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寄望李登辉倒扁是幼稚的
罢免陈水扁案未能通过之后,台湾的社会舆论突然关注起李登辉与陈水扁的关系来,因为李扁之间产生了尖鋭的矛盾冲突,已经公开化。特别是李登辉对陈水扁的厌恶之情,完全表露无遗。李与扁切割个人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于此下结论,或者寄望李登辉扛起倒扁的大旗,推翻陈水扁政权,则是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是十分幼稚的寄望。
李登辉政治势力与陈水扁政治势力的关系是什么?可以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来概括。不管谁是唇谁是齿,两位一体是李扁势力之间的关系结构,谁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另一方。李的核心支持者与扁的絶对支持者,双方有何区别?没有,都是少数的极端意识形态政治力量。李与扁之间个人可以有各种恩恩怨怨,但是政治利益是焊接在一起的,谁也不可以切断。所以,用牙齿咬掉嘴唇,或者用嘴唇磨平牙齿的现象,不可能在李扁势力之间发生。
从目前演绎的李扁势力恩仇记来看,也可以发现李扁势力关系的不可动摇性。一,两者争夺的是緑营内部的政治利益。二,两者的主要矛盾是阵营内部的矛盾。三,李势力对扁势力的政治方向没有不同意见,只是对扁的个人品格有看法。四,陈水扁已经成功地与民进党捆绑在一起,政治势力没有减弱。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李势力与扁势力之间的矛盾,不是人民与陈水扁政权之间的矛盾,不是蓝緑政党不同政治路线的矛盾,不是政党政治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不是主要的矛盾。李势力与扁势力其实是一致的,他们的对立面是民意、是国民党。李势力与扁势力之间的矛盾,是政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是争夺领道权的矛盾。
台湾中国时报昨日发表的小社论一针见血,说,李扁之间最近升高的矛盾,不是清廉与贪腐之战,也不是真本土与假本土之战,是深緑领道地位争夺战。
但是,不可排除的因素是李登辉与陈水扁个人之间在争夺领道地位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道致李势力与扁势力反目,乃至由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
联合报日前的社论分析道:李登辉的政治生命现在面临了双重的威胁:一,单一选区两票制,使台联濒于泡沫化的危机;二,陈水扁显然已转回深緑,更借罢免案进一步巩固了深緑地盘,如此一来,即使陈卸任,也将与李争夺台独旗手的地位,对李登辉是重大威胁。也就是说,对李登辉而言,他与陈水扁的战争,不止是在陈的一年十个月余任,更是在陈水扁卸任之后。因此,李登辉必须将陈水扁定位为「贪腐」,并摘去他台湾之子的「本土冠冕」,将他逐出「本土」的宗庙。李登辉若将李扁的斗争,推升到这种高度,一旦出手,就没有回棋的余地。如今的态势,俨然已有八九分了。
联合报的这个观点,就是指出了李扁个人矛盾转化的关键因素,但是这种因素能否转化为不可调和,实在不可以太乐观的。
为何不可以太乐观呢?第一,当陈水扁发现矛盾冲突道致危机发生的时候,完全可以退一步,避过危机。过去,陈水扁就是这样做的。第二,李登辉的「本土」地位,不是靠斗争得来的,而是靠妥协得来的。李与扁的斗争目的历来是为了双方之间的妥协。第三,当陈水扁抛出新的台独议题,刺激两岸关系的时候,李扁矛盾必然淡化,甚至两人之间有可能产生新的合力,再结同盟。
所以,如果台湾的民意期盼李登辉出手倒扁,那是民意的善良的表现。如果国民党与泛蓝阵营也有这样的期盼,那是幼稚的政治表现。
200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