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谁接替苏?三种可能 四大危机
民进党初选后的台湾政局一片混乱,急流险滩,诡异非常,是非不断,惊涛骇浪。昨天苏贞昌辞职,更是激起大动荡。人人都在玩政治竞猜游戏,谁来接替苏贞昌?大家都明白,名单就藏在陈水扁的口袋中。陈水扁一旦掏出来,是地动山摇,还是风浪不兴,端在陈水扁的一念之间,高度的不确定性,令台湾惊惧。
从各方的猜测来看,接替苏贞昌的人选有三大类型:一,挑衅型:张俊雄类。二,莫测型:蔡英文类。三,破坏型:王金平类。陈水扁用谁,结果都不一样。三个人代表着三种可能,三个方向。
第一类:挑衅型。如果使用张俊雄,陈水扁的目的非常清晰,那就是在最大的程度上掌握行政资源,确保自己不会跛脚,有足够力量来驾驭选举以及未来的政局走向。张俊雄是陈水扁圈子的铁杆核心人物,唯扁首是瞻。使用张,是扁要全力主道民进党的最明显标志。张的个性比较温和,但是扁恰恰要借张来挑衅政党政治。同样,游锡堃等,都属于张俊雄类型的人物。正如被视为吕秀莲幕僚的台淡江大学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施正锋认为,如果陈水扁选择前任「行政院长」张俊雄回锅,就证明陈水扁要垂帘听政,自己充当「行政院长」。从当前舆论来看,似乎用张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类:莫测型。如果使用蔡英文,陈水扁则明显是要表露一种比较温和的意图,似乎要致力稳定经济秩序,以求赢得更多民意的支持。所以,一个稳定的「行政院」,继续向全民全社会开支票、出保票,就很重要。蔡英文的启用,对行政系统的稳定,最及时、最见效,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苏辞职的不利影响。但是,陈水扁极可能是借此要隐藏真实的政治意图,可进可退,迷惑对手。如果陈水扁不在目前的民进党的主要领道人物中挑选,而在其他专业方面挑选人才,则都属于蔡英文类的莫测型。
第三类:破坏型。如果使用王金平,或者原来是蓝营大老级人物,则是台湾大乱提前到来的象征,王金平是彻底破坏政党格局的人物,使用之,国民党大乱、民进党内乱,王金平则成为对蓝緑均具严重伤害性的人物,所以,王金平接替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王金平昨天已作否认,他说,前天已听闻苏贞昌向陈水扁报告请辞的决定,可见苏贞昌请辞非贸然决定,一切应已安排好,不致于使政局动荡。至于府方是否征询他「阁揆」接任人选事宜,他说,「没有」。但是,民进党大老、緑委尤清重申,只要王金平能带领20名蓝营「立委」,就能与民进党组成「联合内阁」,由王金平组阁的可能仍存在。
其实,完全不必费神猜测是谁将接替苏贞昌,谁来接替,都将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行政院长」不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不是为社会为民生服务的,而是政党斗争工具、选举斗争工具,陈水扁的维护私利工具。苏贞昌的标志性语言是:冲、冲、冲。经济未见冲上去,政治则冲得一塌糊涂。谁来接他,都将陷在泥潭,滚得一身泥巴,干净不得。
同时要指出的是,陈水扁不管使用什么人,都未必能够得心应手、未必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意图,这就是一分为二、有利有弊的道理。如联合晚报的文章说,苏贞昌的落败跟离开,代表陈水扁在最后执政任期,已经没有操作平衡的机会,他跟苏贞昌一样,也要面对谢长廷的窜起,当初陈水扁拉苏打谢、拉谢打苏,保住自己一超多强的共主地位,苏贞昌下台,反而把谢长廷推到几乎要与陈水扁在党内平起平坐的地位,对扁而言,更是考验。
我们认为,不管哪一类型的人物接替苏贞昌,台湾都面临着难于跨越的四大危机。
第一大危机:台湾政局进入高度不稳定期。政局已经失去秩序,更难有平稳的格局。执政党乱、行政当局乱,必然道致社会乱。无论谁上谁下,当前台湾的管治机器已经失灵,类似全面瘫痪。
