业是暂时性的。通货膨胀减少失业和扩大产量的同时,引起经济失调,人们开始抢购物品,企业增加库存以求更大涨价,获取额外利润。这样,消费者、生产者都卷入通货膨胀的大潮之中。这种抢购风潮受消费者的收入和企业的生产资金的限制,持续不可能长久。货币当局为了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愿扩大信贷,银行贷款日益困难,利率上涨,企业开始减少库存,价格停止上升,结果可能出现经济衰退。严重的失业接踵而来。

  世界通货膨胀事实证明,以危险的速度进行的通货膨胀,对储蓄和经济增长将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两次的增长落后于物价的上涨,温和的通货膨胀,能促使储蓄增加,导致经济增长。

  传统认为,通货膨胀源于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过度需求向上拉动物价水平,导致通货膨胀,还认为物价水平的涨落与货币数量的增减有函数关系。但凯恩思认为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通货膨胀。但有一点是共识的,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必将使物价水平持续上升。

  传统理论给人得出结论,物价变动程度同通货膨胀缺口大小之间是有关系的,缺口愈大物价上涨愈快,反之亦然,但在现实中通货膨胀的缺口到底有多大,无法得知。

  通货膨胀的速度取决于较高的货币收入的增加间隔时间;货物收入弹性。

  设实际消费水平为Ct,实际投资需求为It,Yt为当前实际需求总额,则

  上面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从需求方面入手。

  但有的通货膨胀发生在生产过剩时期,因此有从供给方面探究能货膨胀的原因。有两种:(1)工资推进通货膨胀。(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当工资率的增长超过生产率的增长而导致通货膨胀,但还应没有过度需求,这在实际上是不多的。

  垄断企业在追求超额利润时,有可能提高价格并超过增加成本的幅度,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有可能利润推进通货膨胀。或者说,企业为了获取较多的利润,将价格上升的速度超过成本增长的速度就会产生利润推进通货膨胀。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它与失业之间关系是什么尚待研究。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与作用

  即使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亚当·斯密那双“看不见的手”也不能解决“市场缺陷”问题。如果任凭市场价格制度自由放任的调节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就会使经济造成无法遏止的波动,就会产生诸如大量失业、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等极其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央银行必须决定如何去控制货币供给龢利率,以及汇率是固定的还是浮动的。政府还必须决定需要多少支出以及如何筹措这些资金,是通过税收、借贷还是印钞票。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国家,必须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经济的正常发展。维护有秩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财政政策是利用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来消除通货紧缩缺口或通货膨胀缺口,以保持经济稳定的政策。自“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思的《通论》发表之后,财政政策成为各国政府用于稳定经济的重要的和经常的手段。1946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就业法案》决定承担起缓和失业和促进经济稳定的责任。1961年,肯尼迪政府制定“新经济政策”,力图在降低失业率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直到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时期,财政政策一直是西方国家对付衰退和通货膨胀的良方。例如,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将增加支出,或修建港口、公路、住宅等公共设施,以及增加失业救济金等。同时,政府还将减少税收,如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增加投资豁免税收额的数量等。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减少支出,增加税收。在凯恩思主义者看来,只要政府通过有意识的刺激总支出或抑制总支出就能保持经济的稳定。但是通货膨胀与衰退同时出现,即所谓“滞胀”,单一的财政政策似乎显得无能为力。即使滞胀两者并非同时出现的情况下,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受到“挤出效应”和“时滞”的制约。例如,当政府决定增加支出而不同时增加税收时,在不增加货币的条件下,政府只能用国债的方法筹措资金,但是当政府用出售国库券和债券的方法向公众借债时,将导致利息率的上升。从而减少了私人的投资支出,产生“挤出效应”。另外,财政政策的运用过程中存在时滞。包括认识上的“时滞”,决策上的“时滞”和实施上的“时滞”。由于“时滞”的存在财政政策往往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假定经济发生衰退,需要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从人们认识到衰退,决定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到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影响都需要一段时间。特别是税收、借债等财政政策的制定,需要冗长的法律程序。如果这段时间内经济因自身的作用而恢复了,那么这次财政政策将使经济发生通货膨胀。

  如果说财政政策是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没有任何中介变量,那么货币政策则通过利率的涨落来对总需求施加影响。系间接的发挥作用,是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有意识的行使它的权力,诱导货币供给的扩大和收缩。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稳定物价水平,缩小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并有助于使一国的产量和就业达到所希望的水平。

