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珠之都——湛江
庚辰仲夏,烈日炎炎,晴空万里,海风阵吹,天湛湛,海蓝蓝,遍地红土绿荫盖,我同一班专家和作家,畅游了雷州半岛及首府——湛江;所到之地,莫不有代表海洋文化的蓝色文化,体现本地文化的红土文化,象征着生态和生机的绿色文化,交叉地、综合地、融合地涌现眼帘,化合为蓝、红、绿三色一体的金光闪闪的珍珠形象,令我目不暇接,陶醉沉思,留连忘返。
湛江市原名广州湾。其中的“州”字,原本是“洲”字,是表明这个港湾有许多沙洲形成的岛屿之意。后来人们书写时省去三点水之文字部首,而写成“州”字,也就将这个以岛屿众多为标志的港湾特色忽视了,是很可惜的。因为这个港湾的雷州半岛沿岸,及其西部相邻北部湾沿岸的北海、合浦,都是特别适应养殖珍珠的地域,是世界著名的南珠生产基地。显然,广州湾上星罗棋布的岛屿,既是南珠的生殖温床,又是其在地域文化上的象征或代码。
世界的珍珠以产地分为三类:日本出产的叫东珠;西欧出产的称西珠;中国出产的珍珠主要在南海,故称南珠。世界珍珠市场历来的评价是: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明代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东珠豆青白色,其光滑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广州湾和北部湾生产珍珠有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即有文字记载。《后汉书·孟尝传》载有著名的“合浦珠还”典故;说孟尝任合浦太守时,革新了前任的鱼肉百姓之道,实行利民政策,从而使得因暴政迁移了的珍珠重新返回合浦。当时的合浦郡治,就包括北部湾的合浦和广州湾的雷州半岛一带。由此以后的南珠养殖业一直承传下来,发展到今天,更比过去万倍辉煌。珍珠养殖场遍布雷州、徐闻、遂溪,珍珠加工业也相继在产地和湛江市区蓬勃发展,孕育珍珠的母贝多种而齐全,有马氏珠母贝、企鹅珠母贝、白蝶珠母贝、解氏珠母贝、美丽珠母贝等,培植技术和方法多种而先进,成活率高,总结出“科学植梳法”、“夏核植法”、“珠贝养殖法”、“珍珠加工法”等一套科学方法;还有全国最大的贝苗孵化场,负责整个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广西北部湾珍珠场的贝苗供应;特别是湛江整个市每年珍珠产量,均占全国珍珠产量总数三分之二强,真不愧是南珠之都。
给湛江这个称号,不仅是因为它在南珠生产上的历史和现实的地位,而且在于它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历史的状貌和内涵的文化特质。只要打开中国地图即可看到:三面环海的雷州半岛及其首府湛江市,像是两扇母贝拥护着的一颗珍珠,晶莹耀眼,可见在总体态势上就像是一颗正在孕育中的珍珠般的城市。如果你走到一个又一个的珍珠养殖场,走到这里占全国总产量二分之一的对虾养殖场,走到全国仅有的珊瑚养殖场,走到许许多多的海洋生物养殖场,你即可发现这些养殖场,实际上都是在港湾中以种种方式方法围出来的海水湖。这些数不胜数的大湖和小湖,又像是颗颗大大小小不同、晶莹璀灿的珍珠那样,分布在整个广州湾的岸边,同沿海众多珍珠似的岛屿相辉映,构成一个巨大的珍珠款带的港湾,可谓当之无愧的珍珠湾,是珍珠之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之所以是南珠的主要产地,是在于这里的自然条件,海水的盐度和温度,港湾的风向和水流、海水和土地的质素等因素,特别有利其生长繁殖;而珍珠的素质,是贝体内形成的和贝类似的物质,其成分大部分是碳酸钙。珍珠之所以名贵,在于其生殖时间长、功夫多、价值高,是“养精蓄锐”的稀有之物,是高级的装饰品,特效的药物。南珠特别细腻凝重,玉润星圆,粒大光滑;色彩多种,有白珠、黄珠、红珠、蓝珠、黑珠,加工后更是色彩斑烂,如同彩霞,霞光四射。南珠的这些生长、养殖、成分、性质、性能、形体和色彩的特点,不就是由海洋文化、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等三色(蓝、红、绿)或四色(加黄)文化有机融合而又长期积淀的凝现么?湛江(含雷州半岛)具有珍珠似的地形、珍珠似的地貌、珍珠似的文化性质和色彩,从而认为这个南珠之都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形态,是彩霞般的珍珠文化,恐怕是可以的吧?
