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广东南海曹边村曹氏大宗祠实测勘察与研究
郭顺利(郭顺利,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文摘要】曹氏大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它主要体现了岭南明代晚期祠堂建筑的形制、结构、材料、特点、工艺与技术手法,为研究岭南地区古代祠堂的发展演变、传统堪舆术如何影响民间建筑以及家族迁移历史等多方面提供了新的实例。
Abstract:The ancestral hall of Cao Family is a protected relic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mainly reflects the forms, structures, materials, characters, process and technical skills of ancestral halls of late Ming Dynasty in Linnan area. It serves as a new example in researches on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ncient ancestral halls in Linnan area, how did traditional geomantic omen doctrine affect folk architectures,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family migrations.
一、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曹氏大宗祠,又名南雄祖祠,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曹边村北坊1巷内,前面设坪地、水塘,左侧有水泥路,右边为民居楼房,背面是小厂房。以卫星定位仪(GPS)测定祠堂的四角方位分别为:前左角(即前门厅左角)为N23°05′19.1″,E113°05′27.7″;前右角(即前门厅右角)为N23°05′19.3″,E113°05′28.2″;后左角(即寝堂后左角)为N23°05′17.6″,E113°05′28.0″;后右角(即寝堂后右角)为N23°05′17.8″,E113°05′28.4″。地势低平,海拔高度仅3米余。
曹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曾经明崇祯玖年(1636年)丙子孟春重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孟冬重修和2004年落架大修。2002年七月十七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曹氏大宗祠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据该村长老们说,大多数村民姓曹,其余为杂姓。由于地方志无此祠的记载,有关曹氏家族的文字史料及族谱又缺失,真正能说明曹氏家族迁徙变化、繁衍生息和有关祠堂及其它情况,是大门祠匾题款、落款的铭文和现存于该祠门厅明间右侧隔断墙上镶嵌的一方“永代流传”石碑。此碑文全文记録如下:
“永代流传
盖闻世人为不平则鸣,圣人以无讼为贵。我扶溪滘边,虽非甲族颇亦名乡。始祖南雄公原居南雄珠玑巷。自大明时迁居滘水,历计数百余年,子孙茂盛不下五百余丁,然皆兄友弟恭,上和下睦,信义于朋友,和翕于乡邻,清白传家不为谬矣。迨至十一世祖太明公失昏再娶续弦黄氏,氏乃洋城之女,始嫁江夏萧家再适,太明携儿扶养带来之子,姓萧名瑞腾,倚我太明公养育稚年渐长。太明公着人送彼归家,惟伊亲属希微无人领接,复将瑞腾送转。太明公怜其无可依倚认作螟蛉,教彼口书,为伊娶妇,给肥田十数亩,银数百两,青砖石脚屋一间。瑞腾娶后,连生五子,首长仁,次长义,三长礼,四长智,五长信,素依曹姓向不更移。迄至太明身故,黄氏随亡,过不年余,瑞腾继死,长仁背义姓认回萧。太明公子蜚淳公见长仁背义忘恩于雍正四年结讼历情鸣知于 县 魏公明断业以追回田亩,给还屋一间遗伊,口主淳公念父明公恩与不忍穷追于干隆四十二年建立瑞腾公宇。迨至嘉庆四年十一月口日,长仁之子萧锡昌身充棍监谋事多奸诱引江夏诸人,欲在吾乡建立萧姓合族大宗于我南向村心择地贿买。我乡父老并及诸弟叔疑其有碍,故遍请勘舆参订,皆云有害吾乡。郎锡昌贲我宗祠善言劝免奈彼不依,复愿将我太明祖市前吉地为伊易换,彼仍不肯不已,讼之公庭,争讼年余,未分泾渭后,锡昌自知已过,罢工不兴,我等见彼不兴,亦不再讼。目下,伊虽不建,恐日后他子孙又复效尤,故我等集众勒石祠中,使各子孙日后同心矢志勿至成伊之口,为我等之厚望焉。
