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支撑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
2003年秋,广东省领道在提出发展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之后,又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战略。“泛珠三角”区域与珠江文化区域基本一致(包括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江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唯四川不属,但可称其为幅射地带)。这此发展战略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根据社会经济基础的和现实发展需要提出来的,又是有历史和现实文化依据的,幷且必须是以这区域的文化(即珠江文化)底藴为基础和对其研究开发作支撑的。仅从这个视角,即可看到珠江文化研究开发重要性、迫切性,又可见其潜质可持续发展性。由此,我先后向《人民日报》华南版和《南方日报》记者发表谈话,提出《珠江文化是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文化支撑》、《泛珠三角不仅是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观点。同时,我们又根据新的形势和升格为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的需要,制定了《珠江文化工程规划》,进行了《粤港澳文化交流的回顾和展望》(与香港《中国评论》合作)等课题的论坛,并在“泛珠三角(9+2)高峰文化论坛”上作了专题讲演。
在这个时候,我们还对海上丝绸之路和珠江文化进行新的考察,很快又有新的重大发现。首先是对阳江海底发现的一艘宋代沉船南海Ⅰ号作出文化定位。因为这是迄今我国水上考古发现中时间最早、文物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沉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现,具有不亚于作为陆上丝绸之路代表性的文物集中地甘肃敦煌的研究开发价值,文物数量也远比敦煌多,所以我们将其定位为代表海上丝绸之路的象征“海上敦煌”。这定位在媒体公布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即主动请求我们带领他们的专家前往考察,考察后也认同我们作出的文化定位,并委托我们继续从海上丝绸之路和珠江文化之底藴和代表性上,对这古沉船文物和阳江风筝文化进行研究,以争取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著名海洋学家吴京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前教育部长、成功大学校长)从网上知此信息,也主动请求我们邀请他前来考察,考察后也认同我们所作定位,并认为“世界海洋史要由此改写”。这些影响,直接促进了国家文物部门和省领道作出为其投资15亿元建造广东省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决定,也使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更大地发挥促进区域和对外合作的纽带作用。
另一件是在粤桂交界的怀集、封开和贺州、梧州等县市,发现许多文物和遗址,更进一步证实了我们提出的:在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之间,具有交接点或对接通道的观点。这是迄今学术界尚无人问津的发现,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具有极其深广的研究空间和开发价值;可能将来不仅在两广、在泛珠三角区域,以至全国全世界,会发现许多这样极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点或通道,从而对此进行研究开发,极有利于促进区域、省际和国际合作,极大地推进珠江文化和对其研究开发工程的持续发展。
鉴于以上海上丝绸之路与珠江文化的研究开发成果,对建设文化大省和促进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起到积极作用,我们于2004年举办了“海上丝路与建设文化大省”学术研讨会,雷于蓝等省领道和专家学者,均充分肯定珠江文化工程的成绩。会后由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论文集:《海上丝路新里程——珠江文化工程十年巡礼》。2005年初,以我个人名义绐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写信,以对海上丝路与珠江文化研究开发的经验,提出《以自身特性和共通性文化为纽带,促进区或和对外经济合作,促使文化与经济相互转化》的战略性建议,受到了张德江书记和蔡东士、朱小丹等省领道的重视和批示。
(2006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