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会良溪作为后珠玑巷的历史地理刍议



  文/司徒尚纪 许桂灵

  如果说,珠玑巷迁民是广府系居民主要来源,开发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区主力军,深刻改变这些地区社会经济面貌的话,那么,后珠玑巷迁民,除了移居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以外,主要迁移海外和港澳,这些迁民不仅为侨乡建设及侨居地开发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传播中华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当代经济全球化和空间一体化功不可没。

  以广府系为主体入居广东移民,取道南雄珠玑巷,顺北江而下,多扺达珠江三角洲,继流布其他地区,形成广府系人口分布格局。南雄珠玑巷由此被视为广府系居民发源地,千年情结所在。而在珠玑巷迁民中,以保昌县(今南雄市)牛田坊罗贵为首33姓97人组成的一支,到达珠江三角洲后,辗转定居于今江门市新会棠下镇良溪村,辟草莱,开耕地,建聚落,长子孙,不但把大片荒地变为沃壤,遍地荆榛化作稻粮,使良溪村形成为当地一个著名聚落,而且随着人口增长,罗氏后人大量迁居海内外。据1986年统计,良溪村当地有1719人,另有东南亚华侨785人,港澳同胞1648人,后两者人口为当地人口1.4倍[1],显见良溪也是罗氏后人外迁的一个基地和中转站。从这个意义上说,良溪虽小,仍不失为继南雄珠玑巷之后一个移民转移中心,最近被誉为“后珠玑巷”,这不无道理。从历史地理视角出发,这个后珠玑巷形成,有着深刻的地理区位、区域经济开发、人口、文化等根源,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造就了这个移民中心。

  

  一、优越地理区位

  良溪村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棠下镇区西北3公里,为低丘和低地相间地区,常受水浸,原称蓢底,明洪武初取其谐音,改曰“良溪”,意为“良材大用,溪水长流”。附近有雅瑶河、天沙河流入西江干道,通北街水道,经虎跳门出海。良溪上依托鹤山雅瑶镇、下靠江门、新会两大重镇和粤中交通枢纽,交通颇便捷。为适应日益兴盛商品流通需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在江门设立通税口,隶属于在广州粤海关。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江门又成为粤海关下辖一个常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根据《中英续议通商条约》,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洋货、洋人开始涌入,江门商贸地位不断提升。据新编《江门市志?海关》统计,设关前一年经江门过境旅客为20.9万人,设关当年上升到25.2255万人,1910年为30.1894万人,1920年为37.5748万人,分别比上一年相应增加21%、20%和25%。中外货运量也随着设关而上升,设关当年,按普通行轮章程,进出江门的英伦达1930艘次,载货量70.6万吨,另有葡、法、美、德等国船只。而进出江门港的船只达1.33万艘次,载货40.5万吨[2]。江门海关代理税务司烈悌(O.G.Ready)在《江门海关十年报告》(1901—1911年)中写道:“江门连接三角洲有五个入口水道,许多世纪以来是这个地区的重要贸易中心。……各种各样的船只紧紧地拥挤在江门河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地方可能不易看见。……官盐船、满载陶器或生猪、活鸭、水果、蛋类,以及丝蚕的民船;两边有孔洞、有流动水舱用以装载活鱼的船艇、舢舨、巨大的竹排或木排以及数不清的各种小船艇;一些被放逐的麻疯人居住的家宅船。上述无数的船只造成江门河十分挤拥,以致小船行驶其间也十分困难”[3]。1913年,爱国华侨陈宜禧集资兴建我国第二条民办铁路——新宁铁路竣工通车,带动了潭江流域经济发展,沿途兴起一批新城镇。与江门近在咫尺的良溪,深受这些交通因素的影响,不但有助于附近农业开发,促进商品流通,也加快战后人口外流。区位意义使良溪成为战后五邑地区人口迁徙一个象征性基地,它自己也从这种人口变迁中发展起来。

  