父老签名列
殿玑 殿鹏 殿秀 殿灿 殿传 殿琦 业山 凤山 彩山 凝山
应山 瑶山 殿信 承广 绍山 志广 懿山 海山 择山 茂广
着山 升广 达广
合祠公举出名报告入禀人列
赛山 尊山 殿审 殿康 仞广 顺广 意广 秀广 殿伍 闰山
恒有 丽山 扬名
其碑石诚恐日以发烂不堪,遗嘱后世贤能子孙继述前志费用,太祖赏银照依修兴筑则口永远不朽矣。
嘉庆十年乙丑岁四月廿六日阖祠众等仝立
从此碑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至少有以下六点:
1.曹氏始祖南雄公来自于韶关市南雄县的珠玑巷。
2.明代中期曹氏家族迁徙于南海的滘水(即今曹边村)。
3.至曹氏十一世太明公再娶黄氏时,曹氏家族已经数百余年,人口繁多,已达五百余丁。
4.曹姓与萧姓两家族的矛盾缘于两次讼案:(1)因瑞腾之长子长仁于清雍正四年(1726)“背义姓认回萧”,太明公子蜚淳结讼之,追回田亩,但未追究“瑞腾公宇”[即瑞腾萧公祠,碑文言干隆四十二年(1777年)建,现存的瑞腾萧公祠祠匾题款则为“干隆四十年建”]。(2)嘉庆四年(1799)十一月时,长仁之子锡昌欲建萧氏大宗祠,因择地涉及风水问题而引发讼案。
5.萧姓何时何因开始繁衍生息于此地。
6.说明立碑的原因和立碑的絶对年代。
如果,上述解释如实的话,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曹氏大宗祠始建于何时?按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竖立的“说明碑”所言:“曹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初,明崇祯九年(1636年)重建,清光绪十七(1891)年重修,基本保留了原建筑物的风貌。”但是,根据曹氏太明公十一世身份和碑文所传递的信息,按中国传统辈分代的简单概算,曹氏家族迁徙扶溪滘边时间应在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如果再综合考虑子孙后辈为祭祀始迁祖而兴建祠堂,一般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传世第三代左右时家族人口较多、经济状况稍好)才有能力大兴土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明代祠堂的特征,更加说明曹氏大宗祠始建时间在明代中期,至今500年余。因此,曹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另外,碑文存有一误:即“雍正四年结讼”与“干隆四十二年建立瑞腾公宇”之间的前后时间关系问题,除非此案诉讼时间漫长,否则,就是后人记事疏忽所致。
二、建筑形制、结构与特点
曹氏大宗祠是主张孝道、尊敬祖先的儒家思想在民间建筑方面的具体反映,是曹氏家族祭祖敬宗、追思先祖、增强宗族凝聚力、激励子孙后代建功立业的祭祀中心,也是族人为举行迎神祈福、节日活动、各种喜事庆典仪式的场所和商议本家族事务的一种公共建筑。由于祠堂为祖宗灵位之所,事关整个族人的吉凶祸福,子孙后代的贤愚贵贱,“家庙不比寻常人家,子弟贤否,都在此种秀。又且寝堂及厅两廊至三门,只可步步高,儿孙方有尊卑” 〔1〕,故非常重视祠堂。曹氏大宗祠经明崇祯九年(1636年)重建后,历代虽有修葺,基本上保持着明代晚期的建筑风格。
曹氏大宗祠,坐南向北(稍微偏东),面阔三间,深三进,各进采取不同的梁架或檩架形式,灰垄卷草脊,硬山顶,四合院落布局,整个建筑面积约492平方米,保持明代晚期建筑的风格。一进门厅通面阔12.178米,通进深5.679米,总高6.538米,采取七檩分心造前置博古梁式。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为敞厅,次间前为塾、后为暗房。正门木构修造,为明带实榻大门,横披正面阴刻“曹氏大宗祠”五大字,左右两侧题款分别为“崇祯玖年丙子”、“孟春吉旦重建”、 “光绪十七年孟冬吉旦重修”及题名。中槛置两方篆文印章式门簪,相间三组浮雕图案;左右抱柱分别阴刻“滘自渊源前派支流通石井”,“天成福地左龙一路透梯云”。前博古梁枋下置木质雀替,阴雕卷草纹,近似明清时期流行的“三幅云”做法。前檐柱端外置人物石雕像(仿清,原为卷草纹木雕),后檐柱下设插拱承托檐檩。后檐柱、后檐墙均以蚝殻砌筑,外表批灰沙浆。左右山墙的侧门不对称。屋面饰清水脊,各脊端头饰卷草灰塑;新铺盖灰浆裹垄式红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头剪边。脑椽、花架椽、檐椽等采取长方形断面,飞椽底面则斩削成两道弧面,似尖形木船底部,曲线优美。享堂、寝堂的各椽同此一样。前、后封檐板分别雕饰雷纹和卷云纹。垂脊排山的筒瓦当面模制不同的铭文与花艹,应是明代遗物。明间左侧隔断墙设置一个门官土地神龛,右侧隔断墙镶嵌一通清嘉庆年间的石碑。山墙灰浆拔檐成一道,博风头饰黑底白体的卷草纹图案;裙肩、角柱石以红砂岩条石砌筑。青砖墙体采取平砖顺砌错缝砌法,蚝殻墙以平铺丁砌叠筑法。明间地面铺花岗岩条石,应是旧时遗迹,近年修缮时保持不动,稍作加固,甚佳。
