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国泛珠三角的区域历史地理回归序言


  区域研究是地理学一个传统,近代以来被视为地理研究的高峰。区域地理是在系统(部门)地理基础上进行的,更具有高度综合性和区域性,反映地理学最本质的两个特征。泛珠三角经济区是2003年由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并得到中央认可,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但从区域地理的视角研究这个全新概念的成果仍很寥寥,有待进一步的加强。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区域的相关省区已进入经济联合的操作阶段,并初见成效,显示这个新区域已成为区域地理研究的一个核心和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延伸至粤、桂、黔、滇、川、湘、赣、闽、琼,以及港澳11个省区,即所谓(9+2)区域概念。这不是一种时兴,而是有着深刻地缘、史缘、族源和文化渊源关系的,是历史长期演进的结果。追溯这个地域形成演变过程、空间推移、拓展规律,将有助于对这个区域作为一个有机地理综合体空间结构、功能分工及其转化的深入理解,把握它的运作机制、动力和效应,从而为重新重视区域地理研究提供一个范例,以利于推动当代地理学从分析走向综合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珠江三角洲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已崛起为中国经济高峰区,并对周边地区产生强烈辐射和带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域概念,已从自然地理三角洲,扩大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即大珠江三角洲,但仍不足以反映它对外扩展空间格局,特别是进一步发展的空间需要。基于此,泛珠三角经济区概念应运而生,并作为珠江三角洲发展一个基本框架和工作平台。这种研究成果,将不仅为泛珠三角经济区概念提供历史诠释,更为重要的是为实现这个区域优势互补和可持续发展,达到区域整合和总体水准提高,为制定有关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决策上参考,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泛珠三角经济区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地域,国内外学者未见作过专门性、整体性研究。已有研究成果大部分集中在泛珠三角的经济现状、规划,绝少涉及历史和文化,间或有之,也是从文化与经济和区域发展关系的观点说明区域经济合作所需的文化支持的必要性,但未能从人文历史地理的根源上阐述这个经济区域出现的合理性和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从事这些研究的主要是区域经济学、规划学、社会学、方志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学者参与,而少有地理学者参加。即使有之,也是以全国为研究物件。而这些研究的范围或囿于它所包含的某个省区,或局限于珠江流域,而缺乏新的空间突破。这显然不能适应珠江三角洲发展对空间日益增长的要求。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许桂灵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这部专著,从区域历史地理及其为现实服务的视角对以上问题作了科学的阐释,从而填补了这一新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欠缺。该着的成功和创新之处,在于它在泛珠三角区域形成的自然地理基础上,论证了这个区域出现的深刻的历史人文地理渊源,力图通过这个区域的行政建置、水陆交通、商品流通、城镇布局,文化交流和融合等历史变迁,以及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等区域整合关系,说明泛珠三角是区域发展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历史存在,是祖国华南、中南和西南区域发展的历史地理回归。问题还不仅在于此,透过这个历史地理的回归和当前(9+2)各省区经济联合所展现的强劲势头,完全可以预料在不久的将来,泛珠三角将与长三角、环渤海湾一样崛起为我国的经济高峰区而受世人瞩目。而作者为实现(9+2)区域整合而提出的对策与措施也是来源于对区域历史过程和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参考价值。这也说明,专著的作者不是书斋式的青年学者,而是把历史地理的基础研究与当前区域发展和规划相结合的实践者,从而能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少真知灼见。就我所知,作者不止一次到大西南、粤北、海南等边远地区收集资料,走访当地各界人士,听取不同意见,加以取舍综合,从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部专著所采取的经纬结合的框架体系也是值得称道的。即先分析构成泛珠三角的各个自然、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和它们的效应,继归结于它所包括的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的空间关系,达到地理研究所要遵循的部门与区域相结合的原则。但在这里,地理要素的历史变迁的过程伴随着整个研究的始终,即如著名地理学者华南师范大学曾昭璇教授一再强调的地理研究应“先分析,后综合,贯历史”的科学方法,在此也得到充分验证。

  作为这部专著基础的论文已经全国同行专家一致好评,并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我作为论文的指导教师,以上所言难免有偏爱之嫌,在此谨向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各位专家、委员致感谢之忱。

  需要说明的是,泛珠三角概念是在珠三角概念基础上扩张而成的,泛珠三角的经济联合也需要文化的支援,特别是珠三角的先进文化在其中又是不可或缺的。有鉴于此,专著收入了笔者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案“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结构、文化扩散和整合研究”  (批准号:40271050)  部分论文,包括  《粤港澳区域文化综合体形成与区域效应》、《粤港澳文化创新及其扩散》、《粤港澳区域文化地理网路的建立与对策》、《广州是中西文化交流在泛珠三角桥梁和中心城市》、《广东五邑侨乡规划与建筑文化体现中西文化融合》、《广东华侨文化景观及其地域分异》、《英语在岭南传播的历史与影响》、《梁启超对西方近代地理学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等论文,也是作者参与这个专案的成果,实际上已融为专著的一部分。

  当前,学术著作的出版遇到不少困难,科学出版社对该书出版鼎力支援,特别是该社编审吴三保先生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是为序。

  (该书为许桂灵博士着《中国泛珠三角的区域历史地理回归》序言,科学出版社,2006年)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