  二、五邑地区珠玑巷迁民

  在中国封建社会,战乱是人口迁移一个主要动力。从五邑地区保存家乘、族谱、地名等资料可以发现一个事实。五邑居民大部分是南雄珠玑巷迁民,良溪也是其中一支。据1986年地名普查,江门五邑由南雄珠玑巷迁来建村的有113个村,其中江门市区4个、新会41个、台山4个、开平22个、恩平1个、鹤山41个。仅良溪村所在新会棠下镇即有北达、向阳、横江、良溪、桐井、乐溪、新昌、石滘、周郡等村,包括谭、梁、吴、萧、罗、张、黄、谢、陆、卢、邓、容、菇、甘、周等姓,迁建时间絶大部分在南宋咸淳年间,个别在德佑年间[4]。当然这仅是指开村时间,实际上,以后各朝都有迁民陆续村其他地区迁来,也不限于南雄珠玑巷。珠玑巷只不过是一个迁民地域符号而已,故直到民初黄慈博《珠玑巷民族南迁记》仍说“不忘分榆所自,亦号其地为珠玑巷,如汉之新颍,以志故乡之思也”。民国《新会乡土志》亦称:“综查各谱,其始迁境之祖,皆唐以后人。至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由南雄珠玑巷迁至者约占全邑氏族之六七焉”。良溪范湖显学冈《罗氏族谱》说:“‘彦坏’宋忠翊郎,由(河南)祥符县迁徙居于南雄珠玑巷。七传孙罗贵于宋高宗绍兴(1131年),因皇上缉苏妃之祸,挈眷及里人38姓97家南迁至冈州(即新会)蓢底,更籍辟居,公(共)有9子47孙,分布于广东郡县繁殖。?轩乃罗贵祖之裔孙财禄祖也,居于南海小榄圩边长延乡东南。妣张氏生四子,长大周迁小榄圩边白仙乡,次子细周居小榄长延乡大埚村”[5]。良溪谢氏也是入居当地一支,《新会县地名志》引调查结果得出:“咸淳十年(1274年),谢姓先祖从南雄迁此。随后罗姓九十七人亦来此定居”[6]。于是形成良溪多姓杂居。良溪附近各姓,也大不乏这种迁民记録。如棠下周郡(即“苏君”转写)苏氏、周氏、谢氏、黄氏即是。《新会县地名志》:“咸淳年间(1255~1274年)苏姓道人来小丘上结庐修行。随后,周、谢、黄等姓先祖从南雄迁来,筑围造田,开垦种植”。鹤山本为新会一部分,又在西江西岸,也是珠玑巷迁民上岸之地。良溪之北的雅瑶有多个姓氏,也是这样迁民。兹列若干例子。

  雅瑶隔蓢陆氏,据《开越大夫祠纪异》云;“三世士龙由窑头徙居古劳都隔蓢村,今改属鹤山县”。又陆汝来《自述世系》曰:“四世德明宋咸淳四年(1268年)解元,于元贞元年(1295~1296年),率母由古冈迁居窑头新村,后再移居古老都隔蓢乡”。

  雅窑平冈宋氏,《鹤山县地名志》载:“绍兴初年(1131年),江西人宋氏到南雄保昌,旅迁新会松蓢,后迁此定居”。

  雅窑黄洞黄氏,《鹤山县地名志》曰:“绍兴元年(1131年),黄姓先祖从南雄迁新会杜阮,南宋咸淳二年至九年(1266~1273年)又迁此开村。”

  雅窑陈山李氏,《鹤山县地名志》亦载:“咸淳二年(1266年),南雄李氏迁此建村。”

  雅窑云蓼何、胡、吕、源氏,《鹤山县地名志》同样曰:“咸淳年间(1265~1271年),南雄人欧、冯二姓,徙此开村”[7]。

  实际上,经南雄珠玑巷迁入新会的移民还很多。这些迁民往往以新会为第一站,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以后,一部分迁民继续西进,迁入台山、开平、恩平、阳江等地,故宣统《开平乡土志》指出:“(中原迁民)转徙而至本境者,多在宋元以后。考各族初祖,多从新会来”[8]。这也包括了作为移民象征性符号的本县棠下良溪。