享堂,通面阔12.240米,通进深8.420米,通高7.767米,采用穿斗与抬梁混合式七架梁、十三檩双步廊式,硬山顶。堂内彻上明造,后置屏门。屏门横披新书“永思堂”、“昭、穆”等黑体大字。前、后檐廊均为带斗拱的双步梁式。前檐廊比后檐廊的步梁稍宽,双步梁上装饰品字斗拱和驼峰,其下置雀替。斗呈莲花瓣形,驼峰饰浮雕如意卷云纹。檐柱上端出一插拱安一升承托檐檩,出双层长拱以一升承托挑檐檩。主梁七架梁各层之间的瓜柱圆韵壮实,线条简练。次间前、后各设券门(即明代所谓的“圈门式”)连接通廊,后面券门上方各书“敦敬睦”、“崇厚德”等黑体大字。檐柱呈八角形,花岗岩质地,金柱呈圆形木质,柱础为花岗岩质地。屋面饰清水脊,各脊端头饰卷草灰塑。屋面新铺盖灰浆裹垄式红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头剪边。封檐板阴刻如意卷云纹。山墙灰浆拔檐成一道,博风头饰黑底白体的卷草纹图案。山墙脚以红砂岩条石砌筑。青砖墙体采取平砖顺砌错缝砌法。地面外边铺压面石,堂内铺红方砖。
寝堂,通面阔12.255米,通进深10.157米,通高8.295米,采用十五檩架置前廊双步梁式,硬山顶。前廊双步梁上装饰品字斗拱和驼峰,其下置雀替。斗呈莲花瓣形,驼峰饰浮雕如意卷云纹。金柱、檐柱的头端均出一插拱安一升承托金檩、檐檩。檐柱上端出双层长拱以一升承托挑檐檩。次间前面设券门与通廊相连。檐柱、金柱均呈八角形,花岗岩质地。屋面饰清水脊,各脊端头饰卷草灰塑。屋面新铺盖灰浆裹垄式红瓦,以橙黄色的滴水勾头剪边。后坡檐口墙出檐为单层直檐。封檐板阴刻如意卷云纹。明间隔断墙下碱以青砖铺砌,上身以蚝殻叠砌,外表抹白灰浆层。山墙灰浆拔檐成一道。山墙脚以红砂岩条石砌筑。青砖墙体采取平砖顺砌错缝砌法,蚝殻墙以平铺丁砌叠筑法。除前廊外边铺压面石和槛垫处以长条石墁地外,其余均以三合土夯实平铺而成。
各进之间天井两侧设置通廊。门厅与享堂之间的通廊为六檩卷棚式,以博古枋承托各檩,其上以罗锅椽成元宝脊,罗锅椽、花架椽、檐椽等断面为长方形,飞椽底面则斩削成两道弧面状。屋面铺盖灰浆裹垄式红瓦。外侧砌女儿矮墙,封檐板饰如意卷云纹。不同石质和不同形式的两种檐柱础,恰好佐证了明末重建、清末重修的史实。天井呈长方形,四围边铺压面石。享堂与寝堂之间的通廊整体结构同前面的通廊基本一样,简化的只是未置檐柱。
曹氏大宗祠的特点: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量材而用,如部分墙体内部以蚝殻砌筑,外表抹灰沙浆层,突显沿海地区的建筑材料特色。2.建筑位置朝向不采用常见的“坐北向南”,而是“坐南向北(稍微偏东)”。3.门厅次间前面设塾无台。4.各进采取不同的梁架结构形式。除脊檩呈圆形外,各檩为长方形截面。5.享堂脊瓜柱上端置一假短梁并直顶脊檩,不同于“山雾云”构件,视觉上仿佛多了一层梁,未具承重功能,却增加了美感,暗示该祠堂地位的提高,又避免了违反当时封建等级规定的嫌疑。如此梁架构件比较特别。6.大部分的柱有收分,石檐柱侧脚微显,两者之间“溜多少,升多少”关系不相吻合,这同多次重建、重修(包括未记録的大小修缮)有关。7.柱础形式繁多达11种,多数是明末重建之遗物。各石柱础置櫍,保存了古制的做法。 8.不设窗户。除寝堂左、右山墙各设一长方形窗洞外,未见一扇窗户。9.各脊端头饰三叶瓣卷草灰塑,同各墙体绘饰卷草纹图案风格相吻合。10.勾头当面图饰多样,雷纹饰边,莲花作母题,铭文有“寿”、“贵”、“金玉”等篆体字。11.椽板、椽子,广东人称之为“桷板”。除飞椽外,各椽均采用扁形木材,断面为长方形,而飞椽底部斩削成弧面状,似尖形木船底,应与“水”、“船”存在着某种的联系。12.广泛采用红砂岩条石。门厅、享堂的前后檐廊和天井均以红砂岩条石墁地,各墙基亦筑砌红纱岩条石。此种做法,清代渐消。13.技巧手法娴熟,工艺水平较高。如门厅前博古梁架的花果、瓶透雕,大门中槛的组画浮雕,封檐板的如意卷云、几何纹平雕等雕刻图案,造型优美,构图巧妙,栩栩如生,再现了当时民间技艺的高超水平。
三、结 语
