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就在亚洲 不管美国来不来
近来国际舆论总是把中国与美国置放在亚洲的两极。中国进则美国退,美国来则中国走,中国溢则美国损,美国浓则中国淡。似乎以为中美两国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利益不可调和。甚至新加坡的总理李显龙也持有这样的莫名其妙的观点。
日前美国的《新闻周刊》发表署名文章说:没有人乐见中国主道亚洲。新加坡精明的总理李显龙敦促美国采取更积极的接触。他表示「你在这个地区有很多朋友。但许多亚洲国家的态度是中国会在这里两千年。美国今天在这里,但可能会离开。如果你停止关注我们,我们就只剩一个追求者,只剩一个选择。」
李显龙的话是有出处的。李显龙在4月17日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他观察到中国正努力和东南亚国家发展关系,包括美国传统友邦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家,中国都和它们加深政治与经贸关系。所有东盟国家都希望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但几乎所有国家也希望美国能成为这个「关系方程式」的一部分,虽不是全部的国家都会表达出来,但它们多数乐见美国成为这个区域布局的一员。作为亚洲国家,新加坡希望和中国加强区域合作,但新加坡也希望和美国继续维持关系。「我们很多课题上和美国看法一致,我们想做的是确保东南亚继续在美国的雷达萤幕上。」
事实上,李显龙也没有多大的错误,他是实事求是地描绘了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心态。作为东南亚国家,有这样的几种突出心态:
一,东南亚一些国家因为与美国长期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并在与美国发展关系中获得巨大利益,因此具有相当浓重的美国情结以及利益需求,所以,希望美国加大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甚至军事安全作为,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一种期盼,特别是新加坡。
二,东南亚是开放的地区,所以特别期盼大国在此地区的竞争,尤其是中美两国的竞争。只要有竞争,就要释放各种利益,这对东南亚国家来说是最好不过的。只有中国的利益存在,或只有美国的利益存在,构成大国垄断,对东南亚则不利。
三,东南亚国家最担心的是中美关系十分密切,完全契合在一起,无须通过东南亚国家作为纽带或者接触点,这就容易使得东南亚国家站在亚洲乃至全球利益与安全格局的外面。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是东南亚国家最开心的事吧!
但是,因为中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就觉得美国减少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因而担忧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这样的心态就非常不对了。李显龙有这样的心态,他称﹐与美国不同﹐中国在加强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政治影响力方面做得非常好。东南亚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该地区的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都是美国的传统盟友。中国正在积极努力地加强与东南亚的关系。美国更需要维护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但美国并没有这样做﹐部分原因是一些美国政治家已经沉醉于发展美中关系了。
李显龙把中美两国与东南亚的关系以及美中关系看成是冲突的、无法协调的、不可以平等相处的。这很可能过了头。
中国加大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有几点尤须注意:
第一,不具有排外的、特别是排美的任何政策特点。中国没有任何针对美国的大动作,与任何一个东南亚国家都没有签订过排美的条款。反而,中国一直十分注意营造一个开放合作的空间。
第二,中美在东南亚的作用其实具有互补性。如在经济利益方面,中美对东南亚的层次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又如在区域安全方面,中美对东南亚的角度不同、形式不同,目的不同。三如在战略关系方面,中美之间对东南亚的出发点不同、时间点不同、交集点不同。
第三,美国并没有过于减弱在东南亚的实力,问题之所以发生,在于美国专家所指出的:亚洲政策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布什政府,而在于美国的政治体系。国会处于一种狭隘的保护主义心态,不大可能看到贸易协议、外国援助以及和越南等重要国家进行更多接触的必要。枝节问题、意识形态沉迷以及小而顽强的国内说客妨碍外交政策持续性战略性措施。如是,问题不是出在中国。
中国就在亚洲,过去几千年如是,以后几千年仍然如是。美国来与不来,都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只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与东南亚国家和睦相处,共同努力,中国能为亚洲、为东南亚国家带来更大的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以为美国会逐步放弃东南亚,也是杞人忧天的怪念头。可见的未来,美国絶对不会放弃东南亚。在「九一一」之后,美国利用反恐的机会加强了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影响,做得是何等的高明!正如专家指出的:美国与相关国家进行了规模更大的联合军事演习,同时通过取得新、泰、菲、印尼等国的港口、机场等军用设施的使用权,使美军可以随时进入。这既降低了长期驻扎的成本,也提高了美军在东南亚的机动性。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对地区稳定与和平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受到了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肯定和接受。
同时,美国智库对东南亚充满信心,他们认为: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仍然有很多的优势。美国巨大的经济实力仍然是东南亚国家吸引外资的目标;美国的大众文化仍然受到欢迎;美国所奉行的民主制度仍然在东南亚国家有吸引力。
由是看来,李显龙的忧虑是过早了、过多了。
2007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