湛江之名甚雅,但往往使人望文生义,而误解它是因有同名之河流过而得名。其实并无这样的河流过,连河流也少,只有一条不长的南渡江,倒是湖泊稍多而著名,如在雷州市区的西湖和在湛江市区的湖光岩。这些湖泊,像颗碧绿珍珠镶嵌在红土为背托的色板上,也是彩霞般的珍珠文化的一种背景或凝现,又都在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上放射和内含着珍珠的文化特色。雷州的西湖,像雷州市中心的一颗珍珠,小巧玲珑,湖水碧碧,杨柳依依,进湖即使人有洗涤心灵之感,心旷神怡。据说这是当年被贬流放海南的苏轼,同他的弟弟苏辙在患难中相遇而同游的旧地,湖中的东波亭似乎留下了苏氏兄弟当年患难中的圣洁贞操和真情;湖内的十贤祠,留下了先后被贬而至雷州的北宋十位文人(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李光、赵鼎、胡铨、王岩叟、任伯雨)在受屈中的刚毅身影,似乎圣洁的湖水映现着他们像珍珠似的人品和心灵。湛江的湖光岩更可堪称为彩霞般的珍珠湖。它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而形成的玛珥湖,水深无底,长年不枯,洪水季节,水也不溢,四季常青;特别是湖水中无任何枯叶杂物,无蛇蛙杂虫,清纯至极,可以饮用;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点连接,幽幽清雅。正如董必武60年代到此游时题诗所写:“湖照影亦净”,“领略清幽韵”。据科学勘测,湖光岩早在14万年前形成,从形成至现在的湖底沉积层,就是一部浓缩的地壳史、物理史、生物史、自然史,具有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价值;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湖中的奇特景象和传奇故事,留传着历代名人和今人在湖中的题字、题诗和栽树、观光的足迹,这些文化积累,使得湖光岩又是一部珍贵的风俗志、文艺志、文物志,或者说是一个丰富的诗库、文化库。这些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上的价值和意义,不也就是珍珠似的价值和意义么?
湛江之名虽与其地不符,若称其为“湛港”,则是最恰切的。因为湛江的确是中国少有的常年不冻的深水港。所以,伟大的孙中山早就在《建国方略》中称其为“南方大港”。江泽民主席1993年给湛江港题辞:“建设南方大港,发展湛江经济。”在湛江港码头上看到,巨大的龙门吊排列成行,立地顶天,像一列巨人伸出臂膀,伸向湛蓝的天空,拥抱着湛蓝的海洋,高瞻远瞩地看着世界,像是热烈地挥手向来自世界各地的航船表示欢迎,又像是向正在启动的航船挥手告别。靠在码头的只只海船,正在繁忙地装货卸货,有吞有吐,像流水一般。岸边的船只和一些尚在海中停泊的船只,星星点点,五光十色,像是颗颗彩霞珍珠,散落在宽广的湛蓝水晶画面上,霞光闪闪,晶莹迷离,烟波淼淼,又是一幅迷人的彩霞珍珠图。置身在如此深广而美丽的情景中,我从湛江港已与世界上百多个国家有航线通航,已是我国十大进出口港之一的现实,思及两千多年前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从这里出海的历史,进而想到著名的南珠已在世界百多个国家开辟了市场,而这些国家又大都与湛江有通航或商务往来的关系相契合的历史和现实,这一切不就意味着湛江港既是南珠之都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体现,同时又是南珠经济和文化之光向世界放射的迸发点么?!
2000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