  这股来自珠玑巷迁民高潮,持续到清朝。但明清时期,五邑地区又迎来另一个族群,即客家人迁入。客家人主要分布在粤东北和粤北,随着当地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加剧,明朝已有部分客家人外迁至五邑地区。清初,“迁界令”、“禁海令”实施,广东沿海居民被迫内迁,经历一场空前浩劫。复界后,沿海大片荒芜土地吸引外地人前来开垦。不少客家人应募前来,新会也是垦辟地区之一。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新会营随征千总赖易胜说:“见此处(指新会)人民寥落,田地荒芜,招得惠、潮(州)人民黄、罗、邱、蔡等姓,挈眷前来,始建坪山村,垦荒耕种”[9]。雍正初年,“督粮道陶正中临恩(平)、开(平)、新(会)诸邑荒地,安插客氓。客氓始从惠、潮、嘉(应)诸郡挈家来迁”[10]。这些新入居者“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家视之,遂谓之客家”[11]。到咸丰年间(1851~1861年)客家移民进入五邑地区达到高峰。志称五邑地区“各县户口增至十余万不等”[12],这些客家人分布广泛,新会、台山、鹤山、开平、恩平山地、丘陵、平原、海岛都有他们足迹。新会的大敖、双水、古井、崖西、鹤山的龙口、鹤城、共和、址山等镇都是客家人分布较多地区。直到1986年地名普查,这些镇区仍保持着客家人村落。这可以说明,良溪周边,即有这些客家人居地,他们刻苦勤劳、坚忍不拔地开垦出一片片耕地,为五邑开发作出积极贡献。以后随着人口增加、环境变迁,不少客家人和广府人一样,远涉鲸波,到海外谋生,五邑成为我国著名侨乡,良溪地区又成为人口迁出地区之一,这容后述。

  