  宏观货币政策通过变更法定准备金比例,变动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措施来实现。变更法定准备金比率可以改变货币乘数、货币供应量,从而扩张或收缩一国经济。但是变更法定准备金比例是一剂“猛药”,这种变动影响到每一家存款机构,而且对于各个存款机构影响的程度可能不一样。特别是提高准备金比率很可能导致中小银行发生财务困难,经常使用会造成整个存款机构业务经营的困难。因此,变更法定准备金比率不是一个经常性的货币政策措施。

  变动贴现率的直接影响是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窗口借款的价格,不但影响存款机构的准备金,而且影响到整个经济的信用状况。提高贴现率使银行借款费用提高,降低贴现率则减少银行借款的费用。其间接的影响是,贴现率的提高或降低导致市场利息率的提高或降低。从而紧缩或宽松信用。一般来说,贴现率的变化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明显的信号。因为出台政策变化一般公众是不易察觉的,然而贴现率的变化是要公开报导的,贴现率上升表明银行借款会减少,抑制经济过热,预防或抑制通货膨胀。由于商业银行的贴现借款在总资金规模中比例较小,贴现率作为控制经济的重要性也是有限的,不如公开市场业务那样有效。

  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长、短期证券,以通过增减市场信用的方式,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来实现其货币政策。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进政府债券,则进行该项交易的存款机构的准备金相应增加,引起存款成倍的增加,刺激一国经济的扩张。反之,联邦储备系统公开市场上出售债券,则进行该项交易的存款机构的准备金相应减少了,导致存款成倍的缩小。引起一国经济的紧缩,这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便于“微调”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人民银行已借鉴此种做法,宣布将公开市场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但完全达到调控目标尚需时日,因为国债市场的规模尚小,日交易量不大,流动性差等。另外,还有人员培训的问题。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能够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相应地影响市场的利息水平,以实现通过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目的。但是在一些具体情况下,则显露出货币政策的缺陷。在衰退时期,即使建立了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由于存在“流动性陷阱”和投资对利率变动量刚性,货币量的增加不会对总需求造成影响,利率下跌对投资增加失去刺激作用。因此,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武器远没有作为反通胀的武器那样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由于工资上涨超过了生产率的增长,使产品成本增加,企业乘机提高商品价格来赚取利润,或者单纯为了提高价格赚取最大利润而引起的通货膨胀。一般认为,这是大工会和大企业的垄断权力施加于市场的压力,货币政策很难纠正,而且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扺消。在繁荣时期,尤其是物价上涨时期,公众宁愿持有商品也不愿持有货币,因此,在中央银行紧缩货币供应量时,货币流通速度反而增加了,其效果等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衰退时期,人们对经济前景抱悲观态度。商品价格下降反而使他们等待观望,不急于采购。因此,在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应量时,货币流通速度却放慢了,其效果等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此外,货币流通速度的明显变化还会影响价格水平。因为流通速度加快,意味着总需求的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使物价上涨。反之,物价下降。因此,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至少是部分的扺消货币当局扩大或收缩货币供应量来稳定一国经济所产生的效果。

  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不是万能的,需要两者相互配合,相匹配,可能是“两松”或“两紧”,也可能是“一松”、“一紧”,虽然无论采取哪种扩张性(紧缩性)政策,都有可能起到扩张(收缩)经济的作用。但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一个开放的经济模型中,应该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均衡。在现实中,可能会出现以下九种情况:(1)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2)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盈余。(3)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盈余。(4)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赤字。(5)经济的均衡与国际收支赤字。(6)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盈余。(7)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均衡,(8)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均衡。(9)经济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在上述九种情况中,第九种是最佳状态,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节。在第一种情况下,采取双紧政策,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消灭通货膨胀。在第二种情况下,采取双松政策,刺激总需求,摆脱衰退。国民收入的增加又会增加进口,消除国际收支盈余。第三种情况,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同时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量,降低利息率,以使资本流出,克服国际收支盈余。第四种情况则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结合,以摆脱衰退,同时又吸引外资克服国际收支赤字。第五种、第六种情况则应通过支出转换政策加以调节。第七种情况可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付通货膨胀。对于可能引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支出转换政策减少盈余。第八种情况,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付衰退,同时用支出转换政策减少赤字。

  总之,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中可以有效刺激投资。从长期看,紧缩性财政政策也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工具。但从短期看,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效性更强,可以更有效、更迅速地控制通货膨胀。扩张性货币政策也能起到刺激投资的作用。但是,一国经济均衡涉及面很广,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单一的政策手段很难奏效,不仅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也需要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等多方面的协调。

  (本文原载《管理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