岭南地区的“祖祠”,一般祭祀的不是始祖,而是始迁祖。如果从联宗派系看,对于原居地宗族而言,仅是其一个支祠;对于迁徙地来说,则是全族供奉始迁祖的祠堂,故称祖祠。“南雄祖祠”,是始建时的祠名,表明其是祭祀从南雄而来的始迁祖。明末重建后改名“曹氏大宗祠”,强调“大宗祠”是各支房的“宗根”所在。2006年仲夏,应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之邀,通过对曹氏大宗祠进行测量勘察,全面地准确地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合计测绘图纸47张、照片150张),为研究岭南的古代祠堂和家族迁徙历史等多方面内容提供新的材料。经过初步研究,本人认为:
1.曹氏大宗祠始建年代,应在明代中期而不是明代初期。
2.目前,经有关专家学者研究后,将岭南地区划分四大文化区:以广州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及粤西地区的广府民系文化;以粤东北梅县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粤东北及东江流域的客家民系文化;以潮州方言为标准音,主要聚居于粤东南潮汕地区的福佬民系文化和以阳江、雷州方言(以闽南方言为主)为特征的,主要聚居于雷州半岛地区的粤西南雷州文化区,这充分显示了岭南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和融合性。〔1〕因此,岭南建筑受民系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粤中广府、粤东北客家、粤东南福佬和粤西南4个不同的建筑支系,其建筑形式、风格特征及构造、构架均呈现不同的体系特色。曹氏大宗祠属于粤中广府建筑支系中祠堂类的一种形式,即“明崇祯玖年(1636年)丙子孟春重建”的明代晚期祠堂的一种代表形式。
3.曹氏大宗祠门厅次间有塾无台,表现了岭南明代祠堂的显着特点之一。从岭南地区现存的明代祠堂情况分析,门厅次间主要采取有塾无台的形式,可分为两种:(1)前面设两塾,如曹氏大宗祠;(2)前、后面都设两塾,共四塾的,如东莞市南城区“苏氏大宗祠”。其次采取通廊形式,如高州市长坡镇雷垌“良艺冼公祠、仲芳冼公祠”。这有塾无台的特点一直到清初。
4.曹氏大宗祠虽属小式厅堂建筑,也有大式厅堂建筑的某些做法,如享堂的柱础、斗拱、梁架结构等。这说明岭南明代建筑开始出现不按当时封建等级规定的越轨隐象,或朝廷对民间祭祀祖宗的祠堂给予比较宽容的态度,幷且延续至清代。这类建筑显着特点是外观采用小式的最低等形式——硬山顶,但内部结构、梁架、斗拱则属大式的,有的装饰精美豪华。
5.曹氏大宗祠是明代晚期祠堂中三进布局的典型:(1)三进四廊二天井,四合院落布局。(2)门厅采用前梁架、后墙体的形式,简单与复杂结合一体。由于门厅是整座祠堂的“门面”,前檐、檐廊、大门等多为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的“精华”所在。(3)享堂是重要活动区,悬挂堂号与显祖耀宗的牌匾,设置屏门,采取穿斗与抬梁混合式,前、后檐廊装饰斗拱。寝堂比享堂简单,除前檐廊采取双步梁与斗拱外,其余以墙体承重,而明间的高大、宽敞,显得肃穆庄严。这种类型对于清代祠堂影响最大。
目前,佛山市南海地区现存明代祠堂的基本类型:(1)前殿-拜亭-后殿,左、右设置钟、鼓台及通廊,抬梁斗拱硬山顶。(2)门楼-牌坊-前殿-后殿,门楼为牌楼式歇山顶,前、后殿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硬山顶。(3)门楼-正殿,门楼为牌楼式歇山顶,正殿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硬山顶。(4)门厅-享堂-寝堂,天井左右置通廊,采取檩架与梁架,中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硬山顶。曹氏大宗祠是第(4)的典型,虽然经过历次修葺,仍保存了明代末期重建时的平面布局、形制结构、材料与工艺和建筑风格,这对于研究明代时期祠堂的形制与演变、传统堪舆术如何影响民间建筑,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注释:
〔1〕(明)午荣编、峰整理:《鲁班经》,第115页(第一卷《装修祠堂式》),海南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2〕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第38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