  三、珠玑巷迁民与五邑地区开发

  按曾昭璇教授观点,珠江三角洲为复合三角洲,即由多个河道在穿出山丘后成为冲决三角洲所组成。良溪村所在地区,称新会冲决三角洲。它的开发,与整个珠江三角洲一样,始于宋代,明清达到高潮,经济面貌大为改观,这都与珠玑巷迁民有不可分割联系。宋代新会大片土地,据乐史《太平寰宇记》说“前临大海,后枕群山”,到康熙《新会县志》已改称“厥地汉为海,宋元为潮田”。即珠玑巷迁民落脚于此,广事开垦出大片潮田,三角洲成为粮仓。按罗贵一行扺达新会后,即向官府供结,《冈州知县李丛芳批词》称:“贡生罗贵等九十七人既无过失、准迁移安插广州、冈州、大良都等处,方可准案增立图甲,以定户籍。现辟处以结庐,辟地以种食,合应赋税办役差粮毋违”。而罗贵经官府批准后,也立下供结云:“贡生罗贵等居民九十七人,蒙州官准案,逐一编定新图,开报排里,分住各村,具结报投州应造册务,大良都古蓢底村(即良溪村)开图后民新增都图,以定户籍。新充新图一甲里长罗贵,……。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聊为窝兜。……合同里排人户各备开单情由,逐一分勘,中间并无隐匿。如虚甘罪,所供事实”[13]。据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载,罗贵在良溪一家连同仆人14口人,拥有山塘田地21亩多,草屋三间,耕牛二头。另新会良溪《罗氏族谱》记,罗贵在良溪所生儿子清之,清之生子翔,始迁东莞英溪,为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之事。迁东莞后七世孙罗亨居莞城西门,是为“西门罗”之始。莞城有谚云“东门古、西门罗、南街邓、北街何,市桥下有只大鹏哥(市桥街旧多彭姓)。”即东莞和新会《罗氏族谱》所记罗贵世系有出入。此外,明代陈琏宝安《罗氏族谱》又云宝安罗姓同样来自珠玑巷,定居英溪。但宋代宝安地属东莞,所以应为一回事。又据香山有关族谱“罗族始祖王常,系出珠玑巷,原籍新会蓢底村,明迁小榄”[14]。与罗贵相关罗姓迁民还有顺德乐从镇大罗罗氏,《顺德县地名志》称“1265~1274年间开村,当时有罗、阮、徐三姓,以罗姓人数最多,遂称大罗村”。乐从罗沙罗氏,同书云:“咸淳九年(1273年)。由罗姓人到此海滩定居”,据调查来自珠玑巷。又顺德大良罗氏,咸丰《顺德县志》卷22引文:“罗铸夫,字义隐,先是远祖有纲者,……宋宣和初……移南雄珠玑巷。……绍兴末避金人难,乃徙南海大良(时大良属南海县)”,而据范湖显学冈《罗氏族谱》谓:“罗贵祖商孙?轩居小榄圩,生四子。三子谷周迁顺德大良村。于咸淳九年(1273年)以(贾)似道煽惑,胡妃溺死,有匿妃之疑惧,乃于十年(1274年)正月甲子夜,各乘筏南迁广州古冈南海,今迁顺德龙山居焉”。另《开平乡志》载狮子罗村,“世传(罗)贵翁,绍兴元年(1131年)从南雄迁蓢底,即今新会良溪,次子利用分居开平狮子罗村,男女七千多人”。《鹤山县地名志》说鹤城镇大官田,“咸淳四年至十年间(1268~1274年),以罗贵为首三十八姓九十八人,自南雄南奔,沿江两岸迁徙,陈、黄、李、吴、梁等姓至此开村”。高明《罗氏族谱》亦记“贵祖因宋朝烽火离乱,由南雄珠玑里迁新会蓢底。太祖兄弟六人同来耕肇,后卜居于高要孔堂,今属高明。但中更世变,屡遭兵妣,是以终年号,及各子孙长次,无从细考。现有朝端、朝冕、一乡、懿、荣五公之裔支分派街,日就繁昌,各祖今即以五公分五大房焉”。三水县也有罗贵子孙一支,上述范湖显学冈《罗氏源流》称:“?轩乃罗贵祖之裔孙财禄也……妣张氏,生四子,长大周迁小榄圩边白仙乡;次子细周,居小榄长延乡大埚村;三子谷周迁顺德大良;四子米周迁居三水县田螺布村,其子孙奉米周公为始祖。公传到第三代孙罗文贵,在大明朝之世,出仕巡毕,财禄祖至第五代孙罗全,乃文贵祖之第三子也”。不管怎样,罗贵后人曾迁鹤山、顺德、开平、高明、三水、番禺、中山和宝安等,为珠江三角洲开发作出贡献,特别是宋代珠江三角洲,山少平原多,水网密布,大量土地未开发,罗贵等迁民带来中原、江南先进生产技术,与土著居民相结合,共同开垦这些肥沃冲积土,所以到南宋时,“广米”。甚丰,大量输往闽浙、珠江三角洲被列入中国“次等基本经济区” [15],为明清以来以桑、蔗、果基鱼塘为代表专业性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罗贵所迁入新会为例,在北宋王存《元丰九域志》,新会为下县,到南宋时已上升为中县。明《永乐大典?广州府》引《广州新图经》云“(新会)海有膏田沃壤,仓廪舟楫多取给”,即这一带垦耕取得很大成就,迁民为此发挥重大作用。

  这些南迁氏族,不仅经济上有优势,而且也带来先进文化,带动当地文教事业发展。如罗贵七世孙罗享信,明永乐二年(1404年)中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永乐四年(1406年)表继业,守制在家,在莞城城西开馆授徒,“凡宗人,朋旧子弟咸不受束修”,如是三年。景泰元年(1450年)致仕,在莞城建义斋,“延师教子孙与族人、里邻子弟” [16]。罗亨信后因事贬为交趾镇夷卫吏,交趾郑公正作乱,他剿灭之。后又任宣府、大同巡抚多年,有政声、边防充实。正统十四年(1446年)打败也先的入侵,以功进左副都御史[17]。罗亨信之子罗泰,与莞城北街何氏后代何潜渊及陈靖吉等组织“风台诗社”于道家山凤凰台畔,推扬风雅,使东莞诗风一脉相承,至今不替[18]。这对东莞成为岭南文化之乡功不可没。

  

  四、后珠玑巷迁民向海外发展

  以良溪为迁民符号的五邑地区,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日蹙,环境压力增大,人口不得不向外迁移,首选之地为东南亚,继及欧美等地,揭开向海外发展历史,这也是后珠玑巷一个重要内涵。

