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谢长廷现象会发烧吗?
新台湾新闻周刊日前发表的署名文章称,「谢长廷现象」正逐渐蔚为风潮。谢长廷已经有现象了吗?如果有,「谢长廷现象」的实质与特征又是什么?有什么因素阻挡谢长廷现象的发烧呢?
该刊专文的看法是,谢长廷现象的主要实质内容是「和解共生」。
没错,谢长廷「和解共生」的提法令人印象深刻,在民进党阵营中堪称大胆。但最根本的原因,不是「和解共生」这样的主张是如何特别,如何可以帮助台湾迅速发展。「和解共生」充其量只不过是对民进党长期来执行的极端政策的一种温和批判。在民进党内几乎一面倒地附和极端的台独思维和族群对峙路线的时候,众人皆醉我独醒。谢长廷敢于提出完全不同的意见,在民进党中的确是异数。
「和解共生」其实就是和谐的意思。民进党执政近8年来,台湾已经失去了和谐。政党冲突激烈,社会矛盾恶化,和谐气氛消失,民众怨愤沸腾。谢长廷对于这样的严峻局势看得很清楚,深知这将是道致民进党丢失政权的最大麻烦。所以,谢长廷提出「和解共生」的对策,冀望于止乱,冀望于和谐。所以,不容逥避,「和解共生」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对民进党狂飙情绪泼出的一盆冷水。
但是,因为提出了「和解共生」的对民进党过往政策的批判思维,就做出谢长廷成了万民追捧的现象的结论,恐怕过于天真。主要原因在于:一,「和解共生」能改变民进党的极端路线吗?十分存疑!二,马英九的和谐建设主张,不知道比「和解共生」强多少倍。三,「和解共生」能够突破政党政治局限,真正落实吗?
新台湾新闻周刊的专文也看到了民进党内的不利因素,提问道:党内初选裂痕、新系大老吴乃仁婉拒加入谢辅选团队等,会成为谢长廷选战的罩门吗?中正纪念堂改名台湾民主纪念馆激化蓝緑基本教义派对立情绪,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强势推动「正常国家决议文」,究竟会衍生何连锁性政治冲击?「扁长牌」会如预期在2008年选战衍生正面政治效应吗?「正常国家决议文」和「中正纪念堂」改名,是游锡堃、苏贞昌党内初选的主要政见,初选败阵后,他们仍然大力推动,不愿松手,被外界视为是「选举症候群」和选后亢奋情绪尚未退烧的典型案例。苏和新系未来动向,或恐是谢团队整合的「麻烦制造者」。
当然,该文作者认为这些问题最后都能够得到解决,调子很乐观。但是我们不认为民进党内的矛盾可以迅速地平息。一句「和解共生」,就能号令诸候?就能化干戈为玉帛?谢长廷当然愿意,其他人岂能愿意?
谢长廷核心幕僚透露,谢长廷相信阿扁、游锡堃、苏贞昌和緑营相关高层人士有命运共同的认知,经过一段磨合期后,预料党内整合可望顺畅上路。如果谢长廷是这样认为的,絶对过于乐观。
之所谓磨合,磨什么?合什么?陈水扁的极端言行要被磨合一些,谢长廷的「和解共生」就不被磨合,就能完全保留吗?几乎是没有可能性的。
日前。谢长廷表示,他赞成两岸直航三通,不过前提是要对等谈判,包括航线及劳工权益等问题都不能轻忽。他还意有所指地说,如果直航不对等、不尊严也不要「国格」,那么随时都可以三通。之所以引述谢长廷这句话,实乃从中可以看到「和解共生」被磨合之后的变异:一,赞成两岸直航三通,显然是符合「和解共生」原则的。二要受到所谓「尊严」与「国格」的限制,这就是被磨合的痕迹。「尊严」与「国格」,就是一边一国的意思吧!如此下去,岂不又是口惠而实不至?
如是说来,「和解共生」的政治基础,又是什么呢?仍然是台独路线?仍然是一边一国?在这样的政治基础上,「和解共生」又有什么可能得到推行?正如石山上栽树,土壤在哪?土之不存,树将焉附?
以「和解共生」为核心的「谢长廷现象」,要发烧起来,恐非易事!
2007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