联合报社论指出:选举是手段,执政党透过施政为社会大众解决问题,才是政治的目的。但在台湾,人民每天看到的是无止尽的选举造势和政治斗争,政治人物忙完了这场选举,立即开始忙下一场选举,谁有心施政?试想,陈水扁放弃领道人的超然角色已经七年,执政党既一切以政治斗争为首要,台湾还有什么政策不是从一党之私出发?前几年,民进党被认为只会选举、不会治台,如今,它更自我退化至只问选举,不要治台。「立法院」为了两个法案,几度上演世界级的政治闹剧,这是台湾的民主退化。原因在于,我们的执政党其实是一个「不执政党」。
这篇社论,完全勾勒出瞭高度的政治不稳定期的特点:一,政府无心施政。二,执政党为一党之私。三,民主政治退化。
马英九也批评说:「7年要换6个『阁揆』,这样对政治安定是很不利的,『阁揆』一直换,对政策连续是很不利的,因为每个人上来都要摸索,对政治安定是不利的,我一再呼吁我们政治要安定、政府要稳定、政策要确定,如果『阁揆』一直换,那这三定一定达不到,这个一定要审慎。」马英九的担心,当前已成为现实。
第二大危机:陈水扁具有走向更加极端的可能。陈水扁在一再宣誓不会跛脚之后,即作重大人事调整。苏贞昌说,民进党内「总统」初选结果揭晓后,他不仅愿意退出初选,并面见陈水扁请示,是否因应情势变化,主动配合陈水扁的需要,他愿意放空自己,而陈水扁也同意他这次的请辞。由此可见,逼退苏贞昌的主谋就是陈水扁。通过此举,陈水扁要实现三大个人目标:一,继续持权威地位。二,继续主道选举。三,继续维护台独路线。说到底,陈水扁是敢于不择手段实现个人意图的极端行为者。
民进党大老沈富雄指出,随着明年「总统」大选的临近,谢长廷的在民进党内的影响力的确会越来越大,但陈水扁作为「总统」,只要他一天在位,他要干什么,都可以是「轰轰烈烈」的,不可以小看陈水扁。
何谓「轰轰烈烈」?一,不安定。二,不吉祥。三,不温和。
第三大危机:台独活动更将达至巅峰状态。陈水扁改组「行政院」,志在弄权,弄权的最大意图,又是为了继续煽动台独气焰。陈水扁已经骑虎难下,把台独声势造得那么大,成了生存的依靠,无法改变,无法回旋。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潘锡堂不久前为中评社撰文指出:扁当局借推出「宪草」,意图谋求「法理台独」为主、「选举动员操作」为辅,两者交互为用。尽管扁明知获得「法理台独」成功的机会非常渺茫,仍倾力推动、一意孤行,形同玩火,想至少可牟胜选之利,而无视对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之严重冲击,真是其心可诛。从潘教授的结论中,我们可知,扁心不会泯,不会中途而废,一切人事变动,目的性都很强。
第四大危机:台湾社会裂痕由此更为扩大,终于达到不可弥补的地步。2008年的大选,将有可能是台湾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社会裂痕的时段,在执政者肆意的破坏下,社会雠恨高涨,人民不满情绪盲目发泄,族群矛盾更甚。执政党不是努力弥合裂缝,而是力图扩大,危机百出。
数日前,三立电视台制作的「二二八走过一甲子」特别报导中,将1948年国共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上海街头处决共产党的纪録片,配上「血染基隆港、码头屠杀纪实」的字幕,在完全没有说明该段影片实际拍摄地点、时间、人物的情况下,观众当然会顺理成章地以为即是基隆港码头屠杀的真实情景。中国时报的社论指出,最近民进党初选的运作及结果,明显看出媒体与政治相互介入之深,已经到了前所未见的地步。若干媒体不但成为特定势力的政治工具,甚至全力播送煽动言论遂行政治目的,借媒体影响力拉抬或打击特定政治人物。
我们认为,随着选举的逼近,类似三立电视台这种严重制造雠恨、挑拨省籍矛盾的事件还将陆续有来!
事实上,陈水扁主道的台湾政局已经到了不可理喻、不可相信的地步。什么状况都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什么危机都可能发生。相信大陆、美国正在高度警惕地注视着台湾政局的变化。
2007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