  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增长十分迅速,给土地带来巨大压力,广东尤其珠江三角洲地区更不例外。清道光以前,良溪所在新会地区,这种人地关系矛盾尚较缓和,故民生较为稳定。此后,新会人口上升到60万,清末达到80多万人[19]。志称新会“计每口得田不足一亩,一亩之人,岁以谷三百斤为率,是每口仅得半年之粮”[20]。开平“地不足以容人”,“迩来地狭人稠,所谓天然物产者,既不足以赡其家”[21],粮食不能自给,一年全县只能供应4个月口粮[22],而台山一年所产粮食,只够全县60万人“半年”食用[23]。粮食不足只能依靠大量进口洋米,新会所需粮食60~70%来自海外[24]。台山“余日则仰给洋米,倘舟楫偶断,炊烟立断”[25]。这带来巨大社会震荡,“富者骤贫,贫者愈贫,教养并缺、民起为盗,赌盗相缘,而游手游食之辈遍城乡矣”[26]。在生活压迫下,部分人口选择远走异国他乡,谋求出路。如民国初年,台山“县民挈眷,往南洋各埠寄居谋生者,计每年不下数百家”[27]。可为五邑向海外移民一个缩影。五邑也是广东自然灾害频仍且严重地区。每遇灾害,也逼使百姓向海外逃荒。如良溪附近新会棠下周郡村经常旱涝相继,十年九不收,11913年就有300多人因水灾出洋或到广西谋生[28]。另外,清咸丰年间发生在广东南路土客械斗,也使五邑地区不少人家破人亡,结群外逃出洋。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咸丰四年(1854年),新会爆发陈松年、吕萃俊农民起义,围攻县城达2个月之久。五邑各地纷纷响应,形成革命大潮。后来起义军失败,大批人亡命海外。又辛亥革命以后,五邑地区匪患甚炽。新会古兜山、台山大隆洞山成为土匪渊薮,经常打家劫舍,勒索钱财。1915年7月21日,发生新宁铁路中外旅客百余人被土匪劫持事件,中外震惊。生活在惊恐中黎民百姓同样走上逃亡海外道路。

  鸦片战争后,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开发急需大批劳动力,五邑逃亡或被诱欺劳工多被输往这些地区,成为最早一代侨工。据调查,良溪北部鹤山(原属新会)雅瑶镇青溪村,有最早从南洋引种多株隔木,树龄在170年以上,即200多年以前已有良溪附近人出洋谋生[29]。据江门市侨务办1989年对五邑各地侨情调查结果,五邑华侨在世界分布,以美洲最多。其人数依次为台山、开平、新会、恩平、鹤山;在亚洲分布,则人数首位为新会,次为开平,再次为台山、鹤山、恩平;在澳洲,华侨人数排位是台山、新会、开平、恩平、鹤山;在欧洲,这种排列是台山、开平、新会、鹤山和恩平[30]。从这个分布格局可见,五邑华侨中,新会华侨以东南亚居首,次为澳洲、美洲和欧洲。所谓后珠玑巷也是以新会为主体,包括五邑其他县市居民,迁移上述大洲的跨境行为。另外,新会在港澳人数,又居五邑地区之首,这说明江门的兴起和便捷的潭江水运,是新会人选择港澳谋生的一个动力。当然,五邑其他县市居民在港澳也不在少数,但新会能够领先,地缘优势无疑发挥重要作用。至罗贵子孙也向海外迁移发展,1991年1月13日新加坡《联合早报》称“据中街七家头的罗奇生、罗致生的创办人罗兆龄、罗兆贵兄弟的后人说,他们的祖籍南雄珠玑巷,后来迁居到新会良溪乡,从他们的祖先罗贵祖开始定居新会,而成为新会人,他们这一代已经是第二十三代了”。“罗氏,……由于百余年前,他们先辈在星(新)加坡中街建立了罗致生酱园杂货王国,还在马来西亚从事园丘种植,于是大批罗氏族人从广东移来新马。当中街七家头式微之后,又有许多罗氏族人移民到欧、美、澳等地”[31]。罗贵后人这一迁移海外实例,是五邑居民向海外发展一个代表,更是良溪作为“后珠玑巷”一个有力佐证。

  改革开放以来,放宽了对居民出入境限制,五邑居民移居海外的机遇更多,规模更大,近十几年平均每年约1万人,1979~1997年18年五邑累计为18.24万人。其中家庭移民又为新移民高潮主要形式,占约移民总数91%,以“后珠玑巷”发祥地新会为例,在此期间21936名新移民中,家庭移民的有21018人,约占总数96%[32]。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年罗贵等也是举家从南雄珠玑巷集体南迁珠江三角洲的,而当今他们的徒子徒孙又以家庭移民形式迁居海外,当是一种历史的回归。

