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云南保山老虎洞旧石器遗址古地理环境



  谭惠忠 崔洁(谭惠忠,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岭南考古研究专业委员会;崔洁,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文物管理所。)

  【中文摘要】本文初步分析了云南保山老虎洞遗址的古地理环境。研究表明,距今3万年前的姚关古湖盆地还有大量的水资源,是古人类的淡水水源地。当时气候较为炎热,属热带亚热带环境。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the anci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aleolithic site in Laohu Cave of Baoshan Mountain in Yunnan Provinc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ancient Yaoguan Lake Basin with plenty of water was a source of fresh water for ancient people. At that time, there was more heat caused by the subtropical or tropical climate. 

  

  一、遗址地理环境

  老虎洞旧石器遗址位于保山市施甸县城南20 km处的姚关乡石坝庙房山,为一处狭长状石灰岩溶洞。南坡洞口较大,分为两个洞口,面对姚关古湖盆的汊道大窝坑,当年在此修筑乡道时,洞口的岩厦遭到破坏;北坡洞口,已坍塌,并被植被覆盖,面向山谷溪流。 

  老虎洞呈南北走向,横贯东西向的庙房山,北高南低,坡度约10°,溶洞沿石灰岩岩体的垂直节理发育,石灰岩岩层产状为225°∠50°。溶洞的南段,称为老虎洞,洞宽0.7~2.0 m,洞高1 m左右,一个人可以匍匐通行。洞深100 m处豁然开阔,见一处高达四五米、面积过百平方米的岩溶“大厅”,连通北段溶洞,当地村民称“狐狸洞”,更为狭窄,长约20 m,未经清理,无法通过。

  老虎洞遗址于1987年1月由乐琪发现,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施甸县文物管理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中美合作的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项目古生物课题组,多次在此进行工作,出土了许多动物化石和石制品,还发现一枚人牙化石,通过地质年代测定,确认该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云南保山地区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

  二、洞内堆积地层

  溶洞内原始石灰岩“地面”上堆积着厚厚一层褐黄色砂质粘土,后期覆盖有一层至两层岩溶钙板。洞内粘土层厚30~50 cm,洞深41 m处的堆积层内仍见有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岩溶“大厅”处因空气稀薄,黑闇无光,未详细调查。南洞口处岩厦下有一岩溶凹 坑,长、宽、深均约3米多,1987年在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2005年再次清理,进行地层剖面观察与描述,用刻槽法系统地采集环境与年代测试样品。 

  发掘坑内的地层,以样槽起点为准,自上而下分别为:

  0.00~0.30 m  第1层,为后期钙质胶结物,形成“钙板”,局部为大石笋。

  0.30~0.55 m  第2层,为褐色粉砂质粘土,有钙质胶结现象。见有碎骨片及灰岩角砾。

  0.55~0.85 m  第3层,上部为褐红色,下部为褐色粘土质粉砂,较为松散。含动物碎骨化石。此层的14C年龄为18408±1181 a.BP(2006年,北京大学),但具体采样位置不清。

  0.85~1.20 m  第4层,褐色粘土质粉沙,具水平薄层理,钙质胶结程度较强。含大量动物骨、牙化石、炭屑、烧骨及石灰岩角砾。

  1.20~1.45 m  第5层,岩屑,钙质胶结程度较轻。碎块为石灰岩角砾和动物碎骨化石,不见定向排列。见有大量动物碎骨、牙化石、和烧骨、炭屑等。

  1.45~1.80 m  第6层,粘土质粉砂间夹粘土,钙质胶结。含大量动物碎骨化石、石制品。2003年在该层位采集到人牙化石1枚,1.80 m处炭屑的 14C年龄为30125±125 a.BP(2006年,北京大学)。

  1.80~1.95 m  第7层,粘土质粉砂,含大量灰岩角砾,排列无定向性,较松散,几乎无胶结。1.95 m处炭屑的 14C年龄为30995±135 a.BP(2006年,北京大学)。

  1.95~2.05 m   第8层,褐色粘土,颗粒细少,有粘性,无灰岩砾石,未见动物化石。 
2.05~3.65 m  第9层,粉砂质粘土,钙质胶结较轻,含直径较小的灰经石岩角砾块,含动物碎骨、牙化石和大量的啮齿类动物化石。此层所见的炭屑不集中,据收集到零星分布的炭屑,其14C年龄为29390±125 a.BP(2006年,北京大学)。

  下伏石灰岩基底。

  三、遗址古地理环境初步分析

  从发掘坑出露的地层可以看出,沉积过程连续,其年代测定结果可信。也就是说大约在距今3万年以前,老虎洞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距今3万年的更新世晚期,姚关古湖盆包括老虎洞前的大窝坑还有大量的水,老虎洞距大窝坑约10 m,高差6 m,是古人的淡水水源地。当时气候较为炎热,出土的动物化石组合是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属热带亚热带森林动物群。

  距今1万年前后的末次冰期开始,湖盆缩小,大窝坑逐渐被淤平,现已完全断水,并种上庄稼。

  老虎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多为砾石石器,岩性为变质的褐黄色硅质泥岩和红色、粉红色、褚色砂岩,也有少量为硅质灰岩。老虎洞前大窝坑周边为石灰岩地区,岩性较为单一,溪沟流程较短、较平缓,不会产生较多的河卵石,更不会出现其他岩性的砾石。追索遗址东边约2000 m的黑龙河和西面约1500 m的姚关河,流程长,水量大,上游的岩性复杂,在这两条河的河床上,可以发现与老虎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相同岩性的河卵石。老虎洞北口(狐狸洞)面向的沟谷较大窝坑大,亦有一定的坡降,因植被覆盖茂密,未经清理,不清楚有否与遗址石制品相同岩性的砾石。可以认为,姚关盆地及其周围的山地都是古人的活动范围。

  老虎洞北高南低,降雨和沿洞顶裂隙下渗的滴水均由北向南流,同时距洞中“大厅”,北口也比南口近许多,推测古人更有可能利用狐狸洞进出,同时会采取一定措施,在洞口修筑石坝,防止地表水流入洞内。建议日后一步考古工作,对狐狸洞及洞内“大厅”进行清理。

  发掘坑内的地层均呈水平状,说明沉积是稳定的,后期地形地貌也都没有较大的变动。沉积物除动物化石和岩屑外,均为粉砂和粘土,是由于积水原因形成的,同时由灰岩的含钙裂隙水胶结。有两层厚约15~25 cm的岩屑层(第5 层和第7层),反而钙质胶结程度较轻,反映有两期气候较为寒冷、乾旱,但为期并不长。

  老虎洞内未见新石器的遗迹、遗物,可能由于末次冰期,附近的食物来源减少,古人类迁徙到别处。

  

  附记:参加野外工作的还有:吉学平、 Nina G. Jablonski、朱之勇 George Chaplin、施晓雪、杨升仪、李桂花、黄梅等人。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