  

  五、后珠玑巷迁民的社会经济效应

  如果说,珠玑巷迁民是广府系居民主要来源,开发珠江三角洲和西江地区主力军,深刻改变这些地区社会经济面貌的话,那么,后珠玑巷迁民,除了移居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以外,主要迁移海外和港澳,则他们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对侨乡,带来巨大侨汇收入,中西合璧式生活,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等,形成侨乡地域特色,有别于非侨乡,这是广东省情最有特点一部分。二是对侨居地,这些迁民不仅为侨居地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美洲、东南亚、澳洲开发,即留下他们深刻印记,而且传播中华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在中华文化与海外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中国走向世界,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当代经济全球化和空间一体化功不可没。

  

  六、小结

  “后珠玑巷”是新近提出的移民发祥地概念,对应于南雄珠玑巷而言。众所周知,南雄珠玑巷实质是迁民过境居留地,后演变成一种迁移符号,以致珠江三角洲乃至几乎所有广府系居民都自称先祖来自珠玑巷。实际情况恐非如此,珠玑巷是进入岭南通道之一,还有其他通道可循,只有出于某种情况,珠玑巷成了这种迁移代号。但不管怎样,珠玑巷迁民对广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开发,社会经济繁荣起了决定性历史作用。而“后珠玑巷”主要是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以五邑地区为主体珠玑巷迁民后裔,向珠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及海外和港澳迁移行动,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效应,推动不同区域发展和进步。南雄珠玑巷迁民以罗贵为代表。罗贵等人到达新会良溪,并先后迁东莞、中山、开平、鹤山、高明、顺德、南海、番禺、宝安等地,散布五邑和珠三角其他地区,后又向海外发展。新会良溪因是罗贵在广东第二站,又是他埋骨之地,称为“后珠玑巷”,既有象征移民意义,因而是一种移民符号,又反映五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对故土一种情结,有很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应继续加以研究,并开发利用,为振兴侨乡服务。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行政学院现代化战略研究所)

  

  注释:

  [1] 江门市地名委员会:《江门市地名志》,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131

  [2]《江门市志?海关》,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153

  [3]转见龚源超. 《江门通商口岸的开辟与海门关的设立》(未刊稿),2003:12。

  [4]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4~37。

  [5]转见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42。

  [6] 转见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44。

  [7]转见曾昭璇、曾宪珊.宋代珠玑巷迁民与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66~167。

  [8] 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0。

  [9]道光《鹤山县志》卷11.罗绍伦《十七村纪略》、

  [10]民国《恩平县志补遗》附録一。

  [11]民国《赤溪县志》卷8。

  [12]民国《恩平县志补遗》附録一。

  [13]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转见吴述超主编《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36。

  [14] 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转见吴述超主编《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暨南大学出版社,1991:57。

  [15]冀朝鼎.《中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附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6](明)罗泰《督察院左副都御史罗公年谱》,转见[13]第138页。

  [17]杨宝霖.《珠玑巷氏族的南迁及其对东莞的开发》,转见[13]第139页。

  [18]杨宝霖.《珠玑巷氏族的南迁及其对东莞的开发》,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转见[13]第139页。

  [19] 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

  [20]光绪《新会乡土志》卷9。

  [21]宣统《开平县乡土志?户口》。

  [22]新编《开平粮食志》第三章,1989年铅印本。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

  [23] 新编《开平粮食志》第三章,1989年铅印本。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

  [24] 光绪《新会乡土志》卷9。

  [25]郑德华《台山侨乡成因及其剖析》,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

  [26]光绪《新会乡土志》卷9。

  [27]民国《赤溪县志》卷4。

  [28]邓国雄《周郡今昔谈》,转见张国雄、刘兴邦等.《五邑文化源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49。

  [29]梅伟强、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

  [30]梅伟强、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8~64。

  [31]转见曾昭璇、曾宪纬等.珠玑巷人迁移路线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192。

  [32]梅伟强、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7。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